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微格教学系统”。
微 格 教 学
主要内容
一、微格教学概述
二、课堂教学技能分析及演示
三、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过程
一、微格教学概述
1、微格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2、什么是微格教学
3、微格教学的基本过程
4、微格教学的作用
5、微格教学的基础理论
微格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埃伦教授
在英国,微格教学作为教育学士的必修课被安排在第四学年的课程之中,总学时达210学时。
亚洲一些国家在七十年代引入微格教学。我国在八十年代开始了微格教学实践及研究工作。
北京教育学院率先对微格教学方法进行了尝试,现已有不少师范院校增设了微格教学课,国家教委已将是否运用微格教学系统进行师范技能训练作为师范院校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什么是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种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埃伦(美国)
微格教学是一个简化了的、细分的教学,学生因而易于掌握。
——布朗(英国)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北京教育学院微格课题组
微格教学的基本过程
基本过程:学习理论、确定训练技能、观摩示范、编写教案、角色扮演、评价反馈、修改教案
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教学目标分类、教材分析、教学技能分类、课堂教学基本方法、教学评价理论等。
确定训练技能:根据被训练者的实际情况(试讲以后)观摩示范:从前人的训练录像中汲取经验 编写教案:按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写好微格教案。角色扮演:被训练者进行教师角色的扮演 评价反馈:确定评价体系进行评价指导修改教案:在第一轮训练的基础上修改教案,以便进行下一轮训练。
微格教学的作用
微格教学是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一种培训方法。
微格教学将帮助教师加强、改进教学技能和方法,减少失误,并使师范生尽快地建立信心。它不能在一个晚上改变教师或师范生的个人素质和习惯,它不能解决教学中所有的问题。它不一定能把一个普通教师变成一个天才的完美无缺的教师,但可以把他变成一个好一点的教师。
微格教学的基础理论
微格教学涉及的理论:教育信息传播理论;教学设计理论;认知心理理论;评价反馈理论
二、课堂教学技能分析
1、课堂教学技能的分类
2、课堂基本教学技能分析
3、课堂综合教学技能分析课堂教学技能的分类
美国斯坦福大学将教学技能细分为了十四种之多。
英国的特洛特(A.J.Trott)提出将教学技能分成六种:变化技能;导入技能;强化技能;提问技能;例证技能;说明技能。
我国采用北京教育学院微格教学课题小组提出的分类:导入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
基本技能:语言、提问、讲解、强化、演示、板书 综合技能:导入、变化、结束、组织
课堂基本教学技能分析 语言技能
定义:教师用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的语言来传授知识方法、训练思维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一种教学行为。
作用:传递新信息、新知识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能使教师个人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构成:基本语言技能(语音和吐字、音量和语速、音量和语速、语调和节奏、词汇与语法)和特殊语言技能(引入、介入、评核)
原则:学科性与科学性原则、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简明性与启发性原则、针对性与逻辑性原则 提问技能
定义:通过教师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
作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复习和巩固旧知识、联系新的知识、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类型: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
原则:合理设计问题原则、清晰与连贯原则、指导与分配原则、提示与探询原则、适时与及时原则
讲解技能
定义:用语言来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行为。
作用: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维。类型:解释式讲解;描述式讲解;原理中心式讲解;问题中心式讲解。
原则:目标明确具体的原则;证据、例证要充分贴切原则;语言精炼、准确、生动原则;阶段性与变化性原则。
强化技能
定义: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一系列方式来促进和增强学生反应和保持学习成果的一种教学行为。
作用: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类型:语言强化;符号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 变换方式进行强化。
原则:目的明确的原则、多样化与恰如其分的原则、真诚而公正的原则。
演示技能
定义: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实物、样品、模型、标本、图画图表、幻灯片、录像的展示,以及实际的表演和实验的操作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以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一种教学行为。
作用: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类型:分析法演示;归纳法演示;质疑法演示;激趣法演示;展示法演示;声像法演示。
原则:针对性和目的性原则、示范性和可靠性原则、演示与讲解统一性原则、安全性与简明性原则
板书技能
定义: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在黑板上书写文字或符号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的教学行为。
作用:提示内容,体现结构和教学程序;启发思维,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强化记忆,使学生对主要知识有更明晰的印象。类型:提纲式板书;表格式板书;图示式板书;计算式和方程式板书。
原则: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的原则;要具有简洁性、条理性和启发性的原则;注意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原则。
课堂综合教学技能分析 导入技能
定义:教师用以引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行为。
作用: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学生注意,帮助进入学习情境;为新知识的教学做好铺垫;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类型:直接导入、经验导入、旧知识导入、实验导入、直观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
原则:目的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关联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变化技能
