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录像课制作技术指导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优质录像课教学设计”。
教学录像课制作技术指导(转)
发表时间:2013-3-27 18:44:00 日志内容:教学录像课是以实拍记录为主,它要求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按照常规要经过“选题—设计—编稿—制作—评价”等五个步骤。若从教学设计工作的角度,还可分的再细些,但其基本过程是一致的。
一、选题 进行录像课制作时,首先要做的是确定选题。包括:由谁确定选题,确定什么选题等方面。选题一般由学科的任课教师(集体或个人)来确定。录像课的拍摄制作人员也可参与选题确定工作。选题人员确定下来后,接着就是根据什么来选题的问题。一般来讲应该围绕教学的两个需求来选题,即一是讲清重点难点问题,二是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从这个角度说,不是说任何一节课都适宜拍摄制作成教学录像课。所以,我们应考虑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不能确定为选题:一是不能发挥电化教学手段作用的,教师通过传统手段一讲学生就明白的,若再用电教手段来体现,就有点舍本逐末了;二是在拍摄制作上有困难的,我们现有的条件难以达到或完成的。(我们现在有些录像课仅仅是代替评委现场评课的影像而已,并没有起到录像课的引导示范作用,而引导示范作用才是制作录像课的最大目的。不过,随着班班通的普及,各种录像课大赛活动也越来越重视电教手段在录像课中的作用。)
二、设计 设计其实就是制定一个科学严谨的录像课制作方案。包括教学设计和现场拍摄设计。教学设计由确定选题的教师来完成,完成后的教学设计还要交由有经验的教师或教学集体来讨论、修改、完善。现场拍摄设计由学校从事拍摄工作的电教人员或专门的电教机构来完成。一般由1-2名主创人员进行设计,而后由集体讨论、修改、完善,最终确定下来。以能恰如其分地表现教学设计内容为最佳方案。
三、编稿 即,编写稿本。这里主要指编写录像课拍摄的分镜头稿本。录像课主创人员(以导演为核心)依据教师的教学设计以镜头(摄相机拍摄的一个画面的起止,比如一个静止画面或一个从左至右的摇拍画面或一个由前向后的移拍画面)为单位编写现场拍摄的分镜头稿本,也叫分镜头脚本。分镜头稿本的写法如下:镜号景别技巧时间画面解说或音效镜号:每个镜头的顺序编号。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和镜头的组合(淡入淡出、切换、画中画、迭化等,一般通过切换台来完成,也可在后期编辑中处理。)时间:即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画面:详细说明画面中的场景内容和变化。一般的录像课中很少涉及解说,但音效一定要把握恰当。分镜头稿本的编写很重要,决定着录像课的拍摄质量。
四、制作 录像课的制作包括拍摄、编辑、配音合成等。新闻稿件是靠文字、图片来完成的,录像课是靠一系列连续的镜头画面来完成的,而这些镜头是在拍摄中完成的,所以拍摄是录像课的主要环节。录像课拍摄必须按照分镜头稿本来进行。在我们当前的录像课制作中,存在这样几种拍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录像课的拍摄任务是由专门的电教机构来完成的,(或专门从事录像课制作的影视公司,不包括婚礼摄像公司。从以往的情况看,婚礼摄像公司拍摄制作的录像课效果很差,不适宜参加录像课大赛),一般采取2-4个机位拍摄,现场切换,录制成片,后期编辑时稍作修改加上片头片尾即可。第二种情况是由学校的电教工作人员来完成,可能会受到设备限制,多采取一个机位拍摄或者两个机位拍摄后期剪辑完成。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条件好的学校会建设专门的录播教室(微格教室),效果就更好。就我们学校当前的情况来看,第二种情况多一些。(长远来看,我们学习必须自己组建录像课制作团队,无论是单机还是多机拍摄,保证拍摄效果是关键。)但无论是哪一种拍摄方式,都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事先写好分镜头稿本,拍摄时依据稿本进行,以免造成拍摄现场的混乱。以期达到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镜头来准确表达教学设计内容。二是要确保拍摄的画面是清晰的、平稳的,镜头技巧运用是恰当的,是符合拍摄要求的。比如,单机位拍摄时既要忌讳一个全景画面贯穿整个录像课,显的呆板枯燥、让人乏味;又要避免频繁的使用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技巧,让人眼花缭乱,破坏了课堂的整体性,影响美观。这就需要拍摄人员更加的熟悉教学设计,认真细致的编写分镜头稿本,在合适的时间采取恰当的技巧来体现,既去除了枯燥乏味又丰富了画面内容,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三是要特别注意构图。构图是拍摄人员的艺术创作。关于艺术的划分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将艺术分为空间艺术(绘画、雕刻、建筑)、时间艺术(音乐、诗歌)、综合艺术(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电视被称作是第九种艺术。电视包含电视工程(硬件)和电视节目(软件),而录像课属电视节目的一个分类。所以,一些对于电视节目制作的技巧和要求,同样适用于录像课制作,大家可以网上下载或购买一些类似的书籍去学习。