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化学复习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资料”。
一、化合价顺口溜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
二四碳 硫有负二正四六,铜汞二价最常见 氢氧根 负一价
硝酸根 负一价 硫酸根 负二价
碳酸根 负二价 铵根
正一价
二、盐类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碳酸盐大多不可溶。
三、微粒
了解: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构成的物质:共价化合物(如:水、酒精、二氧化碳等)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氮气、硫等)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刚石、石墨、单晶硅;稀有气体;金属单质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氢氧化钙等)注:(1)单一的离子是不能够形成物质的。例如:氯化钠是由氯离子与钠离子形成的,千万不能说是由氯化钠离子形成的(2)化学式的表述 例如:H2O 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总结:元素谈“组成”和种类;分子和原子谈
四、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五、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个氧原子构成的a.“构成”和个数 表示一种物质;
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如:AB + CD = AD + CB 部分化学反应现象归纳:
2Mg + O2 点燃==2MgO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的粉末状固体; 3Fe + 2O2 点燃==Fe3O4(注意瓶底留有少量的沙或者水)现象: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2Cu + 2O2 加热== 2CuO(注意并不是点燃,不能燃烧)现象:红色的铜变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2H2 + O2 点燃== 2H2O(淡蓝色火焰,在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 O2 点燃== CO2 在空气中燃烧持续红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S + O2 点燃== SO2 在空气中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P + 5O2 点燃== 2P2O5 放出大量的白烟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六、物质的结构:
气体 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 +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 [固(+固)]或[固+液] [固+液] [固+液]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气法(密度比空气小)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氢、铜、MnO2)
点燃木 通入②瓶口向下排空
锡、铅、。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验满
(验纯)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七、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蓝色:CuSO4•5H2O、Cu(OH)2
含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无色气体:N2、CO2、CO、O2、H2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② 蓝色沉淀:Cu(OH)
2、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杂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 Cu2+ 溶液、、碱式碳酸铜CH4
pH试纸变蓝色BaSO4、,使试管破裂)多数溶液为无色。[Cu2(OH)2CO3])、SO2 AgCl(就这两种物质)
CuSO4(并且可以检验
(浅绿色)、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八、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某元素质量分数=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100% ╳
╳ 100%
化学知识点归纳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Cu,氧化铁Fe2O3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Cu(OH)2,硫酸铜晶体CuSO44、......
中考化学宝典秘诀一、基本概念和原理1、分子、原子、元素:(1)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氧气中含有氧分子。 (2)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3) 分子与原子......
一、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俗名 学名 化学式 金刚石、石墨 C 酒精 乙醇 C2H5OH 熟石灰、消石灰 氢氧化钙 Ca(OH)2 生石灰 氧化钙 CaO 醋酸(熔点16.6℃,固态称为冰醋酸......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知道酸和碱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和碱及其溶液。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