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策略(修改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识字写字教学基本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想法
六郎镇政和中心学校王次云
(六郎片区低年级语文“识字·写字”教研活动专题发言稿)2013年3月22日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因此,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低段学生会认1600个-----1800个生字,会写800-----1000个字。新教材的学习中,低年级学生一节课要会认10---12个生字,会写8----12个生字。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这个目标,总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提高低段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我们一线教师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能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一下简略的整理,经整理发现,低年级识字教学主要有以下三大问题: 问题一:教材识字量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问题二:学生学得快,忘得快,如何解决学生生字回生的问题? 问题三:如何有效地指导写字,保证学生的书写质量? 问题一:教材中的识字量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1、让学生学会利用汉语拼音拼读生字。
让学生学会利用汉语拼音拼读生字,是学生识字的最有效的方法。学生看到生字,运用学过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声调等基本
拼音知识,尝试拼读识字,最有用最实效。
2、随文识字
低年级课文内容大多儿歌化,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容易掌握,很快就能把课文背熟。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能熟练地背课文,并不等于就能认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他们往往表现为:课文读得很熟甚至能背诵,但是课文中的生字单个指出有的却不认识。因此,在学生预习完生字后还有些字不认识时,可以让学生读读课文,然后从课文中找出生字所在的位置,再结合课文的句子认识生字。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生字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很自然地就会运用这一方法进行识字。
3、归类识字法
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教学时,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字的范围。因此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将对今后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识字4》中,要认识的“蚯、蚓、蚂、蚁、蝴、蝶”等字都是形声字,都带有“虫”。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虫’,都跟昆虫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字带有‘虫’的字,然后进行了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又如,在《识字5》一课要认识的字中,我把“请、情、晴、清”这四个生字一起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识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的回答还真的很出彩。有的学生说:“这三个生字都带有‘青’,“请”跟语言有关,部首是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晴”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清”跟水有关,部首是三点水,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人为的归类,通过比较,提高了识字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归类识字法在学生识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另外,归类是识字教学中巩固生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有很大帮助。
问题二:学生学得快,忘得快,如何地解决生字回生的问题?
低年级学生识字还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只要我们多去探索,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去挖掘汉字中的奥秘,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识字教学会变的很容易,学生必定能够越学越轻松的。
1、“生字回生”现象分析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为达到尽早提前阅读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一学段的规定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50%。
新课程的识字要求是:强调多识字,少写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减轻其学习强度,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这种识字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它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与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然而,新课程所实施的多读少写的教学方式从另一角度又给识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识字,要求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但如果只动嘴不动手,学生就会学得快,忘得也快,渐渐地就会出现“生字回生”的现象。往往学了这一课的生字,就忘了前一课的,复习了前一课的生字,却又会忘了后面的生字。
2、防止“生字回生”的策略
①经常性进行复习,让学生读,让学生写,增强记忆的持久性。②让学生给学过的课文后的生字注上拼音,多读多练。③让学生给每课所学生字组成词,运用巩固。
生字回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正常的现象。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巩固、不断地复现。达到“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
问题三:如何有效地指导写字,保证学生的书写质量?
写字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识字教学的效果,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注重学生的书写,要指导好学生写字,搞好写字教学与识字教学的结合。“书写质量”应该涵盖三个方面: 第一是字写得是否正确;
第二是字写得是否规范(“规范”指的是字的间架结构、字的笔顺、每一笔的占位等等);
第三个方面就是写字的习惯怎么样。
许多老师在批阅作业及试卷时,埋怨现在的学生书写水平太差,字写得潦草马虎、歪歪斜斜。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字的要求和地位大为提高,要求学生一出手就要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老师们在识字教学应该要做到“三当堂一保证”。三当堂──当堂指导、当堂书写、当堂反馈
一保证──保证在课堂上有充足的书写指导、书写时间 如何培养学生写好字呢?
教师要非常重视笔画的教学,还强调正面引导的作用,第一印象要正确深刻,可以减少学生以后出现毛病。学习“点画”的写法,要要求学生做到四会:会看、会画、会说、会写。即会看笔画的外部形状,会勾画笔画和填写笔毫运行的轨迹,会说运笔过程,会写出几种形状,起、行和收笔完整。根据这四会,我想在教学中还应做到“三结合”:
1、“眼看”与“手写”结合,重视观察过程
眼力的高低往往决定写字的优劣,所以教学生写字不能忽视“看”这一活动,如果只孤立地强调“写”,就违反了写字学习的规律。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下笔时随意。”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均等训练学生观察。(1)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田字格中的字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范本,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位置,并努力记住它。(2)学会对比观察,能自己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
这一点是学生掌握好字的关键所在。学生错字主要就错在形近字、笔画多的字上,而要减少这种错误,就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3)仔细观察教师的范写
教师的范写是最直接的指导,要引导学生看清第一笔的运笔方法,并试着这样写。这既是指导书写的过程,也是巩固识字成果的过程。
(4)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学习写生字是师生共同分析字形结构,让学生对生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有利于正确的书写。(5)及时批改、及时评价、及时纠错
对学生的写字作业,要及时批改,及时评价,及时对学生作业中写错的字进行纠正。
总之,识字写字教学要针对自己面对的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进行自我调整。同时,要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识字写字教学任务”,并不是靠教师一朝一夕的努力钻研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教师长期的对自我课堂教学实践的调节、对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点滴养成、对学生主动识字写字兴趣的精心培养。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学生的识字写字水平,把学生识字写字的大部分时间放在课
前的预习,而在课堂上解决的是学生不易把握的一些知识和学生对一些字词的有效的运用的趣味训练。这样,课堂上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愉快,从而才能真正地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小学生识字教学实效性之我见滕清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写字教学导入部分安排的精彩、适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生动活泼的......
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策略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同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对低年级段......
浅谈提高低段识字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新课标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因此,“识字、写字......
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策略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同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小学语文课......
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策略宋健英老师们,这学期我们低语组继续对“如何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实效性”展开研究。在座的各位,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