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作业2 学习了《解读课标——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课程》这门课,对“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谈谈我的看法。_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课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8:47: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国培作业2 学习了《解读课标——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课程》这门课,对“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谈谈我的看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课”。

学习了《解读课标——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课程》这门课,对其中的“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在本人的教学以及听过的很多同行的教学中,大多采用的是讲授或者偶尔采用小组讨论等其他教学方式,虽然有时也采用一些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但我们更多的是注重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我们对教学及学生的评价就是考试,分数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及老师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而对如何让学生“会学数学”却做得很不够。

在讲座中,王尚志,张思明老师强调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能掌控学习就要主动、自主的学习,帮而不仅仅是学会数学,更要会学数学。”的教学理念。怎样让这一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呢,本人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之美——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等,同时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以及对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之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第三,要加强“活动教学”,把空间 1 留给学生,让学生自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可能被遗忘,但能力却伴随你终身。”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就可以扩大知识面,并增强自身的技术和技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但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自学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它不是人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后天的培养和学生自身的努力。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数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以增强自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生如何阅读。阅读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数学也是一样。学数学要面对大量的概念、定义、定理、例题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学生如何把握其中的关键词,抓住其中的重点。比如在求解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我们要教学生通过阅读,去除问题中诸如介绍问题背景等的语句,抓住题中包含数量及数量关系的语句,从而抽象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四、教学生学会思考,并提出提问。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成绩好与不好,都会存在自己不懂或还不是十分理解的问题,但是当老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时,很多的学生都会回答没有,个别学生可能是因为胆小不敢问,但更多的是学生是因为不会思考问题而找不出问题,这也是这些学生成绩不佳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教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并提出。比如在定理的教学中,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定理后,不防让学生思考:这个定理的逆命题成立吗?我们有没有学过条件或结论相同或相似的定理?能否将它们进行归类?等等;在例题的教学中除了教学生如何去分析每一个已知条件,如何解决问题之外,不防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个可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如果改变某一条件或减少某个条件,结果会怎样?等等。同时要求学生在平时自己学习时要学会多问自己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生如何总结。我们教材中的每一章中的每一节中的各个知识点既是孤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完每一章后要对本章的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在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对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这一任务交给学生或与学生一起完成。同时,我们应该教学生不仅仅要从纵向把握教材中的知识脉络,还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建立牢固的知识网,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在习题的教学与训练中也是一样,我们不能一味地搞题海战术,而应该对做过的题目加以整理与总结,通过一道或几道题归纳出这一类题的解法等。

六、教学生学会表达。现在很多的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很熟悉,但一到解题,解题过程会乱七八糟,这些学生就是不会表达。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教学生如何去表达。数学中的表达方式有文字语言表达、数学语言表达、图形表达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一个问题尽量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特别是数学语言表达和图形表达。比如在讲一次函数的性质时,其中一个性质:当一次项系数为正数时,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这是用文字语言表达,要让学生理解并应用,必须要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对于函数y=kx+b,当k>0时,如果x1>x2,则y1>y2.及图形表达:(图略),从图象上直观看出函数图象从左往右是上升的,即反映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以上只是本人在学习中的一点肤浅的体会,教学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改革、不断前进的过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课后作业(解读课标——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课程)(优秀)

课后作业解读课标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课程认真回顾《解读课标——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课程》这门课,课程中解读了教育理念的变化,请您就其中的一个理念说明带给您教学中的启发或反思......

下载国培作业2 学习了《解读课标——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课程》这门课,对“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谈谈我的看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培作业2 学习了《解读课标——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课程》这门课,对“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谈谈我的看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整站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