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体验磨练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_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1:06: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丽水市体验磨练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

丽水市2005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卷分析

2005年3月26日 本次测试卷系外地引进。语文卷以 “高考考试说明(2005)”为命题依据,命题以课外材料为主,有一定的湖州味。命题突出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考查。试卷结构比较合理,题型与04年的浙江高考语文卷基本保持一致。对高三语文最后阶段的复习,具有比较好的导向作用。本次测试共有17所学校的7254名学生参加。测试结果如下:

卷面平均分

文99.79

理97.18

标准差

文13.58

理12.82

变差数

文13.61

理13.19

最高分

文137

理133

最低分

文12

理1

难度值

文0.67

理0.65 现就考生答题情况作简要分析,并根据语文高考考试大纲的变化,分别提出复习建议。

一、第一、二、三题

(一)答题情况见《学生答题率统计表》(另发)

得分率较低的题有:5、7、12题。内容为语病辨识,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中的筛选与提取信息,文言文阅读中虚词的理解。正答率在0.5以下。

(二)教学建议:

1、在复习教学中,语音、文字、词汇、句子、标点的训练,还是要认真的重视基础。要注意分析错误原因和提供一般的改正方法的指导并加以适当的训练。

2、阅读理解科学类文本,要在理解关键句子和把握文意上下功夫,做到正确理解、提取和筛选有效的信息。

3、文言文阅读教学要在把握整体意义的基础上,训练对字词句的正确理解。

二、第四题

本题由文言文翻译、古诗词鉴赏、名言名句默写组成。考查学生阅读翻译浅易文言文的综合能力,考查古诗词思想内容的鉴赏能力和常见的名言名句的识记能力。15题。文言文翻译。

共8分。选文取材于《宋史·列传第六十九·杜衍》略有改动,测试材料中难以理解的词语不多,而且加了注,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理解的能力和水平,也注意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内容,同时考核学生将文言意义用现代汉语呈现的能力。要求翻译的句子有3个。

(1)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2)二国方交斗,势必不来,我兵不可妄出。(3)无以久安而忽边防,无以既富而轻财用。

文言文翻译注重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就很难翻译出全句。第(1)题中“及”、“何”和“贤”字,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疑问代词和虚词的理解。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翻译。不过也有部分学生对“及”字,因不能正确理解而有翻译成“于是”的。还有“罢归”部分同学翻译成了“上任”,“办完事”等,导致失分。

第(2)题中,对“势必”的理解出现了错误。很多学生未能理解这是两个单音实词,误认为是一个词语,所以大都翻译成“一定”,未能将其译为“(依照)形势一定”,所以该题失分较多。

第(3)题中,不少学生对于“无以”这个词语不能理解,将“以(因为)”字译成“认为”或“凭借”,失分就是一定的了。

16题。古诗词鉴赏,能力层次是E。其中包括了对能力层级为A的文学常识识记的考查。(1)题是根据新考纲对文学常识识记能力的要求而设置的。许多学生不知道姜夔是宋朝的婉约派作家。有些知道是婉约派但是字又不能写正确。这就要求老师要结合课本对学生的文学常识加以比较系统的梳理(互联网上也很多,教师可以下载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增、删、改)。(2)题是本小题中最易得分却失分最多的一道题,考的是学生在试场状态下的灵活反应。失分的考生应该是忽略了小序,从词作本身分析就显得劳而无功了。

(3)题做的较好,学生大都都能围绕“相思、思人和漂泊”这两个要点进行分析。17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层次是A。三道题均来自课内,答题情况却不够理想。主要问题:(1)一字未写或未写完整。(2)写错别字。“吾尝跂而望矣”中的“尝”写成了“常”,“跂”写成了“歧”。(3)张冠李戴,上下句易位。

教学建议:

