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周恩来——总理离我们并不远_学习周总理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1:55: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学习周恩来——总理离我们并不远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习周总理”。

学习周恩来

——总理距离我们并不远

一、导入(约3分钟)

这两天,我们大家可能都有一种感受。我们都在被周恩来总理,和他们那一代革命家所感动,那么,这样的感动,对于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是震撼后的振奋?是压力下的醒悟?或者仅仅是感动?

其实,这样的感动,我们也并不算太陌生吧?我们一定知道不少周恩来总理、或是其他崇高者的感人事迹,也曾经一次次被这样的故事触动,有一些想法吧?然而,却在其后的若干天里,渐渐地好像淡忘了、淡出了,忘记了我们的一些感动和想法,会是这样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在走近了周恩来,在理解了他们那一代人的精神世界之后,不能做出对自己的更大的改变,而学有所获呢?

之前,我们也了解了一些同志,大家都觉得我们是真的应该学周恩来他们那一代人、学我们身边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但总觉得有一些东西在阻止着我们去学。

有的人说我愿意做,我愿意学习周恩来,也愿意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但是周围的环境不好,社会风气不行,我怕别人会觉得我是在作秀、是另类。甚至有时我自己都觉得怪怪的。他认为,没有一个氛围能让他去做。

有的人会说是时代不同了,那是个特殊的时代,是国家危难、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而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市场经济,现在大家都讲个人利益,哪怕只是让一点点利,做一点点小的牺牲,都很难。那我又为什么要为他人做奉献、做牺牲?他觉得这样做,自己得不到好处。

也有人说上级领导没带头。领导有更高的职位,拿着更多的工资,拥有更大的权力,他自己还没做好,凭什么光指挥别人去做?甚至他自己还是个贪官呢!这样的领导,让我们失去了信心。我们即使做了,也只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什么作用?他觉得领导应该先带头做起。

当然也有人说其实还是体制机制的问题,体制机制让我们很为

难。很多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制衡。在领导不力、机制不行的情况下,我们做效果不大。这是认为制度机制如果好了,就好办了。

除了这些,我们也会觉得,其实我们很渺小、我们很平凡,我们不可能做到这么高尚,周恩来他不要说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了,他的各个方面都是非常高尚的,我们再努力能做到多少?我们只是平凡的人,没法做到那么高尚。

上面这些是不是说的太多了,但这些都是我们一次次跟学员接触、交流时大家提到的。大家都感到,说是学伟人,但实际上最后只是看了看、听了听,走个形式,回去后还是会被一些搭不上界东西包围着。那我们怎么办?是不是就让这些障碍阻止我们去学周恩来,阻止我们做出选择,阻止我们再往前进一步?

反过来思考一下,如果这样的障碍可以成为理由,是不是我们身边就不会出现一些先进的人、先进的事了?那我们身边有没有先进的人或先进的事呢?

我想说说我身边发生的一件事:张发善、唐真亚等人的事迹。这是我身边的一件真人真事。那么,大家身边有没有人也做出过这样的事,让大家感动的?我们能不能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者我们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事,跨越了各种障碍,把自己的学习落实到了行动中?(想一件别人的或者自己的事情,这些事情,你觉得是跨越障碍的,觉得是做的好做的对,要把事情的具体情况交代清楚,要讲为什么选择这个事例。)

二、讨论(约1.5小时)

*讨论题目: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者我们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事,跨越了障碍,把自己的学习落到行动中?

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身边是真的有人做出了一些事,跨越了障碍的。

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者我们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我们就想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讨论之前,教师如果担心学员不知道从哪里讨论,可以先举身边例子,例如张善发老人在柳树湾种树,唐真亚尽职尽守,或为了帮助留守儿童组织暑期教学的普通干部。

