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分析原理_发动机工作原理分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0:18: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发动机分析原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发动机工作原理分析”。

柴油机故障分析

内燃机中级技术工人培训试用教材

第一节

柴油机故障的征象和分析故障的原则

一、柴油机故障的征象

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件的自然磨损和变形,使用维护不当、装配和维修质量不良等原因,使柴油机性能下降,出现不正常的现象,甚至不能继续工作,这种现象称为故障。

当柴油机发生故障时,往往通过一个或几个征象表现出来,一般这些征象都具有可观、可听、可嗅、可模、可测量的性质。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不正常:如不易起动,转速不稳、不能带负荷、自动停车等;

2、声音不正常:如发出不正常的敲击声、放炮声、吹嘘声等;

3、温度不正常:如排气管过热、机油过热、冷却水过热、轴承过热等;

4、外观不正常:如排气管冒白烟、黑烟、蓝烟、漏水、漏气等;

5、消耗不正常:如柴油、冷却水、机油等消耗量增加,油面及水面升高或降低;

6、气味不正常:如排气管带很浓的柴油和机油的气味,以及不正常的嗅味和焦味等。

柴油机故障的发生大部分是由于使用时不遵守操作规程,不注意保养工作,装配和调整不正确以及一些零件的磨损而引起的。因此,正确的使用和及时的保养是防止和减少故障的有效办法。但有时发生了故障,也应当仔细的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时加以排除。

二、分析故障的原则

为了能迅速、有效地排除故障,要对故障产生的部位和原因进行正确的判断。因此要求在了解故障的基本征象后,根据该柴油机构造和原理上的特点,全面地分析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然后根据从简到繁、由表及里、按系统逐个分析,最后找出故障的实际原因,加以排除。根据实际中总结出来的判断故障的经验是:搞清征象、结合构造,联系原理,具体分析,从简到繁、由表及里、按系统分段,逐步检查。绝不能在没有弄清问题之前,随便乱拆机器。这样不但不能消除故障,还可能发生新的故障。

实际上,故障的征象是一定的故障原因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的表现,当改变工作条件时,故障的征象也随之改变,只在某一种条件下的表现,故障的征象表现得更为明显。根据这个道理,广大机务机务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很多提高观察和听诊效果的技术措施和方法,使故障征象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现将这些方法介绍如下:

1、停缸法:依次地停止某缸供油,观察故障征象变化的情况,以判断某缸是否有故障。如柴油机发生断续冒烟,但在停止某缸的工作时此现象即消失,则证明此缸有故障,应对此缸进行分析。

2、比较法:分析故障时,若对某一机件有怀疑,可以用技术状态正常的备件去替换,根据替换后工作情况的变化,来判明原件的技术状态是否正常。一般

对喷油器的故障可以采用这种检查方法,这时可以换上一个备用喷油器,以判断原用喷油器是否产生了故障。

3、试探法:在分析故障原因时,往往由于经验缺乏,不能肯定故障的原因,而要进行某些试探性调整和拆卸。以观察故障征象的变化,来寻找或反证故障产生的部位。如怀疑活塞组在气缸内磨损严重,可向缸内灌点机油,若气缸压缩性变好了,说明所怀疑的故障原因正确。但试探时必须遵守“少拆卸”的原则,并在确有把握恢复原有状态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4、变速法:在升降柴油机转速的瞬时,注意观察故障征象的变化情况,从中选择出适宜的转速,使故障的征象表现得更为突出。一般情况下多采用低转速运转,因为这时柴油机转得慢,故障征象持续时间长,便于人们观察和检查。如检查配气机构,由于气门间隙过大引起的敲击声时,就采用这种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上述几种方法常常是综合采用相成的效果。