(1)文言文翻译要在整体把握文意上下工夫,注意对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理解、积累并注意迁移,要注意把握常用的文言句式及一般的翻译格式,要注意翻译的基本要求。(2)重视文学常识的识记和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诗歌鉴赏要注意对内容的理解和技巧的把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注意诗词中的小序以及注解,这些也有可能设置小题。

文学常识的复习,要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可以文学史的顺序作梳理,关注重点作家重点作品(课文涉及的应是重点之一)。考试可能是放在诗词鉴赏中考,也可能与名言名句同考。(3)加强名言名句的积累(课文中要求背诵的一定要熟记),重视“背”与“写”的关系,一定要抓落实,答题中不要出现错别字。看清题目,认真审题。

三、第五题

本大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共四小题18分。得分率约为0.65。着重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对作者观点态度、文章主旨的把握,对作品内容的概括能力和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18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

此题答案要点很明确,即: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只索不予”的朋友关系。本题答题情况尚好,但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1、误解“有回应的需求”,把它理解为“分享”的意思。以下错误答案具有代表性:(1)同朋友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从朋友那里得到物质和心灵上的回应;

(2)这种朋友有物质和精神上的回应,并不只是单独一方一味地付出或索取。

2、没有认真审题,把“朋友关系”答成了作者的“朋友观”,比较典型的错误答案如下:(1)朋友不仅是一种“有回应的需求”,更应是一种奉献。

(2)朋友是互补的,应该用爱去体会去感受,认真的投入,用心去经营,那你就会得到真正的友谊。

3、还是没有认真审题,把“作者认为”答成了“我认为”,且理解有误。如:

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亲密的朋友关系,因为他愿意为你付出这么多,说明他在乎你,然而自己也应该为朋友多付出些,一味的索取,那是自私的。

4、答题不全面,只答“索取”而未点出“不予”。如: 作者认为这是一种物质上心灵上的“有需求的索取”,不能算做真正的友谊。

5、答案笼统,没有抓住要点。如: 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残缺不全与极其自私的关系,不能算做真正的友谊。19题。此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及语言概括能力。

本题是对作品中内容的概括,要点应包括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原因。一般学生得2分,得满分的不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答题不全面。大多数学生只写出了一个方面,即客观上的原因:人是独立的。

2、语言组织能力差,又不懂得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全是照抄原文。不会筛选关键词句,又缺少整合的本领。

3、读题不细,审题有误,导致答非所问。例如有这样的答案:承上启下,引起下文的思考,最后点明中心,点出文章的主旨,为下文作铺垫。真是套话连篇。

20题。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本题三个要点应该是很清晰的:只索不予的;相互分享的;既相互分享,也各自独立的。但是答题情况不尽如人意。主要问题如下:

1、分类标准不明确:如有答成不能算作真正的友谊、一般的朋友、知心的朋友、亲人,也有答成物质关系、心灵关系、纽带关系等等。

2、表意不明:例如答成分享的关系,保持自我,倾诉等等。

3、概括不全:如朋友间彼此分享所有的快乐和忧愁;朋友间分享彼此的部分,保留让自己独立的部分去面对生活。又如“既相互分享,也各自独立的”就答成了“各自独立的”等等。

4、同类重述:如答成“分享对方拥有的关系”、“朋友是另外一个自己”,其实这两句话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是“相互分享的”。

5、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概括能力较弱:

(1)有些学生概括出5-6个点,相互交叉:如共度难关、分担忧愁、分享快乐、相互奉献、有回应的需求。

(2)虽然概括了三个点,但是每一个点都是表意繁琐,不能用简洁的文字来表述。21题。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表达技巧的把握,此题得分率不到0.5,学生对文中的细微干扰不能作出有效的辨别,绝大部分学生选了A、D这两项。教学建议:

1、学生读题,审题能力有待训练提升。应做到认真读题,问什么答什么。

2、提高学生提取文本有效信息,概括整合信息的能力,教给学生如何提取、如何整合的方法,加强实战训练,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3、对语病、错别字、卷面的问题应常抓不懈,减少无谓的失分。

