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那颗“星”王婧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心中的星”。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第3课 我心中的那颗“星”
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明星”们成长的艰辛历程及其优秀品质。懂得每个“明星”成功的背后,都有脚踏实地、超乎寻常的艰辛努力和美好的品质。
2、情感:崇敬那些具有优秀品质的“明星”们。从内心渴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明星”。树立向“明星”们学习的信心。
3、能力:善于从“明星”身上学习优秀品质、汲取成功经验,付诸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收集。可以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图片、照片,也可以是文字、音像等。教师要加以引导,使学生不局限于影视明星。
2、让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星”,排练节目。
二、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亮“星”。
1、游戏:比比谁认识的“星”多。(打开学生的思路)
老师出示名人图片,让学生看图认明星;表述取得的成绩,让学生根据所述猜测。
2、同学们认识的“星”可真不少。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敬佩名人,崇拜英雄,追逐明星,对他们表现出一定的钦慕和敬仰,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3、能告诉大家你心中的那颗“星”吗?教师板书明星的名字,并引导个别学生简述原因。
(二)、“明星”全接触。
※“星”光灿烂。
1、教师出示身着宇航服的杨利伟照片,问:大家知道他是谁?(航天英雄杨利伟,中国首位太空人。他是我们大家心中的“星”。)
2、教师简介杨利伟。随着我国自己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当杨利伟镇定自若地走出返回舱,历史已经将这一时刻永远定格在我国的航天史上,杨利伟本人则成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成了全体中国人心目中的“明星”。
3、老师为全国人民心中的“星”杨利伟建立了一个《明星档案》(出示建好的《杨利伟明星档案》),我们一起来看看。
4、请同学们也为自己心中的“星”建立一个《明星档案》。
5、学生填写《明星档案》后交流填写情况,说说崇拜的原因。
※超级模仿秀。
同学们这么崇拜自己心中的“明星”,那么就让大家来模仿自己喜欢的“明星”表演个节目,过一把明星瘾吧!
可以是模仿“明星”的“招牌动作”,演唱他们的“成名曲”,朗诵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个人表演,也可以自由组合表演。
※走进幕后。
1、刚才我们教室里“群星荟萃”,我们仿佛又一次目睹了这些明星的耀眼光彩。(指黑板上的所有“星”的名字)可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这些“明星”们获得成功时的星光灿烂,有谁知道他们在“星”路历程中的艰辛与汗水呢?
2、师范读P19“星光灿烂的背后”。引导学生补充交流课外收集的关于杨利伟的资料。
3、讨论:听了以上的故事,说说为什么杨利伟叔叔能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明星”呢? ⑴不怕牺牲、勇于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圆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1
⑵认准目标,刻苦努力。
⑶对我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的各行各业的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离开了团结合作,协同攻
关,中国的飞天梦就不可能实现。
4、学生自主阅读《姚明——不断成长的巨星》,交流其他“明星”们成长的故事。
5、在“明星”们耀眼的星光背后,你看到了什么,又学到了什么呢?写一写。
6、总结:的确,一个人的成功是来之不易的。让我们以“明星”们为榜样,不断地磨炼自
己,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也一定会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
(这一环节能很好的让学生多体验名人丰富多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把对明星的“外形崇拜转化为学生内在品质的挖掘与模仿。)
(三)、课外活动。
将每个同学收集到的“明星”们的事迹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布置成题为“心中的‘星’”班级板报。
(四)板书设计:
我心中的“星”
不怕牺牲、勇于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杨利伟„„
认准目标,刻苦努力
团结合作,协同攻关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本课的课件制作简单,关于杨利伟与“神州五号“的简单视频。让学生这位航天英雄
有更清晰的认识,更增强学生的崇拜之情。并借《明星档案》让学生明确明星都有其为梦
想不断奋斗和努力的过程,借此鼓励学生扬起梦想的风帆,同时也为学生建立《明星档案》
提供范本。
四、对本课教学的提示与建议:
1、本课以明理为主,但也需要激情。教师应尽可能鼓励学生树立理想的风帆,并明确
指出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挫折障碍,每个人不要停留,不要回头,只要大步向前走,梦想终会成真。
2、建议开展比赛,公开张贴近期目标,评比“梦想成真之星”,对于缺乏目标,有始
无终等现象及时提出要求,加以引导。
第二课时
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明白从小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理想是行动的指南。能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挥自
己的长处。
2、情感:坚信通过不懈努力,终能实现理想,心想事成。树立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信心,有
恒心。
3、能力:能结合实际,制定学习与生活的目标,并努力朝着目标迈进。善于从成功人士身
上汲取经验,遇
到挫折与失败能正确对待,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一、课前准备
1、自制“阳光地带”录音故事。
2、音乐《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
二、教学过程:
(一)、引“梦”。
1、上节课,同学们亮出了自己心中的“星”。他们有的是伟大的发明家,为人类发明了许
多有用的设备,造福了人类;有的是技艺高超的运动员,在国际赛坛上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有的活跃在演艺界,用自己精湛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快乐„„他们是我们心中闪亮的“星”。不知不觉,我们的心中升起了五彩缤纷的梦。
2、师深情朗诵P22《童年•星》。
(二)、寻“梦”之径。
1、你想梦想成真吗?告诉你哦,想什么你就可能成为什么!