(1、在淮安市区有个地方叫柳树湾,那是一个风景美丽,空气

清新,有着成片成片的树林河边滩地。是广大市民休闲、消暑、郊游的好去处。柳树湾这个地名的由来与一位退休老同志有着不解之缘。士气是这样的,20多年前,有一位退休老人叫张善发,他发现当时还是一片河滩地的(现在的柳树湾)这个地方,这里的滩涂黄土朝天,非常凄凉。他觉得让地荒着,水土流失严重,太可惜了。于是萌发了要在滩上种树的想法。因为老人身体不好,家人很反对,觉得老人的想法既不实际也不可能实现。但老人坚持要种,河滩地最适合种柳树了,他就一棵一棵地种,一年一年地种,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种了5万多株树苗。就这样,小树长成了大树,大树连成了柳树林,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为景区并以老人种植的柳树命民为柳树湾。现在,每逢休息日人们都会来这里休闲观光。后来有人问老人,为什么要这么做,老人就说:“我觉得地荒着太可惜了!”老人的这种奉献精神,让我感动,也让我觉得崇高就在身边。

2、唐真亚,是洪泽县老子山镇的邮递员。在水上投递,和陆地不一样,一方面渔民们的地点不固定,另一方面,湖面的情况也多变。但唐真亚作为一名邮递员,他15年如一日地为渔民群众投递报刊邮件,帮渔民念信写信,捎这个东西带那个东西,经常为渔民们解决一些困难。他被渔民亲切地称为“大湖鸿雁”。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投递员成了名人,很多人都担心唐真亚不会再继续干这个了,但他却说:“选择了投递就要干一辈子,这是我对自己立下的承诺和誓言!”唐真亚只是一名普通的邮递员,但他却始终尽职尽责,也坚持下去,这点让我感动。

3、我在前几天也听人说起了他朋友的一件事。他说遇见了他的一个朋友,见朋友穿着一件长袖衬衫,就问这位朋友:“天这么热,你穿长袖不热吗?”这位朋友就说:“在外面跑来跑去,穿短袖更晒。”他就问:“你忙什么呀?”这位朋友说,他看不少外来打工人的孩子,放了暑假就在马路边玩,十分的危险,他就想着,能不能把这些孩子都组织起来,找一个地方可以让他们过一个安全的暑假。所以他就自己的想法去做了。刚开始的时候,家长们都不同意,都不信任他,他就一家家地去说,去做工作,最终大家都同意了。然后他还忙着张罗地点,找老师。就这样在大夏天跑来跑去,把事情给办好了。我说的这个人,他只是我们机关里的一位很

普通的工作人员。如果他不做这件事,相信也没有人会说什么。但他却看到了群众的困难,为群众着想,哪怕自己受累、受误解,都不怕。他的这种吃亏精神让我感动。

#讨论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个人准备,第二个环节是小组内交流,第三个环节是大班交流。

首先,每个人用五分钟时间准备,想一件别人的或者自己的事情,这些事情,你觉得他们是跨越障碍的,觉得他做的好或做的对,要想事情的具体过程,为什么选择这个人、这个事。

(思考结束后,询问。)想到的举手,感谢他们。没想到的举手,感谢他们的真诚,可以参加讨论。还有人没举手,为什么没举手?是不是不知道自己想到的事情算不算跨越了障碍?没关系,没想到,没举手都过会我们可以先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再慢慢想。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步骤,进行小组内交流。每个人把自己想到的事情说给你组内的其他人听,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事、这些人,他们哪里感动了你,有什么让你觉得,他是跨越了障碍的。

期间,教师每组都听一听。(小组讨论结束后。)

刚才大家每个组都交流的很热烈。很多刚才没有举手的同学,也都说出了自己想到的事。还有的人,好像还想说。不要紧,我们可以留着课后再说。接下来,我们请每个组推选3名同学,和我们分享一下他们的故事。

*注意事项:

1、要依靠班委会,每个组派教学助理,坐在组长旁边。

2、教学助理要让学员面向大家讲。

3、听故事的时候,太长要打断他,帮他整理,说出关键词;

4、适当追问细节,为什么这个让他感动。*遇到没讨论时:

1、你们怎么不凑一块?

2、你们说完了吗?

3、如果不确定,那我们等会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来看看。

三、总结

我们的发言结束了,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知道了有那么多人做出了那么多让我们感动的事。如果从世俗的眼光看,可能有人觉得

他们是吃亏了。是不是?

