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园观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何园”。
人间有味是清欢
古往今来,人们都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在建筑形式上纤细空灵,尽显吴韵姑苏的诗情画意,而位于扬州的“晚清第一园”——何园则更为深厚典雅,底蕴深厚。
身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扬州人,这竟是我十几年来第一次踏入何园观景。有人说,扬州园林较之苏州园林多了些世俗气,原因是扬州的园林主人
大多是家财万贯的盐商,而苏州园林的主人则多是失意隐退的文人。
其实不然,何园原名“寄啸山庄”,园主人何芷舠取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两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和“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将何园题名为“寄啸山庄”。由此便可知园主人也向往着归隐山水,追求人生闲逸的清欢之情。
初春观园,天公不作美,我们并未能见到满园沁香的景象,但我们面前的何园却依旧散发出遮不住的古典韵味。何园的建筑将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极至,太湖假山夹道、古木掩映、意趣横生。串楼复廊逶迤曲折,贴壁假山磅礴连绵。山楼庭院、流水假山错落有致、浑然一体,置身其中,仿佛游于太虚幻境,忘却了世俗的喧嚣和尘世的烦恼。继续深入园中,我们发现石涛的人间孤本——片石山房更是巧夺天工,盈盈池水,盎然成趣,顺自然之理,行自然之趣。
有人说,中国古代园林往往是园主人构筑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居所。何园的景色动人自是不必多说,其蕴含的丰厚的文化底蕴才最是令世人赞叹。苏州园林的主人在壮志难酬官场失意后,纯粹的将个人的悲欢离合融于山水中,感叹着世事无常,描绘的是如倾如诉的呢喃细语。而何园不同,园主人何芷舠历经13年完成园子的修建,目的是让家族后人在此“修身”“治国”“齐家”。何氏一族十分重视教育,从翰林公子读书楼,再到小姐的玉绣楼,何园处处彰显着《何氏家训》的教诲。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家训教导何氏后人要反复咀嚼,深读精思,要将“敬”“习”“思”相结合才能融会贯通。而在翰林公子何声灏读书楼的墙壁上,是何家的读书治学之道,其上写道:“学而优则仕”。并不是金榜高中才是读书最上乘之选,何家先人想告诉后人要事实就是,凡事不可强求。从何园家训,我们可以窥视传统教育的思想,而扬州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在此得以体现。
孝亲敬长、隆师亲友、节义勤俭……园主人对《何氏家训》的用心践行,使得何氏一族人才辈出。何氏由科举及第到如今走向科技报国,这一代代的文化传承昭示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永不过时的强大生命力。一段历史让人们记住了一座城,一座城市也正是因为有了优秀的文化才积淀了厚重的美。如今时代在发展,我们在忙碌奔波中变得浮躁,变得急功近利,哪还会有时间驻足这样古韵古香的扬州园林。
人间有味是清欢,抓不住流逝的年华,但求一颗琥珀剔透的心。忙碌中的我们何不暂时放下心中所羁绊之事,回归于自然,回味何氏一族带给我们的人间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古往今来,人们都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在建筑形式上纤细空灵,尽显吴韵姑苏的诗情画意,而位于扬州的“晚清第一园”——何园则更为深厚典雅,底蕴深厚。......
何园导游词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何......
何园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导游小秦,很荣幸能为大家讲解晚清第一名园——何园。我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何园与个园一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中国名园,江南孤例”之称,但凡来我......
何 园 导 游 词〔何园概说〕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将要参观的这座园林,位于扬州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街77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造于1883年,也就是清光绪九年,是扬州大型......
何园导游词(第1段)〔何园概说〕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扬州何园的“小翰林”,今天,我带大家参观何园!!我们现在将要参观的这座园林,位于扬州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街77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