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基层公务员是指县、区行政区内行政处级及其以下,具有国家行政编制的依法履行公职,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据国家公务员局统计,截止2012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为708.9万人,而其中,90%是科以下干部,60%在县以下机关工作。基层公务员是公务员结构的基础,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连接群众和政府的桥梁。他们的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了解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发现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基层公务员整体素质难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一方面,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政府管理模式也朝着打造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方向转变。然而,部分基层公务员的思想没有发生转变,公共服务意识淡薄,仍然停留在传统理念和惯性思维上,习惯于坐等上门,习惯于凭经验和简单的方法办事,而缺乏开拓创新、积极主动的精神。此外,官僚主义作风还残存在于一些基层公务员的身上,“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还在一些服务窗口中存在。
另一方面,能力难以适应时代需求。一些基层公务员工作技能陈旧,行动效率低下,对于现代办公必须掌握的计算机操作一窍不通,1
难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有的对法律法规、最新政策掌握不全面,导致分析处理问题不够合理,难以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基层公务员进出口渠道流通不畅
近年来,受职位数、编制等的限制,各机关除了通过考录、选调、军转安置等方式少量接收一些基层公务员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进人渠道。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公务员的考录力度,但是公务员的进口渠道太窄,新生力量不足,公务员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出口方面虽然有退休、辞职和辞退等方式,但公务员的惩戒、辞职和辞退等制度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使得出口受阻。此外,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占据了大量县级以上单位的公务员编制,造成县以下单位的公务员升不上去,原地踏步。而乡镇与县级市级部门之间公务员交流轮岗的瓶颈没有打破,公务员、参公管理人员和事业编制人员难以正常流动,都严重阻碍了公务员的交流。
(三)基层公务员培训体系不够完善
教育培训是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必要条件,对于基层公务员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理论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据调查表明,越是身处机关、越是职务高的公务员越有学习培训的机会,而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以及各级机关中的基层公务员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则相对较少。
基层公务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一方面,基层公务员培训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公务员培训与自己升
迁、调动的关系并不大,因而很多基层公务员对学习培训不够重视,参与热情不高,欠缺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公务员培训存在培训内容结构不合理、培训方式手段单一的问题。公务员培训较为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忽视了业务知识和岗位能力的培训,培训内容实用性较差。而公务员培训的形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传授教材上的知识,缺乏应用性和灵活性,既难以提高受培训者的学习兴趣,更无益于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公务员处理实务的能力。
(四)基层公务员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合理
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实施其他各项公务员制度的依据和基础,是公务员制度的“中枢”,在整个公务员制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层公务员考核却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首先,在考核中采用的指标多数存在着大而全、粗而模糊的问题,难以切实对基层公务员所做工作进行考核。其次,考核方式过于单一。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考核应采取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但在执行时则存在只重领导考核、年终考核和定性考核的现象。再有,按比例分配名额、轮流坐庄、领导干部评为优秀等现象在考核中常常存在,使得基层公务员考核评价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起到以考核为基础、合理奖惩的目的。
(五)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政府的行政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而激励机制则直接影响到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状况。现行体
制下,公务员激励方式主要有晋升、提高待遇和进行奖励。金字塔状的职位则让基层公务员看不到晋升的希望,待遇也难以得到增加。而在奖惩方面,由于公务员考核评价体制不够合理,基层公务员很难获得评奖评优的机会,容易挫伤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同时,基层公务员考核的结果与其奖金的发放关系不大,考核奖惩的激励作用也被弱化了。
二、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疏通基层公务员进出口渠道,完善用人机制
公务员的选拔任用,不仅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而且要有一套相应的标准和程序。一是要加强公务员公开选拔,坚持凡进必考,通过考试选拔各种专业类型的优秀人才。二是要探索公务员聘用制,逐步缩小永久性职业雇员人数,扩大短期聘用人员的数量,增加基层公务员进出口管理的弹性。三是要打破晋升任用上论资排辈的习惯,以德、才为标准选拔任用人才,扩大基层公务员升职空间。
在公务员出口方面,要严格执行公务员辞职、辞退和退休制度,杜绝占编现象的发生。增强公务员、参公管理人员和事业编制人员之间的交流,扩大基层公务员的发展空间。对于被辞退的公务员要提供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再就业。
(二)健全基层公务员培训体系,注重实际效果
为加快转变基层公务员落后的行政思想,提高其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提升基层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要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一是要增强基层公务员对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把教育培训作为晋升的重要条件之一,把教育培训的结果与考核、奖惩相挂钩挂钩,增强基层公务员参与教育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二是要创新基层公务员培训形式。改变以往统一上大课的模式,针对不同受训者的素质和特点,将知识水平相近、工作内容相似的受训者安排在一起上课,增强课堂针对性,提高培训效率。三是要优化基层公务员培训内容。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提高培训中业务知识的比例,增强教育培训的实用性。同时,要注重经济、法律、管理、科技等各方面知识的传授,以开阔基层公务员的视野,提高其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改进基层公务员考核办法,创新考核体系
进一步改进基层公务员考核评价办法,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实行差异化考核。改变以往千人一面的传统做法,根据部门具体工作的特点和职务级别的不同,明确基层公务员个体考核的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二是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基层公务员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是群众,因此,不仅仅要重视领导考核,更要加强群众监督,接受群众评价。将领导考核、群众评价和同事互评有机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对基层公务员进行全面考核;三是要实现考核常态化。对基层公务员的考核要贯穿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经常性考核、常态化考核,将平时考核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和基础,克服“平时不考核,年终算总账”的问题。四是实行信息化考核。建立信息化的绩效考核平台,可以克服传统面谈、纸质考核存在的时间
滞后、感情干扰等问题,提高考核效率,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四)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提高公务员积极性
要充分发挥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一是从物质待遇方面激发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将现行的等级工资制向绩效工资制转变,根据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和做出的贡献发放工资,根据绩效考核评价的结果发放奖金,鼓励基层公务员争先创优;二是从精神文化方面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各级行政机关要努力营造开放、坦诚的工作氛围,领导者要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关心人才。对于工作努力认真的基层公务员要给予精神方面的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基层公务员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对所处机关的归属感,最终提高工作积极性;三是要引进竞争淘汰机制。惩处、辞退是负激励中重要手段,在淘汰的压力下,基层公务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会有所增强。对于工作散漫、违法乱纪,且屡教不改的人员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采取辞退的措施,淘汰掉不能履行公务员职责的人员。以此,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激励基层公务员努力工作,不断进步。
总之,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切实转变思路,完善创新各项体系,最终才能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日期:2009-07-20 作者:武 建 红 来源:容城分局 【选择字号:大 中 小】基层公务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公务员队伍是国家机器......
精选范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共2篇) 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课题组,下设一个综合材料组和三个调研小组,分机关、事业、企业三块开展调研,以问卷调查......
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课题组,下设一个综合材料组和三个调研小组,分机关、事业、企业三块开展调研,以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
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课题组,下设一个综合材料组和三个调研小组,分机关、事业、企业三块开展调研,以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
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课题组,下设一个综合材料组和三个调研小组,分机关、事业、企业三块开展调研,以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