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服务三农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邮政三农服务”。
对中国邮政服务“三农”之思考
摘 要:文章论述了邮政物流在配送网络体系建设、信息提供体系、金融支农服务体系、经营方式、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解决“三农”问题的缘由和矛盾,提出了中国邮政要完善“三农”服务体系,建设物流平台,更新农资配送业务观念,树立特色品牌,抓紧政府体制改革,加强技术协作,使邮政快速融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队伍中,以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邮政;“三农”;农资配送;网络
几年来,中国邮政充分利用农村邮政网点扎根农村、了解农民、服务农业的优势,始终把服务“三农”、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作为一项长远战略任务,多元化发展各项新业务,积极开办种子邮购、农资配送等业务,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邮政服务“三农”的背景和意义
1.1 当前农村农资市场的现状
目前,农资分销和农产品销售市场杂乱无序,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出现了许多不利于“三农”发展的事件。另外,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农民需要生产前的市场预测、生产中的技术指导、生产后的产品销售,这一切均需要一个信誉卓著、实力强大、服务网络遍及城乡通达世界,同时具备物流、信息和金融服务能力的服务机构,为“三农”发展提供物流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金融服务平台。
近年来政府格外关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是,农资涨价抵消了各项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增收实效,农民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1.2 邮政服务“三农”的背景
2003年,全国政协委员王祥林就“邮政服务三农”课题深入全国十几个省区的农村邮政网络进行调研,并在2004年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利用全国5万多处农村邮政支局(所),开展农资产品配送服务》的提案,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最后将提案中“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业务“的内容写入200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要求: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这意味着党中央将更加关注“三农”问题。
1.3 邮政服务“三农”的意义
中国邮政作为社会公用性企业,对于服务“三农”更具深远的意义。几年来,尤其是近一两年来,邮政充分利用其网点扎根农村、了解农民、服务农业的优势,把服务“三农”、帮助农村致富奔小康作为一项长远战略任务,针对农民需求加强对农村生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服务,以服务“三农”为契机,在办好邮储、信函、包裹、报刊发行的同时,积极开办种子邮购、农资配送以及农民日常生活用品等的经销、代销、配送等业务,取得了良好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就政治意义而言,经济热点问题是提升自身形象及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位的重要途径。就经济意义而言,邮政利润的主要来源在城市,农村支局所的运营、邮件投递及普遍服务是其主要亏损点,认真解决邮政在农村地区的问题,是邮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邮政服务“三农”的优势
2.1 网络优势
全国有7.6万个邮政营业网点,其中5.8万个分布在农村地区;3.2万个邮政储蓄网点,其中2万个分布在农村地区;4.5万个邮政汇兑网点,其中3.2万个分布在农村地区。中国邮政系统在县乡级以下有服务人员近30万,支局所6万个,特别是各省近两年来建起的2万多个村邮站,担负起了为全国乡村农资供应、信息技术等方面“零公里服务”的重担。
2.2 信誉优势
中国邮政是具有百年历史的金字招牌,信誉卓著。在广大农村地区,邮政储蓄始终确保满足农民取款需求,拥有很好的口碑、良好的声誉。
2.3 邮政金融优势
金融支持力度不足是制约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增加信贷资金投入,对全国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将采取措施促进农村资金回流,以补贴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政策性金融支农业务,以减税等措施鼓励商业金融发挥支农作用。中国邮政可以利用自己的网络优势和资金优势,在金融支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弥补“三农”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2.4 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优势
在拥有网络设施的地区,可以通过“183”电子邮政网站提供农资配送、农产品销售、就业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为“三农”服务。在没有网络设施的地区,可以通过“11185”客户服务中心,利用公用电话网提供“三农”信息;还可以发挥投递员深入千家万户的优势,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收集农资售后服务信息,提供农产品需求信息。邮政服务“三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尚有部分服务“三农”的邮政基层单位在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农资产品经营许可证时遇到一些阻力,存在不应该的扯皮现象;还有个别部门站在本位主义的角度,层层设卡、施加压力、干预邮政服务“三农”的深入开展,造成负面影响;邮政服务“三农”在技术方面与农机部门脱节,仅靠农资企业的技术人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生产的需要。
