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陈超英学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陈超英学习心得”。
捧着一颗心来 追记中建五局土木公司工会主席陈超英
她的一生
2011年8月30日。陈超英的遗像前,摆上了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宁建国坐在妻子的遗像前,一边轻轻擦拭镜框,一边跟照片上的她拉着家常。
镜框中,陈超英脸带一丝倦容,深情注视着这个无暇顾及、却又简朴温馨的家。
这位中建五局土木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53年的生命中,有30个年头扎在企业、工地,与丈夫结发27年,从没有过长时间的相守,现在却终于可以“陪”着家人了。
为事业跳动的心
2011年6月13日深夜,暴雨倾盆,陈超英在去衡阳慰问职工家属返回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她的生命,在刚刚跨过53岁的门槛时,画上了句号。
一生都在燃烧的陈超英,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了亲人、同事,和无比钟爱的事业。
遗体运回那天,员工们的眼泪,为她汇成河。送别会当天,偌大的吊唁厅,盛不下1000多颗哀痛的心。
土木公司总经理旷庆华垂泪告诉我们:“超英大姐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6月13日晚9时45分,她从衡阳返回的路上,还在给我打电话,提醒一项重要的工作。她的手机一天24小时都开着,可是,没想到,一个小时后,我给她打电话,就打不通了,永远打不通了啊……”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陈超英,一位纯粹的共产党人,拥有一颗为事业跳动的心。
逆境中坚毅的心
2004年的一天,许多待岗、内退和分流的员工,将中建五局五公司(土木公司前身)经理谭立新、工会副主席陈超英堵在了办公室。
五公司,当时是中建五局有名的困难企业,连年亏损,曾连续好几个月发不出工资。
他们要工资,要岗位,要报销医药费……一位老员工说着说着来了气,端起一杯茶就不管不顾泼了过去,刚好泼在了陈超英的脸上。
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陈超英又硬忍了回去。她抹了一把脸,耐心劝说:“请大家相信党、相信企业。只要信心不倒,我们就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
那位老员工把水泼出去就后悔了,不好意思地说:“超英,对不起了,我不是针对你啊。实在是日子没法过了……”
陈超英说:“没事的。朝我们发火,说明你心里还是相信组织的啊。”说着,掏出100元钱,默默递了过去。
那位老员工感动得当场打下了一张白条:“今收到陈超英现金100元整。”
那时,陈超英也是好几个月没领到工资了。待企业脱困时,她手中这样的白条已有了一大叠。
好心的姐妹劝她:你不能老做“散财童子”,万一企业不行了,你拿出的钱不就打水漂了吗?
陈超英却说,“对企业有信心”。那时,她有机会脱离“苦海”,调到北京工作,但她毅然选择了坚守。
当工会干部,心头要有一杆秤,一头挑着企业,一头挑着职工。陈超英不仅要面对各种矛盾,更要在企业与职工之间搭好桥梁,用真诚温暖职工,为他们争取权益,排忧解难。
有一年,陈超英来到长沙市车站北路一个工地看望员工。
年轻员工孙锴,羞羞地在她耳边低语:“陈姐,我结婚快5年了,小孩3岁了,一家人还住在工地,能否……?”