下面,我就来说一下构图。要想确保每个镜头的构图都很完美,首先要注意的是拍摄环境的准备。我们拍摄录像课一般都是在教室内完成,教室的环境布置尤显重要。现在,随着班班通建设的普及,录像课的需求会与日俱增,所以在这里我还是希望每所学校都建设一间简易的录课教室,很是方便实用。(在电教馆指导下已经完成简易录课室建设的有市四中、焦村中心小学、实验二小等,此处对比一下录课效果)从截至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重视拍摄环境准备的学校占大多数。表现有:教师的发型、着装很随意,教室里的标语残缺,音箱半挂,卫生洁具乱堆放,书柜里的书籍摆放的不整齐,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的盖布“犹抱琵琶半遮面”,学生的服装不统一,精神状态不佳,灯光实在太差导致拍摄出来的影像昏暗、模糊不清等。其次是,现场拍摄人员在构图时,一定要想着要拍的录像课的教学设计,使拍摄的每个镜头都是符合教学需求的。在一节录像课中,经常用到的景别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以在教室录课为例,全景的构图为摄像机的最大拍摄范围,画面中应包括教师、学生、黑板、黑板上方的标语、白板等,忌讳将吊扇、吊棒等杂物摄入画面。全景在录像课中一般用在上下课时。中景的画面中应有教师、学生、黑板、白板等,也可细分为大中景、小中景等,在录像课中应为主要镜头景别。近景应为拍摄教师腰部以上画面的景别构图,但忌讳将教师的近景长时间突兀的出现在画面上,构图时应在教师头顶上方留白,下限到讲桌的上沿。这样构图就不会让教师显得突兀和呆板,也就是构图中忌讳的画面“太满”。特写镜头只在表现学生动手操作或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示范时用到,其他时间最好不用。尤其是单机拍摄时要避免频繁推拉镜头的使用,以中景和近景的适当交替使用为最佳。第三,拍摄时的机位架设。拍摄录像课时,摄像机最好固定在机架上,忌讳肩扛。摄像机的高度以学生站起时不遮挡镜头为好,切忌机位过低,拍摄出来的镜头画面内满是学生的背影,看不见老师的位置。多机位拍摄时,有多个角度可供选择。单机位拍摄时要特别注意架设的位置,应架设在能够更多拍摄小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的位置,应保证教师占拍摄画面的主要位置。所拍摄的镜头应首先满足教师的需要,未能顾及学生回答问题时可忽略,最忌讳镜头画面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来回摇摆,想把两者都拍摄到结果是都没拍摄好,拍摄出的镜头画面来回晃动、摇摆,不清晰、不稳定、不匀称,直接影响拍摄效果和评课质量。编辑,是录像课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过程是:
1、预看素材,记下不需要的画面的计数器位置;
2、去掉不需要的画面,将有用的画面按照分镜头稿本的要求和顺序连接起来。
3、按照各种比赛的参赛要求加上片头和片尾。整理,在录像课制作完成后,将各种素材和最终的合成片整理在一起打包,或刻盘或上传。(在上交的录像课光盘中发生只见课件不见录像课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
五、评价 评价就是对录像课制作成品进行评价。目的是:
1、全面衡量录像课的水平,以质定级;
2、获得反馈信息,以不断改进,提高水平。评价的标准应包括: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等。
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一、对讲课教师的要求:• 一节好的课堂实录是由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决定的,拍摄人员与授课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互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
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一节好的课堂实录是由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决定的,拍摄人员与授课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互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事先应和摄制人员沟通,让其......
观看录像课《用字母表示数》的心得体会东泉中心小学罗方伶虽然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已经有一段时间,但还是在使用时间上及方法上有所疑问,或者说感觉有些不足的地方,通过观看......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听课心的 胡集小学董保华 今天我听了一节全国优秀教师的录像课,课的内容是六年级《百分数的认识》。执教老师在教学时,努力营造一种认知、生活、情感、人......
录像课观后感学习了温顺美老师执教的写字课《快乐识字》。这节课从整体上看,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组织形式都体现了较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能基本突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