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个别谈话技巧时间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与学生个别谈话的技巧”。
与学生个别谈话技巧时间
与学生个别谈话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对了解情况、处理问题、激励进步等有着重要作用。如果运用得当,还能促使学生将所接受的教育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促进发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在开展“走进学生”的活动中我发现要特别讲究技巧,注意一些细节和要领,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把握谈话的最佳时机。和学生个别交谈,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抓住时机是很重要的。比如: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受到伤害时,心理上特别需要别人的帮助和理解,老师要抓住机会,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给他以心灵的慰藉和思想上的启迪,学生就会感到老师的可亲可信。当学生取得成绩或有进步时,老师一定要给学生以肯定和表扬,给学生以激励。只有抓住类似这样的时机和学生交谈,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比平时好得多的结果。
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的性格也是各不相同的,与学生个别谈话,尤其是进行批评教育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性格,掌握好批评的方式和尺度。对于性格开朗的学生不妨开门见山,直陈其事;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必须慢慢诱导,点拨启发;对于成熟稳健的学生可以商量探讨,分析研究。如果只顾个人感受,不了解学生性格,即使你有莲花般的妙舌,也无法成功地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因此,只有充分地掌握学生性格,才能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获得成功。
创设和谐的谈话氛围。有些老师在与学生谈话时,总喜欢背绞双手,鼻孔朝天,板着面孔,枯着眉毛,还故意将说话的声音压得很低沉,他们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老师的威严。这是对威严的误解,任何老师的威严,决不是来自于矫情的做作,而是源于在学生无限宽广的心灵领域中的耕耘播种,春风化雨。因此,我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一定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谈话情境,营造一种和谐的谈话氛围。老师不妨在自己的办公桌旁放条凳子让学生坐下来谈话,老师与其谈心、拉家常、问原因、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由于谈话气氛的改变,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爱护,也容易对老师讲实话,并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师生之间的感情桥梁也随之建立起来了。
学会真诚地倾听。有些老师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总是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这犯了交谈的大忌,因为即使你的理由是十二分正确的,你也应当静听对方的发言。许多老师和学生的交谈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说话太多,而很少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对他产生了厌倦。如果想要别人认可你,赞同你,我们应该让对方多开口;而我们则可以注视着对方的眼睛,真诚地倾听,甚至可以适当地随声附和,表示赞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无形中显示对于别人的尊崇,从而引起别人自尊心获得满足的愉悦,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观点。善听者比健谈者更容易受到欢迎和接纳,因此,学会倾听不仅是一种能使别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有效妙策,而且是一种得人敬仰的简易方法。
废止廉价的表扬。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廉价赏识现象却十分令人担忧。例如,有些老师在与学生谈话时总喜欢使用“很好”“正确”之类的词语,有时甚至还不忘竖起大拇指道一声:“你真棒!”这种做法似乎很有新意,好象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又能培养赏识他人的好品质。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西方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表明:“很好”“正确”“你真棒”这类词语,常常会促使学生去寻找某类能得到老师好评的想法和答案,而并不去真正思考问题本身,这就会形成一种错误导向,阻碍学生独立地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因此,老师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不能过分地依赖廉价的赞扬,而要从评判者的位置上走近学生,努力营造一种师生对话的平等民主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个人意见,师生之间的谈话才有了实实在在的意义。这时候,如果学生确有真知灼见,老师又何尝不能真诚地道一声“你真棒!”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片面肤浅,思想活跃,心理多变,老师与学生的个别谈话一定要从爱出发,洞察入微,才能润物无声,取得良好效果。老师如何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间:2009年06月22日 作者:欧秋菁 点击:5次 老师如何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
各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各有其法,但在具体方法的采用上,又无定法。然而,不管是什么样的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都少不了一个最基本的方法——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
在教学工作中,要想抓好一个班或一个学校,必须首先注意做好一个个具体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因为任何班级或任何学校,总是由一个个学生组成的,班风或校风的好坏,是通过活生生的单个学生表现出来的,教育的客体是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人,他们在性格、气质、思想基础、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接受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知识水平等等方面是不一样的,这样就决定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除了进行统一的教育、统一要求外,还有大量的任务,必须去用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这个方法来完成。
在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必须对学生以诚相待,施之以爱。
与学生个别谈话,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首先必须对学生以诚相待,施之以爱,这是谈话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谈话时应能从老师的口语中体现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听得进,达到谈话的目的。同时,在谈话时,要注意尊重学生、以平等身份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听得到学生的真话,而不是挤出几句对付老师的应酬话来。要反对盛气 凌人,以教训的口吻出现,要反对讲大话、讲套话。甚至讲假话的方法,否则难以达到个别谈话的目的。
二、注意个别谈话中的“度”,便于学生接受。
要考虑到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分寸”、“火候”,谈话要“适度”。当然这里的“度”是因人、因时而异的,只有掌握适度,才能达到既能接受,又能转化他们思想的目的。
三、求同存异、以达目的。
在谈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地找一些师生彼此意见相同的地方,特别是学生具有的长处。这样做可以缩短师生在心理上的距离,便于学生接受老师的意见。对于暂时还很难解决的问题,可以暂时避而不谈。要反对那种讽刺挖苦、只挑刺的作法。否则只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拉大师生的距离、甚至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对抗情绪。
四、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原则。
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不管是遇到什么样的学生,不管问题多么复杂,作为老师必须明确:站在我面前的是我的学生,我是教育他的老师。不能放弃对学生的教育。这个原则一定要坚持。要反对那种只顾师生关系融洽,而放弃对学生进行教育、姑息迁就、甚至讨好于学生的作法。否则,不但谈不上什么教育,还将有损教师的声誉!
