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级针灸推拿英语专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针灸推拿学专业英语”。
2003级针灸推拿英语专业
一、名词解释
1、太医局
2、简帛医书
3、陶弘景
4、六气致病说
5、沈括
6、疡医
7、温病
8、安济坊
9、五禽戏
10、五毒
二、填空
1、《黄帝内经》中引用的更古的医书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二十一种。
2、《____》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刻板药物图谱。
3、1911年4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行的国际医学会议是____。
4、明代医学共分____科。
5、金代医家刘完素著有《____》、《____》。
6、阐述“戾气”学说的代表著作是____。
7、《外科正宗》是____的代表著作
8、《脉诀》为《____》一书的简称,以____的形式阐述脉理。
9、《诸病源候论》著者 ____,是一部系统论述临床各科疾病的 ____和 ____的理论性专著。
10、唐以前的注释《内经》著作主要有:全元起的 《____》、杨上善的 《____》、王冰的《____》等。
三、单项选择
1、中医史上在什么时代记载了最早的免疫实践()
A.汉代B.晋代C.唐代D.宋代E.明代
2、我国最早、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是()
A.先秦的草、木、虫、石、谷“五药”B.汉代的上、中、下“三品”分类
C.南北朝的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石、有名未用七类D.明代纲目分类 E.以上都不是
3、下列哪部著作记载了肠吻合手术()
A.《华氏中脏经》B.《诸病源候论》C.《刘涓子鬼遗方》D.《仙受理伤续断秘方》E.《肘后备急方》
4、朱震亨主张的学术观点是()
A.脏腑辨证论B.火热沦C.脾胃论D.攻邪论E.相火论
5、在宋金元时期所采取的医政措施中,不包括()
A.改进医师管理方法设立翰林医官院及其他慈善或保健机构B.成立校正医书局
C.开设国家药局D.提倡考据,推动古医籍研究E.发展医学教育,培养医药人才
6、葛可久《十药神书》的主要内容是探讨()
A.药学理论B.脚气病的分型论治C.方剂理论D.肺痨病的分型论治
E.水肿病的分型论治
7、阴阳的记载始于()
A.《周易》B.《尚书》C.《周礼》D.《吕氏春秋》E.《淮南子》
8、治疗肩关节脱臼最初采用()
A.杵撑复位法B.椅背复位法C.架梯复位法D.改良危氏法
E.以上均不是
9、中医外伤科始于何时代独立设科()
A.商代B.周代C.南北朝D.唐代E.宋代
10、最早记载水银治疗皮肤病的文献是()
A.《五十二病方》B.《神农本草经》C.《刘涓子鬼遗方》
D.《肘后备急方》E.《伤寒杂病论》
四、多项选择
1、《内经》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包括哪些内容()
A.自然环境对人的制约B.机体与情志的互相影响C.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D.人与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E.重视疾病预防
2、涪翁的弟子是()
A.程高B.吴普C.郭玉D.樊阿E.文挚
3、明清时期药物学透露出近代自然科学的倾向,其标志有()
A.《本草衍义》B.《本草纲目》C.《本草纲目拾遗》
D.《植物名实图考》E.《救荒本草》
4、《五十二病方》中世界医学史上的最早记载有()
A.三联律脉搏B.详细记录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情况
C.手术治疗痔瘘病D.从人尿中提取秋石E.用水银制剂治疗癣疥
5、酒在医疗上的作用有()
A.兴奋剂B.麻醉剂C.行药势D.作溶剂E.炮制药物
五、简答题
1、简述《针灸甲乙经》的成就。
2、简述李杲对脾胃内伤病病理变化的认识。
3、《诸病源候论》的成书年代、作者及主要成就?
4.外治法是如何发明的?
