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座讲稿(艾滋病防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稿”。
艾滋病防治知识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健康知识讲座。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有关艾滋病的防治知识。说起“艾滋病”大家都不陌生,都听说过,但是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病,怎样做才不会被传染上艾滋病,得了艾滋病都会有哪些症状,我们身边到底有多少艾滋病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他们,为什么我们整个社会都在高度的关注它,它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国家对艾滋病都有哪些政策,这些问题大家不一定清楚。下面我们就逐一解答这些问题。希望通过这次的学习可以使大家对艾滋病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要认识到它的危险性,同时也要认识到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从而积极地预防它,让它远离我们。
一基本知识
1、什么是艾滋病(AIDS)?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它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症。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御外界的各种病原体,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是不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就是艾滋病病人呢,不是,下面我就来看一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
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所以从外表上并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2、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无法治愈艾滋病,这是因为艾滋病病毒有以下两个特性:(1)、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2)、具有迅速变异能力。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所以这就给我们的治疗和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艾滋病毒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染的?感染艾滋病毒有三大途径: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是不是就终生具有传染性了?就艾滋病来说,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将终生具有传染性。因为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清除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
4、艾滋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由于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在正常人身上不会致病的细菌、病毒等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便会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因此,艾滋病病人很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而且症状没有特异性,表现为复杂多样的综合症。常见症状有:长期低热,短期内体重减轻十分之一以上、消瘦、乏力、冒汗、慢性腹泻、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智力减退、反应迟钝等。
艾滋病病人常见的肿瘤主要以卡波西氏肉瘤最多见,表现为皮肤出现深蓝色或紫色的斑丘疹或结节。除了卡波西氏肉瘤以外,其他的如淋巴瘤、肝癌、肾癌等也不少见。
5、如何确认一个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特异性外表及症状,不能根据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必须经过国家确认实验室的实验室诊断。当国家确认实验室血液检测证明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HIV(+),才可以确认一个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6、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有哪几个发展时期?各有多长时间和什么特点? 一个艾滋病患者从感染到死亡,一般可有3个发展时期。①急性感染期:
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症状似感冒,能很快自愈。这个时期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
②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
自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成为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的不到一年,长的可达15年以上,平均5-7年。
③艾滋病发病期: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症状,成为艾滋病人。成为艾滋病人后,一般会在半年至两年内死亡。
艾滋病感染过程中有两个名词要解释一下一个是什么叫做“窗口期”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到血液中产生足够量的、能用检测方法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间的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一般为2周至3个月。在窗口期虽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但体内已有艾滋病病毒,因此处于窗口期的感染者同样具有传染性。
另一个是什么叫做“潜伏期”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平均经过7-10年的时间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脏器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具有传染性,但在外表上与正常人没有区别。
二、艾滋病的由来及我国疫情
1981年6月,美国洛杉矶发现5名年轻男性,因罹患少见的肺囊肺炎而死亡;几乎同时,纽约也发现20名因少见的卡波西式肉瘤去逝的年轻男性。后来经过研究证实他们就是死于艾滋病。
1985年在北京中国首次发现了AIDS 1989年在云南发现了146例HIV感染者。1991年在北京建立了全国第一个AIDS咨询中心 1993年中国在瑞丽开办了第一家AIDS医院
2003年温家宝总理和吴仪副总理宣布了一项关于HIV/AIDS综合防治项目的新政策,即“四免费一关怀”政策。
我国的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截至2010年10月底,全国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万余例,其中病人13万余例,死亡6.8万余例。2009年,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病人约10.5万人;2009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6万人。
云南是艾滋病的重灾区,自1989年首次报告14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2010年12月底,云南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83925例,其中病毒感染者62979例,病人20946例、死亡12231例。2010年全省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0544例,其中病毒感染者8315例、病人2229例、死亡2677例。同期,全省累计抗病毒治疗人数19666人,其中死亡1473人,退出1857人,在治16336人。累计治疗艾滋病感染儿童350人,在治322人。
三、如何预防艾滋病
1、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性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2、哪些人容易被感染艾滋病毒?
