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醴陵习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的家乡作文湖南醴陵”。
醴陵礼仪习俗历来十分讲究,婚嫁、生日寿诞、建房购房、生小孩、乔迁等喜事,均按习俗礼仪庆贺。届时,亲戚、朋友、邻里、同事均打“红包”前往祝贺,丧葬活动则前往慰问和吊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礼金越来越重,在城市,一般的“红包”大都在是100元,关系较好的至少要200元,最多有数千至上万元。在农村,一般的“红包”多在70~100元之间,关系好的多在100元~200元之间。
一、婚嫁
20世纪90年代以后,醴陵的婚嫁习俗有些新的变化。虽有旅游结婚,不讲排场、不做酒的新方式,但只是少数。大多数的婚嫁活动安排十分隆重、热闹、讲究排场,选择吉日后即向亲友同事发送请柬。同时精心筹备婚礼。
聘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加,城市从90年代的数千元、1万元上升到2万、3万元,农村也上升到数千元至万元。
新房的布置越来越讲究,充分体现热闹喜庆气氛,张贴对联、大红喜字、窗花、鸳鸯图案等吉祥标志,也有挂灯笼、彩灯、彩带等。室内更是全新高档家具及家用电器,一般都有彩电、冰箱、电风扇或空调,收录机或音响、VCD、洗衣机、摩托车等。
青年人结婚之前大都上婚纱影楼拍摄婚纱照。新娘新郎穿各式婚纱和礼服,拍摄数十张照片,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结婚之日,新娘到婚纱影楼由化妆师化好妆,穿上婚纱;男方派出车队迎亲,车队由多台小车组成,最多达10多台,且小车档次也越来越豪华。即使家境不宽裕的人家婚嫁,也要租一辆小车和一台中巴去迎亲。送亲与迎亲时均燃放大量鞭炮。此外,拍摄婚嫁录相也渐成时尚。
婚宴一般在酒店举行,现在都是八盆十碗,寓意圆满,另摆有白酒、啤酒、饮料、香烟,仅菜席价格一般在400元/席-800元/席不等。力求体现丰盛有余。婚宴前举行结婚仪式,燃放鞭炮。有由单位领导证婚的,有请主持人主婚的;还有男女双方一起举行婚宴的。婚宴中,亲友代主家向来宾分发喜糖和小红包。新郎新娘逐桌向来客敬酒,一些人生出抱酒、拱酒、吻酒等,甚至捉弄家爷与媳妇取乐。婚宴上逗高亲(即送亲的)习俗在城市已经消失了。也有少数的婚宴在家中举行,由“一条龙”专业(即除采买外的所有宴席配套服务)的承包。农村的婚宴一般在家庭举行,特别讲究隆重热烈喜庆,宴席也较丰盛。
过去结婚三日后回门的习俗也已改变,一般结婚第二日双方就会互相接亲家过门,而不仅仅是新娘回门。亲家之间摆酒宴招待,大都由互赠礼品也改为互赠礼金。
二、寿宴
醴陵做生日仍大多沿用“男进女满”习俗,在男满九进
十、女满十之日举行寿宴。但有“男不做
三、女做不四”之说,即男一般不做三十岁酒,女不做四十岁酒。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原先不做八十岁酒的习俗也开始改变,“做八十”已开始不再成为禁忌。
除满十做酒之外,其他生日一般在家人之间庆贺,在家中备一、二桌招待前来祝寿的亲人,但一般不接受外人的贺礼。
三、生育
这个时期,醴陵生育观念变化较大,重男轻女的观念越来越淡薄,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就连农村也为较大多数人所接受。当然,也还有封建思想意识严重的,仍保留旧的观念,但已不再是主流了。
生小孩做酒的习俗也已改变,一般的是做“满月酒”、“满周酒”(满一周岁),做“三朝酒”的已经很少,“百日酒”一般已不做了。
四、乔迁
醴陵历来有“乔迁志喜”(一般指迁新居)习俗。改革开放后,城乡人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除政府投资建房、房产开发商建房外,城乡居民也建起了不少私房。建房买房乔迁新居者众多。
乔迁新居后择日设酒宴,并发出请柬。亲戚、朋友、同事打红包上门祝贺,主家在酒店或家中备宴款待来宾。农村则一般在新屋“丢刀”之日(即主体工程落成,也须事先择日)做“圆屋”酒(称“丢刀”、“刹垛”、“钉盖”酒),亲戚、邻居打红包上门祝贺。
五、其他
90年代中期,醴陵逐渐出现学生考上大学,家长做酒谢师的习俗。学生考上大学后,在开学前夕,家长择日在酒店设宴,感谢学生的任课教师、校领导,并给每位教师、校领导打一个红包;亲戚朋友同事则打红包前来祝贺。
六、丧葬
醴陵的丧葬礼仪历来十分隆重,丧葬习俗改革难度较大。1990年后,城区厚葬之风又兴,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甚至有的利用治丧摆阔敛财,影响恶劣。
1996年,市政府颁布《醴陵市殡葬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城区5个街道办事处和渌江乡18个村为强制火葬区,从9月1日起,强制火化区内死亡者必须火化,并成立市殡葬改革执法队,烧毁土葬用具,查处土葬和大操大办。当年,火化人数增至580人,比1990年354人(含浏阳市在醴陵火化的人数)增长63.84%;尔后,火化人数年均在600人左右,2000年最多达691人。至此,人死后一般送到殡仪馆,并设置灵堂。期间,亡者的亲朋好友、同事前往殡仪馆吊唁,并送花圈、奠仪,在灵堂前燃放鞭炮。死者晚辈向来宾行跪拜礼。参加吊唁者及亲属均配戴小白花、黑袖章,不再披麻戴孝。吊唁活动一般持续3天左右。然后择日火化、安葬。火化前一般都请管乐队、锣鼓班、吹鼓手唱歌、唱戏。火化前,一般都举行简短的死者生平事迹简介会或追悼会,由单位负责人致悼词,家属致答谢词,亲友致词,然后向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即送火葬场火化。70~80年代曾甚行丧葬队伍抬着棺木游街的现象已杜绝。火化后有的即安葬在公墓内,有的则暂时寄存在火葬场骨灰寄存处,有的则另埋他处。2001年起,强制火化区内土葬之风又偷偷兴起,少数居民家中死人后不对外声张,偷偷土葬,火化人数逐年下降。农村仍然实行土葬,在家中设置灵堂,请亲友及邻居帮忙,聘请管乐、锣鼓、戏班等,营造隆重、热闹、悲壮气氛。90年代以前盛行后辈穿麻衣、戴孝帽、柱孝棍等习俗大都沿袭下来。但也有地方改披麻戴孝为配戴黑袖章、挂白毛巾等。烧纸屋依然流行。
第八批中国金融生态县(市)区推荐:醴陵市(1)[推荐] 醴陵市[推荐机构] 中国金融研究院 中国金融网 中国金融记者俱乐部[推荐理由] 醴陵市紧紧围绕“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措施......
知我醴陵、爱我醴陵(一)1、醴陵最早的古城位于哪里?(原转步乡古城村,现属板杉乡)2、最早的醴陵侯是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对长沙相的封侯。他叫什么名字?(刘越) 3、醴陵最早建县是什......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2篇家乡习俗,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家乡习俗虽然现在很少地方保持着原有的习俗,但我还是要说两句。金华还保持着端午和元宵灯会的习俗。相传这一节日是为纪念战国时楚人屈原,并有相关的习俗,比如龙舟竞渡、包粽子......
《南昌民风民俗的调查研究》方法指导课【目标任务】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