5、《植物名实图考》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六、论述题
《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包括哪些内容,具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太医局:为北宋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曾将著名的“三舍法”推广到医学教育中。
2、简帛医书简为竹简、木简,帛为丝织品。简帛医书即古人刻写在竹木简或丝织品上的医学书籍。
3、陶弘景:齐梁间医家,著有《本草经集注》等医学著作。
4、六气致病说: 公元前541年秦医和为晋侯诊疾时用“六气”致病说来解释各种疾病的原因。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
5、沈括:是宋代著名科学家,发现了地磁偏角,所著《梦溪笔谈》一书,全面反映了自然科学于社会科学的多方面科学成就。
6、疡医: 周代宫廷医生分工之一,相当于今日之外、伤科医生,主治疮疡、金疮、骨折。
7、温病:是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包括传染性与非传染性两类,而主要是前者。
8、安济坊:是宋代政府设置的供民间贫困有病者疗养的机构。
9、五禽戏:是东汉医家华佗发展古代导引的知识与经验,选择模仿虎、鹿、熊、猴、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特点,使头、身、腰、腹、四肢达到全面的运动锻炼,是现在已知我国较早具有完整套数的医疗保健体操。
10、五毒:《周礼·天官》中的记载,专门用来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是目前所知我国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载。
二、填空
1、《上经》《下经》《金匮》《揆度》 《奇恒》
2、《本草图经》
3、国际鼠疫会议4、135、《素问玄机原病式》 《宣明论方》
6、《温疫论》
7、陈实功
8、《王叔和脉诀》 歌诀
9、巢元方病因病机症状体征
10、《素问训解》 《黄帝内经太素》 《注
黄帝素问》
三、单项选择
1、B2、B3、B4、E5、D6、D7、A8、B9、B10、A
四、多项选择
1、AC2、AC3、BCD4、ACE5、ABCDE
五、简答题
1、简述《针灸甲乙经》的成就。
《针灸甲乙经》为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由皇甫谧所撰,《甲乙经》的主要成就有:
⑴ 整理并总结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名著及当代经验,使之流传至今,成为干百年来针灸学发展的基础;
⑵ 创分部取穴法,并厘定了针灸俞穴349个(其中双穴300个,单穴49个); ⑶ 总结了针灸学理论,提出了一套操作手法和禁忌。
2、简述李杲对脾胃内伤病病理变化的认识。
李杲认为脾胃内伤病的病理变化不外气火失调和升降失常两个方面。所谓气火失调,是指脾胃亏损可使元气与阴火间的正常关系紊乱,李杲认为正常状态下元气与阴火是对立统一的,即元气充沛可使阴火敛藏,但在脾胃亏损的病变状态下,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就会变成势不两立,一胜一负的关系,即元气不足不敛阴火,致使阴火上冲并反过来消耗元气,成为“元气之贼”,从而形成内伤热中证,又称气虚发热证。
所谓升降失常,是指脾胃虚损可使升清降浊的功能异常,李杲认为脾胃健运时可维持清阳浊阴的正常升降运动,但脾胃虚损时则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甚则中气下陷,湿浊下流,激发阴火上乘,从而促使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九窍等各种疾病的发生,如肺之脾胃虚、肾之脾胃虚、九窍不利、恶寒、发热等即是其例。
3、《诸病源候论》的成书年代、作者及主要成就?
《诸病源候论》系隋朝政府组织太医编辑,又称《巢氏病源》,主撰者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一部系统论述临床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症状体征的理论性专著,其主要成就有:广泛记载临床各种疾病。该书收载的疾病种类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五官科等,其中以内科疾病占绝大多数。是对隋以前临床出现的各种疾病证候进行的一次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提出病因理论方面的新见解。突破前人笼统的三因致病理论,从而发现和描述新的病源,丰富了中医学的病因学说,详细且准确地描述疾病证候。书中对多种疾病的证候均作了详细而准确的描述,为医生辨识各种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记载不少有关治疗创伤的外科手
术方法和缝合方法,如进行人工流产、拔齿及妇科检查等。还记述了结扎血管止血,创伤异物清除等技术。反映了公元7世纪临证医学的新成就。
4.外治法是如何发明的?
