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何提高记者亲和力_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2:01: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何提高记者亲和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新闻记者的亲和力

[摘 要]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媒体亲和力的大小,记者在整个传播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记者的亲和力大小直接制约受众对其所在媒介亲和力大小的印象。从心理学的印象管理,角色转换,噪音影响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制约因素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记者自身的亲和力,进而增强媒介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 亲和力 第一印象 换位思考 噪音

当今社会,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从以往的速度之争,内容之争,逐渐变成今天的以亲和力为主要方向的竞争。新闻传播领域的亲和力主要是指新闻媒体以新闻形式所传播的事实和观点信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种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使受众在天量的信息面前主动的予以选择和接受并进而对媒体的报道萌生亲切感和信任感。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决定新闻媒体的传媒影响力,亲和力通常和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联系在一起,有了亲和力新闻报道就能够感染人吸引人,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更有受众缘。具有新闻亲和力的新闻报道才能够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受众的信任和喜爱,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本文主要是从记者个人心理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新闻亲和力。

记者是信息的采集者,他的工作就是和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打交道,从而最大限度的获得和挖掘到有价值的信息。记者采集到的信息价值的大小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内容的深浅,报道价值的大小,新闻有效信息量得多少。因此新闻记者要想获得独家的或者是更有价值的信息必须要与采访对象保持良好的关系,能够更加接近采访对象,这就要求新闻记者一定要有亲和力。而记者在增强自身亲和力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印象管理——给采访对象良好的第一印象

印象管理,有时又称印象整饰,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印象管理是社会互动的一个根本方面。每种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这种行

为模式表达了一种特别适合该情境的同一性,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力求创造最适合自己的情境同一性。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知觉与认知,并以此为依据创造出积极的有利于我们的形象,将有助于我们成功地与人交往。

新闻记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记者每天见到和接触的采访对象都不一样,而记者要想在短暂的采访时间中,得到采访对象的信任和好感那就必须能给采访对象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这种第一印象又被称为是首因效应,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往后交往关系的影响。”良好的第一印象能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亲和力,使采访对象愿意交谈,能够和记者进行深入的交心,往往能够给记者的采访打开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那么记者如何才能给采访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首先,着装要贴近生活,简洁大方

记者接触的大多数是普通的社会大众,因此在着装上一定要简洁大方,不能穿奇装异服,女记者在化妆上一定要化淡妆,不能给采访对象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不需要刻意打扮,作为传媒和大众的信息沟通者,朴素平实的服饰更能够拉近记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使采访对象从心理上接受记者为自己的一员。

其次,不摆架子,与采访对象平等交流

记者与被采访者地位是平等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被采访对象直接影响报道的成败。只有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平等互动,才能唤起记者与被采访者共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闻采访不是我问你答式的“访”和“采”,而是双方的一种平等互动的交流。记者要学会采用“聊天”的方法。来使采访对象敞开心灵,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更多想要的信息。在这种相对开放的谈话空间中,采访对象的思维也会更加开阔,记者可能会发觉到新的独家的新闻点。

第三,语言要得当

在采访过程中,为了表示对被采访对象的尊重,记者的形体语言的表现也相当重要。因为一个眼神的交汇就能够表现出记者是否在认真倾听,是否给与采访对象足够的注意。在采访过程中,端正的坐姿,文明的行为举止,适当的肢体语言,都能够传达出记者本身的素质,一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人对自己意见和印象的形成。

当然,在采访过程中,采访的第一句话也不能够太唐突,否则会给采访对象

造成谈话障碍,避免一见面就单刀直入,直奔采访话题,一般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是采访对象自然而然的打开话匣子,在采访开始之前,不妨使用一些情感接近,兴趣爱好,经历等接近的方法首先让采访对象对自己产生是自己人的亲切感,然后在通过开放式和闭合式相结合的采访方式,不断获得信息,打消采访对象的心理顾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采访任务,和采访对象成为朋友。

二、换位思考——从受众角度考虑问题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即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记者是为普通大众传情达意的,记者主要的接触对象就是人民大众,许多媒体的口号就是“替百姓说话”,那就需要站在大众的角度去观察生活,感知变化,只有转换以往一记者为中心的采访思维和角度才能够真正反映民情,体现民意,这样的作品才具有真情实意,更具有接近性。

