如何促进基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如何促进基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县公安局 | 作者:不详| 日期:2010年04月13日 ] 【大 中 小】
近年来,临武县公安局始终坚持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端正执法理念、提高执法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取得了可喜的执法效果,实现了警民关系和谐。下面,结合临武县经验,笔者就如何促进基层公安机关规范化执法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必须深刻认识,夯实组织领导,着力强化队伍建设
临武县公安局高度重视“规范化执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拓宽思路,从全县工作大局出发,将其与“两城三县”建设、“三基”建设、“平安临武”构建等紧密结合,总体把握促进“规范化执法”的方法和途径,从实施效果来看是喜人的,有其值得借鉴之处。
(一)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与必要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每一位基层民警的执法质量的好坏都会影响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可以说,基层民的基本素质和执法水平如何,不仅关系到各项工作能否贯彻落实到位,而且关系公安机关及公安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整体形象,关系到整个公安事业的长远发展进步。当前,有些基层民警存有特权思想,随意执法及粗暴执法偶有发生,群众对公安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严重的甚至阻碍执法、暴力抗法,造成警民关系紧张,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必须深刻认识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源头上杜绝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方能促使群众对基层公安机关执法满意度的大幅提高。
(二)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夯实组织领导。
促进“规范化执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必须始终贯穿我们工作始终,只有夯实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方能保证规范化执法持之以恒、落到实处。“规范化执法”建设是新阶段、新时期搞好公安工作的基本要求,深刻反映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集中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统一思想,上下一心,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推动“规范化执法”建设,形成干群一心、合力共建的良好局面。
(三)促进化执法规范建设,要求我们必须着力强化队伍建设。
强化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队伍素质建设,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培训,深化规范化执法的思想基础、观念基础与技能基础,围绕“一个根本、两个提高、三个转变”来促进基层民警的规范化执法。一个根本:是紧紧抓住“政治素质”这个根本,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保持忠诚的本质,执法公正,一心为民。两个提高:一是提高业务素质,基层民警应努力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合理用法;二是提高基层民警技能素质,成为复合型人才,学会如何做群众工作。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思想观念,适应当前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需要;二是转变工作作风,扎扎实实把基层基础工作做好;三是转变执法理念,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二、必须强化机制建设,实行精细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一)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机制。
科学有效的工作评析机制、工作质量评析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对于“规范化执法”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一案一评”机制。将基层民警日常执法行为纳入全程监控之中,并纳入审核评分范围,用百分制对每起案件进行测评,对发现的不规范或不合法的执法行为,及时予以纠正或指导协助改正,抓好执法的“源头治理”工作。
“工作质量评析”机制。公安法制部门每月组织一次评析会,选取部分典型案例的执法过程加以分析,了解和听取基层民警对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切实提升基层民警的执法质量。
“绩效考核”机制。制定适合基层实际的绩效考核制度,将执法过程(含括现场执法及非现场执法)纳入绩效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标准,准确有效的体现民警警的执法状况、执法质量,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功受奖、组织发展、教育培训、警衔职务晋升、公务员考核等相结合。
“警务调查”机制。每隔10天对照警务调查特定对象信息表,对特定对象进行一次回访调查,从中收集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分析,便于整改,促进执法水平的提高。
(二)从细节出发,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在国家、省、市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临武县实际,公安局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详尽的规章制度、制定了完善的执法管理细则,明确职责权限、明确执法范围、明确执法程序、明确执法责任,实行精细化管理,从细微处督促交警规范化执法,以求彻底解决执法不公、执法随意执法粗暴等不良现象。
一是细化各类案件处理程序、审批权限;二是细化民警的执法行为过程规范,民警执法要依法出示执法证件、言行举止文明,纠正不文明陋习;三是细化协管员和其它临时聘用人员的工作权限、工作范围,严禁其行使执法权。
三、必须搭建沟通桥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内外部监督
(一)搭建沟通桥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公安工作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这块沃土中,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严格规范执勤执法行为,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公安工作才能不断发展。
一要将便民、利民的精神与内容融入规范化执法之中,注重开展群众工作,取信于民;二要转变执法理念,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关注民生,坚持执法与服务并举,主动将工作阵地前移,使工作更准确地符合群众利益;三要通过电视报刊、宣传橱窗、“走进校园”、“走进社
区(农村)”等方式,加大对《刑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使知法、守法、护法意识扎根全社会;四要搭建互动平台,密切群众与民警的联系,使群众更多地了解继而理解、支持公安的工作;五要积极推介先进典型,树立模范标兵,如临武县公安部二级英模李成兵同志、湖南省优秀人民警宁海文斌同志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极大增强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与满意度。
(二)强化内外部监督,力促规范化执法。
内部监督是公安内部自身的制约机制,如建立量化的考评制度、实行错案问责制等。外部监督则泛指人民群众、舆论、人大、政协、执法监督员等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经验表明,科学、规范、有效的全方位监督能促使每一位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做到规范化。
一是强化内部监督。建立量化的考评制度。对于公安民警而言,要落实执法为民,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执法观。要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就需要建立现代考评制度,以现代绩效管理理论为依据,以开发能力和提高素质为目的,不仅仅根据职位考评指标对基层公安民警日常工作绩效的一种“核查”,还包括按照职务能力标准,对其日常工作行为进行约束、引导、指导、帮助、开发和监督等。
二是强化外部监督。为外部监督提供顺畅的渠道。邀请各界人士担任执法监督员,公开向社会做出服务承诺,在各窗口单位设立群众举报箱,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等。为群众监督提供可行的载体,如建立“警官值班制度”和领导接待日制度、所长接待日制度以及设立了信访等职能部门接待室等,及时接待来访群众,解难释疑化解矛盾,用积极务实的态度,充分接受群众的监督,充分赢得群众对公安执法规范建设的理解与支持。
浅谈基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新县公安局副政委邱斌一直以来,执法工作被称之为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尤其是近年来,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各级领导和群众公安机关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
浅谈基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新县公安局副政委 邱斌一直以来,执法工作被称之为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尤其是近年来,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各级领导和群众公安机关执法提出了更高的......
试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既是提升公安机关执法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通过......
规范执法塑警魂——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综述“公生明,廉生威”。追求程序、操作的规范和正义,依法保障当事人权益,是执法者的永恒目标。近年来,全国公安队伍将“依法行......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为全面推进全县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根据《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局执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