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_道德情操论读书报告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8:42: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道德情操论读书报告”。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社科部兰虹

《道德情操论》是《国富论》的作者——“现代经济学之父” 亚当·斯密的作品。虽然《国富论》如雷贯耳,但是斯密的最爱却是《道德情操论》,他对此书进行了六次的修改,甚至在《国富论》首页上还着重标明了“《道德情操论》的作者”。我想,斯密的用意大概是要告诉世人——道德情操对于人类社会是相当重要的。或者,换句话说,《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这部著作阐释了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对人类丰富多彩的道德情操世界作了简明扼要的说明,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玄机。纵览全书,有一个关键字,那就是“同情”。斯密在书中对“同情”作出了很详细的解释。

对于同情,斯密提出了两种解释,一是我们看到或是被迫轻松地看待别人,一种感受到他人痛苦的感情;二是可以用来表示对任何激情的同感。同情是人类的天性,也来源于看到他人的某种情绪。但是,与其说同情来源于对激情的观察,不如说来源于激发这种激情的境况。

“无论如何,同情能加深快乐,减轻悲伤。它通过展现满足感的另一个来源加深快乐,通过暗示当时几乎是唯一能接受的愉快感情来减轻悲伤。”(第11页)。“朋友之间的诉说可以得到同情,因而可以获得快乐。当人在悲伤时获得同情,他会得到安慰以减轻痛苦。”所以,倾听的艺术,无论是在人际交往,还是在心理治疗上,都是行之有效的。朋友之所以能值得信赖也是因为“同情”能帮助同伴疏导不良情绪,拥有平静的情绪。

简要概括斯密 “同情”的观点,同情来源于天性,并能够被特定的境况激发,作用于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减轻痛苦。联系实际来理解斯密的观点,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对灾区人民深表同情,这种情况下的同情是来源于人们的天性,被地震造成了巨大损失的境况所激发,于是,人们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到灾区做志愿者,帮助灾民重建家园,为受灾人们减轻痛苦。而同情的效用可以理解为双向的,为灾民减轻痛苦,而伸出援手的人们心中也会感到安慰与踏实。

此外,斯密在回答“为什么有人不停地最求财富和地位?”这个问题时,给出的答案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在追求同情。这里的同情是指赞同,认可,而非怜悯。

“赞赏甚至是仰慕富人和大人物,鄙视或至少是忽视穷人和小人物,虽然对于建立和维持等级和社会秩序是必要的,但同时也是道德情操败坏的最重要和最普遍的原因。”

事实上,贫困让穷人的内心充满羞耻感,因为他认为是因为贫穷让他被人看不起,即使偶尔注意到他,也不会同情他的痛苦和不幸。尽管默默无闻不等于被人否定,但是低下的地位很多时候都让人们得不到尊敬和认可,从而使人们变得悲观失望。穷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人注意,他们因为贫穷而认为自己地位低下,低人一等。而那些腰缠万贯、位高名重的人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公众所喜爱关注的。所以,不停地追求财富与地位,是因为这样可以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能够得到人们的关注,继而能够得到人们的肯定与认同。

然而,财富与地位一直为人所崇拜,为了达到令人羡慕的处境,带上耀眼的光环,追求财富的人往往不择手段,放弃了通向美德的道路,但不幸的是,通向美德和财富的路有时是相反的。联系当今的社会,确实是有这样的想象发生,金融海啸的发生,食品安全危机,贪污腐败成风,都折射出背离美德而进行的追逐财富与地位的行为的严重副作用。

有一个得到比较广泛认同的说法是,亚当·斯密的道德理论的核心是同情心理论。在他看来,同情是社会的道德基础,是美德的起源,同情是人性除了利己的另一面。同情能够给人们带来相濡以沫的快乐,帮助人们纠正不良情绪。这样,旁观者能够将心比心去体谅当局者,当局者也能够力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照顾旁观者的感受,这两种努力就能够确立两种不同的美德。旁观者带来了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公正无私和谦逊仁慈;当局者则造就了雍容持重、自我克制的人品,将激情纳入自尊自爱、合理恰当的轨道。

书中除了“同情”这个主要的概念以外,还有“正义”、“仁慈”、“良心”和“道德普遍准则”等比较重要的概念。

斯密认为,正义是一种可以用外力强迫,对它的违反会招致憎恨乃至惩罚的美德。与正义不同,仁慈是自由的,不应该受到武力的威逼的。“憎恨似乎是自卫的天性赋予我们的,并只能用来自卫。它是正义和清白的保证。”(第85页)

正义与仁慈是美德的组成部分。一般而言,仁慈是指一种对他人的无私关心和帮助。正义,具有正义、正当、公平、公正等意思。憎恨的对象是违背道德普遍准则的行为,而憎恨是人性中的一种天性,憎恨能够使得人们判断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普遍准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正义与仁慈。

“虽然在很多特别的场合,对良心的赞同很少能使软弱的人得到满足,虽然内心中设想的公正的旁观者的论述并非总能支撑他,但良心这个原则的影响和权威在任何场合都是非常大的。只有通过与内心这个法官交流,才能看清于我们有关的事情的方方面面,才能对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作出适宜的权衡。”(第145页)

我们在两种情况下会考察自己的行为:一,行动前;二,行动后。但是我们的观点都很容易变得不公正。人们在行动前和行动后,对自己的行为的适宜性的判断大都是片面的。而这里的良心就是一种保持自我行为的是适宜性的控制力。

斯密认为,“对行为普遍准则的尊重,就是我们称为的责任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准则。人类对好的品质的赞扬与推崇,以及对坏的品质的鄙视与厌恶,都是为了推进世界的秩序和人类的幸福。”

于是道德的普遍规则应运而生。道德的普遍规则因习惯性而在我们的大脑中留下来。宗教之所以能够被很多人接受,顶礼膜拜,因为宗教能够利用道德普遍准则的影响和权威,以神的名义增强其适应性与责任。我们当前所推崇的“八荣八耻”也是一种道德普遍准则。道德普遍准则能够正确地引导人们,赞扬美好的品德,推崇高尚的行为,鄙视和拒绝丑陋的行为,为营造一种合适的习惯与风尚奠定基础。

读完整本书,在亚当·斯密的引导下,我对道德这一个概念的理解增进了不少,但与此同时,我却陷入了忧虑当中。毫无疑问,在世界经济急剧变革的今天,人们发现却在追求国富的同时,长久被忽略的道德情操有着巨大影响力。但是,我们在面对改革开放三十年创造了丰硕的成果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三十年里,越来越多的问题浮出水面,如贫富之间差距拉大,贪污腐败现象增多,行业道德滑坡等等。斯密在250年前就已经大声疾呼——“一个人决不应当把自己看得比其他任何人更为重要,以致为了个人私利而伤害或损害他人。以损害他人利益来增进自己利益的不正当行为,更是天理不容的。”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里提到两只看不见的手,一只看不见的手是市场,一只看不见的手是道德。“行善犹如美化建筑物的装饰品,而不是支撑建筑物的地基,相反,正义犹如支撑整个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柱子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巨大的建筑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人类的发展,需要不仅仅是国富,还有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亚当〃斯密著作《道德情操论》讲述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关于人心的概念。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道德情操论读......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身处千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一个普通人都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企业改革、股市非理性繁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身处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亚当·斯密的名字,只要接触过政治经济学的人都会知道,我也如此,那可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他同西方经济理论紧密相连,他的《国富论》(即《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甚至比他......

下载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