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堂乐歌的曲调来源”。
百年中国梦—学堂乐歌
上课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听一首歌曲,感受一下这种音乐形式大家熟悉吗。播放《中国男儿》,这是什么类型的歌曲啊,你们感觉情绪上怎么样,激昂亢奋的,那我们来看他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呢,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吗,不是,感觉离我们年代很久远,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在里面,是的,这首中国男儿已有百年历史了,当年周恩来、蔡和深、陈毅、在海外勤工俭学时都爱唱这首歌,可以说,百年前这就是一首非常流行的校园歌曲了。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的中国工农红军把这首歌重新填词,创作了歌曲《工农兵联合起来》(唱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并被广泛传唱,1964年,这首歌被收入大家很熟悉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音乐,他是如何产生的,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今天啊,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走进百年音乐学堂梦。
说到百年音乐,我们回忆一下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一百多年前大概是中国的清末民初的时代,大家一定看过不少这个时代的影视作品吧,我们回忆一下,清朝末年,那时候的人们是一种什么形象呢,和我们现在一样吗,不一样,男子留着长辫子,穿着什么,长袍马褂,女人呢裹小脚,整个人感觉是比较活泼还是呆板的,呆板的,那人们的精神世界呢,识字吗,大部分人是目不识丁的,少数识字的接触的也是四书五经,他们要做官,要考试,考什么,八股文旧文化,老夫子的感觉比较迂腐,当时中国各个阶层都在吸食一种毒品,鸦片,鸦片的盛行让中国人的体质怎么样。,体弱多病,严重下降,一度被外国人叫做东亚病夫,加上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国面临亡国的危险。
如何唤醒病态中的中国,为了改变,为了自强,一些有识之士便开始漂洋过海出洋留学,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学习去改变去尝试,我们学习外国开展洋务运动,试图发展经济,政治上呢,康有为梁启超,有同学说尝试了戊戌变法,改革图强,但结局都已失败告终,挫折中人们发现原来真正难以救治的是萎靡不振的精神和文化,一个没有精神信仰的民族是无法想象和教化的,如何改变,如何唤醒,这时期的中国急需要新鲜的血液。这时候,(轻声播放送别旋律)我们得音乐人希望用一种全新的音乐唤醒中国人民麻木的情感,唤起中国人民的血性,他们尝试拿西方的曲调填入中国的歌词,进行音乐创作,这种音乐开始走进新式学堂,慢慢生根发芽,人们亲切的把这种音乐叫做学堂乐歌。
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什么歌,《送别》,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啊?大家直观感觉这首歌曲的旋律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中国的,老师啊也和大家一样有着同样的感觉,这首歌特别的亲切,很有中国特色,但是啊,这首歌的旋律还真不是中国的,(外国的,大家的音乐感受力非常棒啊,这首歌曲虽然听起来非常亲切,但是确实一首外国的旋律,),他是1911年学堂乐歌代表人物李叔同选用美国作曲家奥德为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重新填词的一首典型的学堂乐歌。也就是说,选曲填词就是我们学堂乐歌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手法,李叔同为什么会选择奥德为的这首歌曲进行填词呢,这种选曲填词真的事我们想的那样简单吗,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首歌曲既然大家那么熟悉,老师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到《送别》,你印象最深刻或者说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一句呢,开头两句,是这两句吗,老师带你们唱,(53516155123212)老师啊,和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我们看开头用了怎样的魔力让我们印象如此深刻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一句用了几个音符,我们数一下,重复的不算啊,12356,大家有知道这个是什么的吗,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五声调式,可能很多同学问什么是五声调式呢,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民族音乐一般是用五个音作为主音,12356,也叫宫商角徵羽,他广泛存在于我国古代和民间音乐中,而西方的音乐一般是用七个音作为主音,也就是我们熟悉的1234567,也叫七声调式,广泛存在于西方音乐中,所以这首曲子的开头恰恰就是用了我们中国的五声调式,非常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听觉系统,所以我们才会感觉特别亲切深刻。