五、注意谈话的艺术。
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也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也有一个艺术性问题。讲究艺术,能使学生心悦诚服,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应该具备起码的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历史等知识,应该懂点文、也应该懂点理,知识面宽一点。这样谈起话来,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应该注意发现好的苗头及时扶持,大力提倡,发现不良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还要注意一般和重点相结合,注意分析总结,多观察,多记载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谈话的艺术水平。
l老师,请注意你和学生的谈话方式时间:2008年06月11日 作者:水中风景 点击:3次
老师,请注意你和学生的谈话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的工作作风要民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但在实际教学生活中,老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思维定势仍然占据上风。这一点从老师和学生的谈话方式上就能看出来。案例一:一个学生因为没有完成老师的作业,被叫到办公室,老师开始和他谈话:师:你为什么没完成作业?(气势汹汹)生:沉默。(深深的低着头)师:你自己说,你多少次没完成作业了?(声音更大,已经开始“算总账”了)生:仍然沉默。(仍然低着头)师:你真没有出息,你看看哪个学生像你,你不觉得丢人吗?你念这个书还干什么?人家打工还挣些钱呢,你这样下去,对得起谁?(老师的言外之意就是,不完成作业,这个孩子就不是好学生,就没有志气,已经给这个孩子下了结论。另外就是认为这个孩子不应该再继续读书了,而且继续读下去,对不起家长和老师。)最后这个老师越说越生气,把这个孩子奚落了一番,这个孩子始终没说一句话。但当今的形式下,老师又不能体罚学生。老师生了一顿气后,也没有办法,只好无奈的大声让那个“没出息”的孩子的“滚”出去。思考:咱暂且不讨论课下布置作业是否合适,只说这孩子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就有可能有好多种,老师本来就应该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询问一下孩子在家里的学习环境,了解一下这个孩子独立完成这些作业有没有困难,需要哪些帮助等等,然后我们才能找到这个事情的症结所在,方能对症下药,这才是教育。帮助一个孩子改变学习习惯,改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能力,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这应该是我们每个老师的基本任务,但现在这个老师和孩子的谈话方式,显然不会有以上这些教育效果,他给孩子造成的心灵影响是很消极的,甚至是很灰暗的。首先他询问孩子没完成作业的原因,只是一个开始训斥孩子的切入点,孩子没有回答。其实反过来讲就是孩子回答,他也未必会听,因为这之前,他已经给孩子下了“没有出息”的结论,而且,把没有完成作业这种平常的行为,上纲上线,说是“孩子谁也对不住”,言外之意就是孩子“大逆不道”。这种盛气凌人的训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相反,还会产生新的问题,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其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不听教诲,老师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孩子,以至于贻误孩子一生,造成教育的失败。案例二:两个学生打架,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师:你俩为什么打架?两个学生都抢着说话,这时老师先让一个孩子发言。生甲:他骂我。生乙:我没骂他。然后两个孩子围绕着骂没骂的问题争论不休。师质问生乙:你没骂,人家怎么说你骂啊?你这个嘴就是太臭,挨揍活该!师又质问生甲:他骂你,你就打他吗?你打了多少次架了?怎么哪次打架也有你啊?像你这种打架的痞子,就该骂?你又不要人格,骂你又怎么样?然后又狠狠的对这两个学生道:“你们想过没有,你们这么一大架,学校要给咱班扣多少分?你们是咱们这个班的罪人!回去好好想想,打架对不对?”思考:孩子打架,本来就是很正常的,陶行知老师说:“教育即生活”,孩子打架本来就是他们童年不成熟生活的组成部分,孩子正是从这种不成熟的生活积累经验,接受教训,慢慢走向成熟的生活的。孩子打架,本来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很好的教育契机,但纵观这位老师和孩子的谈话方式,似乎没有达到这个教育效果。首先他找孩子谈话的定位就错了,他说不应该打架的理由竟然是“学校给班级扣分”,试想一下,如果不给班级扣分,就能打架了吗?另外他的谈话,看起来很公平,各打二十大板,但实质上却是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什么叫“嘴臭”,什么叫“痞子”。这些词语,用在仅仅是打过架的孩子身上,岂不过分?由以上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和孩子谈话的方式很重要,谈话的背后,实际上是老师教育思想的流露。面对孩子人生路上所犯的一个个失误,我们应该有一颗包容的心,应该蹲下来,用平等的口气,用尊重的眼神,用欣赏的语调,用虔诚的言辞,用真挚的感情和孩子交流,这样孩子才能对我们敞开心扉,我们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里去,才能被孩子所接纳,从而最终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用教育智慧去改变他们,影响他们,熏陶他们,教育他们。
原文标题:l老师,请注意你和学生的谈话方式教育档客 jydoc.com 原文网址:http://www.daodoc.com/
管永志表情的心理效能心理学家莫勒比恩有一个公式值得借鉴:感情表露=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在进行个别谈话时,教师亲切、真诚、自然的表情,不仅有利于消除学生的......
与学生个别谈话的艺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许多教师越来越重视通过与学生个别谈话,来沟通思想感化教育学生。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找学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个别谈话的技巧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同学生个别谈话的技巧常常听到同事们议论:“我们班的某某,真没法治了,天天找他谈话,就是不管用。”“某某学生是属核桃的,得砸着吃,昨天敲了一顿,老实了点,今天老毛病又犯了。”真是......
个别谈话的技巧教学反思表情的心理效能心理学家莫勒比恩有一个公式值得借鉴:感情表露=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在进行个别谈话时,教师亲切、真诚、自然的表情,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