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思想史提纲_中国社会思想史重点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0:22: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社会思想史提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社会思想史重点”。

中国社会思想史提纲

第一、西周至战国:

1. 商王自称“余一人”,表明已经有了与其他被统治者对立的王权意识。

2. 宗法制度是西周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特点,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的社会继替制度。3. 西周礼治思想的原则是亲亲和尊尊。

4. 周公旦的社会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敬天、明德、保民”思想体系中。5. 西周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6. “克己复礼为仁”,是要把“礼”的规范内化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过程。7. “为政以德”是孔子的社会管理准则。8.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是对后代学者影响最大的人性论观点。9.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反映了孟子关于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层的思想。10. 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强调后天学习、社会化的重要性。

11. “隆礼重法”的实质是把刑罚纳入礼治范围,体现了荀子的王道思想。12. “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的社会平等观。

13. 墨子的社会控制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天志、明鬼、尚同”主张中。14. “道法自然”是老子社会思想的哲学基础。15. 老子的理想治世模式是“无为而无不为”。16. 庄子的“在宥天下”,是追求宽容自在,提倡无治主义。

17. 庄子认为文明的发展就像“骈拇枝指”一样,都是无用的赘生物。18. 管子学派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为政之本、首在富民。19. “四民分居定业”是管仲社会组织思想的基本内容。20. 在商鞅看来,“立法明分”是治国的不二法门。21. 韩非认为,人人都有“欲利之心”,人人都以“计算之心相待”。

重点概念:宗法制度;《洪范》五行说;“复礼”;“性善论”;“性恶论”;“道法自然”;“尚贤”;轻重之术

要点归纳:孔子的人际关系准则;孟子的“仁政”;荀子的“明分使群”思想;韩非“法、术、势”相济说;老子文化演进论

思考与分析:周公思想的特点与影响; “为政以德”社会管理思想的内容和意义;比较儒家与法家社会思想的异同得失。

第二、秦汉魏晋南北朝社会:

1. 贾谊《治安策》提出的社会整合方案是礼法并用、以礼治为主。2. 《公羊传》提出“春秋当新王”,是说孔子借以“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3. 董仲舒的“性三品”,是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综合。

4. 董仲舒的灾异符命说,是借以戒惧人君,达到限制君权的目的。

5. 《礼运》用“天下为公”来概括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6. 王充的《论衡》,致力于批评肃清谶纬思想的谬误。

7. “饥寒致乱”是王充分析社会问题产生基本原因的判断。8. 《太平经》的理想社会是:“财产公有、人人劳动、互爱互助、刑罚不用”。9. 玄学的“三玄”,是指《周易》、《老子》、《庄子》。

10. 何晏、王弼是“正始玄学”的代表人物,提出“名教出于自然”,君主应该“无为而治”。

11. 阮籍批评名教的虚伪性,指责“君子”们“假廉以成贪”。12. 嵇康提出名教致乱论,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13. 郭象的《庄子注》提出“名教即自然”。

14. 葛洪《抱朴子》中,社会控制理论的特点是“内道外儒”。15. 葛洪思想中最值得珍视的是社会进化思想。

16. 鲍敬言主张消灭君主制度,认为君主是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重点概念:《淮南子》;天人感应;董仲舒;谶纬之学;玄学;《抱朴子》

要点归纳:《礼记》论“礼”的社会功能;董仲舒关于春秋决狱的基本思想;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太平经中的“承负”说

思考与分析:《盐铁论》中的儒法之争;“天人感应”学说;王充的社会思想。

第三、隋唐至明末清初:

1. 王通提出“三教可一”,是吸收佛道思想来改造和复兴儒学。

2. 韩愈极力批评佛教盛行带来的社会问题,主张恢复保存儒家道统。3. 柳宗元认为社会产生于人们的生存需要和利益争斗。4. 李觏提出人类生活需求为“礼之大本”,乐、刑、政为“礼之三支”。5. 王安石提出“法先王之意”,作为变法活动的指导思想。6. 张载提出“渐复三代”,目的是变革当前的现实。

7. 《西铭》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理想社会构想,突出普遍的人类之爱。8. 程颢、程颐(二程)的思想学说被称为“洛学”,融儒、道、佛与一炉,使新儒学——宋代道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9. 二程对“仁、义、礼、乐、忠恕”等儒家基本概念进行了重新阐释,是传统社会规范思想的新发展。

10. 二程强调“尊师重道”,希望学术能够指导现实政治。11.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用意在于“格君心之非”。12. 朱熹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个人修身是治国平天下之本。13. 在处世态度方面,朱熹特别强调“中庸”原则。14.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阳明先生),建立起自己的“心学”体系,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理论。

15. 王守仁的理想社会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16.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核心概念,“良知”就是“天理”,要靠“良知”和“心”去灭人欲。

17. 王守仁提倡实行“十家牌法”建立社区组织,并订立“乡约”强化管理。

18. 陈亮是南宋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并行不悖的,义理就在欲利之中。

19. 叶适是浙东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注重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充分反映了永嘉学派重视“功利”的特色。

