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
第三章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
本章概要:
(1)工程造价计价依据(2)工程定额(3)工程造价指数
(4)人工工日单价、材料预算单价与施工机械台班单价(5)工料单价、单位估价表及综合单价(6)工程造价资料管理
第一节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概述
一、工程造价计价依据
1.概念:是指用以计算工程造价的基础资料的总称,是进行工程造价科学管理的基础。工程计价的依据主要包括工程建设定额、工程造价指数和工程造价资料等。2.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作用 它依照不同的建设管理主体,在不同的工程建设阶段,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具有不同的作用。(1)计价依据是编制计划的基本依据。
(2)计价依据是计算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3)计价依据是企业实行经济核算的依据。(4)计价依据有利于建筑市场的良好发育。
二、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种类 计算设备数量和工程量的依据。
计算分部分项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及费用的依据,主要包括概算指标、概算定额、预算定额;人工费单价、材料预算单价、机械台班单价;企业定额、市场价格。计算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依据,主要是建筑安装费用定额、利润率、价格指数等。计算设备费的依据,包括设备价格和运杂费率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计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依据,包括用地指标、各项工程建设其他定额等。
执行与计算造价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包括在工程造价内的税种、税率,与产业政策、能源政策、环境政策、技术政策和土地等资源利用政策有关的取费标准、利率和汇率,以及其他计价的依据。
三、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制定与管理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管理层面应分为三层: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相关计价依据; 各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颁布的相关计价依据; 企业内部编制的相关计价依据。
第二节 工程定额
所谓定额,即人为规定的标准额度。在社会生产中,为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资源消耗量的多少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标准,这就是定额。完整地讲,定额是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要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施工定额与企业定额
一、施工定额
1、施工定额是再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某一施工过程或工序所规定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
2、施工定额由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施工机械台班消耗定额组成。
3、企业定额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为:
(1)施工定额是企业计划管理的依据,它不仅是企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也是企业编制施工作业计划的依据。
(2)施工定额是组织和协调生产的有效工具。
(3)施工定额是推广先进技术的必要手段,其定额水平属于平均先进水平,不乏包含着某些已经成熟的先进施工技术和经验,工人要达到和超过定额,就必须掌握和运用这些先进技术。
(4)施工定额是编制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的基础。(5)施工定额是编制施工预算的基础。
4、施工定额的编制原则(1)定额水平平均先进。(2)内容、形式简明适用。
二、工时消耗研究
工作时间是指工作班的延续时间。对工作时间消耗的研究,可以分为工人工作时间的消耗和工人所使用的机械工作时间消耗两个系统进行。
1、工人工作时间分析
(1)工人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工人在工作班内消耗的工作时间,按其消耗的性质,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必需消耗的时间和损失时间。
必需消耗的时间是工人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一定产品(工作任务)所消耗的时间。它是制定定额的主要根据。
损失时间,是与产品生产无关,而与施工组织和技术上的缺点有关,与工人在施工过程的个人过失或某些偶然因素有关的时间消耗。工人工作时间的分类一般如后图所示:
2、机械工作时间分析
(1)机器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
机器工作时间也分为必需消耗的时间和损失时间两大类。机器工作时间的消耗,按其性质可作如下分类,如后图所示:
3、测定工时消耗的方法——计时观察法
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和技术测定的目的、对象和方法的不同,计时观察法又可以分为: 测时法 写实记录法 工作日写实法 简易测定法
三、人工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1、人工定额消耗量的编制 人工消耗定额也称劳动定额,它规定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的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编制人工定额包括拟定正常的施工条件和拟定时间定额两部分工作。
(1)拟定正常的施工条件,包括拟定施工作业的内容和方法;拟定施工作业地点的组织;拟定施工作业人员的编制。
(2)拟定施工作业的时间定额(例3.1)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规范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时间%)定额时间=工序作业时间÷(1-规范时间%)
