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作业二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B)A.科学性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B)A.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B.唯物主义思想 D.决定论思想
3、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D)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C.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6、上层建筑的核心是(C)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
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8、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B)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二、辨析题:
1、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根本属性。
答:观点正确。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的劳动。答:观点错误。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及其必然趋势的科学;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其中最主要的三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的是什么?
答: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互相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他们截然分开。
3、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答:社会意识不一定与社会存在同时、同等程度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社会意识在依赖和反应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2)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5)社会意识的独立性始终是相对的。
四、论述题:
1、试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阐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答: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正是通过其作用表现形式发挥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三个方面作用:第一:调节作用,即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这三个弱点会导致经济波动、资源浪费和收入不均等。解决这些弱点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为此,需要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不仅企业分开,而且应减少和规范政府的行政审批,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转变政府职能的目的就是要给政府角色与行为进行科学定位,增强政府的服务功能、裁判功能、导向功能。有市场机制,就要有宏观调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内容。宏观调控将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第二:促进作用,即促进生产经营者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由于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来交换,谁首先改进技术设备,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就获利较多。因而,同部门同行业中必然要有竞争,这种情况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社会主义国家对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它对于督促社会主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分化作用。使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拉开优胜劣汰的差距。并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商品生产经营者两极分化。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它的分化作用是当前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防止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由此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接、纵向与横向相联系的网状结构的宏观调控体系,使宏观调控建立在商品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递、健康发展的同时,调节各阶层的分配关系,促进生产和生活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2、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玉侠、张鑫鑫、孙曦婷、刘雨薇、刘雪、王楠案例分析(2009级) 题目:我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09级3班 姓名:张洪......
复习重点:1---4章一、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
论科学社会主义——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有感院系:工业设计系专业:工业设计班级:3班学号:***姓名:任晓晴摘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梳理与心得心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大学生一门重要的政治必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少不了枯燥与乏味,但是却的确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的东西。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