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六)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江苏高中历史重点”。
课时检测
(六)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 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 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 D.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美
解析:选B 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如下信息:“青铜礼器”及其装饰、“乐器”、“生产工具”、“兵器”、“铜镞”及其数量,根据这些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材料没有反映A项,C、D两项反映部分材料信息,不符题意。正确答案为B项。
2.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多种样式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主要的货币样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的圜钱。这说明当时赵国()A.手工业技术很发达 C.一度取得霸主地位
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
D.积极开展商贸活动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赵国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铸造了多种多样的青铜货币,这说明赵国积极开展商贸活动,故选D项。A、B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3.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时,市场管理者“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A.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 B.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C.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 D.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人冲突不断
解析:选C 秦汉时期国家对商业管理严格,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商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故B项错误;政府对商业买卖诉讼依照契约办事,反映出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D项,排除。
4.唐中宗时,两京诸市在正铺外更造偏铺以适应需要,坊内也不断出现店肆,如长安胜业坊出现卖蒸饼的店家,宣平坊内有油坊等。这说明当时()A.城市坊市分离格局已形成 B.政府重视对城市严格管理 C.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限制 D.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选C 城市坊市分离的格局形成于唐朝之前,且从材料中“坊内也不断出现店肆”可知,坊和市界限不是十分严格,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重视对城市严格管理,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原来的界限严格的坊市制度出现变化,体现了商业活动打破了空间限制,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
5.五代后周世宗诏曰:“(东京)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络绎无穷。„„宜令所司于京城四面别筑罗城,先立标识„„今后凡有营葬并草市,并须去标识七里外。其标识内,候宫中擎画,定军营、街巷、仓场、诸司公廨院,务了,即任百姓营造”。由此可见,当时东京城内()A.邸店难以满足商帮需求 B.商品交易受官府直接监管
C.商业活动不受空间限制 D.草市场所由政府明确划定
解析:选C 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与材料中“五代后周世宗诏曰”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商品交易受官府直接监管,故B项错误;因为“(东京)坊市之中,邸店有限”、所以才有“京城四面„„先立标识„„其标识内„„即任百姓营造”,这表明商业活动不受坊市限制,故C项正确;“草市,并须去标识七里外”,与材料中“当时东京城内”不符,故D项错误。
6.如图是宋代常州不同区域商税额的增长示意图。图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州城的商业中心地位严重动摇 B.镇场商业对县城形成挑战之势 C.抑商政策导致县城商业发展缓慢 D.坊市界限打破刺激镇场商业繁荣
解析:选B 材料中“州城”与“镇场”基本持平,故A项错误;材料中“镇场”是“县城”双倍多,说明镇场兴起很快,故B项正确;“宋代”抑商政策不突出,也不会只针对县城,故C项错误;坊市界限打破不会只刺激镇场,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0分)7.(2017·江苏高考)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8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徽州商人”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民间海外贸易兴起”“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等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信息“商业很发达”“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等方面回答。
答案:(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八)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
单元检测(八) 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
标题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政治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单元检测(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单项选择题1.2017年3月7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位于朝阳区酒仙桥路12号三层北侧的乐天超市存在价格违法行为,市发改委决定对其......
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
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3968
课时检测(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
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五)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课时检测(二十五)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孙中山1894年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作为兴中会誓词,1903年把“创立民国”作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