定义: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教学信息、师生相互作用、教学媒体进行相互转换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行为。
作用:创造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使学生从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改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类型:教态的变化;教学媒体的变化;师生相互作用 的变化。原则:确定变化的目的和方式;选择恰当的变化类型; 注意变化技能与其它技能之间的联系;注意把握变化的分寸。
课堂组织技能
定义:教师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组织管理学生、引导学生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的一种教学行为。
作用:组织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便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类型:管理性组织;指导性组织;诱导性组织。
原则:要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要了解和尊重学生;重视集体的力量,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注意因势利导和灵活善变;要沉着冷静,遇事不急不躁。
结尾技能
定义:教师在新知识讲授完后,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即时对新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并且将其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一种教学行为。
作用:归纳、总结和强调知识结构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复习、巩固、掌握和运用新知识。
类型:系统归纳型;比较异同型;集中小结型;领悟主题型;巩固练习(游戏)型;提问铺垫型。
原则:及时小结与复习巩固原则;紧扣教学目的和内容原则;系统性与多样性原则;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原则;适当提供开放性问题原则。
三、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过程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四个阶段
观摩示范阶段:观摩示范是对事实、观点、过程的一种形象化解释被训练者通过观摩,从而知道这件事应该怎样去做。
教学设计与编写教案阶段: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对教学目标和学生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媒体规划课堂教学的过程。在设计出具有个性的教学方案后,编写好教案。
技能训练阶段:教学技能是一种复杂的技能,既涉及到心知技能,又涉及到动作技能。教学技能的训练在微格教学中是逐个分别进行的,当每一种技能都掌握了以后,再把它们综合起来,形成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
反馈评价阶段:微格教学采用现代视听设备为被培训者提供有关自己教学行为的即时反馈。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环境
微格教学系统环境,包括一定的应用环境和系统设备,应用环境主要指微格教室,系统设备则是记录评价微格教学过程所需设备。1套完整的微格实验室包括模拟教室、控制室、观摩室和准备间。微格教室的类型:标准型、防噪型和简易型 微格教学实验室设计的原则—真实、有效、便利。微格教学设备的类型:多功能型、标准型、简易型 微格教学设备设计的原则—配套、简化、实用。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对被训练者进行分析:
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出相应的训练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为了准确而有效地进行微 格教学,必须对教学内容 进 行分析,根据学科特 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关技能训练。
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运用教学设计基本理论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微格教案的编写
基本要求:选择合适的课题;确定教学目标;表现教学过程设计思想;教案内容要全面。
微格教学教案格式
微格教学教案实例微格教学的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实施微格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被训练者对“教师”的仿真模拟过程。
模拟教师的行为:被训练者在进行角色扮演时,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要以 一个教师的身份去进行教学行为的扮演。
模拟学生的行为:
模拟学生要注意把握“学生”可能的心理,在提问或回答 时要按“学生”可能的水平进行发挥。
摄录像人员的行为:
认真记录模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指导教师与评价人员的行为:
注意观察整个扮演过程。
微格教学的评价
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学。
评价可以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评价的主要功能:鉴定功能、改进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强化功能、决策功能。
微格教学评价内容:对微格教学系统的评价;对被训练者所训练的技能的评价;对教师指导和过程记录的评价。教学技能评价的指标体系 各项技能的评价单 评价过程:
设计技能的评价指标; 制定技能的评价单; 选择评价结果的处理方法;得出评价结果。
自我控制类型:理论课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如何自我控制教学重难点:怎么样抵制诱惑,做到自我控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课时数:1课时 参考资料:《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1.以许衡和小......
【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七 磁生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D.Allen和他的同事A.Eve在1963年开发建立的,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技能培训方式进行了改造,运用录音、录像等传统电教设备,系统训练教......
微格教学概述一、什么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于1963年产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是通过缩减的教学实践,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八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
微格教学心得体会微格教学是我们作为师范生在学校里面最贴近我们学习的这个专业的实践课程。它是我们离开学校走上自己工作岗位最接近我们专业的课程,所以我们都很认真地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