这就要求记者能够经常的深入群众,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到百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中去,体验平民生活,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群众疾苦,不仅能够报道百姓日常需要的新闻,而且敢于触及老百姓特别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报道。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记者还应该将为百姓服务这一理念彻底贯彻,把受众需求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纳入视野之内。及时报道与百姓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使百姓乐于投入,参与讨论,倾诉心声,提供由此及彼的新线索、新话题。受众的参与,使新闻得以延伸和深入,使受众受益。同时也使媒体更具有亲和力,使得更多的受众愿意参与,喜欢收看(阅读),乐于提供更多的信息来丰富节目内容,表达自己的心声,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三、减少“噪音”的影响——做到客观公正

噪音的概念最初是在香农和韦佛的传播模式中出现的,认为在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必须循着一个管道,但噪音同时进入管道,且会发生干扰的作用,是

信号扭曲,甚至将之掩盖。一些心理学家由此而考虑到,人的认识过程也就是信息的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也难免会出现噪音的影响,而采访活动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在采访过程中也必然会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噪音影响记者的采访行为和思维。

从主观上来说,造成记者采访出现失败或者失误的主要噪音包括:在采访之前出现的思维定势对采访对象和事件本身在心理上产生不正确的定位,造成采访失败;采访过程当中,不能够认真倾听,造成大量有效信息的流失,使新闻的报道价值大打折扣;采访不深入,采访技巧不娴熟,缺乏采访经验,记者自身知识陈旧导致被表面现象迷惑等原因;由于记者的采访动机过强或者记者的个人心理素质比较差而造成情绪紧张、烦躁、压抑也是采访活动中经常出现的噪音。

从客观上来讲,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上级的要求等原因造成新闻采访不能够深入进行,不能够把真实情况报道出来;对采访范围的限制,规定只能提哪方面的问题不能提哪方面的问题,造成记者思路的闭塞,是采访进行的困难;采访对象的不配合,如提供虚假事实,或者有一设置障碍影响和阻止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的甚至威胁到记者的生命健康。

在实际采访活动当中,主客观的原因往往是同事起作用的,很难截然分开。这些在采访过程中出现的噪音直接影响采访的效果,因此为了能够保证采访的深入客观,记者一定要努力克服主观方面的噪音因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经验,增强心理素质保持一颗客观公正为民服务的心。对客观因素来说记者也要做到问心无愧,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和立场,不被压力所迫报道违心新闻,虚假新闻;同时在保证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宝贵的新闻资源。使最终传递到受众面前的信息尽量客观公正,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也只有这样的采访和报道才能真正满足受众需求,才能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种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使受众在天量的信息面前主动的予以选择和接受并进而对媒体的报道萌生亲切感和信任感。

综上所述,新闻采访在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而新闻采访的主要实施者——记者的作用更是不能小觑,记者是连接媒体和受众的主要桥梁,是信息的传递者,新闻报道价值的大小关键要看记者采集信息价值的大小,记者本身的亲和力直接代表其所在媒介的形象和亲和力。因此就需要不断提升记

者的素质,增强记者的亲和力,进而给受众留下强烈的印象和感染力,使得受众能够在天亮的信息面前主动的予以选择和接受并进而对媒体的报道萌生亲切感和信任感。使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获得胜利。

参考文献

[1] 刘京林著《新闻心理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

[2] 郭庆光著《传播学概论》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9月

[3] 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7月

[4] 杨秀国《论增强经济新闻的亲和力》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 2004年2月

[5] 杨秀国《新闻竞争新态势——亲和力之争》 采写编 2009年6月

姓名:李娜女1986年生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第一幼儿园 肖慧(收)***(肖慧)

邮编:016040

电话:***(李娜)

邮箱:wulei19860808@163.com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美容院主色调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美容院主色调如今随生活水平提高了,美容院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但是,很多美容院在装修布置的时候,并没有很好地运用色调,这导致了许多顾客产生了一些心理反应......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教案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教案《巨人的花园》小组成员:应用心理学1541 周玉滢沈正维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在教育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相比小学、初中、高中......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见死不救”现象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基地班黄二艳0941061031前不久在广东佛山发生了一起“小悦悦事件”,两岁的小悦悦被车两次碾压受伤,18人步行或骑车路过,均未......

从心理学角度论提高酒店顾客满意度

从心理学角度论提高酒店顾客满意度 摘要:顾客满意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经营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满意度为指针。从顾客心理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崔蕾老师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课评11小教2班 王静 学号20111202218课上,老师带领我们一起看了2007年北京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会一等奖......

下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何提高记者亲和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何提高记者亲和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