4、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增加现代文阅的阅读量并作恰当分析(语句理解、文意概括、技巧和表达效果),增加阅读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思维能力,增加作文素材。

四、第六题

考查内容:修改病句,语句扩展,概括信息要点。

22题。从所给的文段中找出有语病或者表达不得体的地方,并加以改正。主要问题有: 1.序号看错。将第一句的错误写成是第二句,造成无谓失分。找不全病句,病句辨识 还存在欠缺。

2.不理解何为得体语言。如要将文段中的“千万留神”改成“敬请协助”或者“请相 互转告”等合乎情境需要的生活用语。但大部分学生却改成“千万注意。”能看出问题所在,不能纠正错误,是一个遗憾。

3.不明有关修改的知识和技巧,或者知道却不能适时运用。许多学生找出病句之一是 “„„垃圾一律不准包装之后投入”中的“包装”有问题。但改后的句子是“垃圾包装了也不能扔„„”。学生可能不知“删去”也是一种修改方法。23题,要求根据“燕子飞翔”为联想的起点,分别用描写和议论的方法分别将其扩展成两段文字。主要问题有:

1.审题不认真,没有看到字数要求,表述过于简单,造成失分。

2.不能区别何为描写,何为议论。不少学生将两段都写成了描写性文字。用议论方式表达显得十分薄弱,这可能和这几年训练话题作文不无关系(不少学生不会写议论文)。甚至有学生如此答题:一群燕子停在电线杆上,下面有一群人议论„„也有学生用说明性的语言解释燕子飞翔的生物学或物理学知识。(自以为是议论)3.文面潦草糊涂。

24题,根据给出的表格内容用间接的语言加以表述(答题有字数规定)。要表述的自然是表格内容所反映的信息,是要向人们表白的内容(可称之为观点)。问题有:

1.表达的观点没有依据。比如有学生答:我国交通业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或者有:公路发展比铁路发展更关键,更重要。

2.阅读表格内容不仔细,得出的结论于答案相反:公路发展速度逐年下降。

3.不能从获得的信息中概括总结出准确而表述精要的观点。相当部分学生写道:公路和铁路都大大发展。或者就把两组数据罗列了一遍。表述了一些肤浅的信息。

教学建议:

1、加强对提取要点能力及概括能力的训练。既重视语段信息的提取整合训练,又重视信息隐含较多的表格、图表等的信息提取与整合训练。复习中要注意给学生方法,明确注意事项。

2、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文学常识(比如“记叙”“描写”“议论”),修辞手法和效果等。比如修改病句,既要明确病句类型,还要知道常见的修改方法。

3、仿句(包括对联),还是要继续抓一抓,要看清题意,看清供仿的句子(是否含有修辞方法、句中句间的含义联系,有些还要看看词性)。仿句时要与供仿的句子在句式、句意、修辞等方面作对应。

4、语用题,年年有些新题。复习时要注意《考试大纲》中“示例”部分中的新题型,也要让学生练一练。

语言运用,是调动积累的语言予以输出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充实积累的过程。丰富语言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尽管已是高考复习阶段,这个工作还是不能放松。多读点书,锻炼思维,丰富思想,积累语言并运用。这样表达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写出来的语句也才能简明、准确、流畅且生动。

五、第七题 本题为话题作文。

(一)话题简析

本次作文是给提示性话料的话题作文。话题为“我与空间”。

相比较而言,此话题有一定难度。仔细审题至为重要。首先是对“空间”概念有一个准确而明晰的理解。《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空间”的: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伸张性的表现。就作文来讲,这“空间”可以是虚拟的,亦可以是实在的。其次,这是一个关系型作文,“我”与“空间”二者不能偏废,要比较准确的表现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好的方面