2、人工定额的表示方法(1)时间定额:是完成单位合格工程产品的施工任务所必需消耗的工时数量。它以“工日”为计量单位,一个工人工作8小时为1个工日。
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需消耗的工日数/生产的产品数量
即 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1/每日产量(针对个人)
四、材料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材料消耗定额,简称材料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在合理、节约使用材料的前提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一定品种、规格的材料的数量标准。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耗量+材料损耗量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耗量×(1+材料损耗率)
材料损耗率=(材料损耗量/材料净耗量)×100%(1)实体性材料消耗量的测定方法(非周转性材料)1)现场技术测定法
2)实验室模拟试验法
3)现场统计法
4)理论计算法
五、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机械台班消耗定额,又称机械台班使用定额,简称机械台班定额,是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在合理均衡地组织劳动和使用机械的前提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编制,一般按照下列步骤确定:
(1)拟定机械工作的正常条件
(2)确定机械1h纯工作正常生产率,根据机械工作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循环动作机械和连续动作机械,应分别确定其工作正常生产率。
循环动作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的计算公式为:
机械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 ∑(循环各组成部分正常延续时间)-交叠时间
机械纯工作1h循环次数 =60 ×60s/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
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机械纯工作1h正常循环次数×一次循环生产的产品数量 连续动作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的计算公式为:
连续动作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工作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工作时间(h)(3)确定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
机械正常利用系数=机械在一个工作班内纯工作时间/一个工作班延续时间(8h)(4)计算施工机械台班定额(例3-2)
1)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1h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工作班纯工作时间
或
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1h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正常利用系数
2)确定机械时间定额=1/机械台班产量定额
六、企业定额
1、企业定额的概念: 所谓企业定额,是指建筑安装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确定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的消耗量以及其他生产经营要素消耗的数量标准。
2、企业定额的作用
(1)是施工企业进行建设工程投标报价的主要依据。
(2)企业定额的建立和运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3)是业内推广先进技术和鼓励创新的工具。
(4)企业定额的建立和使用可以规范发包承包行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3、企业定额的编制(1)编制的原则
执行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适应《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原则。真实、平均先进性原则。时效性和相对稳定性原则。(2)企业定额编制的内容
从表现形式上看,包括:编制方案、总说明、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项目划分、定额水平的测定(工、料、机消耗水平和管理成本费的测算和制定)、定额水平的测算(类似工程的对比测算)、定额编制基础资料的整理归类和编写。
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要求,编制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工程实体消耗定额,即构成工程实体的分部(项)工程的工、料、机的定额消耗量。措施性消耗定额,即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临时设施、技术措施等定额消耗量。由计费规则、计价程序、有关规定及相关说明组成的编制规定。(3)企业定额的构成及表现形式
企业劳动定额、企业材料消耗定额、企业机械台班使用定额、企业施工定额、企业定额估价表等。
(4)企业定额的编制方法 定额修正法。经验统计法 现场观察测定法 理论计算法
预算定额
一、预算定额的概念与作用 1.预算定额的概念
预算定额是指在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工程产品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社会平均消耗量标准。预算定额是一种行业定额,它是计算建筑安装产品价格的基础。
预算定额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文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1)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基础(2)预算定额是工程结算的依据
(3)预算定额是合理编制招标标底的基础
(4)预算定额是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的依据(5)预算定额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
