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生儿败血症个案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评估】
1.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
(2)有无体温不规则或高热,脉细数,抽搐等感染症状(3)有无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皮肤发花等中毒休克症状(4)了解血常规,脑脊液,尿常规及血培养等检查结果 2.家长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进食,吸吮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观察有无前囟饱满,张力增高,头额骨缝增宽,双眼凝视,肌张力增高,尖叫,抽搐等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烦躁,发绀,脉细速,皮肤发花等中毒性休克的表现,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给予氧气吸入,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4.观察有无新的感染灶,如局部发红,耳道流脓等,腹胀无肠型,大便次数减少或无大便的病儿,警惕腹膜炎的发生
5.定时测量体温,体温过高给予物理降温,多喂水,体温不升者可放入暖箱,重症者给予监护,并随时准备急救
6.清除局部感染灶,防止感染蔓延扩散:加强口腔·脐部·臀部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完整
7.鼓励母乳喂养,病情轻者,可经口喂养:不能经口进食者,遵医嘱经鼻饲或静脉给予营养 8.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9.接触病儿前后要洗手,皮肤感染,腹泻者均应注意隔离 【健康指导】
1.讲解新生儿败血症的有关知识,注意患儿精神及体温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2.介绍新生儿的喂养知识(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添加辅食的重要性)3.注意新生儿保暖,保持臀部皮肤及脐部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病,多由于缺氧及产伤或医源性损伤所致的一种脑损伤疾病。早产儿发病率高,是新生儿期的重要疾病,病死率高,存活者也有神经系统后遗症。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对此类患儿的护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儿应绝对静卧,直至病情稳定,一切治疗,护理操作要轻柔,尽量集中进行,减少搬动,以免引起小儿烦躁而加重缺氧和出血。将患儿头肩部抬高15~30o,并给予仰卧位,避免垂头仰卧。患儿因不宜搬动,头部长时间采取一种体位,易发生痰堵而加重缺氧,故保持呼吸道通畅极为重要。
2.注意保温注意保温注意保温注意保温 置患儿于中性温度的环境中,避免体温过低,减少氧的消耗。体温过低,可用暖箱,热水袋保暖。体温过高,给予物理降温。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
3.合理用氧合理用氧合理用氧合理用氧 根据缺氧程度给予吸氧,以提高患儿血氧浓度,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缺氧。给氧前要检查氧气装置是否漏气,吸氧导管是否通畅。用氧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缺氧改善情况,井做好记录。
4.镇静镇静镇静镇静 患儿有抽搐或持续性惊厥时,应给予镇静剂。最常用的药物有地西泮、鲁米那、水合氯醛等。用药同时认真记录用药时间,剂量及效果,若用药0.5h后效果不佳,可重复用药或交替使用,以达到镇静的目的。
5.饮食护理饮食护理饮食护理饮食护理 出血早期禁止直接哺乳,以防因吸奶用力或呕吐加重出血,待—般情况好转后再开始喂奶,对于出血轻者用滴管滴喂,出血较重而出现拒奶、吸吮反射及吞咽反射消失者或病危、病程长的患儿可行鼻饲,以保证营养供给。停乳期应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热量需要,每次鼻饲前应检查鼻饲管在咽喉部有无盘曲或脱出。喂完奶后注入温开水3~5次冲洗胃管。并注意乳具的消毒管理,防止发生感染。
6.降颅内压鲁米那具有降低脑细胞代谢率、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减少颅内出血和惊厥而保护脑组织的作用,为镇静、抗惊厥的首选药物,早期应用效果较好,常用剂量为8-15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如未控制,1h后再用1次,以后每8-12h给予2~2.5mg/kg,直至神经症状消失。也可选用水合氯醛,地西泮止痉。用药后严密观察,防止呼吸抑制,反应低下等不良反应有脑水肿者可给予地塞米松,首次剂量1-2mg,以后每次按0.2-0.4mg/kg给予,或给予呋塞米1-2mg/kg。因甘露醇为强脱水剂,颅内出血早期有继续出血的可能,此时使用可能会加重出血,故应慎用。一般在患儿青紫经治疗或吸痰后得不到改善.前囟持续紧张而病情进行性加重时可给予20%甘露醇0.5-1.0g/kg。
7.观察病情观察病情观察病情观察病情
7.1.生命体征生命体征生命体征生命体征 新生儿神经功能稳定性差,对外界干扰有较强的反应,易出现生命体征的变化,应密切监测体温、心率和呼吸。呼吸暂停是本病恶化的主要表现。一旦有呼吸不规则及呼吸困难应马上告知医生,积极协助抢救,还应密切观察患儿皮肤色泽的变化,注重有无皮肤苍白,发绀、黄染等。
7.2.意识观察意识观察意识观察意识观察 意识改变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中占重要地位。患儿若早期出现过度兴奋、易激惹.烦躁不安、脑性尖叫,提示出血量少.若病情继续发展,则出现抑制状态,表现为瞌睡,昏迷。
7.3.观察前囟观察前囟观察前囟观察前囟 正常新生儿前囟为2cm×2cm,平软,囟门饱满紧张、颅骨缝有分离,提示有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量多。应引起重视,防止脑疝发生。
7.4.其他其他其他其他 观察新生儿的摄人情况患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有的患儿吸吮、吞咽反射消失。因此应注重观察患儿的吃奶情况,记录热量及液体摄入量,以保证机体生理需要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新生儿败血症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 1.体温调节无效与感染有关。2.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与脐部或局部皮肤感染有关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和......
新生儿一般护理护理常规1.环境要求: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室温要求22-24℃、湿度55-60%。室内每日湿式打扫2次(消毒液拖地),每晚紫外线......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疾病概述】新生儿时期是指从出生到生后28天,在此期内小儿的的系统发育不完善,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突然改变的宫外生活,婴儿不适应,易受外界影响而致病,死亡率......
新生儿护理和疾病护理常规一、新生儿一般护理1、新生儿入科时,认真做好交接班,阅读新生儿记录,了解分娩方式及产时情况、阿氏评分等。2、仔细核对新生儿手圈:床号、母亲姓名、性......
一、新生儿入院常规1.2.3.4.5.6.7.热情接待家属,核对患儿姓名、性别,通知医生,根据病情,安排床位。 确定床号,填写病历首页及各项记录。进行入院体检及沐浴、更衣、剪指甲、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