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院的“塌方式”腐败开药_触目惊心的塌方式腐败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1:55: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为医院的“塌方式”腐败开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触目惊心的塌方式腐败”。

为医院的“塌方式”腐败开药

2014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共立案侦查医疗卫生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08件123人,其中院长16人、副院长6人,个别地市甚至出现绝大部分二甲以上公立医院都有相关人员被查处的“塌方式”腐败。16家公立医院院长落马,被拍的“苍蝇”更是不计其数,可见病情之严重,“治病”之迫切。

安徽去年16家公立医院院长落马

据安徽省检察院反贪局通报称,被查处的医院院长包括阜阳市人民医院原院长高学中、六安市人民医院院长朱德昌、蒙城县中医院院长丁怀顺等16人,多个县级医疗“龙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被查。

在药品采购环节,药企给予医院相关负责人及院长回扣。阜阳市肿瘤医院院长刘华顶在担任副院长兼外科主任期间,有药企找上门来,要求增大某种药物的临床使用量,事后按照每支60元总计支付给刘华顶回扣9万元。

在医疗器材采购时,企业在中标后要想取得高额利润,还需医院优先、长期使用其医用耗材,常常行贿医院主要负责人。如某骨科医用固定材料供应商在中标后,先后多次送给临泉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副院长郭景理现金总计132万元、骨科副主任徐汝峰15万元。

检察机关办案人员称,医疗卫生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涉及的部门多、人员多,单个人员很难完成犯罪。上至局长、院长,下至药械科长、财务科长、采购员、医务人员,往往查处一案牵出数案,查获一人牵出数人甚至数十人,形成窝案串案。

“塌方式”腐败背后是失灵的医疗改革

从如今在安徽出现的“塌方式”腐败来看,昔日引以自豪的医改成绩,无疑会失去应有的光芒。

某种程度上说,医疗改革不单单是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一系列制度框架建设,更要从根本上强化各种制度的落实,尤其是对医疗改革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医院进行改革,其重点就是强化对医院的监督和约束,避免医院在医疗改革过程中蚕食医改红利,让群众享受不到真正的医改成果。

从安徽16家公立医院“塌方式”腐败中,我们看不到对医院的监督和约束,上至局长、院长,下至药械科长、财务科长、采购员、医务人员,往往查处一案牵出数案,查获一人牵出数人甚至数十人,形成窝案串案,这种腐败的深度和广度,折射的是权力监督不仅匮乏,更是形同虚设。但凡有监督,何至于此?

为医院的“塌方式”腐败开药

1、探索外部审计制度

应看到,私立医院的投资人和院领导大多具有同一性,他们同医院的发展同生死共存亡,其防腐能力相对较高;而公立医院的属性不一样,其掌握的行政资源与责权利设计,都会诱导很多医药商和医疗器材商等把精力放在其决策层上。若公立医院内外的防腐反腐机制不起作用,腐败现象必然循着“虫蛀效应”向外扩散。时下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中,国家对基层特别是县一级公立医院的设备购置、药品采购与基础建设等投入巨大,新农合政策又释放了农民的就医需求。这也让遏制公立医院腐败的形势更严峻。

在此情境下,必须加快亡羊补牢步伐,针对公立医院廉政建设中的纰漏进行完善。卫生部门应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检查监督,指导医院切实落实药品器材的采购和建设工程方面的招标投标制度,尤其是其中的评标、定标环节应强化医院内的民主决策机制,例如可探索“一把手”“二把手”末位发言制度和专家论证说明制度,建立健全一年一次的外部审计制度,并将抓落实跟绩效考核挂钩。

此外,当下很多公立医院也有医务公开网络平台,但很多都处在僵尸状态。无论县级以上医院还是负责新农合独自采购的乡级医院,都该建有自己的药品、医疗设备采购信息公开平台,并由上级卫生部门筹建,建立运行情况实时督察机制。

如今,从卫计委到地方有关部门都将反腐靶心对准医疗领域,这也是敦促常态化发现与查处机制补全的重要契机。而机制性补漏,立足点还是应落在对一把手的权力制衡、对必要性医务信息的公开上。要从根本上释放市场竞争活力,强化对医疗领域的监督和约束,让监督、审计等法治手段常态化。只有规范和约束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为,医疗改革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解决医疗专家薪酬问题

