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入园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考申论热点人肉搜索”。
入园难
如何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工作重点,也是申论考试的热点。民生问题属于比较热、比较大众化的问题,属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但迄今为止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尚未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命题,各位考生切不可掉以轻心,目前各地方公务员考试中已多次出现相关的申论题。本文从公务员考试申论特点出发,阐释了“入园难”这一申论热点。
(一)政策解读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召开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会议专门邀请了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学校代表出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二)背景链接
“入园难”,是小孩上幼儿园困难,有的家长甚至觉得比上大学还难。北京、上海、广东、江西等地的幼儿园已经出现入托难现象,成为社会问题引起关注。
近年来,随着适龄入园儿童数量的迅速上升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家长从学前教育开始就追求“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也像“小升初”一般出现了择校现象,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社会对“入托难”反映强烈。
(三)问题表现
(1)目前,对全国31个省(区、市)104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其中“80后”占56.7%,“70后”占28.6%),78.5%的人感觉周围存在幼儿园入园难的情况,其中33.8%的人说这个情况“很普遍”。89.6%的人赞成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其中59.1%的人表示非常赞成。
(2)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在我国,幼教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重仅为1.3%,这一数字远远低于东南亚的泰国16.4%,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公共投入不足,幼儿园的运营开支就不得不转嫁到社会,由家长埋单。
(3)在北京,全市1266所幼儿园中,公办园只有331所,在园幼儿占北京市收托总量的35.2%。现有幼儿园的接受能力约22.7万人,只能容纳一半的适龄幼儿。在南京,目前全市有440多所幼儿园,其中教育系统办园只占10%左右。
(四)原因分析
第一,各级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定性不清晰,造成政府职能弱化趋势。学前教育在学校教育之前、基础教育之外,忽视了学前教育的基础性、公共性和公益性特征,过于强调它的非义务性质。
第二,政府的办学体制总体思路设计出现偏差,造成办学结构不均衡。学前教育越来越分化为:体制内为特定群体服务,体制外优质高价和一般水平的学前教育,从而导致了学前教育资源的总体规模不足与结构不均衡。
第三,对学前教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造成了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学前教育的责任不明确,使得学前教育的财政经费保障非常薄弱。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事业经费没有单项列支,一直包含在中小学教育预算之中,总体水平很低。
第四,目前政府、社会和家庭对幼儿园的成本分担机制极不合理。不同类型幼儿园中,个人和政府成本分担的模式和比例也完全不同。公办园主要是政府负担,家庭承担很少一部分费用;而大量的民办园
和集体办园,基本上由家庭承担成本费用。这种由于幼儿园因性质不同,造成个人分担成本即收费差异,引起社会很大非议。
(五)对策建议
第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办好幼儿园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组成部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第二,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保障幼儿园安全,大力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要探究并遵循学前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健全幼师培养培训体系,依法落实幼师地位和权益,完善资格准入和质量监管,全面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第四,健全学前教育的保障机制。健全这一保障机制,可以更好地保障学前教育的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提高学前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支出比例,以促进和提高儿童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水平。
【社会问题的背景】
(1)国务院将于近日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的两所幼儿园,深入了解目前学前教育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并与教师和家长代表进行座谈。详细情况,来看中央台随行记者刘乐的报道。
(2)今年(2010年)年初,温家宝主持召开座谈会,曾经把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请进中南海,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意见。这次,温家宝总理又专门来到北京市的两所幼儿园,看望教师和小朋友们的同时,就目前大家比较关注和关心的学前教育问题进行了调研。座谈会上,来自北京市第一幼儿园的冯惠燕园长介绍,他们为解决入园难问题,进行了改扩建措施。
冯惠燕:改就是把一些闲置的小学,还有院落房舍改造成幼儿园;扩是政府出资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去扩班,政府是有支持和补贴的;建是在北京市新建三百多所幼儿园,解决入托难问题;这是一个就是支持公办园办分园,重新发挥公办园辐射的作用。
温总理充分肯定了冯惠燕的建议,他说要增加政府投入,城市建设要为幼儿园留出空间,千方百计解决学前教育供不应求问题,通过立法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法制轨道。
(3)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幼儿园的园长朱敏,不仅是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者,也是幼儿园的投资者,他向总理提出了为民办学前教育提供公平政策环境的问题。温总理对朱敏园长说:“我们要解决供不应求,或者简单说叫做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必须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方针,在政策上公办与民办要一视同仁。”
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网上流传的这段顺口溜看似戏谑,却反映出不少家长面对现实的无奈。昨晚,《新闻纵横》随机采访了一些刚刚经历或正在经历“入园难”的家长,他们讲述了目前幼儿园难进的几个问题。
家长A:我们家孩子是今年9月份上的幼儿园,之前在孩子两岁的时候我们带着他去过好多幼儿园,有些幼儿园连门都进不去,直接在门口人家就说网上报名,网上报名,但真正你上网上去的时候他告诉你其实早就报满了,后来就想进在一个在小区里的公立幼儿园,之前我们曾经去过私立,育儿费4年一共要花10万块钱,实在是接受不了,所以我们就努力要进公立,最后几经周折,托了人然后才算是能进了公立幼儿园。
