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惊梦小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游园惊梦小论文”。
2013-2014年第一学期《台港文学》科目考查卷 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中文(师)11-1 任课教师:李一媛 姓名: 段倩学号:11064130108成绩:
历史沧桑与世事变迁的慨叹
——《游园惊梦》赏析
《游园惊梦》是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的代表作。发表于1966年。作为国民党高层的后裔,白先勇经历了家族由炙手可热到门可罗雀的巨变,而从大陆到台湾的经历,更增加了他对人生的认识和历史沧桑感。因此,在他的笔下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曾经显赫、辉煌的人物,看到他们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承受。《游园惊梦》 就是这样一篇慨叹身世和沧桑巨变的代表作。
一、作品简介
《游园惊梦》是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代表作品之一,篇目的命名取于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牡丹亭》。而《游园惊梦》原本是《杜丹亭》中杜丽娘与侍女春香因游暮春之园,而满怀伤感,在牡丹亭小憩时,梦中与情人柳梦梅相会,醒后因情而忧思成疾的一段故事,后被改编成昆曲《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向我们展示的是时空骤变时对几个青年女子生活、命运的影响,凭借自己的姿色与技艺,她们先后都成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妻妾:才艺超群的蓝田玉嫁给了长她40岁的钱鹏志将军做填房夫人,为了“钱将军夫人”的身份和自己微贱的出身,不得不处处小心,如履薄冰,为了维持这来之不易的名份,她只能在钱将军身后孤寂清凉地打发着漫长的余生。《游园惊梦》中从钱夫人坐计程车到窦公馆参加聚会开始,即一步步深入她的内心,后来又突出她的潜意识,把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富贵荣华,只可惜你长错了一根骨头。”由此可以看出钱夫人所经历的心灵磨难。时过境迁,而今身价大降的她,只能坐计程车了,那“新的高楼大厦”与她内心的冷落与失意,呈现出鲜明的对比。生性温和的桂枝香虽已成为窦公馆里珠光宝气、颐指气使的女主人,但却是委委屈屈地做了多年的“三房”才得以扶正,颇有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味道。无论是辉煌于前的蓝田玉,还是璀璨于后的桂枝香,她们的身份和荣耀都是以牺牲了青春、情爱、天伦之乐这样一些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换取的。
二、作品分析
1、主题
作品通过对女主人公蓝田玉的一次赴宴经历的叙述,描写了这位守寡的将军夫人悲剧性的命运遭际,反映了原国民党上层撤离大陆后的境遇变迁和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人物世事无常的沧桑感。
2、人物
作品描写了几位性格各异的国民党遗老、夫人的形象。其中,尤以主人公蓝田玉最为出色。蓝田玉是钱将军的遗孀,是国民党上层贵族没落者的代表。她原是出身卑微的昆曲优伶,因一曲《游园惊梦》被钱将军看中,一夜间成了将军夫人,在南京风光一时。她感激老将军对自己的钟爱,使自己享尽了荣华富贵,但又与郑参谋打得火热,暗中幽会。当发现自己的情人已暗中移情别恋时,情急之下她竟失去了嗓音。钱将军死后,她又在一夜之间成了落魄夫人,在台南伶仃度日。当她应三阿姐(桂枝香)——窦夫人之邀,到台北赴宴时,面对昔日十分落魄,如今浑身珠玉的三阿姐,蓝田玉不禁感慨万分。尽管她仍穿着那件绿汪汪翡翠似的旗袍,却永远失去了在秦淮河上唱戏时的姐妹情深,她再不能唱出那折子戏《游园惊梦》了。当曲终人散,她更深的体会到了人世间的冷酷:时间让历史变成了伤痛,让情意消弭,让古老的艺术衰败;而人世的沧桑,使往日的显赫声威,早已消散,昔日的将军府,也早已易人,现在只剩下自己,只剩下满目悲凉和历尽沧桑的感受。
