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能耗管理现状及管理思路探讨(推荐)_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0:50: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钢铁企业能耗管理现状及管理思路探讨(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钢铁行业能耗现状分析

暨后续能耗管理思路探讨

1.前言

钢铁工业是典型的高耗能工业,能源消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6.1%、工业总能耗的23%。中国的吨钢综合能耗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约15%。高炉、转炉煤气放散率分别达到6%和10%,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不足40%。据统计按照工序能耗计算,48.6%的烧结工序、37.8%的炼铁工序、76%的转炉工序、38.7%的电炉工序、13%的焦化工序能耗高于国家标准能耗。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迫切需要加速推进钢铁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2.钢铁行业能耗现状分析

对于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即钢铁工业污染大户的过头言论和对钢铁工业节能成绩的过头宣传。对此,我们要实事求是,客观地对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分析。

2.1钢铁行业的能耗方面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1980年我国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为2040kgce/t,1990年降为1611kgce/t,1999年降到1240kgce/t。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从2000年的920kgce/t下降到2005年的741kgce/t,下降20.3%。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605 kgce/t与2005年相比,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2.8%,年均下降2.6%;2011年与2010年相比,吨钢能耗仅下降0.5%;从2012年每月指标来看,吨钢能耗指标起伏不定,总体呈上升趋势。

2.2钢铁行业的能耗还有很大差距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要比2010年下降18%,到2015年,吨钢综合能耗要从2010年的605kgce/t下降4.1%至580kgce/t。

当前吨钢能耗指标的上升与生产状况有关,生产状况变差,指标的完成难度也变大。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企业的效益不好,就会购买劣质低价矿石来降低生产成本,而低品位矿会带来炼铁能耗升高、污染物排放增加等问题。当然青钢也是这么做的。

根据钢协的统计数据,今年1-8月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销售收入23686.0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滑6.21%,利税431.2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滑66.8%,利润总额-31.84亿元,同比下滑104.22%。值得注意的是,其中,8月当月钢铁行业数据“触目惊心”,当月销售收入2794.5亿元,利税0.95亿元,利润收入-41.96亿元,盈利状况下滑至年度最低点。企业生存已经面临严重危机,再要求他们投入大量资

金开展节能减排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2.3钢铁行业能耗失控对社会的危害

钢铁行业的能耗失控更多地体现在2005年到2010年期间,钢铁行业产能的快速膨胀。据估算,我国过剩钢铁产能总体规模已经高达1.5—2亿吨,产能过剩率超过30%。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造成能源供应紧张

钢铁产能过剩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加大了能源供应压力,造成资源供应紧张。数据表明: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钢铁工业所消耗能源年均增长15.2%,比同期整个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快6.1个百分点。可以说,钢铁工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是加剧近年来我国能源供给紧张状况的重要原因之

一。集中供暖的感觉不到,靠买煤取暖的感受非常深,10年前一吨煤500元,现在需要1500元。2.3.2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钢铁工业产能过剩,加大我国环境负荷。由于近年来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钢铁工业及其上游产业——采选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从80.1万吨增加到166.1万吨,增长了107.3%;烟尘排放量从48.3万吨增加到59.37万吨,增长了22.9%;粉尘排放量从86.4万吨增加到92.7万吨,增长了7.3%。2010年,我国39个工业行业中,钢铁工业及其上游产业的粉尘排放量居第2位,二氧化硫、烟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均居第3位,废水排放量居第5位。可见,钢铁工业产能过剩不仅破坏我国的生态环境,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危害也极大。早晨路上看青钢,飞机上看青钢,偌大的青岛版图,青钢的烟囱最明显。退休工人寿命明显偏短。

2.3.3加大运输压力

数据显示,近年来铁矿石、煤炭、钢材3大货物运量占全部货运量的比重由17.7%提高到了22.3%,提高了4.6个百分点;周转量占全部货物周转量的比重从17.0%提高到了22.3%,提高了5.3个百分点。可见,钢铁工业的重复建设是导致近年来我国运输,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3.钢铁行业成为耗能大户的原因分析

虽然吨钢工序能耗逐年下降,但产能的无限扩张,使得钢铁行业耗能剧增。2005-2010年,我国钢铁生产能力从4.24亿吨增加到8.26亿吨,2011年投产高炉总数达45座,总产能达到8.9亿吨,钢铁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和矛盾将更为突出。主要原因如下:

3.1地方政府政绩冲动和短期行为的影响。山西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但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地方政府以优惠的政策通过招商引资的名义,鼓励民间资本到本地建设钢铁企业,以定额税收、非增值税流通等非法方式的优惠政策,促进了钢铁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无序竞争。

3.2现行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调控政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从现行的钢铁产业政策看,国家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对钢铁工业在政策层面上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3.2.1规模偏好。钢铁工业是规模经济特征比较显著的行业,但是这种规模经济是有限度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企业相对于中小型钢铁企业而言并不具备明显的效率优势。而相关钢铁产业政策却陷入了规模崇拜的误区,规模大的钢铁企业,可以获得优惠信贷、宽松用地、廉价而有保障的电力供应和铁矿石的自主进口权,而小型钢铁企业,特别是民营钢铁企业,不仅在投入品的供应上要受到歧视性待遇,忍受投入的高成本和无保障,而且还随时可能遭到政府行政性的强制关停。

3.2.2调控措施的失当。为了解决钢铁工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各地新建钢铁产能必须淘汰等量的落后产量。这一政策措施,如果从计划者的眼光看,似乎是十分完美的:既能淘汰落后产能,又能为先进产能腾出市场空间,并可在没有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条件下实现钢铁工业的结构升级。实际上,新产能投产了,落后产能继续生产,总产能被成倍放大。

