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创造性地使用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语文电子课本上册”。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
项城市第八初级中学孙惠勇
新的教学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移到对学生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培养。于此,创新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为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认清教育发展形式,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新教材。
在日常教学中,我努力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地对教材进行恰当地取舍、剪裁和重新组合,灵活使用教材,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拓展知识,延伸内涵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对课文的分解和剖析上,还应该拓展空间和视野,以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文章应立足课本,从情节角度延伸,从主题角度延伸,从作家角度延伸,从文体的角度延伸,跳出课堂,沟通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学习《童趣》时,我让学生写了《童年趣事》。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以调动他们内心快乐的成长记忆。学生中有写童年时自己的冒险经历的,有写自己尝试钓鱼的经历的„„学习《理想》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写了《我的理想》,学生的习作中有的写到自己的理想是要当一名科学家,有的是当一名歌手,一名科学院院士„„通过这样的练笔,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了一个大致的雏形,理想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也悄然扎下了根。学了《皇帝的新装》,我让学生续写《皇帝的新装》,学生通过这样的练笔,对细节描写有了一定的掌握,对这篇文章的主旨理解得更透彻了。这些做法都拓展了语文知识,延伸内涵。
二、征引新鲜学材,贴近生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用语文教材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最新的知识介绍给学生,把教材延伸到课外。如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丰富知识,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活动。这些活动都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我在开展《感受自然》综合性活动时,我提前一周布置下去。组织学生办了《感受自然》语文小报,进行了四季写景优美文章摘抄,并开展了综合性活动。在综合性活动中,学生先是大方从容地上台展示他们的《感受自然》语文小报,然后学生自愿朗诵与四季有关的古诗词,进行四季优美文章朗诵,我最后做了小结。课后我将学生的语文小报和优秀摘抄进
行了张贴,这些都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搜集材料能力和朗诵水平,也使得学生的劳动成果有了一个很好的展示的平台。
三、移花接木,善用教学资源
现在,语文课本中编者精心设计选编了许多精美插图,其中有许多著名画家之作,画得惟妙惟肖,形象生动。它延伸拓展了教学视野,烘托映衬了文字情境,丰富了情感意蕴,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课文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如果充分挖掘插图内蕴含的丰富教学资源,就能开出一片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在讲授《我的信念》一课时就很好地利用了插图来拓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先对课本封页插图居里夫人画像进行细致描述,然后再让学生读课后的资料补充,在学习课文,从而加深学生对居里夫人伟大的信念以及伟大的人格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较过去直接学习课文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学生先看插图,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细致描述画面,在让学生猜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一幕,你来想像一下,故事的开端和发展和结局。等学生说完了,再回到课本中学习文本。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要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是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前提;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基础;注重以学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学习精神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保证。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邵刚中心小学马艳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多年来,“以本为本”是处理教材的基本原理。它限制了教师的思想,把教师禁锢在死框子里,影响了教......
激活教材,激活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于 春 梅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数学教材娄底一中康军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程认为除了课本,教师和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当前新课程下的课......
长丰小学数学组教研课题申报材料李江课题:浅谈农村数学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背景:1、教材特点: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学......
小学语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文化小学:李莉2011.12教师可以说是天天都在使用教材,凭借教材把点点滴滴的知识毫无保留地都传授给在坐的每一个学生,借助教材把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