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调研建议(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干部考察队伍建设”。
为全面了解我县女干部的从政心理、成长状况,掌握女性人才信息,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培选女干部工作的方法,2009年4月,县委组织部、县妇联组成联合调研组,围绕女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先后走访了4个乡镇、5个县直单位,向全县22个乡镇、61家县直机关单位发放调查问卷、表格500份。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如下:
一、女干
部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女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女干部工作机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女干部培养选拔,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女干部队伍进一步壮大。调查显示,全县22个乡镇、61家县直机关单位(不含省、市直属单位或企业)共有干部总人数5693人,其中女干部1556人,占干部总数的27.33%。二是女干部进班子人数增多。女干部进领导班子101人,担任中层干部的女性326人,占中层干部总数的24.92%。三是女干部结构逐步优化。从年龄结构来看,在女干部队伍中,25岁以下的86人,占女干部总人数的5.53%;25-30岁的328人,占21.08%;31-35岁的269人,占17.29%;31-35岁的269人,占17.29%;36-40岁的247人,占15.87%;41-45岁的282人,占18.12%;46岁以上的344人,占22.11%。35岁以下年轻女干部比重达到43.9%,较往年有新的提高。从文化结构来看,学历层次有新的提高,其中研究生学历7人,占0.45%;本科学历的479人,占30.78%。
从整体情况看,全县女干部充分发挥女性优势,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廉洁自律,树立了女干部的良好形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作为女干部,面对竞争她们更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她们能更认真地审视自身素质,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文化水平,优化知识结构。问卷调查显示,面对新挑战认为需要不断增长自身才干的女干部达到100%;平时坚持自学充电的占80.24%;71.62%的女性在休息时间通过读书,看电视、上网等渠道了解外界讯息,增长自身知识和见闻;35.66%的女干部在工作中感到有压力感,14.75%感到有危机感,37.30%感到既有压力感又有危机感,她们通常选择加强自学、参加培训、参与社会活动、外出交流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自身价值得到体现。问卷调查中,有88.26%的女干部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态度端正,积极主动,希望通过这个岗位体现自身价值;有59.51%的女性在工作中感到有成就感,60.32%的女性为自己感到自豪,82.79%的被调查者认为女干部敬业精神强,踏实肯干,能吃苦耐劳。通过走访、座谈及各级领导情况反映,我们了解到,她们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谦虚谨慎、吃苦耐劳的优质品德,相比男性更强的责任意识和廉政观,具备能干事、干好事的潜质和能力,具有良好的从政优势;她们有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的良好愿望和实际行动,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善于为领导排忧解难,工作认真负责,是一支干实事、求实效、廉洁自律的队伍。
3、社会地位得到认可。调查表明,广大女干部得到了社会和家庭的认可,社会地位稳步提升。问卷显示,有97.15%的人认为女性应与男性一样同时承担社会和家庭双重角色,实现女性的社会价值和精神独立,仅有11.57%的女性赞同“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76.03%的女干部认为自己与丈夫事业上志同道合、感情上情投意合;78.37%的女干部对个人婚姻评价满意;当家庭与事业发生冲突时,48.56%的女干部选择了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全身心投入工作。在走访、座谈中,大部分女干部表示能妥善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有相当一部分自立自强的女性肯定的认为,拥有自己的事业是家庭和谐与稳定的基础和必要前提。
二、我县女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县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强,但仍存在着自身竞争意识不强、培养力度不大、提拔机会少、配备比例低、任用女干部带有偏见等问题,与女性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不相适应。一是女领导干部比例仍然不高,女干部进班子人数占女干部总人数的6.49%,占领导班子总人数的15.03%。二是年龄结构仍有待优化。特别是进班子女干部年龄相对偏大,其中30岁以下的不多。三是高学历高素质女干部仍然不多。虽然整体上女干部学历结构有所优化,但很多是通过党校在职学习取得的学历。大专学历的仍有792人,占50.90%,中专(高中)文化及以下的仍有278人,占17.87%。目前我县女干部所处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以及女干部的自身素质,都存在影响女干部成长的不利因素,主要表面在以下四个方面。