所以你们说李叔同选择奥德为是偶然的嘛,不是,他是经过挑选的。也就是说这种拿来主义是经过思考充满智慧的。那我们继续看他的歌词有什么特点,(课件打出歌词),选曲非常用心那填词呢,(唱)你想到哪些情境和画面呢,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还有什么晚风拂柳。还有呢夕阳。还有呢,一壶浊酒,长亭古道晚风夕阳浊酒,是不是送别的场景啊,中国文化对所有送别场景的联想,一首短短的歌词全部包括了,是不是非常用心啊,也就是说对于刚刚剪了大辫子的民众,李叔同在歌词的选择上是继承古风的,但是你们感觉他的歌词是纯粹的文言文吗,不是,这就是李叔同的用心之处,古风中透着白话文的味道,在清末民初那个特殊时代,适应各个阶层的耳朵,古风和白话文的结合这也是学堂乐歌一个非常重要的歌词特点.挑选中国味道的旋律,创作中国味道的歌词,这些浓浓的中国味道让这首歌成为了一首百年经典,二十多年前,电影城南旧事把这首歌选为电影的插曲,这个剪着一刀齐童花头的小姑娘小英子的形象更让这首旋律红遍的当年的大江南北。什么是经典啊同学们,一首百年前的旋律响起时,大家能够异口同声的像刚才一样说出他的名字,这就是经典,一首歌曲可以横跨百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谁做到了,学堂乐歌的《送别》就做到了。
那致敬经典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啊,(想唱就唱。)就是大声把他唱出来呗,其实学堂乐歌最早就是在新式学堂里以合唱的形式出现的,现在让我们做好作正,调整呼吸看指挥,下面的时间我们就让我们用最深情的演唱像经典致敬。
非常美得旋律啊,大家都表现的非常棒,李叔同就这样把西方的曲调和中国的歌词巧妙嫁接在一起,那这种选取填词的音乐是不是只有《送别》这一首呢,当然不是,有很多,而且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比如第一首边看学生边弹,《小星星》《两只老虎》
特别是《两只老虎,》原来啊是一首欧洲儿歌,传入中国后,北伐时期填入新词,成为当时风靡一时的歌曲《打倒列强》,我们看一下,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曲啊,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北伐战士,对北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看来啊,这种选曲填词啊受不受时代限制的,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我们现在就可以来一个我的课堂我做主来即兴创编一下,我们现在是高中阶段啊,主要任务是什么啊,学习,学习是为了什么呢,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是不是,好,那让我们把他变成歌词,怎么学习,努力学习,干吗,振中华振中华,未来属于我们未来属齐奋斗齐奋斗。让我们完整的唱一下。是不是很有意思。
所以啊这种选取填词给当时中国的音乐赋予了新鲜的血液和生命力,这种音乐像一股清风滋润着人们的心灵,陶冶着民族的性情,让我们的国人在歌声中也慢慢变得鲜活起来。
但是盛开在别人枝头的鲜花能开的长久,开的鲜艳吗,不能,中国得音乐文化想要获得持久的发展,想要真正的枝叶茂盛,仅仅依靠嫁接一定是不行的,于是伴随着另一位学堂乐歌的代表沈心工的黄河,我们的学堂乐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小声播放旋律,旋律结束正好我唱开头)让我们打开课本177页,看着歌词听着老师的歌声一起来感受这首歌曲带给我们的情绪吧。
还是送别那种依依惜别之情吗,不是是刚劲有力的。我们看谱子,旋律上用了几个音呢,还是五个吗,七个,七声调式,这一次,沈心工没有拿来西方现成的曲调,而是学习运用了西方的作曲理论创作了我们自己的歌曲,给国人带来全新的音乐感受,那么自我创作就成为学堂乐歌又一非常重要的创作手法。
这么有力量的旋律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来看节奏上有什么特点,你们感觉歌曲节奏是一成不变还是有变化的,什么变化,前面排列比较松,后面相对紧密,随着老师的节奏我们一起在来感受一下旋律,哪里更能感受到那种紧迫感啊,前面还是后面,后面,也就是说既有一字一音的坚定从容,也有相对紧密的抗争奋进,那么这种力量究竟来自哪里呢,我们来看音符右边的这个小圆点大家认识吗,你们在小学初中的课本上都学过的,有知道的吗,这个圆点叫做浮点,浮点的巧妙运用增添了作品的表现力,特别是这个附点 4 八分音符,我们连起来听一下这种节奏像什么,是不是像急促的马蹄声,马蹄声的浮点八分音符的进行曲节奏带给我们激烈和紧迫感
这种音乐表现手法,一百多年间在一些进行曲或豪迈激越的歌曲创作中被广泛运用,成就了无数的经典好歌,比如《当兵的人》《一二三四》等等,所以啊,当大家为这些经典鼓掌喝彩是,别忘了正是因为沈心工这样的开拓者,中国音乐才开始进入新的转型和发展。
这种全新的文化曲调下,我们看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也是西方的文化世界吗,(唱)黄河长城昆仑山,这是哪里的景色,是我们中国的大好河山,全新的文化曲调表达的却是一颗浓浓的中国心,我们再往下看,你们感觉这时期国人是一种什么状态,还在沉睡吗,没,哪一句感受到的,(思的十万兵。。)我们中华儿女不只醒了,还有了血性,有血性的中国男儿想干什么,(唱)想在乌拉尔山与敌人是不战胜中不还,我们中国民众有了信仰,那就是要恢复我们大中华的大国梦强国梦。这时期的学堂乐歌已经不仅仅是是一股清风,而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振奋剂,激昂有力的旋律让四万万民众充满了力量,让中国人的灵魂变得饱满而坚强,鼓舞着中国人民去反抗去战斗。1992年11月16日,《黄河》入选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第一首歌曲。