二、预算定额的分类
1、按专业性质划分,建筑工程定额和安装工程定额
2、按管理权限和执行范围划分,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和地区统一定额等。
3、按物质要素划分,劳动定额、机械台班定额、材料消耗定额。
三、预算定额的编制
1、编制原则
按社会平均水平确定预算定额的原则 简明适用原则
坚持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原则
2、预算定额编制的依据
定额类资料、技术类资料、其他资料
3、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1)确定预算定额的项目和内容(2)确定预算定额的计量单位
(3)按典型设计图和资料计算工程数量
(4)确定预算定额各项目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指标(5)编制定额表格、拟定有关说明
四、预算定额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1、人工消耗量的确定
预算定额中人工工日消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人工工日数量,是由分项工程所综合的各个工序劳动定额包括的基本用工、其他用工两部分组成的。(1)基本用工:指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技术工种用工。按技术工种相应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计算,以不同工种列出定额工日。基本用工包括:1)完成定额计量单位的主要用工。按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和相应劳动定额进行计算。计算公式: 基本用工=Σ(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劳动定额)【例】:工程实际中的砖基础,有1砖厚,1砖半厚,2砖厚等之分,用工各不相同,在预算定额中由于不区分厚度,需要按照统计的比例,加权平均,即公式中的综合取定,得出用工。2)按劳动定额规定应增加计算的用工量。例如砖基础埋深超过1.5米,超过部分要增加用工。预算定额中应按一定比例给予增加。
3)由于预算定额是以劳动定额子目综合扩大的,包括的工作内容较多,施工的效果视具体部位而不一样,需要另外增加用工,这种增加用工也列入基本用工内。(2)其他用工 1)超运距用工。超运距是指劳动定额中已包括的材料、半成品场内水平搬运距离与预算定额所考虑的现场材料、半成品堆放地点到操作地点的水平运输距离之差。––超运距=预算定额取定运距-劳动定额已包括的运距
–另:实际工程现场运距超过预算定额取定运距时,可另行计算现场二次搬运费。
2)辅助用工。指没有包含在劳动定额内而在预算定额内又必须考虑的用工。例如,机械土方工程配合用工、材料加工(筛砂、洗石、淋化石膏),电焊点火用工等,计算公式如下: 辅助用工=Σ(材料加工数量×相应的加工劳动定额)
3)人工幅度差。即预算定额与劳动定额的差额,主要是指在劳动定额中未包括而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可避免但又很难准确计量的用工和各种工时损失。内容包括:–各工种间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业相互配合或影响所发生的停歇用工。–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转移所造成的停工。临时水电线路移动所造成的停工。–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影响。–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人工幅度差系数一般为10%~15%。
综上所述,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指标=基本用工+其他用工,即
人工消耗量指标=(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1+人工幅度差系数)
2、材料消耗量的确定
预算定额中的材料消耗包括为完成该分部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苏必需的各种实体性材料和各种措施性材料,其确定方法与施工定额中材料消耗量的确定方法基本一致。但必须注意的是,预算定额中材料的损耗率与施工定额中材料的损耗率不同。
3、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确定 机械台班消耗量定义:预算定额中的机械台班消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必需消耗的某种型号施工机械的台班数量。
(1)根据施工定额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施工定额或劳动定额中机械台班产量加机械幅度差计算预算定额的机械台班消耗量。
–机械台班幅度差一般包括:正常施工组织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机械空转时间,施工技术原因的中断及合理停滞时间,应供电供水故障及水电线路移动检修而发生的运转中断时间,因气候变化或机械本身故障影响工时利用的时间,施工机械转移及配套机械相互影响损失的时间,配合机械施工的工人因与其他工种交叉造成的间歇时间,因检查工程质量造成的机械停歇的时间,工程收尾和工作量不饱满造成的机械停歇时间等。
–大型机械幅度差系数为:土方机械25%,打桩机械33%,吊装机械30%。砂浆、混凝土搅拌机由于按小组配用,以小组产量计算机械台班产量,不另增加机械幅度差。其他分项工程中如钢筋加工、木材、水磨石等各项专用机械的幅度差为10%。
–综上所述,预算定额的机械台班消耗量按下式计算:预算定额机械耗用台班=×施工定额机械耗用台班×(1+机械幅度差系数)
(2)以现场测定资料为基础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量
遇到施工定额(劳动定额)缺项者,则需要依据机械单位时间完成产量的测定资料,经过分析、处理后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量。概算定额
一、概算定额的概念 概算定额,是在预算定额基础上,确定完成合格的单位扩大分项工程或单位扩大结构构件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所以概算定额又称作扩大结构定额。概算定额是预算定额的合并与扩大。它将预算定额中有联系的若干个分项工程项目的增加必要的幅度差之后综合为一个概算定额项目。【例】:砖基础概算定额项目,就是以砖基础为主,综合了平整场地、挖地槽、铺设垫层、砌砖基础、铺设防潮层、回填土及运土等预算定额中分项工程项目。
–概算定额表达的主要内容、表达的主要方式及基本使用方法都与预算定额相近。
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的不同之处,在于项目划分和综合扩大程度上的差异,同时,概算定额主要用于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编制。由于概算定额综合了若干分项工程的预算定额,因此使概算工程量计算和概算表的编制,都比编制施工图预算简化一些。