作者巧妙地将他的主题思想通过钱、窦二夫人的人生经历、今昔对比达到完美诠释。钱夫人与窦夫人合而为一,即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个卑微女子的挣扎史。由一个低下的女戏子,耍尽手段,以如花似玉的青春作为代价,最终爬上了上流社会贵夫人的位置,外表数尽风流,内心寂寞难耐,幽怨难诉。只是风光数十载之后,恍然发觉,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一个繁华似锦的梦,梦醒了,一切已成空,独留下她一个人面对着世态炎凉,昔日的荣华富贵已成空,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盛况也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通过钱、窦二夫人形象可以看出,她们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白先勇为我们塑造的那个年代不幸女子的悲剧命运。放眼整个中国,应该说几千年来,中国的女子总有那么一大群是过着这样一种人生的。即便是当今社会中的那群拥有着高学历的女子,也有那么一大群依旧折服在男人的金钱、权势之下,甘愿为之而舍弃自
己的青春年华。只能说钱、窦二夫人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那盛久不衰的男权主义之下的一群牺牲者的一个代表,不停地在金钱、地位、自由、爱情、欲望,道德之中挣扎着的红颜薄命者。
3、艺术特色
白先勇为其小说命名《游园惊梦》实则是颇有深意的。“游园”虽然表面上是指钱夫人到窦府一游:作者着意描绘了窦公馆花园的深阔、客厅的豪华、酒宴的奢侈,从而勾起了钱夫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一番回忆,但实际上作者将人生比作“游园”。想不到钱夫人曾是何等的荣华富贵,忽而变得孤单没落;想不到原来连请客资格都没有的桂枝香,忽而成为上流社会的交际中心;想不到曾是钱夫人的情人郑彦青,忽而又成了她妹妹月月红的相好„„人生如梦,变幻莫测,谁又能肯定钱夫人的现在不会是窦夫人的将来呢?而“惊梦”则是“游园”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钱夫人对人生之路的反思,对现实生活的否定。白先勇说过,“„„人的内心都有不可言喻的痛,我想文学可以写出来。„„我写作是因为我希望用文字将人类心灵中最无言的痛楚表达出来。我想这是我写作的真意。”
白先勇亦说:“其他的小说表面上似乎不同,但在主题上却很一致,例如《游园惊梦》,写的也是时间”。除了以上列举出的回忆,钱夫人对往昔的留恋和缅怀比比皆是:“她总觉得台湾的衣料粗糙,光泽扎眼,尤其是丝绸,那里及得上大陆货那么细致,那么柔熟?”“可是台湾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陆的那么醇厚,饮下去终究有点割喉”。对钱夫人来说,记忆是她曾经活过的唯一凭据。
白先勇曾说,《游园惊梦》写的是“美人迟暮的故事”,又说是“感于昆曲的式微而作”,作家告诉我们的是小说的故事层面:昔日蓝田玉,南京城里风光一时的钱大将军夫人,今日独居台湾南部,在寂寞中苦渡时光;她今日来赴窦夫人宴会,却遭到冷落和遗忘。在这儿,“今”与“昔”的对比更多的是呈现出钱夫人身世的凄凉。其次,昆曲这一古典戏曲中的精华,由于曲高和寡,已趋于式微;在作品里,通过艺名蓝田玉的钱夫人这位昆曲名家的哑喉,不能再唱予以象征。白先勇是一位既具有着良好的中国文化传统,又受过完整西方思想和艺术熏陶的作家。是台湾现代派小说创作的中坚。在其代表作《游园惊梦》中,显现出了鲜明的特色。
首先,在叙述方式和表现手法上,作家成功地熔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的多种艺术手段于一炉。小说以钱夫人蓝田玉为视角,通过钱夫人的眼睛小说的内容逐
一展开的:钱夫人一到窦公馆,就巧妙地让她的眼睛“打量”了一下里面气派非凡的花园美景,环视了非同一般的客厅摆设,由此透视了窦公馆高人一等的豪华与尊荣。这必然就是引起她许多有关自身以及与窦夫人的关系等等今昔对比的联想。由于出席晚宴的高宾贵客,都是当年南京相知相识的军政界官场人物,而今次窦夫人宴会情景跟“临离南京那年”钱夫人在自己梅园新村的公馆为她请做生日的盛宴情景,就有许多近似之处,更使钱夫人感慨万分。作家一面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手法,着重呈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一面运用了戏剧穿插,将古典戏剧的情节、气氛与小说主人公的心境和悲剧命运相互对照,深化了作品的内涵。
其次,作品还注意运用赋予个性化的对白,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突出了人物性格。作品所要表现的是国民党上层来到台湾后的生活和感受。因此,在描写人物时,注意运用语言来区别、表现人物不同的不同。同样是国民党上层的夫人,由于年龄、出身、身份的不同,使用的语言也不一样。钱将军夫人蓝田玉的语言在温柔、婉转中透着些小心,窦夫人因丈夫正当走红,而自己也已扶正,所使用的语言自然显得有些骄横和炫耀。至于语言的象征和暗示更使随处可见
