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研究的提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
题目:主标题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研究
副标题---如何使城市道路绿化和城市景观配套
摘要: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的特点与特色。
关键词:道路绿化;种植;植物选择;植物配置
1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2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2.1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
2.2道路的植物配置
主要有两类:整齐式行道树类型;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
2.3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
2.4 目前我国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我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现状
(一)道路和设施问题尚需健全
1.机非分隔不严,且出入口过密,造成交通不畅,事故增多。
2.交通标志导向,信号设施等设置不完整。在汽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相冲撞后,后两者一定是弱者。因此,有必要给予非机动车辆和行人道路优先权。街道空间的设计对步行者而言,是有趣、有特征、易识别的空间体验,优先权也意味着安全感。
(二)道路景观建设缺乏整体性、连续性
1.城市道路两侧建筑、绿化、城市家私、公用设施等景观要素缺乏统一考虑。
2.沿街建筑形式杂乱无章,墙上广告和建筑上广告牌在思考上缺乏整体性的设计。
3.业主各自为政,而管理部门又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协调。
(三)道路景观设计缺乏尺度感、层次感
不同的道路由于其功能、等级、形式的不同因该有其不同的景观尺度和景观层次,道路建设中由于对此缺乏足够的考虑,导致道路景观单一而乏味。
(四)道路景观环境对城市文脉的忽视
1.旧城中缺乏对原有城市风貌的尊重,未能有机的处理新增元素与原有景观元素的关系。
2.新区开发中,千篇1律的建设导致城市文脉的丧失,城镇独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复存在。
(五)道路景观缺乏人性化设计
道路建设只考虑交通的需要而缺少对人的关怀,是多数城市的通病。
如街道照明满足不了人行需要、缺乏无障碍设计、过街地道和天桥设置不合理等。
(六)道路景观缺乏个性和特色
一个美的城市必须是清晰易辨的,这样对环境的印象才能鲜明,行人轻松自在。而我们在道路景观环境建设中常常忽视个性和特色打造,表现在街道建设在空间上,许多道路两侧的建筑形式以及材料和色彩等过于相同,缺乏可识别性,导致千路一面。
(七)道路绿化建设档次亟待提升
1.绿化质量不高、树种单调,生长状况欠佳。
2.人为损害严重。
3.城市发展与绿地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
3道路绿化景观的营造
(1)满足城市道路主要功能原则。(2)道路绿化的生态原则。(3)科学性与4结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建设园林化的道路应采取大手笔、大色块的绿化手法,主要道路绿化带的理想宽度至少是30m,才能有效地发挥植物材料的生态效应,只有树立大园林的观念,克服以往的“一条路,两行树;绿化小打小闹”的做法,才能使城市环境面貌跃上一个新台阶。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单靠道路绿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建设“点(公园绿地)”、“线(道路、河流、铁路)”、“面(单位庭院、居住区)”、“带(城市环型绿化带)”、“网(郊区农田林网)”、“片(城市隔离片林)”,等多层次、多结构、多组团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绿化体系。
艺术性原则。
(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4、结论结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建设园林化的道路应采取大手笔、大色块的绿化手法,主要道路绿化带的理想宽度至少是30m,才能有效地发挥植物材料的生态效应,只有树立大园林的观念,克服以往的“一条路,两行树;绿化小打小闹”的做法,才能使城市环境面貌跃上一个新台阶。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单靠道路绿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建设“点(公园绿地)”、“线(道路、河流、铁路)”、“面(单位庭院、居住区)”、“带(城市环型绿化带)”、“网(郊区农田林网)”、“片(城市隔离片林)”,等多层次、多结构、多组团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绿化体系。
总之,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遵循系统规划的基础,结合自身特点,注重地方性与自然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构建多层次、多观赏效果的道路绿化体系。要以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基础,把“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景观设计的关键,体现出对“人”的关注与尊重,将人、车、路、景高度统一起来,构造出良好的整体空间景观。
5、参 考 文 献
[1] 孙成仁.城市景观设计.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2-39.[2](日)卢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3](英)J·麦克卢斯基.道路型式与城市景观.张仲一,卢绍曾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4]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城市道路景观与环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1990.[6]吕元.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1,23-26.[7]单虎.城市景观道路空间形态设计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1,47-51.[8]谭敏.现代城市街道空间景观系统化研究及整合思路.重庆: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4,63-79.[9]陈泓.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时代建筑,1999(2):31-35.
道路景观绿化是构成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因素,包括人行道绿化带、防护绿化带、基础绿化带、街头休息绿地、绿化停车场、立体交叉绿地、花园林荫路等。良好的道路景观绿化,可满足......
城市道路绿化的景观园林设计施工论文城市道路的绿化工作不但具备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降低城市交通道路的噪音,以及起到净化空气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
城市道路的绿化工作不但具备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降低城市交通道路的噪音,以及起到净化空气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快速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
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景观李智刘纯青摘要:城市道路是城市的框架,是联系城市各个功能区的纽带。本文首先从概念方面探索道 路绿化,景观。继而分析了道路绿化功能,我国街道景观存在的......
城市道路绿化技巧城市道路绿化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主要模式,常用的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