第二节

曲柄连杆机构故障分析

一、气缸漏气

1、征象

(1)漏气:由于气缸内压缩力不足,故很易容摇转曲轴,并在转动曲轴时,有气体漏入曲轴箱发生“咝咝”声,打开加机油口盖处,听得较清楚,漏气严重时还会引起曲轴箱爆炸。

(2)起动困难:起动后工作不平稳,功率不足,曲轴箱的通气管(加机油口盖)冒烟或从油底壳接缝处向外渗机油。

(3)在起动、低速、大负荷、转速变化时沿气缸全长有敲击声(敲缸),一般随柴油机走热后响声逐渐减轻。

(4)由于机油窜入燃烧室内燃烧,除机油消耗量增加外,同时活塞顶及燃烧室大量积炭,活塞环胶结,排气冒蓝烟,严重时排气窜机油。(5)燃油燃烧不完全,燃油消耗率高,排气冒黑烟。

(6)水温和机油温度高,有的零部件过热,如气缸盖、排气管等。

2、原因

(1)气缸套、活塞、活塞环过度磨损,势必造成气缸间隙、活塞环的开口间隙和侧向间隙增大,因而密封性差,造成漏气。

(2)由于使用及保养不当和其它原因而造成活塞、汽缸的速磨损。例如:1)空气滤清器油盘中缺油,或空气滤清器与进气管接触不严密。另外,在清洗空气滤清器后,滤芯总成装错或内、外橡胶密封圈装错等,均会在进气中夹尘土进入气缸,加剧气缸等的磨损。2)机油不足或不清洁或变质,使活塞与气缸早期磨损。3)冷车起动后,未经预热立即投入工作;或长时间在水温较低情况下怠速运转,使燃烧气体中的水蒸气凝成水滴,并和其它燃烧生成物形成酸性物质(流酸等)腐蚀气缸壁,使磨损加剧。4)更换活塞环时,由于气环的开口间隙和侧间隙过大;扭曲环或锥形环装反;油环磨损或油环回油孔被积炭堵塞。更换气缸套时,缸套质量不佳,粗糙度不够;装配时,清洗不干净或气缸间隙过大;油底壳中机油面过高等原因,都会使大量机油窜入气缸内燃烧,使活塞环(特别是第一道路环)胶结在环槽中失去弹力,从而密封性大为减弱。同时,由于积炭过多,也加速这些零件磨损。5)由于柴油机长期在高温或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活塞环弹力减弱;或由于安装不正确或在工作中由于缸套椭圆过大,而使活塞环自动转位,使各环开口重合,都会造成漏气,加速磨损。(3)连杆弯曲、扭曲变形;;连杆大小头孔中心线互相歪斜不平行;或主轴颈与连杆轴颈不平行,造成气缸单边偏磨。

(4)活塞环拆断、活塞销卡环和活塞销窜出,使缸壁严重刮伤,也会产生漏气。(5)新机或大修后的柴油机(或新换缸套及活塞组),未磨合好就投入作业,也会加速磨损。

3、检查与判断:由于柴油机其它系统的故障,也会出现上述征象中的一个或几个征象,这就给判断故障带来了困难。

检查压缩压力,目前多用气缸压力表来测定,检查前应使柴油机水温在65℃以上,拆下被检查缸的喷油器,装上气缸压力表,使喷油泵停止供油;然后用起动机带动曲轴转动(或拆下全部喷油器,用手摇转曲轴变亦可),此时压力表的最高读数,即为该缸压缩终了的气缸压力。柴油机一般正常压力为30—40公斤/平方厘米,磨损后的压力应不低于原厂标准的70—80%。

(1)在检查中发现压力过低,并在加机油口听到漏气声,可向该缸注入少量机油后再检查一次。若压力显著提高,漏气声消失,则表明该缸的缸套和活塞组零件严重磨损漏气。

(2)检查时若在排气管口或进气管听到“嗤嗤”漏气声,说明该缸气门与气门座之间关闭不严而漏气。

(3)如喷油器安装孔漏气,可在工作中从外部直接看到,轻者有泡沫冒出;重者会出现“嗤嗤”漏气声,并伴之有气体冲出。

(4)气缸垫漏气,也会使压缩力不足,判断方法,可参考“烧气缸垫”故障中各项。

4、排除方法:拆除活塞环间隙、活塞裙部和气缸的配合间隙以及气缸的失圆度。若活塞和气缸磨损不严重时可重换活塞环,并将缸套旋转90°安装。若磨损严重,应镗缸后采用相应的加大活塞和活塞环,或全部换换标准的气缸、活塞及活塞环。若因连杆弯扭造成的偏磨应校正连杆。