1、紧扣话题、思维多向、内容多彩。本次作文,大多数考生能依据材料的提示,较准确地把握话题内涵,从不同的角度立意构思。如立意:“我的虚拟空间——互联网”“‘物质越多,空间越小’吗?”“躲进小楼成一统”“世界属于我,我属于世界”“我的关注没有禁区”“我只需要一个不大的地方”“请给我一个安静的角落” “我心中的乐园”“我的这一片天地”“心灵空间”“超越自我”“走出校门”“冲破围城”等,都是很有点品位的。我们的同学有的将笔触伸入到细致的内心世界,写出了我有形的无形的空间,写出了心灵空间的拓展;有的让时光倒流,借历史人物来表现精神空间的个性化;有的借寓言、童话、科幻形式让人警醒保护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性。总之,就考生作文涉及内容而言,古今中外,身心内外,无所不包。既有具体的描述展示,也有抽象的演绎剖析;既有经历体验的表现,也有所见所闻的铺陈。

2、表达形式绚丽多彩,不拘一格。

本次作文,不少考生能充分利用张扬话题作文的优势。言自己所闻,述自己所见,议自己所思,以议论、叙述为主,但仍不乏力求创新,敢越“雷池”者,以多样的文体样式,如演讲稿、故事新编、书信体、日记体、寓言童话科幻小说(非凭空想像的那种)等,获得了评卷教师的认可。形式可谓是五彩纷呈,不一而足。

3、标题鲜活,颇见功力。

如《给自己一片空间》、《心似大海》、《心灵三原色》、《石缝里的精彩》、《心,无限扩张》、《生如夏花》、《像水一样神采飞扬》等标题既反映文章的内容,又让人耳目一新,足以体现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三)存在的问题

1、忽视审题,尤其是对话题中两者之间的关系视而不见。

高考作文在近几年的趋势虽是淡化审题,降低审题难度,但绝不是不要审题。若是忽视审题,作文将出现偏离题意乃至完全脱离话题。

本次作文部分考生就明显表现出审题不到位,甚至根本不审题的状况,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主要问题有:

①无视命题要求,自说自话。如部分考生就不顾话题中的“我”的要求,而任意地变为你、他,“我的空间”写成了“你的空间”、“他的空间”,甚至写成了“蚂蚁的空间”、“蜘蛛的空间”、“狗的空间”等。

②题为写“空间”,实写个人苦恼,个人努力,父亲爱心。概念不清,写了文明的空间,诚信的空间。不管能不能说空间,都挂空间的名头,生硬搬用事先准备的文章。

③题目明确要求不能写诗歌,就是有学生要“顶牛”,偏要写诗歌。

2、文意散漫,把“我们的生活、学习、思维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保持”“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打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拓展”“有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创”等都写进了文章,有限的文字表现庞杂的内容,实在是写不到深刻,当然也就不会有高分。

3、写作态度不端正,随心所欲。

如《一篇话题作文是怎样炼成的》一文,考生有较好的语言能力,却以调侃的笔调,随意为之,导致不合话题要求。这样即使考生有好的写作能力,在高考中也很难有一个好的收获。更有甚者,让“空间”成为作文中大段的空格,一字不写,还美其名曰“想像”的空间。

3、思维僵化,形式陈旧。

对“空间”的理解过于偏狭,只以为是实实在在的空间,所以作不出生动的文章。为形式而形式。部分作文前有题记,后有后记。实际上对作文本身并无多大作用,只是求形式而已。

也有名为想像作文,大写特写科幻,其实只是空无根据的乱想,根本谈不上什么科学幻想。

4、不分是非、不分美丑

可能受流行歌曲、广告语的影响,出现了标题如《偶的地盘我主宰》《狗也上网》等不良用词,口气甚像黑老大。

有些同学把自己比作“歌妓”、“狗”等等,表现出了对自己人格的不尊重。如以下一段文字:“我们班差生挺多,但也不乏好的,其中的一全叫薇的女孩儿,学习成绩特别地好,人又生得十分漂亮,数一数二的校花,在一群癞蛤蟆中的白天鹅,十分醒目。班上大多数男同胞们对她暗恋已久,但许多男同胞仍久追不下,时间长了,称之‘冰美人’。”且不说这段文字中表现出来的“男生追女生”的感情问题,就是把自己男同胞比作“癞蛤蟆”就不妥当,可谓美丑不分了。