陈超英抬起头:“你怎不早说?”她下午马上回了机关,找领导反映情况。
两天后,单位通知小孙回机关办过渡房分配的手续。物管公司经理问小孙:“你是陈大姐的亲戚吗?她几乎每天都要给我打一个电话,要求照顾你!”2008年,孙锴一家搬入120平方米的新房,他马上向陈姐报喜。陈超英一脸的灿烂:“好好干,以后再换大的。”
今年6月15日,陈超英去世后的第二天,孙锴第一次去她家看望。他惊讶地发现,陈超英一家,还住在老旧的宿舍里,80平方米的两居室,没有电梯,更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
用信念和拼搏,陈超英和班子成员带领企业成功“突围”:2006年底,土木公司宣布“内债清零”。此后,连续数年跨入中建总公司三级法人公司10强之列,2010年利润跃居第一。
行囊里温暖的心
陈超英人缘好。班子成员喜欢喊她“大姐”,年轻员工唤她“阿姨”,大家被她唠叨烦了,又会亲昵地叫一声“陈娭毑”。
作为工会主席,陈超英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是员工的贴心人。很多人至今不明白,她是用什么存储系统,把员工生日等记得那么清楚,每逢节日或是哪位员工生日,人们收到的最早祝福信息,一准是她发的。海外员工的家属人人都有她的手机号码,这是她特意留的。
建筑工人四海为家。项目到哪里,陈超英的关爱就会到哪里。条件越艰苦、困难越棘手、任务越艰巨的项目,她牵挂得就越多、去得就越频繁。这几年,陈超英把大部分节假日给了一线员工。她先后8次深入金沙江边悬崖绝壁上的公路项目,5次登上海拔3000多米的云南轿子雪山旅游公路项目,3次辗转20多个小时、带着十几大包慰问物品深入刚果(布)项目。
一位员工回忆说,想起陈姐,总是她佝偻着腰,背着大包小包去慰问员工的样子,她的行囊总是满满的,背带总是被汗水湿透,她那么瘦弱,却从不辞辛劳。
2010年12月26日,陈超英带着几位同事,前往云南的项目慰问员工。下飞机天已经黑了,大家劝她住下休息,她笑笑说:“项目上的丫头小子们还盼着我哩!”坚持连夜往工地赶。
员工们盼她,她每次去都会自己掏钱给大家买些好吃的。这一次带的是几筐水果、几箱牛奶和几大包卤鸭脖。
没想到,因为塌方,在离工地十几公里的地方路不通了。
一边是汹涌的金沙江,一边是悬崖峭壁,陈超英不管不顾,跳下车一边打电话让项目上的同事接应,一边用手电筒探路。200多米的塌方路段,她几乎是爬着过去的,身上的呢子衣成了“泥衣”。到工地已是凌晨3点,与女同事挤在一间工作房里休息了一会,一大早又笑呵呵地来到了员工中间。
有人做过统计,她每年深入施工一线近200天。中建五局党委书记周勇这样评价:“她把拼搏当成了习惯!”
2010年,陈超英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2011年被评为省直优秀党务工作者,并被省政府追记一等功。
对亲人柔软的心
陈超英生前爱花,办公室、家里,摆着许多盆知名的、不知名的花花草草。
那年,丈夫工作不顺,病休在家。她一下买回20多只鸟、3大缸金鱼和十几盆花,好让丈夫在摆弄花草鱼虫中,尽快地从消沉情绪中走出来。
丈夫不太会做家务,陈超英只要一回家,就买菜、下厨,有时候要出差,就一次做几天的饭菜放在冰箱里。多少次回家,哪怕再晚,也要为爱人和儿子捎上一份宵夜。多少次出差回来,都要抽空到公公婆婆家,为老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婆婆病了,陈超英白天忙,半夜12时,她抽空跑来了,给老人捏捏胳膊腿儿,悄悄交上医药费。去北京开会,她从不住宾馆,多远都要赶回娘家,陪爸妈聊聊天。
有时,陈超英也会跟丈夫抱怨工作太忙,再深情感谢丈夫的包容和支持。难得闲下来的时候,她会和丈夫一起畅想退休后的生活:去老年合唱团练声,去老年大学上课;在家里种上几十盆花花草草,一年四季如春。
陈超英常说,最对不起的人是儿子。儿子小名叫石头,为了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经过了几年的复读。每次高考,陈超英都因出差不能陪伴左右。为此,她常常默默流泪。今年,石头的高考成绩超过一本分数线,得知喜讯后陈超英又哭了。出事的当天早上,她还喜不自禁地跟亲戚朋友一个个打电话:“石头这次肯定能上!”
阳台上,陈超英种的菊花开得绚丽,只是花香犹在,人已去。
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毛泽东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的利益而死,鞠躬金翠而死,自然是重于泰山,而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者为官一任,祸害一方,这种......
向陈超英同志致敬:无私的奉献 生命的升华偶尔的一次看新闻,发现一个新闻标题“千人挥泪送别陈超英同志”。当时在想这位陈超英同志何许人也,能广泛得到大家的认可。脑袋中闪过......
向陈超英同志学习心得看完陈超英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深得被陈超英同志的所作所为感动。她作为公司的一位基层领导,时时刻刻为公司着想,为公司的员工着想,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
向陈超英同志学习的一点心得—— 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 张海华虽然没有亲眼一见陈超英独特的人格魅力,甚至刚开始时有点陌生,但经过公司、项目上的多次学习,渐渐对她有所了解。陈......
追寻“大姐书记”的脚步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陈超英的离去即是无比沉重的,那些受过她温情帮助、热心感染的人们以哀思为墨、崇敬为笔、弘扬为纸,谱写她的点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