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失效应及时更换,并按时更换机油。

在野外,由于气缸漏气,在紧急情况下往往多次起动不了后感到更难起动。如果没有其它问题,主要是因压缩力不足而造成。判断方法是扳动飞轮,如一松手飞轮能往回倒转,说明压缩情况还好;如已不能倒转,往往由于多次起动后,过多的柴油冲走了机油,缸内的密封情况更坏而更难起动。可卸去全部喷油器,倒入少量机油,停车手柄板至停油位置,按起动按钮,使机油涂于缸壁表面后,再装上喷油器,重新起动。

二、气缸垫烧损

气缸垫烧损后,柴油机往往仍可发动,但带负荷后,功率不足,严重时柴油机不能工作,并可能造成某些有关零件的损伤,因此,要认真预防和排除。

1、征象:气缸烧损后就失去密封作用,发生窜气、漏水或漏油现象。气缸垫烧损的部位可以看到黑斑,而且用棉纱也不易擦净。气缸垫烧损的部位不同,所表现的外征也各不相同。如:

(1)当烧坏部位在相邻两缸窜气。不减压摇转曲轴时,两缸的压缩力都不足;工作时冒烟,柴油机没劲,转速明显下降,达不到标定转速。

(2)当烧坏部位使气缸与冷却水孔穿通时,由于气体窜入冷却水套,即使水温不高,水箱中也有很大压力的蒸气外冒,随着温度升高,冒热气现象更加严重,在水箱中发出“鼓鼓”的冒泡声;进、排气管中向外冒白色蒸气,甚至向外

窜水;卸下喷油器时,从孔中向外窜水。

(3)当烧坏部位使气缸与缸盖螺栓孔的缸垫边缘相通时,漏气处会有断续的淡黄色泡沫产生,严重时除能听到“吱吱”的声音外,还可看到烟色,有时还有漏油、漏水现象,缸盖螺栓及孔上有积炭。

(4)当烧坏部位使气缸与机体上平面的机油孔相通时,气体窜入润滑系,机油温度升高,机油变质;通往气缸盖上部润滑气门机构的机油中有气泡。

(5)当烧坏部位使气缸与冷却水套、润滑油道相通时,在水箱的水面上有黄褐色的机油泡沫;油底壳机油中有水,从加机油口处向外冒热气;严重时,排气管出机油和水。

原因

(1)气缸垫的质量不好,铜皮内的石棉布置不均匀,特别是燃烧室周围处没有布置均匀时,最易冲坏气缸垫。

(2)拧紧气缸盖的螺栓顺序不正确,或末拧到规定的扭力,或各拧紧扭力不均匀,以致使气缸盖平面压力不均匀,气缸垫没有完全贴合在气缸体与气缸盖的接合面上。这样气缸垫最易漏气冲坏,而且易使气缸盖变形。

(3)气缸套高出机体平面,各缸套高度不平或高度不够或凸出过多,使气缸盖压不紧,燃烧气体窜出,烧坏气缸垫。

(4)缸盖螺母紧的次数过多、过紧(超过规定扭矩)因而使螺栓周围的缸体平面被螺栓拉凸得起不平,结果使缸盖压不严密,燃烧气体冲出,烧坏气缸垫。

(5)缸盖或气缸体的接触平面不平,使气缸垫不能平整压实而冲坏气缸垫。如气缸垫经常在同一部位损坏,则多系气缸盖或气缸体不平所造成。

(6)柴油机工作温度过高,如超负荷工作,喷油时间过迟、气缸垫在高温下工作,很容易失去原有的弹性,使气缸垫变得非常脆弱而最后被烧毁。

(7)柴油机长期处于喷油时间过早情况下工作,由于柴油被喷入压力和温度都不高的空气中,物理化学准备条件较差,着火落后期延长,导致速燃期压力升高率增大,往往超过允许范围,产生冲击性气体压力载荷,也容易冲坏气缸垫。