※如何确立目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什么你就可能成为什么”。
2、从姚明的经历中,我们读懂了什么?(想成功首先要有伟大的梦想,即理想。没有了理
想,生活就没有目标,行动就没有方向。没有理想就不能成功。)(板书:确立理想)
3、姚明说过“梦想不同于空想,后者是永远无法实现的白日梦,而前者则是以热忱、乐观、希望为前进动力的一种积极的想法。”谈谈自己的理解。(梦想与空想的本质区别就看它是
否从实际出发。要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并为之付出努力。)
4、有什么事情你想了,后来果真成功了吗?学生举例。
5、小结:罗兰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志气”,直接决定事情的成败。我们只要
不放弃自己的愿望,不改变自己的初衷,在自己认为最适合的事情上面去求发展,就自然
会有成功的一天。的确,没有积极想法的人,生活和事业就缺少了原动力,因此也就缺少
了成功的希望。
※如何对待成败?
1、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当你正踌躇满志地朝着自己的梦想飞奔时,也许迎接你的是一次
又一次的失败。在失败面前,你该如何?是屡败屡战还是回头是岸?
2、让我们先来听听莉莉的故事吧。(播放“阳光地带”录音故事)
3、莉莉“想”了什么,“成”了什么?
4、从莉莉的事例中,你觉得要心想事成,什么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把目标落实到行动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板书:付诸行动坦然面对
5、心想能事成,成功来之不易。没有理想的指引,人生便失去奋斗的目标;没有刻苦的锻
炼,成功也会与你失之交臂。
6、深化认识:讲述故事《把挫折当做成功的转机》、《位置》。
明白要正确认识自己,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三)、战略指导。
怎样才能“心想事成”?
相机完成板书:正确认识——确立理想——制定目标——付诸行动——坦然面对——总结
经验
(四)、寻“梦”。
1、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阅读“我的向往”。
2、我的向往说说自己的向往,制定自己学习的生活目标。
3、张贴生活目标并总结:在了解了我们心中的“明星”们的故事后,希望他们能激励
我们成长,鞭策我们奋进。
(将学生的生活目标张贴,并进行评比,评选出“梦想成真之星”。对于缺乏目标有
始无终的现象加以引导。)
4、阅读“未来遐想”结合自定的学习与生活的目标,说说“20年后的我”。
5、总结:同学们,梦想是那登天的梯,执著努力,就会成功攀上高峰。让我们相约20年
后,希望那时,我们都已梦想成真!
6、播放音乐《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
(五)板书设计:
我心中的“星”
正确认识——确立理想——制定目标
——付诸行动——坦然面对——总结经验
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我心中的那颗“星”》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中的内容,也是“我是谁”这
一主题单元中的第三课。本课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在成长”的有关要求编写而成。
本课教学能抓住儿童爱模仿的特点,以儿童年龄特征与生活实际为基础,很好体
现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新概念。
一 教学目标的整合《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型课程,它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而小学生的自我期待往往投射于所崇拜的偶像,盲目模仿。根据这些特点,这节课就把目标定在:了
解“明星”们成长的心路历程、懂得各行各业为社会主义建设默默奉献着的人们都可
以称之为“星”、努力学习着的自己也是一个闪烁的小星星。引导学生善于从“明星”
身上学习优秀品质,汲取成功经验,付诸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为将来自己也成为一
颗璀璨的明星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
二 教学设计的创新
本课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亮星”、“明星全接触”“引梦”“寻梦之径”四个环节。这
种富有创意的设计、教学思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如:为
了探讨“要想成为耀眼的明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和“为什么普通劳动者也是明星”
等问题。首先由杨利伟的事迹导入新课,刺激学生的感官,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接着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寻求答案。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智慧的挑战,洋
溢着生命的激情,迸发着创新的火花。
三 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李卫兰老师十分重视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我心中的星”为话题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使“心中的星”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
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学校:赣榆县石桥二小
姓名:王婧婧
电话:6921023
王婧先进事迹材料王婧,女,生于1980年2月,大专学历,集输高级工。 2003年8月参加工作后在惠安堡末站站控岗上班,2006年8月调入姬马联合站。现为姬马联站姬塬外输总站运行一班站控岗......
事迹材料之一百四十二:清华大学辅导员王婧2010年03月28日10:16新华网字号:T|T 接受温暖,传承幸福 ——清华大学辅导员王婧事迹材料一、个人简历王婧,女,汉族,中共党员,1984年3月出......
勤奋好学、认真务实、励志成才医学护理系2012级三年制护理1班王婧同学先进事迹王婧,女,现年20岁,汉族,共青团员,系医学护理系2012级三年制1班学生,现担任该班学习委员。王婧同学思......
感谢您,妈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四(5)班王婧亲爱的妈妈,感谢您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其中一件事至今我还记忆清晰,不知您是否还记得?我6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外面下着倾盆大雨,而......
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更是每一位教师的立身之本。我校本次暑期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作风整顿,使全校教职员工爱岗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