原始社会人兽杂处,环境险恶,人们在寻找食物及与野兽搏斗中,经常会遭到伤害,跌打损伤也是经常发生的。他们在出现体表创伤出血时,很可能用一些随手可得的物品涂敷伤口,从而发现有些东西可很快地止血止痛,由此认识了一些适用于敷治外伤的外用药,这便是原始的止血法。有时伤痛比较严重,他人在受伤者身上进行按抚,以减轻其痛苦。这些动作虽然简单,但有时能起到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人们消化不良腹部不适时,用手抚摩也有一定的疗效。这些便形成了原始按摩疗法。
人们还发现一些烧石附在身体某些部位,除舒适外,还能减轻疼痛。如对因受寒引起的腹痛及关节痛有一定的疗效。这便是热熨法的起源。随着制作工具技术的进步和与疾病斗争经验的积累,原始人还逐渐学会用燧石刀切除脓肿,施行剖腹产、穿耳鼻及穿颅手术等。
5、《植物名实图考》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植物名实图考》的作者为吴其浚,该书记述植物1714种,分12类,每种植物均详记形态、产地、名称、品种、性味、药用价值等,并附有插图。参考文献800多种,纠正了一些前人的错误,并补充了一些新的植物药。
六、论述题
《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包括哪些内容,具有什么意义?
强调整体观念,其特点是不重视人体的内在结构性,而强调功能的联系性。《内经》的整体观,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 人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内经》明确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是强调自然对人的制约性,所以当外界条件出现超出正常范围的变化时,就会使人得病。从这一整体观的前提,中医学才提出外感六淫的病因学说。人不仅受自然的制约,也能适应自然。如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更进一步,《内经》还提出了“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思想。这就不仅是消极适应自然,而要积极地驾驭自然。正是基于人能适应自然的认识,《内经》才合理地导出“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⑵ 人体自身是统一的:《内经》指出人体自身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内部脏腑,体表毫毛,五官九窍等,通过经络,互相协调地联系在一起。脏腑间有特定络属,脏腑在体内各有所主,在体表各有开窍。正因为有这种联系,所以局部可影响全身,体表就能反映内脏。根据整体
观的这一原则,《内经》才说:“有诸内必形诸外”,“以表知里”。由此,才形成了中医学四诊合参的诊断学内容。
⑶ 人的心身是统一的:《内经》在形神关系方面有极为丰富的论述。一方面认为形体决定情志精神,“心藏神”、“肝藏魂”。正因为形决定神,所以脏腑有病时就会出现精神情志的变化。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有余则笑不休,心不足则悲”。另一方面,精神情志也会反作用于脏腑机能。如“怒伤肝”、“喜伤心”。再一方面,因情志之间有规律地互相作用,所以调节情志的太过或不及,就可使人从病理状态恢复到生理状态。如“喜胜忧”、“悲胜怒”等等。正是从这一整体观原则,中医学才得出了七情病因学和情志疗法。这些内容在心理卫生学和精神治疗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⑷ 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也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因此,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和疾病发生有极重要的影响。《内经》对此是有认识的。如在《疏五过论》和《征四失论》中都提出了很符合实际的认识和见解。疾病的发生与社会条件是相关的,疗效也不纯粹是技术问题。
主治:各型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腰三横突综合症、腰肌劳损、腰扭伤、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头痛头晕、三叉神经痛、网球肘、腱鞘炎、肩周......
针灸推拿师职位名称职系薪金标准职位概要:提供全方位的针灸、推拿、拔罐及健康咨询服务。工作内容:1、为客户定期提供现场针灸、推拿、拔罐及健康咨询服务2、熟练运用推拿、火......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针灸推拿个人简历,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针灸推拿学习心得十二经脉理论梳理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篇「针灸推拿学的历史」针灸推拿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推......
1.职业兴趣我是一个相对外向的男孩,小时候,与其他朋友的“宏图大业”不同,我只有个“小”念头,做一名医生!当然,现在我成功的考入了一所医学校,我觉得幸运,能和自己的梦想重合,我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