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大家会不会有一个疑问,用西方的曲调表达浓浓的中国情,我们可是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什么时候我们能用最中国的曲调去表达最真挚的中国心呢。李叔同的一首《祖国歌》便把这种美好变成了现实。播放《祖国歌》这首歌曲的旋律带给大家什么感觉,大家感觉上口吗,恩,旋律非常顺口顺耳,我们看一下谱子,这是几声调式,五声调式,其实这首曲子就是我们中国最最古老的旋律之一,叫做老六板。这一次,李叔同这次拿来了我们老祖宗自己的曲调进行改编创作,古曲新编也成为学堂乐歌一个重要的写作手法。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老六板的谱子,老六板是中国的传统曲牌,一般有古筝琵琶等乐器演奏,现在老师就用古筝演奏一段原汁原味的老六板,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老师弹奏)从老六板中是不是可以感受他们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种古曲新编百年来一直影响我们的歌曲创作,大家熟悉的男儿当自强就是来自于古曲将军令,还有周杰伦的中国风,词曲也都是来自古曲新编,所以啊,这种影响是贯穿百年,影响深远的。
这种铿锵中国音表达的是怎样的赤子情怀呢?让我们打开课本178页,(教师唱第一句)感觉怎么样?是不是特别的大气,从容,自信?似乎把中国几千年的底蕴都唱出来了。我们再往下看,作为中国人你感到最为骄傲的歌词是哪一句?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是不是感觉特别自豪特别给力?斗争中的中国民众一定会经历挫折和失败,在面对失败和危亡的时候,听到这样的声音会怎样?会振作精神,会坚定信念,会鼓舞士气,会为复兴中国斗争到底。(教师唱)所以这首祖国歌被各个阶层的人民所喜爱。全国各地的人们争相把它当做教材。所以这一时期的学堂乐歌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还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和包容感在里面。所以刚才我们还在为沈新工感到骄傲,现在我们不得不为李叔同感到自豪,因为只有继承和发扬才是振兴我们民族音乐的必由之路。讲到这儿,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学堂乐歌走过的路……
100年后的今天,我们终于圆了我们的强国梦,我们强胜了,我们富裕了,我们站在世界东方之巅,前不久,央视播放了一部电视剧,叫做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再通俗歌曲琳琅满目的今天,导演最终选择了一首百年前的作品,中国男儿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曲。刚才我们听了第一段,现在让我们回顾追梦路程再听第二段,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们会有新的感受。(课件)听完第二段我们有什么感受?是不是觉得热血沸腾,无比自豪?我们看到了原子弹,看到了两弹一星的勋章获得者,钱学森,邓稼先,正是有了这些人才有了祖国的今天。百年前为了圆梦,学堂乐歌来到中国生根芽,百年后圆梦的我们依然选择学堂乐歌,因为当我们获得功伟绩的时候,学堂乐歌才是告慰追梦路上的最好声音了吧,100年对于历史来说可能只是沧海一粟,而一种歌曲形式如果能够历经100年的岁月洗礼,依然能够打动你我,我想足以能够书写一段音乐传奇了。百年音乐,百年学堂,百年乐歌,共圆一个中国梦!谢谢大家,下课!
《学堂乐歌》教案 武进区鸣凰中学 邹海勤课题: 《学堂乐歌》 课型: 音乐欣赏综合课 年级: 高一年级教具: 钢琴、多媒体设备及课件等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1、聆听《体操—兵......
学堂乐歌对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作用蒋婧摘要:本文从教育的角度论述了学堂乐歌在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对之后专业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并对其产......
《学堂乐歌》---包丽霞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2日 点击数: 187 次 字体:小 大授课年级:高中二年级 授课教师:包丽霞设计思路: 本节课从学生喜欢的校园歌曲入手,引出《体操兵......
《走进学堂乐歌——沈心工与李叔同》教学设计 音乐鉴赏教案 2010-04-19 23:44:43 阅读73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此课是选自高中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于李叔......
音乐《学堂乐歌》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学堂乐歌》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中第二十六节的内容。本节课分别通过欣赏及鉴赏四首学堂乐歌:《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