目前的农村邮政设施是相当简陋的,邮政服务“三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扩大,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邮政服务“三农”的科技含量也要进一步加大。邮政面对的是居住分散的广大农民群众,邮政暂时还不能适应农资物流配送的要求,需要加大服务网络建设的力度,搭建服务“三农”的优势平台。
邮政服务“三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有关管理部门尚未站在大局的高度看待邮政服务“三农”的举措,支持的力度不够,尚未形成全社会服务“三农”的综合大网。目前邮政物流适宜配送的农资受到品种的限制,只能配送一些叶面肥、农药、种子等。邮政服务“三农”的对策
4.1 争取政府支持
邮政开拓农村市场,要千方百计、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争取政府支持。所谓千方百计就是想方设法多接触、多请示、多汇报、多配合,只要有作为,就会有地位。所谓名正言顺,就是指服务“三农”是党和各级政府以及各行各业的历史重任,邮政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和服务“三农”,尤其在农村旧的服务和保护体系解体、新体系还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邮政倾其网力、人力、财力支持服务“三农”,自然名正言顺。因此,邮政部门要理直气壮地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在优惠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获得保护和照顾。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一靠态度,二靠贡献。邮政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越大,政府对邮政的支持就越大。
4.2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加强对邮政服务“三农”的宣传力度,让每个农民都知道邮政还有农资配送服务这项业务。通过知名生产厂家、农技推广部门以及办培训班、示范点加大农资分销配送工作的推广力度,使农民接受邮政服务时明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产品、服务、信息、技术是邮政农资配送业务特色品牌中的四个要素,它们是一个共同体,缺一不可。它们的组合会产生1+1>2的品牌效应,邮政只有在这四个方面提供优质的、独到的、坚持不懈的服务,才能赢得农民的信赖,并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民的心中。结语
我国农业正处于结构调整的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是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我国加入WTO后,农村流通体制向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农村市场已呈现出多条经营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的新格局。农村市场迫切需要提高商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并引入现代流通方式,以促进农村流通的现代化。用现代流通方式,走连锁配送之路,无疑是新时期中国邮政开拓农村市场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参 考 文 献杨胜.对农资配送走合作性竞争之路的探讨.邮政研究,2005,5王化隆.邮政农资配送业务发展策略.邮政研究,2005,2徐传华.农村县(市)发展农资邮购配送业务之我见.邮政研究,2005,3吴宝山,秦良才,付鸿雁.论中国邮政服务“三农”的对策.邮政研究,2005,4高平均.开拓农村物流市场之思考.邮政研究,2004,6文小勇,石颖.社会公正与社会排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王飞.认清农资营销.中国农资,2006,2江涛,潘小镇,刘小燕.保障放心农资下乡的探索与思考.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6,1万明义.新阶段农民增收问题探析.甘肃农业,2005,11何敏.萍乡市邮政局真情服务“三农”案例.邮政研究,2005,4贺希亮.浅谈邮政农资配送业务的发展战略.邮政研究,2005,4黄小彪.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李玉山,陈爽英,贾连峰.论解决“三农”问题的市场增进观.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1许焱.关于安徽省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对策研究.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4胡爱芝.强化农资市场管理,保护农民利益.新疆农业科技,2005,6
中国邮政服务“三农” 中国邮政服务“三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 年 08 月 30 日 09:55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中国邮政服务“三农”拥有众多优势。 网点网络优......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依托全市村级邮政“三农”服务站,充分发挥邮政网络覆盖全、服务优、信誉高的优势。加快发展以农资、日用品为主的农民生产生活服务连锁配送业务,促进农......
邮政服务“三农”的所作所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产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十分......
邮政承担着普遍服务的义务,近几年来,邮政加大了服务“三农”工作力度。邮政具有网络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信誉,在服务“三农”方面大有可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认......
虞城县邮政局服务“三农”情况近年来,虞城县邮政局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号召,结合虞城作为产粮大县的县情,深入践行省邮政公司党组全力开拓农村市场的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