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三参考答案_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2:01: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黑龙江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三参考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三

一、填空题

1、黑龙江流域生育习俗有(祈子习俗)、(古老的生育禁忌)、(踩生、洗

三、睡扁头与抓周)、(育儿摇篮)

2、黑龙江流域旧式举行的求子礼仪主要有(拜神祈子)、(咒术祈子)、(功能德祈子)。

3、黑龙江流域丧葬习俗主要有(告别亡灵)、(棺木)、(出殡与安葬方式)、(守孝习俗)。

4、东北饮食文化由(渔猎民族饮食文化)、(游牧民族饮食文化)、(农耕民族饮食文化)三种类型。

5、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共同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6黑龙江方言土语的特色是(最具亲和力)、(表述生动)、(结构方式丰富多变)、(语音特色)。

7、黑龙江出现的第一批具有近代工人阶级特征的产业工人是19世纪80年代末的(漠河金矿)。

8、1918-1919年,中东铁路工人举行了三次全路大罢工,在斗争中,东省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工人发起成立(三十六棚工业维持会),成为黑龙江最早的中国工人工会组织。

9、东北抗战著名的战役有(江桥抗战)、(哈尔滨保卫站)。

10、北大荒文化主要包括(军垦文化)和(知青文化)。

11、1954年8月,第一支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垦荒军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1956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农垦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王震)任第一任农垦部长。

12、晁楣创作的第一幅北大荒版画是(荒原春夜)。

13、在大庆开发建设中出现了石油英雄,有“铁人”(王进喜)和新时期“铁人”(王启民)。

二、简答题

1、黑龙江流域的旧式婚俗。

答:(1)内婚制与外婚制(2)父母之合、媒妁之言(3)允许从表婚(4)有女无儿家庭可以招养老女婿(5)转房婚(6)一般不准离婚(7)严惩通奸行为(8)孀妇再嫁有种种限制。

2、东北饮食文化的特点。

答:(1)以肉食为主“五谷杂粮”齐全。(2)食物储藏(3)以土著文化为主,吸收山东鲁菜及俄罗斯饮食文化(4)以尊重长辈、热情好客、注重礼仪的饮食文化

3、黑龙江各民族标志性传统服饰有哪些?

答:(1)赫哲族的鱼皮衣(2)蒙古族的蒙古袍、蒙古靴(3)鄂伦春族的狍皮服(4)满族的长袍马褂(5)戴“圣帽”的柯尔克孜族(6)朝鲜族的灯笼裤和高丽裙(7)农牧有别的鄂温克服饰(8)达斡尔族左服饰(9)汉族的上衣下裳大襟右衽服饰

4、简述黑龙江服饰文化的地域特征。

答:答:黑龙江一年当中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寒冷当中,最冷的时候,大、小兴安岭的最低气温可降至-45 ℃以下。为了抵御寒冷,以保暖为主的皮制服饰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是以抱子皮制成的服饰在黑龙江各民族当中最为普遍。猫皮服饰经过妇女们的巧手加工不仅保暖性强,而且美观大方,在实用的基础上更增添了不少的审美元素。在人们的观念中,抱子是温和善良并且充满灵性的动物。因此, 穿上抱皮服装的人也会和袍子一样温和且充满灵性。另外,黑龙江各民族服饰就地取材,以兽皮、鱼皮等猎获物的皮毛为制作服饰的主要原料,而且经济从业的不同造成服饰的差异,同是袍服,渔猎民族的袍服就与畜牧民族的袍服不同。为了狞猎者上下马或在林中奔跑追逐野兽的方便,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猎人的袍服下摆要开四个视,而蒙古族的却不开视。以稻作农耕为主的民族穿着短装型衣裙、衣裤显然比袍式服装更适宜水

田劳作。各种动物图案、纹饰的运用,即表明了他们与自然亲密的关系,也是他们心中图腾崇拜的抽象表达。将这些动物图形缝制在衣间,让它伴随自己的左右,这不仅仅是审美的需要,更寄托着人们渴望保佑、企盼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5、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节日的有哪些?

答:(1)抹黑节(2)敖包会(3)古伦木沓节(4)鄂温克族料阔勒节(5)鄂温克族瑟宾节(6)柯尔克孜族的诺如孜节(7)赫哲族的乌日期贡节(8)锡伯族西迁节

6、黑龙江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

答::一是原始自然崇拜观念的体现。在远古的现实世界中,最能剌激人的形象思维的则是那些始终处于动态之中的自然万物,如四季轮回的变换、更替轮流的日月星辰、奔腾不息的江河湖海等。这些强烈地剌激着他们感官的自然现象,不仅对他们的生存繁衍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他们产生无法摆脱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在这种与自然相对而视,与自然万物平等交流中他们萌生了“万物有灵”、“生命一体化”的观念,孕育了对自然的无限幻想能力。他们通过节日庆典来表达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同时也寄托对丰收的期盼,节日是鼓舞人类生存意志的最佳方式。