①有高危性行为史者。其中包括男性商业性行为、女性商业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性伴侣、异性多性伴者、男同性恋者、性病患者。
②不安全血液及制品接触史者。有过有偿供血(浆)史者,公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怀疑接受过不安全的输血及使用不安全的血液制品者,生于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使用未经严格消毒器械拔牙、美容、纹身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的人员。
③职业暴露者。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头或手术器械刺破皮肤、黏膜的医生、护士等,接触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血液样本的实验室人员,公安、司法部门监管人接触在押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3、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有哪些?这里的高危行为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
通过性途径的高危行为有:无保护性交(包括同性间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伙伴等。通过血液途径的高危行为有: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另外,其他可以引起血液传播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体育运动外伤和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病员时,救护者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通过母婴途径的高危行为有:艾滋病病毒阳性的女性怀孕并生育,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哺乳,都可能引起孩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
4、下列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①食物、饮水、空气;
②公共场所的一般日常生活接触,如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以及影剧院、商场、游泳池等场所的接触;
③礼节性亲吻;④礼节性拥抱;⑤双方手部皮肤完好时的握手;⑥公用马桶、浴缸; ⑦蚊虫叮咬;⑧纸币、硬币、票证。
5、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防可控的。其主要预防措施是:
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6、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指人们在经过咨询后能对艾滋病检测做出明智选择的过程,是自愿和保密的。自愿咨询包括检测前咨询、检测后咨询、预防性咨询、支持性咨询和特殊需求咨询等。通过自愿咨询和检测,不仅可以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和预防感染,为受检者(特别是感染者)提供心理支持,而且可以促使受检者减少危险行为,预防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都可以在省、市(地)县(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等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7、如何预防艾滋病经母婴传播?已婚未孕妇女在决定怀孕前可以做HIV检查,以帮助决定是否怀孕。已经怀孕的妇女,在孕期保健时可以做HIV检查,以帮助感染了HIV的孕妇决定是否采取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或采用抗HIV药物预防母婴传播。
已感染了HIV的孕、产妇在分娩前、分娩时及分娩后合理、适量的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可以大大降低HIV的母婴传播。不使用抗病毒药物时,艾滋病通过母婴自然传播的概率约为30%。合理、适量的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将HIV母婴传播的概率降低至7-10%,甚至更低。
8、一旦感染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会造成哪些危害?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四、我国关于艾滋病的政策法规
1、艾滋病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该法第三条规定艾滋病为乙类传染病,第二十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防治条例》是为了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制定的条例,已于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本条例共七章六十四条,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团体及个人防治艾滋病的行动,《条例》对保护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孤儿的婚姻、就业和受教育权利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同时也要求艾滋病感染者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尽量避免感染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巩固解毒成果的需要和本行政区域艾滋病流行情况,可以组织开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
2、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主要政策文件:《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全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具体策略与规定,有力的保障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五、如何面对艾滋病病人
1、为什么不能歧视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病人及感染者的参与和合作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家庭和社区要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高危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及感染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和维护社会安定。
2、有哪些常见的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歧视行为?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常见的歧视行为有:随意泄露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姓名、地址、工作单位及生活史;将病人和感染者的病情、个人生活状态作为谈话资料,渲染或猜测,严重伤害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以不正当理由拒绝为病人家属提供社会服务,如购物、孩子上学入托、就医等等;蓄意对病人及其家属使用侮辱性语言和行为,包括故意破坏他们的财产和生活用具等;以不正当理由强迫患者家属搬迁或无理限制其自由等。
3、为什么国家要对艾滋病病人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关爱是防治艾滋病的良药。艾滋病是人类面对的巨大威胁,在人类尚不能彻底战胜这一病魔之前,对艾滋病人的关爱显得尤为重要。它虽然不能治愈疾病,但却有助于感染者和患者走出禁锢和阴影,回复治疗与生活的信心。但在传统社会里,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恐惧使这一工作进展困难,只有建立了针对艾滋病病人的社会关怀,他们才能坦然接受检测,积极接受治疗,从而有助于实现对艾滋病的全面控制。
事实表明,只要我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尽量消除歧视、给予关怀,就会得到他们的美好回报,从而让大家生活在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之中。由此,对于我们健康的个人而已,把不歧视艾滋病病人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区,用最温馨的关爱、诚挚的情感去对待他们,让他们臵身于阳光下,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而一个和谐社会的建构,毫无疑问需要健康人群和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4、国家对艾滋病病人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具体是指什么?
一免: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药物;2005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也推进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免费项目,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是云南省中医药免费治疗艾滋病项目的业务技术指导单位,同时也是治疗基地。中医药可以阶段性地增强和稳定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出现机会性感染的可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适宜治疗大多数抗病毒西药不能纳入的感染者(不受CD4细胞值的影响)及自身因素不适宜接受西药治疗的病人;可实施阶段性间断治疗,感染者及病人易于接受。现在的中医药免费治疗项目可免费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中医药治疗咨询服务和药物治疗,为入组患者提供免费常规、肝肾功、CD4、病毒载量等相关检测。联系电话是:0871-5182099,2239600 二免: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三免: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 四免: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
一关怀: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人开展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避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
5、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来说,他们同样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需要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更需要社会的关爱。作为健康人,我们应该对他们保持宽容、理解、支持和信任的态度,不使他们因悲观绝望而对社会产生敌对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1)、对他们不惧怕、不恐慌、不歧视、不憎恨、不嘲笑;(2)、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在医疗上提供尽可能的帮助;(3)、只要他们健康状况许可,可以照常工作、学习、不应排斥;
(4)、全社会同情他们,热心关怀他们,提供心理和情感的支持,支援他们与疾病做斗争,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抵抗力,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尽可能保持健康,度过美好时光;
(5)、动员他们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医务人员不得拒绝为他们进行治疗;
(6)、帮助他们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其生命;(7)、通过咨询来倾听他们的诉说,使其驱散心头的郁闷,给予他们精神关怀与抚慰。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证,谢谢大家!
钓鱼镇八尺沟社区卫生服务站艾滋病防治第三季度健康讲座活动小结根据卫生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布置,进一步提高农民工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艾滋病防治讲座通讯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艾滋病防治讲座演讲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艾滋病防治讲座新闻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艾滋病防治讲座通讯稿相信许多人都写过通讯稿吧,我们都跟通讯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通讯稿常是拿来在广播站读或发新闻的。你写通讯稿时总是没有新意?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