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经济普查工作现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经济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服务业经济普查工作现状、难点探析
作者:张亚红
[摘要]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除农业、工业及建筑业以外的所有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服务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一角,已被各级政府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从而引起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探索研究适合当前社会经济现状的服务业普查方法,做好服务业普查工作,及时取得真实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的数据,为各级政府制定服务业发展政策、发展规划尤为重要。本文就我县服务业普查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以及为下次开展普查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普查 强化 现状
一.我县服务业经济普查工作现状
服务业形式多样,既有传统的服务行业,又有新兴的服务部门;既有营利性企业,又有非营利性单位;既有国家重点服务业,又有省重点服务业。就目前我县服务业普查现状来说具有涉及单位多、范围广、结构复杂、流动性强,经营场所、从业人员易变快等特点,很难确保在经普中圆满完成普查任务的。具体有以下原因:
1、基层普查机构基础薄弱。一是人员经费不足。从全县16个乡镇、街道反映情况看,几乎没有专职服务业统计人员,多数为兼职且岗位不稳定,导致对普查制度和部分指标的理解不到位。二是思想认识还不够。三责任不明确。由于行业区域分布较广或行政隶属关系不是很明确、财务状况和业务资料收集有难度,部分普查区或小区普查员因此不愿承担此区域内普查工作,导致一些普查区未能按时完成统计普查任务。
2、普查对象配合意识薄弱,数据质量有待核实。服务业普查难度明显高于第二产业。与工业企业不同,服务业普查对象成分复杂,且多数为个体、私营经济、隐蔽性强,厂中厂、店中店现象甚多。加上普查涉及经济指标敏感,有的直接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普遍存在怕露“富”现象,怕与税收挂钩,配合意识较低,甚至不愿意配合,存在乱报、瞒报现象,加上有些单位会计核算不健全,使得这类数据难以核实。
3、普查单位稳定性较弱,普查方式有待改进。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几乎每天都有开业、停业及变更情况的发生,有证、无证个体户的变动单位更是频繁,特别是交通运输、流动摊贩、居民服务业等流动性较大的行业,无形之中给服务业普查工作增加了压力。另外,多产业的法人单位的大量存在也给普查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母公司与子公司行业不同、母公司与子公司异动经营,普查对象产业填写不清等导致孤儿产业“没爹认领”、“寻爹难”现象,产业与法人匹配工作难度大大增加。
4、“一套表”平台审核公式欠完善,审核效率有待提高。所有普查数据上报后,专业人员以“一套表”数据处理平台为基础,利用平台上的查询模板对表内、表间的平衡关系和逻辑关系进行审核,但由于部分公式与公式之间设定存在纰漏、重叠或交界等问题,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查错.从而进行再次审核落实,给人工审核增加了工作量。
二.我县服务业经济普查过程中的主要做法
1、强化多级审核分工,确保验收工作有序进行。一是由各乡镇街道普查员初审、普查指导员再审,县经普办完成终审,将低级差错解决在基层。二是由县经普办牵头与局内各专业组建专业审核组,对全县16个乡镇街道进行集中审核。三是积极自审,完成产业单位匹配、照片漏传补拍等个性自审工作,确保验收工作有序进行。
2、强化联合审核意识,确保部门资料比对无误。积极做好与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利用各部门的有效资源强化数据、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3、强化现场督导检查,确保源头数据取之有据。在规范单位基础信息登记、PDA入户采集数据、一套表平台审核等各阶段,县经普办多次组织有关业务人员对16个乡镇街道的三经普工作情况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在督导检查中,采取“集中指导,随机抽查,现场解答”的方式,及时解决在经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源头上控制好数据质量。
三、服务业经济普查的意见及建议
1、强化政府行为,逐级落实责任。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一项政府行为。各地普查机构要建立健全督办制度,定期对普查工作进行督促推进,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强化部门协作,优化资源共享。部门之间既要有分工又要密切协作,使部门统计与普查统计资料共享,将各部门掌握的名录及财务数据进行比对整合,及时发现企业是否正常运营、名录信息是否最新、各项指标是否出入较大,并进一步核实。
3、强化法制宣传,增强统计意识。针对部分服务业企业对政府的普查配合度不高等现象,统计部门要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努力提升普法效果;把普法渗透到统计报表布置、统计业务培训、统计资料发布、统计咨询服务及统计执法检查全过程,强化统计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统计氛围,提升整体统计工作水平。
4、强化制度改革,创新服务形式。要把推进企业发展与“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服务举措,通过下基层,加强与基层之间的联系,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服务,变常规为创新型服务,提高统计服务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准确及时地反映和判断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对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5、强化信息化建设,注重经普资料开发。要加深信息化的理解,加强信息化的运用,加大信息化的整合,加快信息化的发展,统筹推进“四化”进程。透过对客观现象表层经济现象的探究,剖析归纳深层次的矛盾和规律,提供具有一定深度的高质量产品,服务经济,展示成果,使之成为提高统计工作社会地位的重大举措。
统 计 信 息桃园街道真抓实干做好第二次经济普查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和古交市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相关精神及安排部署,结合我街道实际,我街......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普查,同时,经济普查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普查进展顺利与否,对全社会来说举足轻重。此次......
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报告在村主要领导指挥安排、协调工作下,我村指导员、普查员经过4个多月认真积极的工作,完成了我村辖区内的普查工作。我村在前期摸底工作中,个体普查对......
街道社区经济普查工作发言稿街道社区经济普查工作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们,大家好!首先感谢街道领导给我们**社区提供了和大家共同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同时......
精选范文:经济普查工作个人总结(共2篇)一、面对困难,深感责任重大 从区普查办开展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动员会回来,我就觉得肩上担起一副承重的担子,这次普查不同以往,虽然我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