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浅析_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浅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0:54: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浅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浅析”。

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浅析

摘 要:生物学作为科学课程,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是中学生物教学的目标之一.时代的发展赋于生物教育新的内涵,注重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也是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关键词:生物;实验;策略;能力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经过三年的新课程实施,我已经把初中全部教学内容学完,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始终处在不断的探究和学习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成功的地方,但也存在需要不断提高和改进的地方。尤其表现在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方面,如何对新形势下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新课程进行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下面从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我在整个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教学策略:

一、研读新课标,创设科学探究的学习环境

目前初中生物实验课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研究实验操作问题,另一方面是研究实验教学问题。同时新课程理念中也倡导探究式教学模式,尤其表现在生物实验教学方面。

我们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彻底地转变教育观念,在组织教学中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科学知识的学习氛围,改变过去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与教师互动,从而构建一个新型的教学平台。具体来说,能根据教学要求,确定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形式;在演示实验中能配合课堂讲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能在学生实验的预习、实验、完成实验报告3个环节上,进行恰当的组织引导工作,善于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训练;能组织好边教学边实验的教学活动;能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生动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为提高教学质量,能设计、改进某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有了很大改变,所以教师首先要明确先转变自身以往的教学观念是非常重要。

二、把握新理念,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要实施探究式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给学生动力,而动力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前提,我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学生思想观念,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

要靠老师讲授、实验演示等获取知识,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许多学生现在还延续着这种学习的习惯。因此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自己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和思维活动,探究实验中的科学知识,而教师要积极引导,多点鼓励和鞭策,开拓学生思维,逐渐将学生引入科学的海洋。

2、根据学生心理,培养探究意识。中学生的学习多数比较被动,过分依赖教师,老师如果布置任务、布置设计实验,他就去完成,如果没有布置任务或课堂实验,他就不会自己主动去探究和发现科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去挖掘学生内心的潜意识,增强求知心理。学生一旦感知到他从未见到或意想不到的生物现象时,一般都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希望寻求原因,形成探究行为的意向。因此要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当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又不知如何操作的时候要及时地引导,培养学生习惯性的思维模式,让他们不断地从生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实验和学习、观察,探究出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三、探讨生物实验新策略

怎样实施生物实验,使实验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呢?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实验材料准备

教师课前可以多搜集一些与实验有关的资料或者通过一些巧妙的问题情境,调足学生的胃口,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积极性。

实验准备阶段,注重学生的参与。在初中生物实验中,涉及到的实验材料较多的是动植物材料,如蚯蚓、鼠妇、鲫鱼、菜青虫、蝗虫、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材料,生活中较易取材。在保证安全的的同时,课前实验材料准备多让学生参与,有利于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学生兴趣会更浓厚,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生活体验。如让学生自己采集蚯蚓、鼠妇等实验材料,他们就能了解蚯蚓、鼠妇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能掌握采集实验材料的一些小技巧,亲身体验比教师空白的讲效果要好的多。让他们把实验后的蚯蚓、鼠妇放回大自然,他们就理解了珍爱生命的真谛;课外分小组收集材料,提高他们分工合作,沟通交流能力。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肯定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通过交流解决,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引用活的生物材料

教师多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并把有用的信息使用到课堂中,让学生多了解生物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鼓励学生把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用到生活中,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课堂中尽量引用活的新鲜的生物材料。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课堂教

学选材理念是:有“生的”就不要“死的”,有“真的”就不要“假的”,有“会动的”就不要“不会动的”。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活的动植物或实物引入教学,既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3、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的组织教学

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进行学习,做好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检测、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要尊重不同同学的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探究问题。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知道: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正确→巩固→正确,即人们一开始就获得正确信息,通过实践在头脑中得到强化和巩固,最后表现为正确的操作行为;另一种是:错误→纠正→正确,即人们一开始就得到错误信息,通过实践,错误信息得到纠正,最终也表现为正确的行为方式。教师掌握这一认知规律对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验过程的设计中,让各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方案,并全班交流,改进实验设计。可能一开始设计就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教师不要直接给出评价,让学生讨论分析,或在实验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这样教学比直接告诉他们实验方案效果更佳,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也更有成就感。

4、有效的激励,延伸实验教学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当学生参与了探究活动后,不管学生的表现如何,教师都应作出激励性的反馈,特别是学生的错误回答。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不能完全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因此,生物课外实验是中学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本每一节都安排了“课外探究”的内容,我们鼓励并适当指导部分同学进行探究,这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如“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等,这些探究实验需时较长,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安排为课外实验。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

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是当代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新课标下,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每个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当然,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的研究和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任重而道远,我们作为初中生物教师理应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以创新的勇气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实验教学改革的洪流中,为初中生物基础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肖长林,教育理论,北京教育出版社、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二版

2、张汉光、周淑美,生物学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3、生物新课程标准

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论文

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论文新课标对生物课程的实用性要求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应变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论文,欢迎阅读。......

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马朝芬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中学阶段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舞台,在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摘 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

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整理17篇)由网友“啊柴”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欢迎阅读借鉴。篇1: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生物课......

下载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浅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浅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