家长B:我们家孩子去年上的幼儿园,还是挺紧张的,因为包括私立幼儿园在内,他能够满足的需求应该还是供小于需,在你家周围好一些的幼儿园可能就这么几所,这周围的小区的孩子可能都要想进,必然就比较紧张。
家长C:我们家小孩今年9月份上的幼儿园,之前是报公立的,我们提前半年报名但是当时都没有轮到我们,后来找了一家私立幼儿园,提前半年报的,排上了,还算比较顺利。
家长D:我们家当时物色的几家幼儿园,然后就带着孩子一家一家的跑,想法就是能上就行,但是确实感觉不太好上,好几个幼儿园没给我们回信,总算一个给我们回信的,没挑没捡就上去了。
家长E:我们家小孩现在准备上幼儿园,但是入园实在太难了,私立幼儿园太贵上不起,好一点幼儿园都得排队,坏一点的幼儿谁也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现在很发愁,希望多一些公立幼儿园,多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幼儿园。
(4)“幼儿园入园难是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事实。”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中央教科所幼教研究室王化敏副研究员坦言。
“其实我国幼教事业,从上世纪50年代起取得了巨大进步,到2000年时,各类幼儿园基本满足需求。”王化敏说。但从2000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
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清楚地显示,从这一年开始,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幼儿园的数量在减少。据统计,2000年时教育部门主办的幼儿园为3.5万个,企事业、机关办幼儿园为1.6万个,街道乡镇等集体办幼儿园为8.1万个,社会力量办园为4.4万个;到了2007年,企业事业机关办园和街道乡镇集体办园急剧减少,分别下降为0.5万个,2万个,公办幼儿园下降得缓慢些,变为2.7万个,只有社会力量办园增长较大,变为7.7万个。但是总体数量从 2000年的17.6万个减少到了2007年的12.9万个,几乎减少了30%。来自同一数据源的另一组数据表明,城市幼儿园的数量由2000年的3.7万个,下降到2007年的3.3万个,乡镇幼儿园从2000年的4.5万个,下降到2007年的3.5万个。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幼儿园的数量都在减少。
按照《中国统计摘要(2007)》,我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从2000年的63.78%下降到2007年的55.06%,反之,城镇人口增长到现在的44.94%。
“上个世纪90年代大量人口进入城镇,现在这些年轻人已经到了生育期,而且比他们的上一代更重视对子女的学前教育。但是现实却是,幼儿园的数量不升反降,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王化敏习惯用严谨的数字来说明问题,她认为北京的问题最为突出。
这一升一降造成的最直接后果是,幼儿园的入园人数增长缓慢。据统计,幼儿园在园人数从2000年全国的2244万名幼儿,只是缓慢增加到2007年的2348万人。“当然,随着年出生人口数从2000年的5900万人下降到2007年出生人口5300万人,入园率还是提高了。”王化敏说。
(5)在公办园、企事业机关办园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幼儿教育被直接推向市场,社会力量办园迅速发展。但是在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幼儿园并出台相应优惠政策的同时,却出现了教育部门无法掌控幼儿园收费的偏差。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学历教育收费要通过教育部门审核,但是非学历教育则是备案制。恰恰在《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幼儿教育被列入非学历教育,而非学历教育的主要概念是培训机构。这样,幼儿园就被简单地纳入非学历教育,等同于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幼儿园教育收费管理一下子陷入失控状态。
“当时这一收费管理办法出台的时候并没有征求幼教相关负责部门的意见,等发现时,为时已晚。”一名曾经了解这一政策出台过程的教育界人士不无遗憾地说。
正是当年的这一疏忽,加上中国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焦虑,让一些看到市场需求的社会办学力量,打出各种教育理念,借机抬高收费,造成了当前幼儿园收费的混乱现状。一个典型的例证是,近两年,在天津、河南、广东、河北等地区都先后出现过一年10万元的“天价幼儿园”。
在这种情况下,公办园也相应地提高收费标准,动辄几万元的赞助费、支教费。双语、蒙台梭利、天才实验班——名目繁多的“概念”更是成了高收费的借口。
但是公办园也有自已的委屈。北京一家建在古典园林建筑内的幼儿园,纯粹老牌的公办园,入园赞助费3万元到5万元。园长对此也无可奈何:“我们其实不想收,不愿背这种骂名。这些收上来的钱全部交给上级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再以投入形式返还给我们。”
【核心观点】
(1)学前教育不仅已成为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成为当前我国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满足民生重大需求中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入园难、入园贵的根本还是在于学前教育的定位仍未明确。一个繁荣而健康的学前教育市场,应当给市民提供符合他们各自收入水平和需要的幼儿园,学前教育事业应该实现多元化发展。
(2)教育部门要重视教育结构的调整,包括学前教育,包括教育规划部门对学前教育整体的发展规划,我觉得政府要加大投入,要多办一些公办的幼儿园。第三,要调整相关的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来兴办各种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同时要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加大监督的力度。
(3)让幼儿园回归公益、回归政府责任是关键。一方面,需要政府主导,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大幼儿教育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师资力量;另一方面,需要社会参与,按照市场化的力量实现民间办学与政府支持和补贴结合,积极鼓励、扶持和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再者,加大对教学质量不高、设施不完备,存在安全隐患条件差的“黑园”整治,并予以取缔。很显然,这些都是现阶段扩大幼儿园资源,同时适当降低幼儿园学费的重要措施。
申论热点:“入园难”人事考试教育网 2010-9-24 10:33 【大 中 小】【我要纠错】如何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工作重点,也是申论考试的......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入园难”如何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工作重点,也是申论考试的热点。民生问题属于比较热、比较大众化的......
第一,扩大资源,增加供给。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数量充足、条件达标、收费合理、面向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的普惠性幼儿园。一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
广西中公事业单位官方微信 :gxsydw2014申论热点:农民工讨薪难【导语】2014年春节临近,众多农民工盼着自己能够带辛苦劳作一年赚的薪水奔回家乡,但却存在很多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
2013申论热点:“办证难”根源探寻说到办证,大家想必是一个头两个大,舟车劳顿不说,还要面对工作人员爱理不理的态度,真可谓是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磨难,等证件办下来整个人也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