(8)气缸垫使用时间过久或拆装次数多,汽缸垫便会失去弹性,不能很好地起到密封作用,若继续使用便会烧毁。

(9)选用的汽缸垫厚度不够,使柴油机压缩比增高,从而燃烧压力便增高,再加之汽缸垫太薄会封闭不严而易被冲坏。

(10)拆下汽缸垫后,随意放置,没有挂起来或放平,使汽缸垫变形或损坏,装上使用时候会烧毁。

(11)汽缸盖和汽缸垫安装时不清洁,使汽缸盖、汽缸体平面接触不严。(12)由于柴油中混入水分,在高温的作用下,产生有机酸,汽缸盖被腐蚀成蜂窝状的麻点,窜气而冲坏。

3.排除方法

(1)发现汽缸垫稍有损坏应立即更换,对于弹性减弱气缸垫,经过在机油中加温后还能继续使用。如果发现气缸垫漏气但没有烧损,可在漏气部位加铜皮(厚约0.2毫米)即可防漏。也可以将缸垫在火焰上均匀地烤一烤,由于石棉膨胀,使缸垫复原,防止漏气。

(2)气缸体与气缸盖平面不平时需铲刮修平。

(3)气缸套凸出高度不够或不一致时,需加以调整和修理,使其达到规定值。同一台柴油机各缸凸出高度相差不得大于0.05毫米。

(4)更换气缸垫时应测量余隙。余隙太大,压缩比变小,影响柴油机功率;

余隙太小,压缩比变大,不但易烧坏气缸垫而且会造成气门碰活塞顶。

三、气缸体、气缸盖破裂 气缸体、气缸盖破裂的主要是使用不当。破裂部位一般在进、排气门座之间,燃烧室与气门座之间,两缸之间的鼻梁,水套、水道空以及气缸盖螺栓固定空等部位。

1.征象

(1)水箱内冒气泡,冷却水迅速消耗,柴油机工作不稳定,功率下降,声音不正常,甚至不能继续工作。

(2)当外部破裂时,水向外渗漏;内部破裂时,水漏到油底壳使油面增高;水漏到气缸中会变成蒸汽随同废气一起排出,使排气冒白烟,柴油机不易起动。

2.原因:气缸盖经常处于高温、高压下工作,燃烧时最高瞬时压力可达60-70公斤/厘米2;最高温度可达1800-2000℃左右;假如柴油机2000转/分运行,则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将是每分钟1000次的转度变化着,热冲击十分强烈。根据实际测量,缸盖底面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对应活塞凹槽处得缸盖温度较高,而缸与缸之间的出砂孔和孔边缘的温度较低。由于存在温差,相应生产热应力及残余应力,最后导致出现裂纹和损坏。现从使用维护角度分析原因如下:

(1)严寒季节起动时,向冷机内骤加过热的开水。

(2)在严寒季节冷却水结冰而胀坏.故冬季使用时在停车后约半小时,应将冷却水放尽。最好用摇手柄转动曲轴数圈。排除水泵内的存水,水泵放水阀不必关上.以免积存冷却水。注意水箱通气孔应畅通,以免影响放水。

(3)柴油机温度过高时,突然加入冷却水,这样极易引起炸裂。如冬季使用柴油机时,有的机手为了便于起动.先将柴油机起动后.再加冷水.这样做是不好的。因为起动后机体内部温度迅速升高,加入冷水后便易炸裂。又如柴油机在缺水开锅时突然加入大量冷水,这也是不允许的,应当逐步加入少量冷水使温度降低。

(4)柴油机温度还很高时就放水,使气缸盖机体外部骤冷.内部很热,使各机件温度下降不一致,特别在冬季更趋严重,这样便产生内应力而出现裂纹。因此放水应等柴油机温度降至40-50℃(停车后约半小时)后再进行。

有的人用减压机构进行停车操作,由于突然在高温下吸入过多的冷空气,缸盖等也易炸裂。因此一般不应用减压机构熄火。

(5)柴油机冷车起动后,还没有走热,就突然迅速加大负荷,使气缸盖、机体内由冷骤热,产生内应力而裂开。

(6)气缸盖局部温度过高.如某缸喷油时间不对或喷油量过多,或喷嘴滴漏严重,冷却水道局部堵塞,气缸盖螺栓松紧不均匀,以及气缸盖拆卸次数过多,引起气缸盖挠曲,均会造成局部高温。这时由于冷却速度快慢不一形成裂纹。

(7)柴油机长期超负荷工作,喷油时间过早或过迟,都会引起柴油机过热,使内部机件内外冷却温度不一致,也容易产生热裂。因此在使用中不要长时间超负荷作业,正确调整喷油时间,要经常保持柴油机正常水温(80-95℃).