4、卷面问题依旧严重: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只分三段,标点乱用。语言表达的问题也仍然不少,词不达意,病句丛生,语言贫乏。还有如“空间的直译为很空的一个房间”一类的句子,很无聊。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言为心声。思想深刻富有智慧的文章往往受到青睐。帮助学生分清是非,识别美丑。

2、多点积累(书本的,生活的)。给学生印发同龄人作文,细读体味,分析优劣。时评,短评类文章应该读一点,充实思想,增加作文的素材。让学生看《读者》之类杂志的美文是不错的,但不能照搬。

3、做真人、写真文。写文章要求真,即使虚构也要有现实基础。可以让学生读一些自己的旧习作(还应该做些反思),回忆自己的生活细节,丰富真实的素材。

4、重视最后三个月的作文训练和辅导。审题构思列提纲要加强,积累和运用材料要重视。考试作文要细评,引导学生作多角度的立意,一个材料的多种运用(可作论据,可以演绎故事)。

5、分层次辅导。训练优秀学生拿高分的技巧;一般学生力求不离题不偏题,争取作文有些亮点。

附:优秀作文

给心灵一个空间

给高山一个空间,于是便有耸入云霄的巍峨;给流水一个空间,于是便有跌宕山崖的壮美;给浮云一个空间,于是便有萦绕山巅的闲逸„„给事物一个空间,让它们在其间尽显致(至)美。那么,大自然的骄傲——人类呢?

无需再提人们生产、生活的空间,那种无形却寓于物质的有形空间。一种无形却支配人们行动的空间——心灵空间正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语病)。

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心灵的空间,然而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往其中填充美丽。于是乎,世界便变得丰富多彩,不同的灵魂交织。透过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志士仁人,正是给心灵一个空间,填充美丽,才演绎出一幕幕的辉煌与壮美„„

给心灵一个空间,伯夷不食周粟,陷身于深山,采集野薇,终饿死于首阳。怀着对故国的一腔热忱,伯夷严辞拒绝了周武王的邀请,保持着心灵中那份神圣的空间,用行动赫然写着耀眼的忠诚!

给心灵一个空间,屈平披发,行吟泽畔。“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子如是说,“吾宁常赴江鱼腹中耳,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于是,楚大夫怀沙投身汨罗。忧国之心极切,却空于报国无门,唯(惟)有江水,才能一洗屈子心中的烦愁。那飞溅的汨罗江水,在屈平心灵的空间上洒上斑纹,昭然映着:爱国。

给心灵一个空间,文天祥临危不惧,面对严刑,面对零丁洋,大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于是历史的书册中印上了一颗赤色丹心(丹,亦赤也)。他为心灵找到了一个空间,其间赫然映出:无畏。

纵观今朝,社会的步伐飞快。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日益繁重(用词不妥)的压力,人们开始麻木地工作、索取,充斥于心灵空间的是无尽的物欲,金钱、名利、地位„„这一切压得人们无法释放心灵,拯救心灵吧,给心灵一个空间。

想起贾平凹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人们苦也罢、累也罢、乐也罢、哀也罢,最要紧的是心灵的泉水中有那一轮明月„„

给心灵一轮明月,给心灵一个空间!

