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目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数学各学段教学目标”。
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目标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第一单元《数一数》
1.使学生通过数数活动,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初步学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分类、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感受用“数”描述现实生活问题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第二单元《比一比》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通过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意义和价值,感受日常生活现象与数学的联系,初步培养用数学眼光和数学方式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三、第三单元《分一分》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把一些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分类的好处。
2.使学生在把一些物体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感受分类活动内在的逻辑性。
3.使学生在连线、涂色、整理以及相应的交流活动中,初步养成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初步体会与同学合作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四、第四单元《认识位置》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这几种常见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物体所在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2.使学生在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现实空间的多样性和有序性,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与同学合作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感情。
五、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含义,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
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理解“同样多”和“多”“少”的实际意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识符号=、>和
4.使学生初步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愿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初步养成认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
六、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一)》
1.使学生通过辨认实物,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形”的角度观察生活现象,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综合与实践《有趣的拼搭》
1.使学生在滚滚、堆堆、摸摸、搭撘、数数等活动中,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初步感知平面与曲面是不同的,培养初步的直观判断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价值,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八、第七单元《分与合》
1.使学生通过分物体的具体活动,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分与合,能根据要求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或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探索10以内数不同分法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以及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主动性。
3.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九、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使学生经历联系实际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分与合的思想;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算式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简单说明自己思考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十、综合与实践《丰收的果园》
1.使学生初步学会在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试着说明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初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进对数学的亲切感。
十一、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初步感知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认识数位,知道 “个位”和“十位”;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或几个一(或两个十)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能正确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十二、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是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口算,并逐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经历探索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并在不同的算法的交流中,感受算法多样化,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使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一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具有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十三、第十一单元《期末复习》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并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应用分一分、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数据意识。
3.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探索活动中,进一步积累喜欢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初步形成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积在100以内的两位......
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数一数》教学反思作为一年级数学的第一单元,数一数之中所用到的数字相对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就学会数这几个数字了。看图数物体......
一 负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含义,知道正数和负数 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能正确使用正数和......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数一数 教材分析: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喜欢学习数学的情感。教材选择儿童乐园的一些场景,组成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