(8)冷却系水套中水垢过多,影响散热效果,使缸盖底面温度升高,局部热应力集中,导致缸盖产生裂纹;由于柴油机在工作中的震动,使水垢成大块的脱落,水垢脱落处的局部温度下降,造成温差过大,膨胀不一致,产生内应力,因而炸裂。

(9)气缸垫在安装时没有对准孔位(气缸垫上的水孔未与气缸体或气缸盖上的水孔对准),使冷却水流量减小,使柴油机温度升高,气缸盖底面不均匀的温度更加不均匀,导致产生裂纹。

3-排除方法:气缸体、气缸盖的裂纹根据不同情况焊补或更换,四、气缸套破裂

气缸套破裂的原因有下列一些方面:

1.为保证可靠地压紧气缸套,湿缸套上端与气缸盖衬垫压紧部分,要突出机体顶面0.05-0.15毫米(见图1-1)。这个突出量太大,在拧紧气缸盖对,会使气缸套变形,并使凸缘根部产生裂纹。

有的气缸套上端面再有一个台阶,目的是保护气缸垫不致烧损(图1-1).安装这种气缸套的气缸垫时.气缸垫孔应套入这个台阶上·不要搁在上面,否则会使气缸套受的力偏离气缸体承受面.使缸套台肩产生剪切应力而断裂,经常发现在拧紧气缸盖螺栓时,缸套即行断裂,多属此类原因。

2.气缸套与气缸体配台间隙过大;或由于安装时密封胶圈的作用或缸套凸缘下平面不平,以及缸套凸缘与气缸体接触平面中间有杂物,把缸套垫起.使缸套装斜,存活塞侧压力作用下.产生微量的横向摆动,促使在凸缘处产生疲劳裂纹而断裂(图1-2)。

3.在凸缘处不是圆滑过渡而成尖角.有明显刀痕或裂纹,在交变载荷下,此处易产生应力集中.产生微观疲劳裂纹而逐渐扩展,以致断裂。如图1-2,表示出凸缘过渡成尖角的断裂情况。

图1-1带有台阶的气缸套和产生断裂的位置

图1-2气缸套凸缘的断裂及断口形状

4.气缸套外壁积存厚的水垢,影响散热,附于气缸套外壁的水垢可能部分掉落,这样使气缸套受热不均匀.在热应力的影响下发生破裂。

5.使用方面的原因,如柴油机运行中水量不足,甚至断水,使柴油机过热,此时苦突然加入冷水,缸套骤冷收缩.极易产生裂纹。柴油机长期超负荷运转,机械负荷与热负荷急剧增大.也会造成缸套裂纹。袈缝处严重漏水后,气缸内产生“水垫”,造成“顶缸,将连杆顶弯或破坏其它零件,水漏入曲轴箱后,破坏机油性能,易产生烧瓦事故。

6.在安装缸套时,因密封胶圈过紧,用力打下缸套,由于用力不均,使缸套圆角处或其他强度薄弱处产生裂纹。

7.寒冷天气水套内的水没放尽,缸套被冻裂:

8.活塞环折断或活塞销窜动,往往因挤压缸套而造成裂纹。

9.其它还可能是气缸套材质不合格或工艺上没有很好退火等原因,引起缸套断裂。还可 能因缸套锈蚀严重而使强度减弱,引起缸套断裂的情况。

五、活塞烧损与断裂

1.征象:活塞烧损一般产生在活塞顶部;断裂一般产生在活塞顶、机械负荷最大的活塞销座附近和安装油环处。活塞断裂后.机体通气孔处会排出大量浓烟.活

塞破碎会引起捣缸事故。

2.原因:活塞顶烧损与断裂主要是气缸中压力和温度的急剧变化而引起。活塞顶产生断裂的原因有:

