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剧活动中的_论戏剧活动的群众性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1:15: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论戏剧活动中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戏剧活动的群众性”。

论戏剧活动中的“物造型”

摘要:在戏剧创演活动中,演员的表演艺术环节,是以演员富于生命表现力的身体为材料的“人造型”环节,那么于此相对,那些借助各种物质材料为媒介的舞台造型因素,如舞美造型、灯光造型、服装造型、化妆造型、道具造型之类,我就将其统称为舞台的“物造型”艺术。

关键词:舞台艺术

舞台空间

烘托

1.1物造型在戏剧活动中的位置。主要出演使用目的而产生和存在,也有一定的“形象”造型目的。古希腊演员戴面具,穿长袍,这样,不但因为“变”角色的一种简便办法,还是演员可以扮多个角色的办法。在中国的早期戏剧中,也有面具,如戏剧史几乎都要提到得《兰陵王》还有现存典型的古代戏剧化石的戏,都有面具。中国戏剧的面具勾脸、高底靴、化妆的浓妆艳抹与打击乐的震耳欲聋、逼尖了嗓子的唱与念都是相协调的,戏场子演出要适于观众的听觉与视觉的需要密切相关。

1.2舞台美术在戏剧创演活动中,不是附庸于表演艺术的因素,而是根据自己的特殊手段造型、创造成为戏剧行动中的一个“无言的角色”。戈登克雷提出舞台“物造型”是舞美艺术家阅读剧本、烂熟于心之后,结成的“心像”在舞台上的展现。因此他反对摹仿和抄袭自然,他认为的舞台“物造型”不是肉眼看惯了的世俗事物,而是剧本形象在舞台艺术思想、情感中聚合成的一种意象的物质造型。这种造型要能够暗示剧情、渲染氛围、帮助塑造性格和激发诗意的想象。

1.3舞台“物造型”只是一种戏剧艺术创造的辅助手段,它必须以演员的“人造型”活动为聚合核心而成为戏剧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对于戏剧情节的意义来说,它只是附着于演员的表演并与之协调起来,才有意义。没有表演,“物造型”的意义只是其自身的存在的意义,这时没有戏剧了。中国戏曲不反对用舞台“物造型”手段来帮助表演,偶尔一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亦能大增其彩。

2.1舞台空间的美术造型。在古希腊、罗马的背景回音壁以后,在中世纪漫长的宗教剧、神秘剧、奇迹剧发展过程中,舞台空间的美术造型长足地发展了。背景墙有时就变作了上绘图案的屏风式建筑。搭建的舞台布景和用一些装置造成的机关设施,就是所谓的“建筑布景”和“机关布景”。“机关布景”在中国戏曲的鬼戏、武戏和神仙戏中也常常出现,到中国20世纪初的上海戏曲舞台,便将这种“机关布景”发展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机关布景”给观众带来的心理刺激、感官愉悦以及剧情表现的方便。

2.2中世纪以后,从文艺复兴的17世纪到19世纪中,由于光学、绘画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戏剧进入了室内,1618年意大利建起了世界上最早的“镜框台口”的法尔纳斯剧场。这时,以镜框舞台给观众的视觉效果为基础的“透视背景”和“侧片体系”布景出现了。两者统一在“透视效果”的原则下,利用一道道侧片绘景与背景焦点的协调,来创造一种壮阔深远的景物以与戏剧表演环境交相适应。庄严的宫廷、宏阔的广场、深邃的柱廊、幽森的森林等等,建筑布景难于或不能变现的,在透视布景的侧片体系这里能够表现了。这种布景以绘画为特点,所以称为“绘画布景”。

2.3舞台的空间造型在漫长的发展史中,从实用走向多功能,从舞台空间的框定到戏剧活动空间的框定,从提示性地、再现性地说明剧情时、空环境,到变现性地创造一个直喻的、揭示性的感染性的戏剧空间造型设计。

2.4舞台空间造型在戏剧创演活动中有着:框定表演空间,为演员表演活动提供物理性定位;提示剧情环境,给演员表演提供时间、空间的视觉形象;暗示人物的家庭教养、经济状况乃至人物性格。