待遇不合理自然不是腐败的理由,可由腐败易发牵引出的薪酬激励体系问题,确实也该尽快予以解决。

在国内,公立医院的院长、科室主任绝大多数都是资深医疗专家。医而优则仕,部分涉案人员在科层制体系中从普通医生、主治医师到副主任医师,直到走上医院管理岗位,并不容易,可到头来却犯案入狱,实在令人感慨。

毋庸置疑,医院成为塌方式腐败的发生地,院长主任们难辞其咎。但应看到,人心靠着制度,国内呈现集体性的“以药养医”,根源在分配机制的滞后,院长不是决定性因素。而动辄归因于医德败坏,也容易陷入泛道德误区。

媒体常会习惯性地说,以药养医诱发导致了普遍的医疗回扣及腐败。问题是,“药”为死物,不会说话也无法下命令,怎会驱动这种坏结果的发生?说到底,是因“药”背后连接的是一个存在纰漏的制度接口,它也在“逆淘汰”中滋长了某种隐性秩序与酱缸化氛围。上述新闻中多个院长科室主任的落马,也说明这种行业规则的复杂与坚硬已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面对这种医疗专家们卷入的大面积腐败,有人说,应重新审思医疗卫生体制中异化的“院长负责制”,它理应以管办分开规避行政主导式的产生模式,并让职代会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杜绝院长、科室主任们大权独揽。这些很有道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一个问题:在成熟社会中,作为医疗领域的专家或精英本该通过合法途径,依靠医疗技术获得与能力匹配的收入。但事实上,国内医疗专家被长年牢牢禁锢在体制内,待遇原地踏步,医技养医的路遥远又不现实,通过合法途径赚钱逼仄难行,障碍重重。一个鼓励专家开私人门诊的政策发酵数年之长,而真正走出来开自己门诊的专家寥寥无几。是专家们脑子出了问题,还是政策本身有硬伤?这值得思考。

如果医疗专家们能获得市场上可体现身价的劳动报酬,无论是开专家门诊也好,到民营医院做院长主任也罢,都会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腐败的几率也会降低。这不是说,待遇不合理就是能腐败的理由,可由腐败易发牵引出的薪酬体系问题,确实也该尽快予以解决。

病人生病,医院开药。那医院“生病”了,该谁来开药,又该如何开药呢?开药的“主治医生”应为医疗卫生监管部门,继续推行医疗领域的各项改革,引入先进科学的管理运营制度,建立现代的医院管理制度。用民主现代的管理方式,代替现行院长独权的落后管理,实现平级的制衡,同时优化员工的考核方式,扩大普通员工的话语权,让下级敢于监督上级。纪检部门也要主动作为,加大对医院的监督巡查力度,建立完善便捷的举报渠道。患者病人是医院“生病”的最直接受害者,因此也要积极参与到防范医院腐败的行动中来,积极提供反腐线索,打一场全民监督战争来为“生病”的医院治病。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观塌方式腐败心得体会

观《山西高平:塌方式腐败的样本》纪录片心得体会这次观看了《山西高平:塌方式腐败的样本》纪录片,纪录片中的谢克敏和杨晓波等曾经都是优秀的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公仆,可最终到底......

山西交通系统塌方式腐败

山西交通系统塌方式腐败 170多人涉案中纪委厅官落马 2015-07-04 05:10: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65人参与3评论.原标题:一条高速路撂倒俩厅......

“塌方式腐败”是甘肃新机遇?

“塌方式腐败”是甘肃新机遇?种种迹象显示,甘肃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山西。自从前省委书记王三运日7月11日被中纪委宣布拿下后,“塌方式腐败”这个已好久不被提及的词语重新进入......

山西交通系统塌方式腐败根源何在

山西交通系统塌方式腐败根源何在2015-07-06 媒体报道,在山西省纪委相关宣教材料中,省交通厅贪腐窝案被定性为“极具典型意义的一个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件”。全案共涉及党政机......

河南新乡公安系统出现“塌方式”腐败

河南新乡公安系统出现“塌方式”腐败 2014年12月30日 03:58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原标题:新乡公安系统出现“塌方式”腐败本报讯 昨天记者获悉,省委巡视组向郑州、信阳、周口、洛......

下载为医院的“塌方式”腐败开药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医院的“塌方式”腐败开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