像水一样神采飞扬

人,从高处落下,往往黯然神伤。水,从高处落下,偏偏神采飞扬。

——题记

人永远徘徊于爱与痛的边缘,当思维被束缚在某个狭隘的空间时,只会让人感到痛苦,黯然神伤,但是一旦打破束缚,心境便会豁然开朗,一切的一切,都将变得微不足道,猛然间会发现,自己也可以像水一样,即使高高落下,依然神采飞扬。

曾经我以为自己永远都是世上最痛的那一个,没有朋友,没有快乐,那时的我,永远走不出丧父的痛苦,自己把自己困在一个小小的空间。直到有人告许我:你并不是最痛,总有人比你更痛,关键不是在哪儿摔到,而是立足于现状,避免再次摔倒。正是这不经意的一句话,使我扭曲的心灵得到慢慢的恢复,我逐渐走出阴影。终于,我冲破思维的束缚,我的生存空间不再那么狭小,它变的更加美好,生机盎然。

我快乐,我活着,地球自转不息;我痛苦,我活着,地球依然自转不息。当初我为何就那么郁闷,原来人的思维空间是很广阔的。回想过去,当年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我走出了忧伤的空间,忧伤的泥淖。那么你呢?你走出来了吗?我知道依旧有人无法摆脱思维的束缚,继续挣扎在爱与痛的边缘。痛苦的人眼里,幸福是一串很美的链,但是当线断了以后,就是散落的珠玑而已。而在快乐人的眼里,痛苦是散落的珠玑,一旦穿上线,就成了很美很美的链子。不同的感受来自于不同的思维,要像快乐的人一样感受生活,就必须打破束缚,走出思维狭小的空间,投身于另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如果你是一艘船,那么思维空间就是扬起的帆,如果太小,你将停滞不前,如果够大,你将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如果你是一棵树,那么思维空间就是撑起的冠,如果太小,无法遮风挡雨,如果够大,你将洒下绿阴,造福一方。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不再会为打翻一瓶牛奶而感伤,因为我知道,带着刺的枝条上,还开着美丽的玫瑰。

让我们的思维插上翅膀,越飞越远,飞到属于自己的广阔空间,放飞理想,放飞希望,即使高高落下,依旧神采飞扬。

加宽思维空间

作为语文老师很辛苦,特别是批阅那些作文曾令我头痛,但我很庆幸自己是个语文老师,因为我有权说:“我几乎比其她(他)老师更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望着办公桌上那叠厚厚的学生周记,我有种想马上改完的冲动,每批评(阅)一本都(就)犹如同那位学生进行了一次沟通,他们是那么信任我。我打开第一本:

宇宙那么浩渺无际,地球也是那么广大,而我却觉得自己的生活空间那么狭小。学校的教室,家里的小房间几乎是我的全部生活空间。上课期间在课堂里理所当然,可我不知为什么我的周末却只能待在小屋里。“高三了,应该只顾学习”。这是父母的理由,他们撤走了房里的录音机、电脑、电话以及那一本本我最喜欢的漫画本、服装杂志。我感觉自己现在是一只被关在金笼子里精心受呵护的小鸟,我感谢父母对我的关爱,可他(她)们的爱却又吞噬了我所有的生活空间。我希望父母的爱能有一天用正确或者说更好的方式来表达,并不是我苛刻,而是我真得(的)需要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我需要与外界相接轨,与时俱进,而不是闺楼(阁)中的弱不禁风的书呆子„„

看了此篇随笔,我很无奈,可怜天下父母心却又束缚了子女,如果我是父母,还真不知该如何?或许应拓展子女的生活空间„„

翻开另一本:我是个孤独者,在烦琐、喧嚣的人际社会中,我常常躲在寂静的墙隅里哭泣,我是个孤儿,父母离开了我,社会抛弃了我,整个世界将我拒之千里之外。曾经有个老师同我谈过,他说我需要打开心扉,让阳光照入。他还说其实大家都关心我,没人会讨厌我,只要自己能坦然地去接受他人的关怀,可我仍不相信,我是一棵无人爱护的小草,我只相信星星,它们会听我的倾诉,它们会对我眨眼,会让我开心。世上生活的空间很广阔,可惟一有我心灵的空间那便是夜空下能与星星交流的地方(语病)„„