3.1舞台空间的灯光造型。为戏剧活动照明,满足观、演交流的必须条件。演出时的灯光运用,大概最初是为了照明以便演出活动能在夜晚进行,观、演双方能够彼此相视和交流。在远古,狩猎归来,女人们忙着烤肉,孩子们在篝火旁人缝中跑来跑去,繁星下,树林中,崇拜火的初民,在脸上涂上红泥,手拿火把,就举行仪式,跳起了兴之所至的舞蹈。这就是在有戏剧因素的活动中最初的灯光使用。

3.2为戏剧情节时间、空间服务。舞台灯光可以是为剧情时间的自然推移,从早到晚,或从晚到晨,由暮入夜都可以,出月亮,出朝阳,或出繁星,或出朝阳曙光,可以视剧情需要而随心所欲地变化。

3.3为戏剧情节提供环境性的景物。天阴天晴,晨曦暮霭,都市高楼,乡村原野,都可以用景灯来处理,在天幕上打出幻影来。

3.4切割演员的表演区和戏剧空间。比如《雨夜》里,前红军女战士的老大娘在讲述与回忆的时候,灯光是将舞台一分为二的,一部分表演区是回忆场面的表演,另一半是表演区是剧场现在时的表演,这就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两个场面中的表演组织在一起了。

3.5配合剧情情调,渲染、烘托人物情绪。这方面可以用彩片灯控制的彩色变化来与舞台情绪相配合,神秘恐怖气氛。

3.6开辟一扇戏剧创演者的主观意念之窗。在一定速度控制下的跑片灯在天幕的长条形中叠印出一片和平、宁静的景象。

3.7造成特殊的艺术形象视觉效果。突出人物体态的美感,遮去前台部分的光,只从天幕打出光源,造成人物剪影,酿造诗画情境。如《死水微澜》中在教堂门口的三爷、吃洋教的女人沐浴在光里的剪影,从顶部斜照下来,配以教堂钟声,造成一个富于宗教情调的环境。

4.1舞台空间的服装造型。舞台服装,从19世纪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戏剧思潮的洗礼后,对服装必须符合生活与人物、时代的“真实原则”的要求,就成为戏剧活动中的普遍常识了。人物服装,要与剧情变现的时代、环境、种族、人物社会地位甚至人物经历、性格相吻合。服装造型使人物形象具有戏剧的视觉美感,标明人物的身份、地位。好的服装造型在具备上述特点以外,还能够点明人物性格和情感类型。

5.1舞台人物的化妆造型。舞台人物通常是演员穿上一定的服装,带上面具或进行面部化妆后扮演一定情节中的角色而产生的。舞台人物的化妆,一般分为普通化妆和特殊造型化妆。

6.1舞台的小道具运用,也是戏剧创演中帮助人物性格塑造的促进情节发展的通常手段。如《雷雨》中周家客厅摆着的梅侍萍的照片,一方面是让鲁妈“发现”周、鲁两家恩恩怨怨、不明不白的纠葛,另一方面也为了揭示周朴园性格的两面性。

7.1戏剧活动中的“物造型”是整场戏剧的一部分,烘托作用。

论赏析课程中戏剧

论赏析课程中戏剧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影响》摘要:当代大学生处于自身发展的特殊时期,同时又处于一个特殊的时代,其审美观念除了受自身因素影响外,更大程度的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论电视节目中的戏剧小品

论电视节目中的戏剧小品小品是近三十年来新兴的一种戏剧形式,人物语言生动活泼,反映生活快捷迅速,体现出很强的包容性,在诸多的文艺演出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演出样式。戏曲小品是......

论中国戏曲与莎士比亚戏剧

论中国戏曲与莎士比亚戏剧作者:点击数:319更新时间:2008/12/26 18:13:23★★★中国戏曲是东方的一棵常青树;莎士比亚戏剧是西方的一颗新星。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

戏剧活动心得体会

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和归纳经验,从而能够更好地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与学习中。在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客观真实,不夸大和歪曲事实,做到实事求是。以下是一些写心得体会时......

戏剧活动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和理解自身的成长和变化。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逻辑的连贯,让读者能够容易理解和吸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戏剧活动......

下载论戏剧活动中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戏剧活动中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