第三,作品还具有浓重的苍凉和感伤的基调。由于说所描写的是国民党上层退居台湾之后的感受,所以自然会流露出浓重的苍凉、感伤的基调。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从大陆到台湾的,他(她)们有的曾身尊贵、奢华,有的已然穷困潦倒,有的虽依然十分富有,但比起当年在大陆时的生活和境遇,已经无法同日而语了。因此,在他(她)们的谈话中,总是有意无意的与当年在大陆时的情况相比,自然人世沧桑,增多了几分感慨和苍凉的感觉。
三、小结
《游园惊梦》是发表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作品,对于“人生如梦”的悲剧,作者以现代人的新视野作了新的诠释。在《游园惊梦》中,悲剧的根源就不是“真性情”的显露和追求个性自由所能概括的了的,在这一点上,它与《红楼梦》有很大的区别。钱夫人的“惊梦”是浅层次的,她并未意识到命运的不幸是与其自身性格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游园惊梦》里,白先勇把“昔”当作实存的,而把“今”当作空幻的虚影,这就使《游园惊梦》比《红楼梦》更为难解。在《游园惊梦》这种如谜似梦的境界中,确实使人产生“人生如梦”“人生如戏”的无常感与沧桑感;但更重要的是:作家为何要创造这样一个如戏如梦的艺术境界呢?
我以为,白先勇在这一层面关注的乃是人生的意义问题。否则,我们将难以理解作家为何以“昔”为真而以“今”为幻—正因为作家认为今天是虚幻的,那么现实的人生也是虚幻的,空而又空的。这样,怎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是“在梦里轻徊”的白先勇对现实人生发出的幽幽一问。构成《游园惊梦》的主体是中国古代作家的优患意识与悲剧意识,以及人生如梦、人生如戏这些观念,作家以传统文学的技巧加以表现。这样,人物复杂的心理和情感透过意识的流动加以折叠,在岁月的流逝和时势的演变中,显示出人生的无常、人世的沧桑,从而传达出一种历史的苍凉感。
《游园惊梦》文笔极为优美,描写了一群达官贵人的遗孀的冷寂和哀怨。人物的悲剧性不仅要看是一种生存现象更是一种审美现象,通过对逝去的时光和美的留恋,强烈地表现了生命无所不在的否定性。故事的悲剧让我们审视着人生的无尽忧伤,每一次“游园”付出的是每一次的“惊梦”,这梦带入我们虚无的时间与故事,结局也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参考文献:
白先勇.台北人.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4月版
白先勇,蓦然回首,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白先勇,我用写作表达人类心灵无言的痛楚.新闻周刊,2004.6.28
易中天.闲话中国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版
邵飞.茫茫人事 游园一梦.内蒙古电大学刊,2000年第5期
彭耀春,伤逝——论白先勇的《游园惊梦》,华文文学,2001.3(总第46期)
邱燕萍,历史与人生的交融——白先勇《游园惊梦》历史、文化内蕴解读,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7卷第4期。
梁筱晶,浅述白先勇小说创作中的悲剧性表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卷第6期
《游园惊梦》读后感 看过了,白先勇先生的《游园惊梦》,自是想起了很多年前拍的一部电影《游园惊梦》来,只可惜一直惦着,却也未曾看来,于是小说看完后,找了来。才知道,这是唯美导演......
游园惊梦秋日的阳光泻入树林落日的余辉遍地是金我对着那满地憔悴的黄叶说,这是最美的你说,喜欢的是夏日的丰盛夏日的美在于它的丰满充裕但很少意识到葱翠之后的憔悴没有永恒不......
游园惊梦她有天使一般的外表,乌黑的秀发里散发丝丝香味。在她隽秀的字迹里,潋滟着青春的张扬。她炽热的心里,是对成功的向往。她驰骋于天地,从容不迫,她不会倍挫折拗断,应为她的眼......
游园惊梦-作文游园惊梦红家院里,一青衣小旦水袖轻扬,唱腔婉转。一双凤眸含了几分笑,眼角微微上挑,步子迈的轻巧。走近了,便可听见那美人儿嘴里念的词正好应了这春到的景儿。“梦......
游园惊梦唱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以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琴曲 烟淡兮轻云香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