看完这篇文字后,我的心在抽动,面对这样的学生我该咋办?我要让他打破那狭窄的心灵空间,我要让他知道只要敞开心扉,世上很多地方都是可用心来包容,用心来沟通的,敞开心灵,拓展心灵空间将会拥有更多的关爱。

„„看了一篇又一篇,钟声已敲了12下,我感到很累,靠在椅子上,但我很清醒,我沉思着,我该如何让学生自己从桎梏中解脱,如何让他们拥有更广的生活空间,如何拓展自己心灵空间?或许,他们所需改变的都是思维空间。加宽思维空间,学会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将会获得自由、互爱的空间。

底层和上层

我住在小城里,它失去了世世代代的淳朴,却不曾拾得新鲜与风韵,所以只能叫它小城,没有个性的小城。连结着繁华与落寞,苍白与多姿。

繁华的城市有高楼林立,小城里的人陆续搬去了那里;随后又搬来了许多外地贫苦的移民,在这搬来与搬去中,我开始有了底层和上层的意识。

我目睹了一些底层最普通的故事,邻居的大男孩,有一天逃学去当流氓,他告诉我三个月前被人打,三个月后打别人,然后做了头子大哥。四川来的女孩比我大一岁,却比我成熟得多。她去歌舞厅做歌女,然后告诉我陪一个晚上男人会给她许多钱。还有一个在民工子弟小学读书的孩子,一天不读书了,坐上三轮车帮他妈妈卖苹果,很晚才回家。

他们也许不好,但我不会厌恶他们,因为我知道他们是无奈的,流氓有他的“危险”,歌女有她的痛苦,卖苹果的有他的艰辛,他们因为贫穷而显得卑微,因为肮脏而被人轻视,可又能怎样,这就是他们生活的空间,密闭、狭隘。他们一直在努力,试图改变命运,拓展空间,离开这个底层,去上层开创他们想要的。

而在我穿梭在一幢幢高楼之间时,我望到了一块块豆腐干似的天空嵌在高楼的缝隙里。

在这繁华的上层里,我却看见了,“尊敬”的制服无情地砸烂了苹果贩一天的口粮;“仁爱”的白大褂无情地了了多少送不起红包的人的生命,披着兽衣的白领践踏了多少酒吧的歌女。可以说,这也是他们生存的空间,开放、浪荡。

本是同根生。我们赤条着从母亲肚中走来,从同个底层走出。裹上不同的夜服,处在不同的空间,同时出现了底层和上层。

上层有多少白领、董事、富翁,底层就有多少贫民、流氓、乞丐。永远有“朱门洒肉臭”,也有“路有冻死骨”;“有启遍向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也有“可怜身上夜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即使是那些正在逃出底层的人们,是否将来还记得底层贫民的呻吟。明天的明天,是否还会依旧存在一个底层,一个上层?