1、竞争意识不强,从政热情低。调查中
发现,52.79%的女性在从政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46.54%的女干部很少或基本不向组织表达晋升想法和从政欲望,44.24%的女干部偶尔表达,仅9.21%的女干部晋升欲望强烈,敢于向组织大胆表达想法和争取机会。通过走访、座谈我们了解到,40岁以上女干部通过竞争获取晋升机会心理不明显,大部分女干部工作停留于不出事,不犯事,进取心明显
减弱;30-40岁女干部政治意识强,工作经历丰富,但部分女干部受家庭等因素影响,不能全力投入工作,46.77%的女干部考虑家庭原因不愿异地任职;25岁以下女干部大多认为自身工作经验少,资历浅,不敢大胆向组织表达想法和要求,不善于把握机遇适时推介和宣扬自我,通过大胆竞争和主动争取走上领导岗位的意识很低。
2、培选性质单一,交流机会少。问卷调查中,认为所在单位给予女干部学习培训和提拔的机会与男干部平等的占56.28%,不平等和非常不平等的占43.72%;25.71%的女干部从未多岗位工作过,仅4.8%的女性有过挂职锻炼经历。在走访、座谈中女干部普遍反映,单位给予女干部参与管理、参加学习培训特别是参加政治性质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导致女干部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行政管理经验缺乏;在工作中具体事务安排得多,独立开展工作的机会少,当配角的多,任主职的少,虚职的多,实职的少,导致工作经历较为单一,直接影响到女干部各种能力的全面锻炼。而且女干部交流很难,流动性差,特别是乡镇女干部,有的一干就是十几年原地不动,其中有个乡镇一名女干部在计生岗位一干就是二十几年。而相比之下男干部提拔快,流动多,现实中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女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性别偏见明显,晋升速度慢。被调查对象中认为同等条件下女同志比男同志晋升快的占10.98%,晋升慢的占52.03%,认为晋升慢得多的占24.80%;47.08%的被调查者认为单位领导在提拔干部时不倾向于女性,女干部得到提拔晋升的机会相比男干部少得多。走访调查中,部分单位领导表示,在提拔、使用干部时对女干部存在一定偏见,不敢委以重任、大胆启用。例如,个别乡镇党政领导在使用女干部时存在一定偏见,重视程度不够,培选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这几个乡镇10多年来未提拔一名女干部。同时,乡镇一级领导和女干部普遍认为,基层干部提拔少,“空降”干部派遣多,有的乡镇女干部在基层工作几十年,扎扎实实,任劳任怨,评先评优次次有份,提拔任用次次没份;有的担任基层站办所负责人十多年,政治地位上不去,经济待遇也上不去,临退休也解决不了职级待遇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女干部政治热情和工作进取心。
4、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压力大。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的观念,使得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大于对社会角色的期望。从政女性必须肩负事业与家庭双重担子,她们既要为事业倾注全力,又要为家庭尽职尽责。家庭、事业的超负荷运转和巨大的精神压力,造成相当部分女干部从政热情不高,对权力的参与望而却步,这实质上是在社会、家庭双重压力下,在畏难心理的驱使下,女性面对现实的选择,也抑制了女性从政水平的发挥。调查中绝大部分女干部认为,要想在政治上有所成就,女干部必须比男干部付出更多艰辛和努力,要承担来自家庭、社会和自身的多重压力。二是社会对女干部与男上级、男同事关系处理的关注程度,也给女干部成长带来了一定心理压力。女干部既要与男同志建立和谐、良好的同事、上下级关系,又要维护女性自尊自爱形象,保持适度距离,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平衡两者的关系。三是女干部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招致同性群体的嫉妒和排斥,为女干部的成长带来了一定阻碍。调查中男女比例女多男少的单位女干部普遍认为这种性别差异影响了自身才能的发挥和提拔晋升的速度。
三、加强女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女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机制。一是提高重视程度。建议县委将培养选拔女干部纳入全县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每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对培养选派女干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每年“妇女节”等重要节日,组织部、妇联和工会等单位联合召开优秀女干部座谈会,了解妇女干部成长中的问题与困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充分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联席会议、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等工作制度,促进女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规范化与制度化。组织部、人事局、妇联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沟通情况,分析研究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建立健全女性人才机制。妇联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大力实施“千方百计培育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女性人才行动”,要摒弃年龄、编制、学历等对女干部培选工作的束缚,以实践检验人才,以实效推荐人才,畅通女性人才成长渠道。