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层央行内控建设[优秀]_基层央行内部控制研究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2:03: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谈基层央行内控建设[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基层央行内部控制研究”。

谈基层央行内控建设

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金融风险将伴随着金融业务长期存在,控制金融风险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强内控建设。就金融业而言,加强内控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不仅具有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管理职能,同时还具有向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能,掌管着国家大量的资金,如国库资金、发行资金及再贷款资金等等,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也存在着金融风险。人民银行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强化内控建设都将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长期任务。

一、近年来基层央行内控建设的发展

基层央行的内控建设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作为基层央行的普通一员,对此深有感触。虽然人民银行内审部门自1999年已经开始行使中央银行再监督职能,但当时由于人员客观因素限制,县支行内审人员只能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在人员上、工作时间上都难以保证,当然工作质量、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了。内控建设以及监督流于形式,这是当时基层央行普遍存在的现象,代码口令、印章管理混乱、业务处理一手清的现象并非个别,同时由于几大业务系统多为单机,因此帐务处理不及时、随意调帐等情况也时有发生。现在回头看看,确实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

2005、2006两年大小额支付系统相继上线,发行业务系统、国库业务系统也逐步采取了数据集中模式,从硬件上对基层央行的业务操作进行了一次规范,同时配套的操作规程也从软件上对业务操作进行了控制,对于基层人民银行业务部门而言,这无疑是内控机制建设的一次提升。2007年的岗位整合,基层央行相继成立了纪检监察室,配备纪检内审人员履行职责,更强化了内控执行的监督力,基层央行的内控建设也逐步走上了正轨,主要表现在:一是广大干部职工在执行制度上提高了认识,特别是在管理层,制度优先、内控优先、安全稳健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得以确立;二是各股室及专业都根据自身情况,结合金融服务业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初步形成了一套职能部门之间的权力制衡以及对业务操作层的岗位监督等内容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体系;三是支行内审部门积极参与内控体系建设,在完善人民银行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操作、服务领导决策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为人民银行履行职责,控制金融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基层央行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感觉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内控建设似乎不是我们当前的中心工作,但它可以影响中心工作、决定中心工作。事实上内控工作事关全局,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可以说内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的中心工作一刻也离不开内控。内控就象是市场经济中“无形的手”,无时不在发挥着作用,离开内控要做好工作是不可想象的。在此过程中,我们也看到目前基层央行内控建设当中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1、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不确切,不完整。一些干部职工都认为有了规章制度就有了内控制度;忽视了内控制度作为一种机制,是为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防范业务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和程序,这些认识上的不到位,限制了基层央行内部控制的有效运作。

2、内控制度建立和执行存在盲区。应当说,基层行的各项业务都建立起了基本的内控制度,但整体而言仍欠健全、有效。有些制度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没能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修订;有些新业务已经开展,但相应制度尚不健全,致使运作上带有盲目性;更多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健全的制度,但业务管理部门重业务,轻管理,监督检查功能弱化,使制度难以真正落实。

3、有制度无监督。在基层行制度制定的很多,但监督机制不能有效得到落实,虽然各行设有内审人员,但大部分身兼数职,同时对支行方方面面的内控制度的掌握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控制作用。

4、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如基层央行的基础业务部门,根据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需要设置多个岗位,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职责分工和具体要求,但是受基层行人员少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使岗位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为正常的业务运行埋下了风险隐患。

5、基层央行内部人员结构不合理。根据内控制度的要求,重要业务岗位不能连续担任两年以上,必须定期实行轮岗,而由于人员短缺的缘故,也很难落实,潜在着一定的内部风险隐患。

三、对内控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错误地将内控制度建设工作理解为一项临时任务、阶段性工作。甚至,个别原来内控制度比较薄弱的单位、部门存在厌烦、畏难、抵触情绪。

2、由于内控制度建设的有关要求比较原则,导致部分单位、部门在开展内控制度建设工作上理解、做法不一。例如,部门岗位责任制如何制定未明确,有些部门即按部门现有人员来制定岗位责任制而事实上应“因事设岗”而不应“因人设岗”。

3、内控制度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存在缺陷。内控制度评价效果不佳。虽然按规定成立了相关内控制度检查小组,但一方面由于熟悉全行各部门所有业务的人员毕竟是少数,评价缺少针对性,另一方面检查小组即使提出了修改意见也存在理解上的不同缺少权威性。

四、增强内控制度建设规范性、有效性的建议

首先应该解决好对内控制度的认识问题。对上级行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任何个人都无权擅自更改;在内部制度面前,员工人人平等,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领导干部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反,一旦违反就要追究责任。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些认识问题,才能克服内部制度管理中的随意性,提高内部制度的权威性,增强贯彻实施的自觉性,构筑起风险防范的“铜墙铁壁”。

1、为解决下级行内控制度建设上理解偏差的问题,同时避免上级行相关部门开展检查、监督时标准执行不一可能导致下级行无所适从的问题,建议上级行内审部门、职能部门制定下发下级行全行性、部门性内控制度的目录(目录中规定的制度必须制定,除此之外可结合各行、各部门实际补充制定)。

2、为解决下级行内控制度内容过于简单、相关制度之间的衔接不够等问题,建议上级行内审部门、职能部门将下级行现有已制定的全行性、部门性内控制度进行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规范的各项制度蓝本后印发下级行,由其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制定各项内控制度。在此一是要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任何内控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并考虑到其可操作性。因为制度是需要人去执行和为了规范操作的,不切合实际的制度即使再严格、再全面而不具有可操作性也会失去它本身的意义,使员工无所适从、难以执行,这就起不到制度应有的制约、规范作用。所以,要避免制度悬空或华而不实现象。二是要注重制度的动态性、时效性。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制度亦然,目前,因为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法规已不尽适应或相对滞后。因此,各单位、各部门应随着业务的变化、中心工作的更替、重点的转移、时间的变迁等紧跟形势,把握政策,及时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相关的内控制度,树立动态的监督管理理念,避免内控制度对业务行为的不协调性和控制上的滞后,使内控建设紧跟形势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我们相信,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一定能较好地解决内控制度规范性问题。

3、为改变目前内控制度评价针对性不足、权威性不够的问题,可由上级行对下级行内控制度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评价,评价小组人员组成不但可以抽调职能部门人员参加,也可以抽调他行熟悉业务的人员参加。

4、为及时了解各单位、各部门内控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内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此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内审部门在制定全面内审、专项内审检查方案时必须将内控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作为检查内容,真正达到以查促建、以查促整的效果。

也谈基层央行“依法行政”

党的“十五”大曾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探讨基层央行良好学风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就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良好风气时指出:“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建......

基层央行电子化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金融电子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中央银行各级分支行的金融信息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基本建立了方便、安全、高效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基层央行业务处理、信息传递的电......

基层央行文化建设

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人行湘西州中支积极探索基层央行文化建设方式方法,坚持“六个完善”、“六个搭建”、“六个结合”,初步实现了湘西州中支独有的央行文化特......

探索基层央行

积极探索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联动机制,努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县域货币政策的传导仅靠人行一家的努力效果不甚理想,建议支行加强与地方政府、财政、税务等经济金融部门的联系,建......

下载谈基层央行内控建设[优秀]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基层央行内控建设[优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