幻想的记录

给心灵一点营养和空间,让喜悦和平静自然的生长,随时给生命来个深呼吸,快乐随手可得。

——题记

19岁的花,轻轻绽放,又悄然逝去,如千纸鹤踩着云朵轻轻飞过,留下一道浅浅的痕,却深深烙印在心里。

五月的蒲公英。

一个习惯了流浪的生命,一个梦想着可以飞翔的生命,在微风中跳着优雅的舞步旋转。

我是流浪的人,徘徊于现实和幻想的边缘用深痛的剧创来换取曾经最美好的瞬间。

我要寻找一个空间,自由呼吸空间,让我的思念发芽、滋长。

所以我一直在飞翔,如同五月的蒲公英,开得颓唐不羁,过去的盛烈,如今渐近夕烟般寂寞寥落。

我一直在想,要在那个空间里种上自己的蒲公英,那微风去吹抚(拂)它们,让它们沉腼于飞翔的喜悦,让我的思维沉湎于飞翔的喜悦。

我是一个流浪的人,风将我带到那儿,带到一个蒲公英盛开的国度„„ 月光下的向日葵。

我是夜的孩子,夜的花轻轻的绽放,我来的晚了,夜的花叹息了一声,便萎落在地上。我是月光下的向日葵,伤感的期待,忧郁的追随。

我是夜的孩子,我拥有大块的空间,夜的空间,我撒上了繁星,希望可以生长,发芽。

我想用我未知的语言,去吟唱那古老的故事。

所以我的思维在乱飞,在月光下的空间乱飞。我想用自己的故事去填补那块银色的空间,让它可以生长出翅膀,可以载着我飞翔。

月光一失足,便成了满地的枯叶。我想用想象(像)去让它们再次飞舞,我寂静夜里的精灵。

我的空间。

我的空间便是长满玫瑰的庄园,我小心的将刺粘上去,成为一个冰冷的思维。我一个人在孤独的想着,我的心灵在开始生长,我的空间里自由的生长。来参观我的空间吗?

有的空间需要想象(像),而我的空间里,希望和失望在彼此厮杀。

风雨故园

村落确是萧索了。

拾级而上,满目的苍苔,平添了些许野性,也不知本性如斯,还是趁着了荒凉的气息而来,路上亦(抑)或路边溢过的一些污水,空自流着是冬日的凝缓,但终于流着。巷子是有的,只不十分的深。疏落的土房横竖的错杂着。而突兀视野的无非也只一纵(丛)草、几堆柴。冬日的阳光不甚温暖的散下几丝细纹。凹凸不平时,也凭由这青石上下。

抬首仰观间,再俯身思量,却也不得不为这方古檐圈出的青天而为这几丝细线划得斑驳离析痛心不已。

偏是这不深的巷中,又无人走过,只在昔日的瓜架下几片为严霜侵染的惨淡的枯叶和几根硬朗的刺目的枯藤还执拗的牵挂着。

欲归的斜阳落了满颓墙的余辉(语病)。想见的却是枯草的墨色,裸石的渗淡。我向是喜欢这般景致的,但无知是冬日的凄凉,还是与身俱有的感伤,我想,这故园着实是衰败了。

然而,勿须远眺,只睁眼闲(闭)眼间,四周的山色还清碧的可人。这儿诀去了汗多生气,却留给我更多眷顾的空间。这时候树即便还能见出颜色,但水落石出,梦也变得浅了。

昔时的水是能见底的,石子宛然,坐在岸石,或用心去漾出许多毂纹,或用梦来垂钓这一寸二寸之鱼„„

我不能再多说一些,这纯得在时间里不染一些灰尘的精灵,山既孤立,也不晓得这孤立中怎流出这些许精灵。

没有碧树的清高,奇葩的幽香,异泉的朗润。我分明能在这冬日的惨淡中听到心灵吞噬的声音。

回顾来路的泥泞,这雨后的夕阳怯怯的,我的心还却湿润润的。我想,这冬日的凝缓更需要以激流的突奔,看着这疏落的土房,衰颓的残垣,零碎的石瓦高檐。都有一种为风雨剥蚀的累累渍迹。

而我,悠游回肠,在这一份古老的空间中或孤立、或凝缓、或突奔、或浊污、或惨淡、或清澈。都需从一份啃噬沧桑的固守,固守灵异的争取,争取风雨的濯润。

清风徐来,虽未消尽了寒意,也拂得古檐下的铜铃激越而修长。苍山固立,在这一些萧索中清远而苍翠。

汕头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控测评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汕头市2011-2012学年度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英语参考答案Ⅰ 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5 DBACC6---10 DBDBC11---15......

汕头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控测评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高考一轮各科总复习视频: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 汕头市2012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控测评试题参考答案 语 文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江苏省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各教研室应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集思广益,研究和探讨教材......

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计划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计划,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计划

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计划一、教学质量监控及监控的目的:所谓教学质量监控,是指监控组织通过对教学质量的持续监督,定期收集有关教学工作质量、教学成果质量和办学条件质量等方面的......

下载丽水市体验磨练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丽水市体验磨练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