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徐永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多媒体在地理教学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陇南市武都八一中学 徐永顺
[摘要]多媒体(Multimedia)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之一,具有形象、生动、动态、直观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突破。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多媒体;地理教学;教学情境;思维能力;读图能力;观察创新能力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实现了信息传递的一体化,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表现效果,也扩大了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为教育教学现代化提供了新手段,注入了活力。多媒体应用于地理教学,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领域。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多次教研活动的感触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学认为,“学习情境是指学习者认识自已和学习过程得以实现的环境,也指任何影响学习者或过程的因素或条件”。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该学科产生了兴趣,才能有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而这种兴趣的激起,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多媒体声、形、色等表现形式刺激感官,使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的优势中心,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它能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各种信息的交互传递,如色彩能增加感染力,音响和动画的结合能增加逼真效果,从而能使抽象的理论生动化、具体化,使教学内容更富吸引力,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探秘情境,吸引他们走入想象的空间,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如,在讲“地壳运动”这一课时,可以先以“汶川地震”为引子,在课件上展示相关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引申到地壳运动知识,将“向斜成山,背斜成谷”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画面起初为水平岩层,然后在内力作用(可以用箭头表示)下,岩层慢慢发生变形弯曲,形成相应的向斜、背斜,这时显示的图像是“向斜成谷,背斜成山”;接着,展示背斜轴部在张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张裂,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较快(可以声音的缓急程度来表示)。这一动画的动态模拟演示使得令人难以理解的地壳运动的现象变得易于掌握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知识说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若两者同时使用,就能够接受约65%。科学研究也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其他6%,视听结合可获得几乎是最佳的知识保持率。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形象化的图文课件,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运动等感官都积极参与思考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学习,教师通过地理组合图片、动态文字材料和地理场景、多种多样的地理动画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和生生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活跃了课堂教学,也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学习中,快速掌握学习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地理教学中,加强地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是相当重要的,它需要学生能形成地理空间意识,能分析地理原理,能正确解释地理现象。因为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概念、原理总是起着主导作用。而这些内容往往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些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如“月相”一课中,“月相的成因”是难点又是重点,过去只由教师结合课本插图抽象地讲解,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很难接受,教师也很费力。现在使用多媒体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同时用音乐、动画和语言显示变化的不同阶段,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统一在一起,生动直观,学生一看就懂,且印象特别深刻。又如,在“海水运动”这一课中,对于“洋流的成因”、“表层洋流的分布”这两个抽象难懂的内容,课本的插图只能静态的展现,比较枯燥,缺少直观性与生动性。而多媒体则能化静为动,将静态的图、事物变为动态的过程,增强其动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演示“近地面盛行风带”、“风海流的形成”、“密度流的形成”、“太平洋环流的形成与分布”等flash动画,学生通过模拟的动画,轻易理解掌握洋流的成因,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突破了难点和重点。再如,讲到“锋面雨的形成”,传统教学中学生很难想象冷气团交接后的天气状况,而多媒体教学利用动画效果演示冷气团相向运动,分冷锋暖锋两种情况演示,暖气团沿锋面爬升,产生降雨的整个过程,并伴有雨声、风声,学生仿佛亲临了一场锋面雨,心中的疑团很快解开了,这样不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且提高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读图能力及观察和创新能力,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技能、能力培养要求带知识”,更加突出地理教学对技能、能力培养的关注;在能力方面,使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过程,逐步培养对地理环境和地理图像的观察能力,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加以认识、理解和想象的能力,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开展地理实践和社会地理调查的能力等。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点拨到位,学生就会很快进入自主学习当中。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真正的感觉观察比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赫巴特语)。通过多媒体对复杂事物进行分解、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学生能较快地通过思维活动形成概念,有助于学生凭借感性材料由形象思维迅速过渡到抽象思维,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结合教材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思维能力,学生思维从单一思维发展到多元思维、从静态思维发展到动态思维、从封闭思维发展到开放思维等各种思维方式,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综合载体,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对图的讲解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的识图、辨图、用图能力是地理技能的最关键的一个方面。读图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高中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必须的,而多媒体教学是有效的手段之一。课本上的一些图形旨在是让学生理解某些结论形成的过程,但是这些图片设计中所体现的内容是静止的,有时学生很难做到充分理解。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把结论形成的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如,在“洋流”一课的教学中,借助视频或者动态图形把海水的大规模周期运动的情景、海水在地球表面的流动方向及变化规律展示出来,学生很快就会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印象深刻。当学生再遇见地图时,就能够做到活学活用,能够游刃有余地将知识与地图相结合分析问题。3.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观察创新能力
“真正的感觉观察比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赫巴特语)。多媒体教学能够把各种地理材料做一个系统的整体,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无论是静止的地理图像还是动态的演变过程、无论是事物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凭借感性材料由形象思维迅速过渡到抽象思维,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而且计算机的可控性,使学生能够有选择地更仔细地观察到各种地理事实材料,不致漏掉某些关键的信息。这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共同刺激时,其会联想到更多的知识,提出更多的疑问,能与教师进行更多的探讨,这样以来,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观察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引导作用。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视频资料也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使他们接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学生可能会在课堂外就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想法和观念,这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因素。综上所述,整个地理多媒体教学环节中都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提供了契机。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跟得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要更新观念,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使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地更生动、更丰富、更具时代特色,使我们的教师队伍更卓有成效地开展现代化教学!
作者通讯地址:陇南市武都区安化镇
武都八一中学 徐永顺
746000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xuyongshun4567@163.com
多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地理学科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从江河湖海到山川平原;从地表形态到大洋环流;从各国的政治经济到各地的风土人情;上至天体运动,下至地球构造,都是地理学......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地理教师要按照创新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内容来加强学生对创新教育的认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电脑多媒体的大量使用,是沟通地理与现实......
浅谈多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地理......
《多媒体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开 题 报 告临猗二中 胡光伟一、课题基本情况1.课题名称:多媒体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课题来源:中国教育学会“名师教学思想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