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宿迁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仲 林 黄 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表明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2001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1.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33%,表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0年末,老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1.36%;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5%以上,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和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老龄化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本文以宿迁市为例,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问题作些初步探讨,抛砖引玉,希望全社会尽快行动起来共同关爱老年人。
一、宿迁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
据目前统计,宿迁市全市有5271788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733687人,已超过73万,占全市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3.91%,大大超过全国老龄人口比例,表明我市已步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其中农村为563681人,占全市老龄人口的76.82%;城镇为170006人,占全市老龄人口的23.18%。伴随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独生子女也在不断增加,家庭构成“4+2”模式(即4个老人由一对夫妻奉养)已逐渐成为家庭组成的重要形式。空巢老人型家庭(即与子女分居或子女已故的单身户或只有夫妇两个人、一对夫妇、一个第三代),正在不断出现。子女赡养条件和能力相对不足,家庭矛盾日益凸显,社会负担日益加重,已经形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老龄服务机构场所未完全建立。
市老龄办的机构编制少、人员少、经费少;县区级老龄办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职能不但没有强化,反而有所削弱,个别县区级的老龄办形同虚设;特别是乡镇级老龄组织机构尚未建立。专职从事为老服务的行业少、场所少,从业人员不多、服务项目不多,老年事业的发展尚未形成规模。缺少人员、缺少服务、缺少管理,制约了我市老年事业的发展。不能适应宿迁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形势的要求。
(二)老年服务网络不健全。
老年人生活范围主要集中在社区,而当前社区服务设施简陋,社会公益设施相对落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就医、求助等方面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目前市、县、乡、社区“四级联动”为老年人服务的网络尚不健全,不能满足当前老年人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三)集中性养老机构规模比较小。
我市三县两区的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建设数量不多,建设规模普遍较小,硬件设施条件较差,管理不到位和服务质量“偷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与国内一些发达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四)综合性老年活动场所比较少。
我市市本级仅有的一所宿迁市老年大学在宿豫区政府东100米远,场地较小、师资较弱、离市中心较远,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招收学校附近的具有一定级别的离退休干部到此学习和活动。我市其他三县人口较多,但是各县在县城也只有一所规模较小的老年大学。其他老年人口集中区均无固定的较大的综合性室内场所供老年人休闲娱乐,老年人普遍缺少文化生活。
(五)农村老年事业发展更加滞后。
我市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市老年总人口的76.82%,农村老人在养老、医疗保障、生活救助等方面面临着更多的问题,老年事业也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弊病。与市区和县城范围内的社区相比,为老服务的理念还没有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发展规划当中,老年设施少之又少,用于发展老年事业的经费还没有纳入年度地方财政预算,农村老年事业的发展,困难更多、举步维艰。
三、对策与建议
为了实现上级党委、政府提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号召,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日常生活和精神慰藉。
(一)提高认识,制定老年事业发展规划。
老龄化问题不仅是家庭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面对人口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剧的现实,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口发展现状,组建老龄服务机构,并就兴办养老机构、整合社区养老资源、培育老年产业、发展老年市场等方面制订出三年规划或五年规划和长远目标,将老年事业、老年产业发展尽早纳入规范化的轨道。要发挥各老龄委的统筹协调功能,加强残联、财政局、发改局、规划局等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统一规划,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将老龄事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及时研究部署,明确发展目标,抓好责任落实,将老龄事业发展重要任务指标纳入对各地各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要制定与老龄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训规划,建立老年事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老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
(二)多层次、多方位发展养老事业,保证“老有所养”落到实处。一是提供政策优惠,多渠道举办养老院、敬老院,以满足愿意到这里入住养老的老年人的需要,加快市三星级以上敬老院和省级文明敬老院创建;二是建造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老年公寓或老年住宅,供有条件的老年人购买、租赁或置换,力争每个县区建成1所国家级和2-3所省级示范性养老服务机构;三是建立健全市、县(区)、乡及社区“四级联动”的老年服务网络,每个县区建立1-2所虚拟养老院,对宿城区已建好的虚拟养老院要进一步完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四是落实尊老金制度。今年1月出台的《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明确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八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尊老金。八十周岁至九十九周岁的老年人的尊老金,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担。”建议我市从2011年起,向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尊老金。80—89岁的老年人每人每月50元,90—99岁的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各县尊老金由县财政承担,城区尊老金以各区为主,市财政适当补助。加快老年信息、集中供养设施、人力财力等资源整合,完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逐步满足城市基本养老需求。
(三)加快构筑老年人医疗卫生保障网络,提高“老有所医”工作水平。要力争在我市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和市中心各建立一所以诊治老年病为主的老年病医院,对老年人就医实行较为低廉的收费标准。要建立健全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将农村卫生院改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广大农村老人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好常见病、高发病的医疗问题。
(四)加快各种层次“老年活动中心”建设步伐。
根据全市老年人分布状况,重点加大对社区及乡镇级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每个社区内都要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托老中心),并要不断开辟服务内容,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探望巡视、慈善救助、法律援助等。加快市、县(区)级现有老年活动中心的升级改造,提高活动中心的建设档次,尽快启动市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工程的规划、建设,建成集宿迁市“百老惠”社区老年公寓、市爱心护理院、市老年活动中心、市养老机构管理服务中心为一体的较高层次的综合管理服务区,以引导和推动全市养老机构建设,更好地满足社会养老需求。让身体健康的老年人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场所,使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五)加大尊老敬老养老的宣传力度。
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宿迁两报两台一网开辟老年维权专栏,公开招募老年权益维护法律志愿者,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要大力开展评选“十佳好媳妇”、“十佳好女婿”、“长寿之星”、“和谐家庭”和孝亲敬老等活动,强化家庭敬老意识,融洽邻里关系,弘扬尊老敬老养老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老龄事业,权利支持老龄工作。在宿迁大地上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风气和浓厚氛围,切实为老年人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努力打造环境健康优美、生活舒适便捷、为老服务完善、公共安全有序、整体文明和谐的社会。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对策一、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1、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规模越来越大2、高龄老人的增长速度加快,比重上升3、独居老人增多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主要......
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研究背景:所谓人口老龄化, 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 岁或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别超过10%和7%,......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不久前,一篇报道《银发中国》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关注。该报告称:“35年前,中国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是6:1,而往后的35年,这个比例将颠倒过来,老年......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在人类迈入21世纪的今天,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问题正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人口老龄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问题不再仅仅是家庭问题,更是......
内容提要:本文概括地阐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基本特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影响,提出了针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所应当采取的宏观对策。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