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德村经济发展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关于泸水县洛本卓乡色德村的调查报告
为切实有效地推进学习杨善洲干部进农村主题实践活
动,结合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泸水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促春耕、解民忧、建和谐”工作队,分赴各乡镇开展工作。泸水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抽调人员成立了泸水县教育局色德村工作组。2011年5月7日,工作组参加了县委书记张何仁在洛本卓乡主持召开的学习杨善洲干部进农村主题实践活动动员部署大会,深刻领会了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开展主题活动的主要任务。5月10日,泸水县教育局色德村工作组从洛本卓乡政府驻地出发,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到达色德村委会,正式驻村开展工作。
驻村开展工作期间,泸水县教育局色德村工作组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村两委班子和村民的密切配合、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主题,深入调查研究,扎实开展工作,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现将工作组关于洛本卓乡色德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研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色德村隶属泸水县洛本卓白族乡,地处洛本卓白族乡东边,东邻兰坪,南邻古登,西邻洛本卓乡,北邻子竹、刮然村两村。全村国土面积33平方公里,海拔2100米,年平均
气温18℃,年降水量116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也适合种植核桃、漆树、花椒等经济林木。色德村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坡陡,交通极为不便,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县城六库81公里,到乡道路为人马驿道,是洛本卓白族乡唯一不通公路的一个行政村,但正在开挖中。下辖果科村、德乙邓、哈古堵、里地、自基、加青王独、同米底、抗石、同各、王底、新河11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农户354户,人口1447人,其中农业人口1335人,劳动力830人,特困户66户,共241人。
1、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全村已实现部分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四通。该村到乡不通公路,为人马驿道,但正在动工开挖中,计划2012年通公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12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2公里。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00亩,有效灌溉率为10.46%。到2010年底,全村有6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5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千脚落地房”为主,存在安全隐患。
2、经济状况
色德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912亩(其中:田200亩,地1712 亩),人均
耕地1.32亩,主要种植 玉米、水稻、杂豆等作物;拥有林地1679.46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25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87亩,主要种植漆树、核桃、梨树等经济林果;草地14791.5亩;荒山荒地15999.8亩。全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4.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2.17元。色德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在本县内销售。
3、教育卫生
截止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335人,参合率100%;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75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12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人畜混居的农户290 户,占农户总数的82.15%。该村建有完小1所,校舍建筑面积520平方米,拥有教师12人,在校学生228人,距离最近的古登乡中学16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28人,其中小学生170人,中学生58 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扶下,在洛本卓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色德村经济在经济林果木、粮食产业、家畜生产及劳务输出等方面基本实现了长足、快速、稳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依然很多,工作组通过走访调查认为,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思想意识落后,缺乏科学技术。
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们“靠天吃饭”的思想严重,迷信思想没有完全消除,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有与现代化小康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上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创新精神,对政府存在依赖性强,突出表现在:政策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执意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不送适龄儿童入学等。在文化素质方面,村民们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稍有文化的村民绝大部分外出务工,农业生产劳动力素质剧降,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接受新事物、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受到阻碍,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基层组织建设薄弱。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形势下的要求,色德村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无法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且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年青村民基本是常年外出务工,培养新的年青入党积极分子和有作为的农村后备干部工作难度加大;二是干部思想意识落后、创新意识不强,部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停留于行政式,思想僵化,工作被动;三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大多数农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又疏于学习,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路不清晰,缺乏相关的农业技术知识。
三、发展思路
工作组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研究认为,色德村要实现全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农民群众走上富裕之路,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一定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着力提高村民的意识和素质。提高村民特别是村干部的意识和素质,着眼于将来,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根本在于大力发展教育,要确保适龄儿童入学,加大控辍保学的力度,切实从娃娃抓起;就当前而言,要加大党和国家的惠农惠民政策、教育、卫生、安全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大党员干部的各种培训力度,加强对各级党委政府文件精神的学习。
其次,加大科技扶贫的力度。现在的农村,国家给政策,给项目,今天发展林果业,明天发展畜牧业,但是还是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起码的科学技术。科技扶贫,县乡两级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教育等部门要安排科技人员分期分批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如:核桃嫁接、嫁接后的管理;还有养殖业技术方面等。培训一定要结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把最实用的技术以最生动形象、最易于接收的方式送到家家户户老百姓手中,做到“学得会,用得上”。同时,由于色德村条件困难,各部门也要帮忙要解决种苗问题
第三,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色德村林地、荒山荒地较多、气候条件适宜的特点,工作组认为当地最适宜大面积的种植核桃、漆树为主的种植业,可适当发展畜牧业。
总之,色德村人民只要不断的加强学习,解放思想,提高素质,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加上各级各部门给予的鼎力支持,一定能实现社会经济各方面的率先发展。
2010年6月25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村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村域经济发展......
兰花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兰花村位于云辉镇西南部,距离大宝路3公里,全村共有1170户,3998人,耕地旱地面积3670亩,林地面积230亩。现有小学1所、中学1所, 幼儿园1所,小五......
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人民政府简报第1期**************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2012年2月7日早规划转思路谋发展——******镇民政村调研纪实2012年2月7日上午,******镇镇长*******带领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