20.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强调社会控制措施与契约的重要性,被学者称为中国的“民约论”。

21. 假托对上古“三代”的回顾,黄宗羲描绘了一个君主为民兴利而不享其利的理想社会。22. 黄宗羲肯定人欲的合理,认为让民众“各得自私、各得自利”是天经地义的“大公”,反映了时代性的进步要求。

23. 顾炎武崇尚务实精神,主张“经世致用”,对宋明理学家空谈性理的学风进行了尖锐批评。

24. 顾炎武以拯救社会为己任,揭露和批评“生员制度”的社会弊害,建议“用辟举之法,而并存生儒之制”。

25. 在顾炎武的理想社会里,氏族宗法组织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作用,同时还能发挥贫富相济的社会保障作用。

26. 王夫之主张性善,但提出“人性”是“日生日成”和“习与性成”的观点,因此必须注重人的社会化过程。

27. 王夫之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欲”的主张,并据以提出实行“均平”以解决“偏欲”的方案。

28. 王夫之批判社会循环论和社会倒退论,提出了“后胜于古”和“理势合一”的社会进化论。

重点概念:柳宗元的进化论;李觏的“周礼致太平”;张载与《西铭》;二程思想;朱熹评价;王守仁心学;异端李贽;黄宗羲的社会契约思想;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王夫之的社会进化论。

要点归纳:韩愈的“儒家道统说”;熙宁新法的主要内容;朱熹的“修身”方法;叶适论人的社会性

思考与分析:试论朱熹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社会思想;比较王守仁与朱熹社会思想的异同;比较黄宗羲与顾炎武社会思想的特点。

第四、鸦片战争以后:

1. 鸦片战争前夜的龚自珍极力呼吁变革,并根据“公羊三世说”引申为“据乱世”、“升平

世”、“太平世”的思想,证明社会变迁的必然性。

2. 针对当时社会的贫富分化问题,龚自珍提出“农宗方案”,构想了“宗族社会保障”的典型模式。

3. 鸦片战争以后,魏源编撰《圣武记》《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4. 为了匡时救世,魏源继承经世致用学术传统,提出了系统的社会改革主张。

5. 洪秀全“普天之下皆兄弟”的平等论,是基督教平等思想和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结合。6.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以一切土地平均分配为核心,提出了一整套建立“天国”的理想社会方案。

7. 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一个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基本目标是实现资本主义的现代化。

8. 《资政新篇》还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中国福利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具有近代意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9. 曾国藩以仁为安身立命之本,认为“小仁”是“大仁”之贼。10. 曾国藩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开设机器制造局和译局。11. 严复是中国近代最早系统介绍西方思想的学者,《天演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传统思想有巨大冲击。

12. 《群学肄言》翻译自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强调人民的自我组织和自治。13. 戊戌维新派的精神领袖康有为,积极主张变易进化,把“公羊三世说”与“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这三种制度联系起来,形成“三世”的社会进化模式。14. 康有为批判洋务派的“变事”不“变制”的局限,主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同时“变法”。

15. 康有为的大同社会,是一个实行“公养”、“公教”和“公恤”的福利社会。16. 谭嗣同以“仁-通-平等”社会观的基本原则,展开对当时君主专制政体的批判。17.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体现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18. 章太炎反对改良、主张革命,驳斥康有为的保皇思想。19. 章太炎提出“合群明分”,是希望民族团结,建立新的社会秩序。20. 邹容的《革命军》,主题是批判专制主义的历史和现实,号召开展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运动。

重点概念:魏源的中西文化观;拜上帝会;《资政新篇》;康有为的“三世说”;平均地权

要点归纳:龚自珍的“农宗论”;严复的社会进化论思想;谭嗣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义和团爆发的原因

思考与分析: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章太炎对代议制民主的批评

中国社会思想史提纲

中国社会思想史提纲第一、西周至战国:1. 商王自称“余一人”,表明已经有了与其他被统治者对立的王权意识。2. 宗法制度是西周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特点,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的社会......

中国社会思想史期中作业

“中国社会思想史”课程期中作业适用专业、年级:历史学2011级以“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现代价值”为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课程论文。 比如:老子无为思想与现代社会管......

2023年中国社会思想史心得(通用14篇)

可以梳理思路、提炼核心,提高表达和思考能力。如何充分利用总结的作用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对总结写作还不太了解,不妨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

精选中国社会思想史心得大全(19篇)

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总结的过程,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总结写作要注重提炼和归纳,做到简练明了,突出主题和要点。“总结是成功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范文,希......

最热中国社会思想史读后感范文(22篇)

读后感是一种对所读书籍内容的概括和思考。写读后感时,可以关注作品的内在价值和意义,探索作者所传达的观点和思想,思考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现在我将分享一些精选的读后感范文......

下载中国社会思想史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社会思想史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