二、概算定额的作用
1、是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概算,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编制修正概算的主要依据。
2、是对设计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的基础资料之一。
3、是建设工程主要材料计划编制的依据。
4、是编制概算指标的依据。
三、概算定额的编制
1、编制原则:应该贯彻社会评价水平和简明适用的原则。
2、编制依据:
现行的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具有代表性的标准设计图和其他设计资料
现行的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单价及其他各项取费标准。
3、编制步骤: 准备阶段 编制初稿阶段 审查定稿阶段
4、概算定额手册编制的主要内容
按专业特点和地区特点编制的概算定额手册,内容基本上是由文字说明、定额项目表和附录三个部分组成。
文字说明部分有总说明和分部工程说明。
定额项目表主要包括定额项目的划分和定额项目表。
四、概算定额的应用 概算指标
一、概算指标的概念及其作用
1、概算指标通常是以整个建筑物和构筑物为对象,以建筑面积、体积或成套设备装置的台或组为计量单位而规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和造价指标。•主要用于初步设计阶段或投资估价阶段
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的主要区别如下:(1)确定各种消耗量指标的对象不同(2)确定各种消耗量指标的依据不同。
2、作用
可以作为编制投资估算的参考
概算指标中的主要材料指标可以作为匡算主要材料用量的依据。它是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方案比较,建设单位选址的一种依据。
它是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定投资额和主要材料计划的主要依据。
二、概算指标的分类和表现形式
1、分类
2、概算指标的表现形式 综合概算指标 单项概算指标
三、概算指标的编制
1、概算指标的编制依据
2、概算指标编制的主要内容
一般分为文字说明和列表形式两部分,以及必要的附录。(1)总说明和分册说明
(2)列表形式,这部分内容又包括建筑工程列表和安装工程列表两种。第一种是建筑工程列表,一般分为:
(1)示意图。表明工程的结构、工业项目,还表示出吊车及起重能力等。(2)工程特征。对采暖工程特征应列出采暖热媒及采暖形式;对电气照明工程特征可列出建筑层数、结构类型、配线方式、灯具名称等;对房屋建筑工程特征主要对工程的结构形式、层高、层数和建筑面积进行说明。(3)经济指标。
(4)构造内容及工程量指标。(5)人工、主要材料消耗指标。
安装工程的列表形式:设备以“t”或“台”为计算单位,也有以设备购置费或设备元价的百分比(%)表示;工艺管道一般以“t”为计算单位;通讯电话站安装以“站”为计算单位。列出指标编号、项目名称、规格、综合指标(元/计算单位)之后一般还要列出其中的人工费,必要时还要列出主要材料费、辅材费。
3、概算指标的编制方法:步骤(1)编制概算指标
(2)在计算工程量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人工、材料和机械的消耗量。
(3)最后再计算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或每立方米建筑物体积的单位造价,计算出该计量单位所需要的主要人工、材料和机械的实物消耗量指标,用“元”表示。
4、应用:灵活性。投资估算指标
一、投资估算指标及其作用
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是编制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工作阶段投资估算的依据。主要作用有:
1、作为编制投资估算的依据
2、作为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评估、正确决策的依据
3、作为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申请投资拨款和制度资源使用计划的依据
4、作为考核投资效果的依据。
二、投资估算指标的内容
1、建设项目综合指标
2、单项工程指标
3、单位工程指标
三、投资估算指标的编制
1、编制原则
(1)遵循国家法律法规(2)切合行业特点
(3)贯彻能分能合、有粗有细、细算粗编的原则(4)贯彻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2、编制步骤
(1)手机整理资料阶段(2)平衡调整阶段(3)测算审查阶段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一、措施费费用定额 技术措施费 组织措施费
二、间接费费用定额 规费
企业管理费
第三章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第一节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概述熟悉定额的含义和工程定额的分类一、定额的基本概念定额:规定的额度及限度,即标准或尺度。工程建设定额:是在指在正常的施......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论文论文包括 学年论文、 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 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工程造价计价依据论文,欢迎阅读。谈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计价依......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工程造价计价依据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 3 章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本章概要1.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 2. 工程定额;3. 工程造价指数;4. 人工工日单价、材料预算单价与施工机械台班单价; 5. 工料单价、单位估价表及综合单价; 6. 工......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内容包括: ㈠计算设备数量和工程量的依据计算设备数量和工程量的依据包括可行性研究资料;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图纸和资料;工程量计算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