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音乐教育的几点方法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论文”。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的几点方法
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不断的摸索与研究中我总结了音乐教育的几点方法:
一、充分发挥音乐角的作用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幼儿创设科学.有意义的区域活动,既能提高和促进我们的教学,又能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充分体现。“区域活动”既可以看作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又可以看作教学效果的检验。而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动的艺术,音乐区是幼儿个性可以得到充分体现的最佳场所。很多幼儿来园后第一个选择音乐角,这说明幼儿需要这种美好的体验。教师在创造音乐角时首先要明确创设的目的。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作为重点,其次是培养幼 儿的节奏感,对音乐的感受力及加强音乐技能的训练,在准备材料时,要由简单到复杂,比如先出现一些幼儿容易敲击的乐器,手铃、响板、撞钟等。随着幼儿打击乐水平的 提高,逐渐出现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等一些复杂的乐器,让幼儿更加灵活而逼真地表现音乐形象。针对我班 女孩子多,喜欢跳舞的特点,还增添了彩条、绸带、纱巾及简单的舞蹈服装等,供幼儿自由表演,达到唱跳结合,动静交替。
活动区的精心创设,并非装饰,更重要的是发挥其教育作用,让孩子学到知识,掌握技能,但对小班幼儿,教师必须给予更多的指导。帮助他们如何使用乐器,如何跟着音乐敲击,与小朋友之间怎样合作等。这就需 要教师既做指导者又做参与者。与集体教学的有机配合,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教师可以把重点和难点在集体教学中渗透,个别辅导放在角落活动中进行。比如学唱歌曲可以 全体进行表演,边唱边跳可以在角落活动中教师辅导或引导幼儿自编自演,还可以编成打击乐进行节奏训练。同时为园里的大型娱乐活动幼儿的表演项目提供了可能。音乐角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也是运动量最大的学习区,它可以通过舞蹈、游戏、律动等多种方式达到静中有动,动中有乐,孩子们边唱边跳,手舞足蹈,无形中加大了幼儿的体能训练。促进同伴之间的交流,增强协同合作的能力。
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和音乐氛围
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形成 是非常重要的。提起幼儿园的环境,人们可能一下子会想到充满童趣的玩具,内容丰富的活动角,绚丽多彩的壁画等。幼 儿园的物质环境固然重要,但精神环境更不容忽视,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直接 影响着教育教学目标完成的程度。所以我们实施了一日生活的音乐化管理,即在一日生活中,结合艺术特色进行管理,包括入园、课前准备、小便、喝水、进餐、午睡、起床、离园等各环节的音乐化管理。如幼儿在游戏时播放欢快活泼的乐曲,会提高幼儿游戏兴趣、情绪高昂,幼儿午睡时播放优美舒缓的《摇篮曲》会使幼儿的情绪放松、轻松入睡。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开始注重孩子多种能力的培养,音乐开始走进更多的家庭,许多孩子已经不再苦苦纠缠于茫茫题海而徜徉于音乐的海洋,这一文化现象也引起我们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儿童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因而教师就应该是热情的懂得尊重人的人,让学生喜欢自己而不畏惧自己,教师充满情感的语言和及时的鼓励激发学生对学琴的兴趣是一种可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与老师交流,乐意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学生在学琴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教师切意大声训斥学生,或者粗暴地掰着学生的手指触键,让学生找感觉,这样学生会丧失自信心,同时自尊心也被受到伤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很有可能导致厌学。通过相互观摩和交流演奏,丰富了孩子的舞台经验,而且还能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树立信心,以求更高的发展。学习也就变成有兴趣的学、主动的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节奏是音乐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艺术 的重要表现手段
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培养节奏感是十分必要的。拍节 奏是幼儿节奏入门训练最常见的、适合幼儿接受能力的方法。进行节奏训练为的是培养节奏感,因此,在节奏 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幼儿动作协周、合拍、整齐地拍节奏,更要在节奏性活动中引导幼儿从运动神经上获 得节奏感觉,这是形成节奏感不可忽视的条件。节奏感是以运动性为基础的,是在节奏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可分为一般节奏感和音乐节奏感。前苏联音乐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有这样的解释:“音乐节奏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体验 音乐的、从而正确感知音乐运动时间进程的情绪表现力的能力。”
音乐是听觉艺术,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有,让幼儿通过听音乐亲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节奏,如钟表:嘀哒嘀哒;小狗叫:汪汪汪;汽车喇叭:嘟嘟„„以及小朋友、老人、中青年人各种走路不同的 节奏。所以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感知、发现不同的节奏,并用身体的不同的部位来表现,如拍手,跺脚,身体晃动等,从而自然的认识二 拍子,四拍子,三拍子。除了用身体表现,我还让幼儿充分地利用打击乐器,先让他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是清脆、是浑厚、是 长音、是短音,这样敲就特别好听,然后让幼儿自己给小乐曲配上伴奏,练习合奏。
四、引导幼儿参与唱歌、欣赏、音乐游戏、舞蹈、奏乐等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
音乐教育是音乐艺术与幼儿教育的交融,是具有音乐艺术特色的教育。音乐艺术与教育二者不可偏废,也不可脱节,如果只是在形式上教音乐,忽视教 育的要求,或者只重视从歌词和语言讲述上进行教育,忽视音乐艺术激励人的感情,触及心灵,使人获得审美 感受从而受到教育的特有教育功能,如果教幼儿学习音乐与进行教育脱节,这样的音乐活动就不可能发挥音乐 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握音乐艺术教育的功能和特点,结合幼儿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和特点,从培养幼 儿的音乐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入手,切合音乐教育实际需要向幼儿进行教育,才能有效地发挥音乐艺术 教育特有的教育功能,逐步完成音乐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任务。
音乐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幼儿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不同的实践活动需要不同的实践能力。比如唱 歌,需要唱得音调准确,节奏正确,吐字清楚,这就要培养唱歌技能;不仅要有动听的歌声,还要运用唱歌技 能做到会用歌声的变化表达感情,因此需要培养有声、有情、有表现力的唱歌能力。比如,欣赏音乐需要用听 觉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感知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手段的表情作用,需要从情感体验中领悟音 乐的内涵,需要会听辨人声和乐器的音色,感受音乐美,这就需要培养音乐听觉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领 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等一系列欣赏音乐的能力。再比如,在音乐伴随下的活动需要能感知音乐的节拍、节奏 和音乐的变化,感受音乐的情绪表现,能记忆音乐并能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随音乐的变化交换动作,随音乐 的情绪变化用动作表达感情,这就需要培养音乐听觉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节奏感等一系列随 音乐做动作的能力。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学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主要的教育课程,小编收集了浅谈幼儿音乐教育论文,欢迎阅读。浅谈幼儿音乐教育论文【一】【摘要】音乐是人类......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浅谈幼儿音乐教育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幼儿音乐教育教学论文幼儿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要怎样写才能写出作用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幼儿音乐教育教学论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1.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1.1丰富幼......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论文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学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主要的教育课程,小编收集了浅谈幼儿音乐教育论文,欢迎阅读。浅谈幼儿音乐教育论文【一......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幼儿音乐教育教学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