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犯罪心理学》读书笔记_公务员读书心得范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0:29: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公务员犯罪心理学》读书笔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务员读书心得范文”。

读书笔记——《公务员犯罪心理剖析》

院系:经济学院金融系姓名:矫宁艳学号:***013

“贪官”历来为人们所唾弃、憎恨,可是无论是君主集权的封建时代,还是民主法治的现代化社会,贪污腐败等罪行都无法消失,更有“无官不贪”之说。这是一个让任何国家领导人都头疼、让纳税人们都愤慨无比的现象。

在我国现代社会,官员即指公务员,公务员犯罪是指犯罪人在政治上、经济上居于领导地位,利用其地位和权力,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或利用职务之便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公务员犯罪主要有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罪、泄露国家机密罪等几种形态。1所谓的“贪污腐败”也只是公务员犯罪的冰山一角罢了。而公务员犯罪给国家、人民造成的损失也是相当大的,且不说那些动辄贪污几千万的贪官,如若是身居要职的公务员出卖国家机密,那损失恐怕就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了。既然公务员犯罪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就有必要利用科学的手段对其进行理论研究,以期达到规范公务员行为、减少公务员犯罪的效果。而公务员犯罪心理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公务员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公务员犯罪心理原因、特点、心理过程、犯罪行为变化规律以及针对公务员犯罪问题进行可行而必要的心里预测和心里预防的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2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属于管理国家事务的政府机构、司法机构、立法机构中的某个人或某个小团体。据调查公务员犯罪被认为是当前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我国情况来看,现阶段的公务员犯罪呈现出很多不同于其他类型犯罪的特殊点:大案要案逐年增长、有明显的行业特点、权钱交易、公务员犯罪的隐蔽性和反侦察能力较强、共同犯罪增多。而权钱交易使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特点,也是我国南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公务员犯罪的典型特点。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曾指出:“公务员犯罪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利与财富的交换,由于不同社会中用一者换取另一者的难度不等,所以公务员犯罪的具体形式也各有特色。在一个积累财富机会较多,获得政治权利较少的社会中,公务员犯罪的主要形式是用前者换取后者,如美国。在很多发展1乐国安 管健 王恩界 《公务员犯罪心理剖析》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3页乐国安 管健 王恩界 《公务员犯罪心理剖析》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4页

中国家的状况与美国相反,也由于传统规范的约束,只是这些国家通过个人经营活动而致富的机会极为有限。因此这些社会中,政治是获得财富的唯一途径。”3

我们都知道,公务员是一个高学历的群体,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人才,我相信,没有那个公务员在就职的那一刻起就打定主意要贪污、要玩忽职守、要出卖国家,但是事实上却是,在经历了数载的官场生活后,公务员的犯罪行为就显现出来,甚至屡见不鲜。究竟是什么让最开始一个一个正直的热血爱国青年走上了犯罪腐朽的道路?《公务员犯罪心理剖析》的第二篇,就对公务员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精神分析理论来源于西格蒙特·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一般认为,将复活亿的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与犯罪行为联系在一起,是奥格斯特·埃其浩(Auguset Alchhorn)、雷德尔(Rdle)、凯特·弗里德兰德(Kate Friendlander)和戴维·费尔德曼(David Feldman)等人的成果。4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出发,分析家们认为促使个体犯罪的主观内在是本我。本我是人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本我的存在无可厚非。本我是按照快乐原则出发的,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它要使欲望得到满足,是本我找到最终的出路,这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受贿案件中嫌疑人的行为了。而另一方面,人又有着“自我”这一理智的一方面。公务员犯罪行为的产生在精神分析家看来,是由于犯罪者的不完善的自我造成的。5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还有超我的部分。在公务员,超我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良心,其二是自我理想。在公务员工作的初始阶段,我相信他们都有一个良好的超我完善体系。可以说,超我为他们的工作、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试想如果标准中都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权利过期作废”等思想的话,即便他有完美的自我,也必然走上犯罪的道路。

社会学习理论是解释人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行为主义理论,通俗点说,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毕竟没有一个人生来就知道怎么犯罪。艾伯特·班杜拉(Abert Bandura)认为,通过观察学习和直接学习可以让一个人学会如何犯罪。就公务员而言,他们通过观察学习,了解了犯罪后带来的利益,从而有了犯罪的动机,也知道了犯罪行为的操作方法,进而实施犯罪。另一方面,凭借直接经验学习,3苏满满 《腐败心理预防论》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年 第3页沈政 《法律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年

5则是通过对自身犯罪行为或错误行为结果的经验而形成的,这是一种强化学习。6行为者因为一次的行为尝到甜头,从而泥足深陷,一发不可收拾,这种情况在贪污受贿案件中屡见不鲜,多少公务员在供述中都有提到,原本只是想干一次,可是最后经不住诱惑,一而再再而三的犯罪。

挫折-侵犯理论把人类的犯罪行为系统的定义为对环境的反应的第一次尝试。而在公务员犯罪的研究中,挫折-侵犯表现为公职人员的内心不平衡和强烈的不满足欲望。各种各样的挫折极有可能引发公务员在面对挫折的情况下感到无望,从而力图在实施公务员犯罪过程中加以补偿,有着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自然这些公务员们也就无畏于犯罪了。

总所周知,公务员犯罪有着相当的社会危害性,而要降低公务员犯罪率,唯一的方法就是防患于未然了。研究公务员犯罪的心理也就是为了有效地预防公务员犯罪。可以说,犯罪预防是犯罪科学研究的归宿。8《公务员犯罪心理剖析》中提到,对公务员犯罪心理预防的途径有:不断完善社会风气以期给公务员的成长创造良好正确的环境、传授社会文化与社会规范从而在公务员心中树立正确的思想标准、大力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和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把犯罪的萌芽及时扼杀,对于公务员自身,则要加强自身修养、善于自我调节,毕竟犯罪时个体的主观行为,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预防公务员犯罪根本上还是需要公务员自身的努力。6

7乐国安 管健 王恩界 《公务员犯罪心理剖析》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65页 乐国安 管健 王恩界 《公务员犯罪心理剖析》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81页

《犯罪心理学》教学大纲

《犯罪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犯罪心理学课程是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占4学分,课内学时为72个学时。 二、课程内......

《犯罪心理学》教学大纲

《犯罪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犯罪心理学(英文): 课程编号: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二、课程内容简介《犯罪心理学》课程研究影响和支配......

犯罪心理学心得体会

犯罪心理学心得体会通过学习犯罪心理学,我对这门科学有了更深的理解,犯罪心理是人类固有的潜在心理。犯罪是一种特别危险的侵害法益的不法行为。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

犯罪心理学学习心得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慢慢的,从《犯罪心理学》这门课中,我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

犯罪心理学心得体会

犯罪心理学心得犯罪是一种特别危险的侵害利益的不法行为。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

下载《公务员犯罪心理学》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务员犯罪心理学》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