7、黑龙江方言与北京话的关系。

答:第一、自辽至清的一千多年中,有大批幽燕地区的汉族人移居东北,他们与东北少数民族杂居,影响了少数民族的语言。

第二、黑龙江是女真人的发祥地,从顺治时期开始犯有重罪的人被流放宁古塔。大批有文化的老北京被流放到东北影响东北语言文化。

第三、金海陵王迁都燕京,在少数民族语言背景下发展的方言带到燕京。

第四、由于清廷禁垦令的废除,移民大量迁入黑龙江。

8、简述“红色丝绸之路”。

答:中东铁路的建成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渠道,马克思主义的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很早就传到了哈尔滨,共产国际的使者、赴俄追求真理中国知识分子,都曾在哈尔滨中转停留,这样就形成了一条通往苏俄的共产国际的“红色之路”

9、左翼文学在哈尔滨的发展。

答:1906年中文报纸《远东报》出版后,左翼作家在极短的时间里,突破了单纯的文学创作,抢占了这些报纸的副刊版面,频繁现身于社会活动,聚集起势头强健的左翼风潮。

10、简述抗联文化。

答:(1)文化界的抗日救亡运动(2)传播抗日思想的抗日报纸(3)激情并发的抗日作品

11、东北抗日英雄谱有哪些人?

答:(1)钢铁战士杨靖宇(2)抗日英烈赵尚志(3)铁狮将军周保中(4)由帼英雄赵一曼(5)千古英豪李兆麟

12、简述东北抗联精神。

答:(1)忠贞报国(2)坚贞不屈,勇于献身(3)勇敢顽强,前仆后继(4)不畏艰苦,争取胜利(5)休戚与共,团结御侮。

13、简述北大荒开发创业文化。

答: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过程中绽放出的最为璀璨的花朵。一批批中原人来北大荒,一批批复员置业军人、一批批知青,胸怀报国之志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使这里改头换面,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14、简述北大荒文化。

答:(1)军垦文化(2)知青文化(3)“右派”文人与北大荒文化

15、简述石油文化。

答:(1)石油会战创造石油文化。为了摘掉“贫油”的帽子向地球宣战。与石油大会战相伴而生的石油文化。(2)与油田建设共同成长的石油文化。石油文化的色彩表达---大庆版画。石油文化在戏剧舞台大放异彩。

16、简述突破高寒禁区的精神。

答(1)战严寒、破禁区、开拓进取(2)、树雄心,立壮志,坚苦创业(3)顾大局、爱集体,立足本职(4)同甘苦,共命运,扎根边疆。

17、在大兴安岭开发建设中,是如何保护和发展地标性文化。

答:(1)依托地源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北极文化(2)依托生态优势,打造魅力十足的森林文化(3)依托气候优势,打造匠心独运的冰雪文化(4)依托民族优势,打造风情独特的民俗文化。

三、论述题

试述铁人王进喜及新时代铁人王启民的英雄事迹及给自己的启示。

答:学习他“为了甩掉我国内陆石油一穷二白的帽子,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爱国精神学习他“身背肩扛也要完成任务”的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学习他舍生忘死,用身体搅拌泥浆的求实、奉献精神,坚强不屈,永垂不朽,不折不挠的精神。只有我们有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才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放在心上,才能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努力创一流业绩,时时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为构建和谐测井、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黑龙江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三)

平时作业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黑龙江流域生育习俗有(祈子习俗)、(古老的生育禁忌)、(“踩生”、“洗三”、“睡扁头”与“抓周”)、(育儿摇篮)。2、黑龙江流域旧式举行的求......

黑龙江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四)

平时作业四一、填空题(43分)1、1935年萧红的长篇小说(《生死场》)和萧军(《八月的乡村》)的出版,标志着东北作家群的正式出现。2、日伪时期,东北作家群在小说创作中,有大量揭露日伪黑......

《黑龙江地域文化》课程平时作业三

《地域文化》课程平时作业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黑龙江流域生育习俗有(祈子习俗)、(古老的生育禁忌)、(踩生、洗三、睡扁头与抓周)、(育儿摇篮)2、黑龙江流域旧式举行的求子......

黑龙江地域文化平时作业三全

平时作业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黑龙江流域生育习俗有(祈子习俗 )、( 古老的生育禁忌)、( “踩生”、“洗三”、“睡扁头”与“抓周” )、( 育儿摇篮)。2、黑龙江流域旧式举行......

黑龙江地域文化平时作业(四)

黑龙江电大在线地域文化平时作业四1、简述日伪时期东北作家群小说创作的类型答:一是揭露日伪黑暗统治、表现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二是直面人生、揭示人性的作品;三是粉饰太平、......

下载黑龙江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三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黑龙江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三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