(1)喷油器工作不正常.有未雾化的燃油滴在活塞顶上.燃烧时产生局部高温.或因活塞顶积炭严重,造成局部高温而引起活塞顶烧损。

(2)供油时间过早.产生敲缸。由于气缸内压力急剧上升,使活塞受到过大的冲击载荷.因而在活塞顶部易出现裂纹。

(3)长时间超负荷运行,冷却系统缺水,水温过高等,造成柴油机过热,易使活塞顶产生裂纹。

(4)气缸套冷却部位由于水中杂质与水垢沉淀,致使活塞顶散热差,活塞顶易产生裂纹。

(5)经常在柴油机未达到正常温度时迅速增加载荷。

(6)柴油机过热的情况下,突然向冷却系统内加入大量的冷水。

(7)气缸内漏入冷却水或落入零件、杂物或活塞与气门相撞等,产生顶缸现象,造成活塞顶断裂。

活塞在销孔处及其余部位断裂的原因有;

(1)活塞与气缸配合间隙过小,柴油机温度过高,使活塞卡缸而拉断。

(2)气缸与活塞裙部配合间隙过大,工作中活塞在缸套内摆动,又兼受到很大的爆发压力,使活塞撞击缸壁而打坏。

(3)活塞与活塞销紧度过大,使活塞变形或产坐微观裂纹。

(4)安装活塞销时,活塞加热温度不够,活塞销装不进去时,用手锤硬打,强行装入,因而使销座孔内部受到暗伤(或安装后,座孔处就有微小裂纹而未被发现),在柴油机工作中,受到气体爆发压力和活塞运动中的惯性力作用后,使活塞破碎。

(5)连杆弯曲、扭曲等变形,使活塞受较大的附加应力作用而损坏.

(6)活塞环胶着.卡住而使活塞拉断。活塞环润滑条件最差,特别是第一道环,同时工作中受到高温高压气体的影响,并刮下爆发后附在缸壁上的炭灰,因此磨损严重,而易胶着卡住。有时起动困难,大量未燃烧的柴油存积在活塞顶部,或在超负荷时供应过多的柴油,未燃烧部分就形成积炭而将活塞环胶住。又如喷油器雾化不良,或窜机油等而形成的积炭,也多堆积在第一道环处,因而使活塞环胶着卡住。

(7)由于油环槽的周围有很多回油孔,同时,该处的厚度较气环槽薄些,因而减弱了该处的机械强度,故易断裂。

(8)活塞环折断后使活塞卡住,因而活搴被拉断。

(9)活塞材料质量不好,引起活塞损坏。

3.扫除:消除上述造成活塞破裂的原因。并在使用维修过程中,就特别仔细检查活塞顶及销座附近有无裂纹,如发现有裂纹应及时更换。因为活塞断裂初期生产的裂纹往往都很小,

发动机原理—教案

【发动机原理】教案教材: 《汽车发动机原理》张志沛 主编 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长安大学汽车学院机电与动力研究所目 录绪 论 ---------------------------- 第一章 发动机......

发动机原理教案

第一章 内燃机性能指标及实际循环热计算发动机性能指标包括:动力性能指标、经济性能指标、运转性能指标。 内燃机的性能指标与它的工作过程密切相关,只有深入研究内燃机的工作......

汽车发动机原理实验报告

注意:红字注释是表示你们自己要填写的内容!实验项目名称:汽油机负荷特性试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汽油发动机负荷特性的试验方法2.熟悉所用仪器及设备3.学会采集与处理绘制特性曲......

发动机原理教学大纲[材料]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适用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 补充:关于半开卷考试的说明1.课程教学开始前,教师应将课程的有关教学计划、教学要求、考试形式、平时成绩的给分方法等向学......

现有轿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现有轿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分析一.发动机相关结构一.发动机排量:发动机排量是发动机各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一般用升(L)表示。而汽缸工作容积则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

下载发动机分析原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动机分析原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