建议县委把推荐、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成效,列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有关会议和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优秀妇女干部的业绩,宣扬女劳模、女先进的创业敬业精神,引导广大群众了解妇女干部、认可妇女干部、正确理解妇女干部,为女性参政议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注重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引进优秀女干部力度。建议县委在每次公务员招考和选调优秀大学生活动中,明确一定的女性比例。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学历层次较高、专业与工作实际对口(如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法律等专业)的优秀女大学生,作为女领导干部后备力量进行培养。通过引进人才,进一步改善全县女干部队伍结构。二是要加强女干部培训。根据各级各类女干部的特点,因人制宜建立培训计划和个体档案,分级分类进行系统培训。要针对女干部成长中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宣扬男女平等理念,帮助女干部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提高心理素质。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女干部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机会,通过轮岗交流、外出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锻炼培养优秀年轻女干部,开拓女性视野,丰富工作经历和阅历,使她们在工作中尽快成长、成熟。四是要建立动态管理和跟踪培养制度。各级党委要把女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组织女干部座谈、交流,了解女干部思想动态、成长状况,听取建议和意见,关心、帮助女干部成长;妇联、组织部门要联合建立女后备干部信息库,对后备干部实行定期考察与跟踪培养,及时了解和掌握女干部成长状况。
3、坚持择优任用,进一步加大女干部提拔使用力度。建议县委在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前提下,积极实行倾斜政策,及时把优秀女干部充实进各级领导班子。一是要加大女干部提拔使用力度。同等条件优先选拔,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适当倾斜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配备女干部,让女干部“挑大梁”,为女干部成长“搭梯子”。在平时领导班子调整中,凡没有配备女干部但职数有空缺的,优先配备女干部,保证女干部的配备比例。二要开辟提拔使用女干部的“绿色通道”。组织部门应多为女干部提供锻炼机会,重用年轻女干部,在实职安排上打破“资历论”、“求全论”等陈旧观念,对领导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特别突出的基层女干部、年轻女干部要破格提拔任用;要进一步提高女后备干部比例,加大对女后备干部的培养、推荐和提拔力度,进一步优化各级领导班子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增加领导班子中女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女领导干部的配备比例;要本着适当倾斜的原则,在非领导职务晋升、评优等活动中适当倾向女干部,优先考虑女干部职级待遇问题,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三要做好调研举荐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要经常性地对女干部的现状、特点、规律、发展趋势等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向组织和上级领导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妇联要进一步做好女干部的推荐工作,密切与各界妇女的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多了解发现优秀妇女人才,进一步建立健全妇女人才信息网络。建议每年召开2次以上有县主要领导参加的研究女干部工作的专题会议,了解女干部信息动态,及时、主动地向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女干部。
女性参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当前,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既有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全面了解我市乡镇女干部的......
乡镇女干部现状的调研报告乡镇女干部现状的调研报告关于某市乡镇女干部现状的调研报告女性参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当前......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乡镇女干部现状的调研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为加强村级女干部队伍建设,赣榆县妇联按照省市妇联要求,采取提早调研、有效建议、积极介入、源头参与等一系列措施,认真抓好落实,两个调研组分赴15个乡镇,通过问卷调研、入户走访......
为全面了解**县培养和选拔女干部工作的基本情况,掌握全县妇女干部成长的一般规律,进一步探究县女干部成长的影响因素,建立健全有利于女干部成长的长效机制,**县妇联在2007年初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