3.2.3国产冶金技术装备制造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了行业外资本进入钢铁工业的资本门槛,也降低了业内钢铁企业规模扩张的难度。

3.2.4监管力度不够,大批无许可证、无审批证的钢铁企业拔地而起,不仅没有收到检查和处罚,反而收到地方政府的庇护,大家互相效仿,产能迅速扩张。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产能增加了约3亿吨,其中仅有1/3左右的新增产能通过了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其他产能实际都是在未规范履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建成3.3钢铁企业的功利主义,增加了能耗

烧结余热利用、高炉渣显热回收利用,转炉余热的利用等等都需要高端的技术配套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近些年投产建设的钢铁企业,大多起点低,技术贮备少,以快速达产盈利为目的,功利主义主导着生产流程的简单化,节能减排设施没有得到他们的广泛认可和全力施为,能源回收少,综合能耗较高。

4.降低钢铁行业能耗的可行措施探讨

钢铁行业节能潜力较大,但作为产能过剩行业,其„十二五‟发展无疑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根本,政府也提出了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相结合的思路。

3.1降低钢铁行业能耗的技术措施

3.1.1目前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技术的节能效果和普及率有待提高,蒸汽回收利用效率不高,煤气回收利用潜力仍待继续挖掘。

3.1.1目前钢铁企业利用二次能源发电项目并网审批仍然困难,有的企业甚至被拒绝上网。

3.1.3中低温余热资源利用将成为“十二五”节能的主战场之一,实行行业间联合,以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比如:高炉渣热能回收与供热企业联合,将热资源用于周边城市居民的供热取暖;实施煤气回收与

钢企周边的电厂合作,发展共同火力发电等。

3.1.4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我国很多先进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循环经济的典范。例如,炼钢产生的废渣被回收再利用,除含铁部分继续炼钢外,其余部分作为水泥、建材等行业的原料,每年可减少水泥行业石灰石开采量约32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220万吨、标准煤消耗22万吨、粉尘排放7万吨。另外,对炼钢过程产生的各类煤气全部回收,每年可利用余压、余气自发电47.5亿千瓦时。青钢略有尝试,并不完备。

3.2降低钢铁行业能耗的管理措施

3.2.1政府应该加强节能减排监管,并鼓励企业完善相关节能防污设施。钢铁企业一旦生产规模、工艺流程、结构和装备水平确定下来,再配备有完善节能和能源计量措施后,其吨钢综合能耗基本也就能确定了。

3.2.2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转变钢铁工业发展方式。

3.2.3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技术手段后期的节能收益非常明显,但是前期投资也比较大,基本上一个好的节能项目往往就需要花费上亿元。在目前钢铁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政府也应该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如降低钢铁企业用于技术改造项目的贷款门槛。

3.2.4积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从2005年左右至今,中国合同能源管理市场迅速发展,初具规模,并将在未来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合同能源管理主要应用于钢铁、化工、水泥等高能耗产业,其中,钢铁行业占据了全国约15%的能源消耗。较高的节能空间和来自政府、社会的节能压力,中国钢铁行业的合同能源管理不仅开展较早,未来发展动力也十分强劲。

3.2.5组建钢铁企业自己的能源管理中心。能源管理中心是钢铁企业通过能源科学管理、合理调配、高效转化和利用,实现系统节能的有效方式,能够推动我国钢铁企业从原有的事后统计、分析、查找原因的能源管理模式,向以生产流程和生产计划为中心进行预案设置、过程跟踪、实时统计、动态分析的能源管理模式转变。

3.2.6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不同步。随着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钢铁企业纷纷加大先进工艺技术装备的应用和推广力度,节能技术水平提高很快,但由于钢铁企业节能技术涉及领域较多,涵盖范围较宽,同时这些技术装备运行时往往存在着关联,如果不统一进行优化管理,效能的发挥将受到很大制约。目前,由于大型钢铁企业由众多生产单位组成,相互之间除主体生产线外,基础节能设施往往缺乏统一的调度指挥

3.2.7 注重量化管理。这是钢铁企业科学管理能源、实现系统节能的重要基础,应完善水、电、风、煤气、蒸汽等各种能源介质的计量检测设备,提高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实行单体设备能源定额消耗管理,形成覆盖厂—车间—作业区(班组)的三级能源计量管理体系。

4、个人见解

1、钢铁企业的无序扩张,带来的能耗的增加,不仅给社会、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而且已经影响到我们的个人生活。

2、多年的实践证明,钢铁企业的能耗是可以受控的,降低工序能耗的技术措施是有保证的。关键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否主动作为。

3、政府应该更多地采取措施激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

4、中国钢铁行业应该走一条,定产、低碳、环保、的健康发展道路,这需要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也许时间会比较长,但是我们要坚持,要有所作为。

公共能耗管理

公共能耗管理方案公共能耗管理应当以控制“量”为目的,每日每月进行抄表,以月度为周期对公共能耗用量进行统计。只有在获得了公共能耗真实数据的基础上,中心才可以有目的的实施......

工厂能耗管理方案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

物业能耗管理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

财务部能耗管理规定

财务部能耗管理规定为保证酒店服务品质,同时又做好节能降耗管理工作,确保酒店收益,特制度本管理办法。办公区域:1、夏季温度高于26度、冬季温度低于12度可开启;空调温度设置夏季......

管理思路

管理思路限于行业特性、工作环境、用工条件的不同,餐饮酒店人员的管理与一般意义上企业员工的管理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这些被管理的对象既有自身的优势:年轻、朝气、有活力,接......

下载钢铁企业能耗管理现状及管理思路探讨(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钢铁企业能耗管理现状及管理思路探讨(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