就像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个共产党员,夏天都不敢穿短袖的衣服,在酷暑中张罗着打工者的孩子,就为让他们过个安全的暑假,甚至刚开始别人都不信任。还有人下水去救一个并不认识的孩子,甚至自己差一点把命都搭上了。他们好像是没得到什么,是有点吃亏的。但这种吃亏不正是崇高精神的体现吗?也正因为这种难能可贵的吃亏,才得到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是啊,当共产党员就是准备吃亏的!如果我们去问问刚才我们提到的人,他们会觉得是吃亏吗?实际上他们有着异于常人更高的精神境界,他们自己并不觉得是吃亏,从他们的行为、言语和真情的流露中我们会看到,他们象周总理那样在为他人的奉献中得到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和身心愉悦。(周总理他在人民中是那样的快乐。)

真正的共产党员,在困难面前,就是要多担当,在荣誉、利益面前,共产党员就是应该让群众得到的更多。

这样的担当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历代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他们为祖国为民族作出担当,使我们的民族绵延不断五千年。而我们共产党人更是不辱使命,勇于担当。他们不仅自己为民族为国家贡献一切,他们还依靠人民,组织人民,把看似一盘散沙的人民大众硬是拧成钢筋,依靠人民的力量取得了天下,建设了一个人民共和国。身为一名这样的共产党党员,我们是不是应该为自己担当这样的责任而自豪?是不是为自己传承着这样的使命而感到光荣?是不是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

学习周恩来精神,不是理论问题。人民总理爱人民,我们就要象他那样热爱人民,要象大家讲到的人一样为老百姓做力所能及的实事,只要我们勇于实践不断实践,就能把总理精神发扬光大;学习周恩来精神,也不是能力大小的问题。学习得怎么样,和能力大小关系不大,关键看你心中有没有坚定的信念,是不是始终想着老百姓(要靠我们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践行宗旨的自觉性,不断提升党性修养才能学习的好领会的深);学习周恩来精神,更不是创新问题,不是说用多少种新形式的宣传去说教,就能使我们的工作学习落实了,而是在于身体力行,使群众真正感受到总理的精神力量,感受到共产党人身上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从而共同去传承周总理以及他们那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优良传统。

虽然我们之前提到有人说风气不好,但风气是可以改变的,社会环境是可以改变的。靠什么改变呢?要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靠从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刚才我们讲的那么多感人事迹,大家都鼓了掌。大家觉得这就是学习周恩来吗?如果有了这样的学习,我们就迈出了第一步,对我们的作风的改进有没有作用?对我们的党员队伍建设有没有帮助?如果大家觉得这么做有用,我们就从这里做起,可不可以?

其实,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志,在群众眼里,你就是领导干部,群众在看着我们是怎样做的。共产党员在改变社会风气方面就应该走在前面,我们的行动会影响一大片。我们只有迈出第一步,从现在开始不断地做,这样我们带给大家的信心也会不断增强。当然,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做一件、几件这样的事不难,难就难在是一辈子心里都始终装着人民,坚持不懈,不断的去做,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也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境界。

虽说周恩来总理他们那一代人的时代是特殊的时代,而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形势也相当严峻,面对的问题也很复杂,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十分紧迫。如果我们这代共产党员,没有人能够愿意“吃亏”,没有人能做真正的共产党员永远和群众站在一起,可能严格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我想,我们今天大家谈到的一批批共产党员正在努力地实践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他们的行为虽然平凡,但在这平凡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担当。他们就是正在做脊梁----我们民族的脊梁。

成功,离我们并不远作文1000字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成功,离我们并不远作文1000字,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成功,离我们并不远作文1000字

成功,离我们并不远作文1000字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

梦想离我们并不远小学作文

梦想离我们并不远小学作文有句话说的好,中国梦,我的梦。我正在追逐着我的梦想,你们一定认为它很近吧!其实并不是,我还 离它很远呢?不过我可以慢慢来。说了这么多,也应该步入主题了......

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他的音容笑貌永存,他那一心为国家一心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德,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周恩来同志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

《我们的总理周恩来》读后感

最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老革命的传记,是讲周恩来的!读了这本书以后,突然对这为耳熟能详的老革命倍感亲切!里面有好几个分册,有好多个关于周恩来的故事。其中是有一个周恩来外交的......

下载学习周恩来——总理离我们并不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周恩来——总理离我们并不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