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专家讲座 促进自我成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聆听大师提升自我”。
聆听专家讲座 促进自我成长 ——谈成都培训心得体会
7月24日——7月29日,我有幸去了“天府之国”——成都,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研员、骨干教师教研能力提升与实践策略高级研修班的培训。虽然只有短短5天的培训时间,但我聆听到了知名专家龚雄飞、游永恒、陈大伟、刘大春、王立军、龚春燕的讲座。六位专家从教研转型、构建高效课堂策略、课堂观察策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教课研指导、教育、教学评价策略不同的领域,向我们阐述了他们多年来积淀、总结出的成功经验。通过聆听专家们的讲座,对我来说不仅有思想上的洗礼,还有对自己工作的反思。
荀子说:“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尽其难。”在5天的培训中,龚雄飞(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重庆市领雁工程专家组成员,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兼实验中学校长,全国模范教师,特技教师)院长讲到的“学本”教学和刘大春(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特级教师,成都市教师专业发展导师团核心组成员)院长讲到的“项目研究与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对我的触动特别大。从他们的讲座中我看到了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与学生的转变,看到了传统课堂与现代课堂的对接,看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师与学生、与家长交流的语言关乎到学生的成长,关乎到我们教育教学的成败。
一、龚雄飞院长讲座解读及我的思考
龚院长通过结合自己数十年的教育教学与办学管理经验,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目前国内中小学校课堂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学本教学”,即建立卓越课堂,它倡导的课堂模式是:先学后导、互助展评;三大特征,即先学、互助、展评;三中心,即学生中心、学习中心和体验中心的核心观念。他的解读给在场所有老师带来思想上巨大共鸣的同时,也为我们构建高效教学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结合目前我们课堂教学实际,深入反思龚院长所提出的观点,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我就自己印象深刻的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这样的改革方向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即从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学习为中心。教学中倡导先学后导的模式。先学即学生自主学习,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自主学习把学生激活而不是教死,是为了避免思维方式的单一化、同质化、模式化。这也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区别所在。龚院长同时提出了在学生先学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即自主学习的时间、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自主学习的工具。尤其要注重解决好自主学习的工具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而这个自主应当包含课前预习和课堂上的自主,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堂上的自主,我们对学生都会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写会生字、写出课文主要内容等,学生完成时借助的是《英才教程》《奇迹课堂》,这样的自主学习对学生思维的牵动性不强。龚院长在学生自主学习工具性选择上提出了导学案的实用。在前面的教学中我们好多老师也尝试过,但考虑到编写、打印的难度,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公开课教学中使用。关于导学案的使用,龚院长给我们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导学案的开发原则是功能导学化,即要做到导学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品质化。在导学案的运用过程中,要避免其使用泛化和功能虚化两大误区,要强化导学案的自学引导功能,要将习题化导学案改为问题化导学案,将学案的后侧性检验改为前瞻性引导。龚院长最后指出,课堂中只有做到让学生充分的自学,合理的互学,深度的展学,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二)学本教学的系统变革。
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型:从教师到导师;二是教学方法的转型:从教学到导学; 三是备课方式的转型:从教案到学案;四是评价视角的转型:从评教到评学;五是研修重心的转型:从研教到研学。
(三)关于小组合作学习。
《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论语》中写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都是对合作学习优势的体现。龚院长在讲座中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并且指出,要想把合作学习做实,为学生的学习发展起到作用,我们必须把假合作改进为真合作。回想自己的课堂,我们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到底有多大,真的向专家所言,我们追求的只是形式上的合作,只是课堂中学生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为此,龚院长给我们提出了合作学习的三种有效方式——知识互查式合作、活动互助式合作和问题互解式合作。对合作问题的设计,首先是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其次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最后问题要具有一定难度,能激发学生思维兴奋点,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积极性,最忌讳的就是问题设计如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三种合作方式的运用均需明确分工、强化成员职责,做到人人有事做。在合作学习交流中,一定要做到组长主持,有序交流。弱者先将是对学生学习权利的保障,人格的尊重;中者补充,优者总结,是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再提升。倘若优者先讲,那我们培养出的只是凤毛麟角的学霸,而放弃的是更多学生的成长。在合作学习中,注重补充、纠做和总结,因为补充是把学生学习中的“盲点”做亮,纠错是把“误点”做对,总结是把“弱点”做强。如果我们能够把合作学习用好,就有利于矫正传统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固步自封的缺陷,倡导竞争中的协作,改变畸形的竞争文化;有利于弥补教师群体化教学所带来的辅导不足与指导不力,确立学生是最大教育资源的新理念,形成“点对点”的精准帮扶机制与管理格局;有利于改变传统讲授型课堂的教师主讲、学生接收、生生独立的局面。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才能够真正为学生的成长起到助推作用。
二、刘大春院长幽默风趣的讲座让我们感受到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如此之大。
刘院长用他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深情并茂的体态及现实版的事例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老师,培训的老师时而笑声不断,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回想自己的曾今,他的讲座让我们找到了自己与学生、与家长之间交流的误区。
(一)语言的魅力。从某校校训“习惯很重要”改为“习惯很重要哦!”,交通规则的“亲,请避让行人哦!”在和朋友、同事聊QQ、微信时的称呼“亲”,完了缀个“呵呵!”“3+X”语言“您好,谢谢,请”等,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所在。如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使用这样的语言,它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消除一些不必要的争执,建立愉悦、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的很好。学生帮我们捡了粉笔,别忘了说声“谢谢”,不小心碰到学生了说声“对不起”,学生向我们问好时别忘了说声“你好!”用我们的言传身教来影响教育他们,那同学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也会如此融洽。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彬彬有礼之人。
(二)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都说老师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对绝大多数老师来说,应该都没有这样的境界。为了让学生喜欢我们,我们必须尽力的去做。就像刘院长说的:“我们很难伪装喜欢他们,但可以假装喜欢他们,假装久了,也就真的喜欢了。”这种喜欢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欢,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还会鲁莽吗?尤其是看到不遵守纪律、不完成作业、习惯差的学生,批评时还会口不择言吗?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欢,他们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应当舍不得用过激的语言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只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欢,才可以抹去老师和学生身份上的差距而缩短心灵间的距离。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高大的,需要仰视,作为老师,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俯下身子仰望学生,那样我们会发现他们身上更多的闪光点,才会更喜欢他们,我们之间的距离才会更小,教育教学效果才会更好,也才更利于学生的成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防多使用“询问式”、“体谅式”、“认同式”、“选择式”、“回避式”、“模仿式”言语,这样必能事半功倍。
(三)教师要学会正确与家长交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不可分割。作为老师,我们与家长有着共同的目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平时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频频。如何与家长做到最有效的交流,工作得到家长最大的支持和认同,老师的交流意识和语言尤为重要。刘院长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首先,放低老师的身段,不要把自己抬的很高,觉得自己的认识全是对的,有效的。在这么多年与家长的交流中,或许我们曾不经意间把家长当成了学生,向家长发过牢骚,埋怨他的孩子这不好,那不好,这样的交流对我们来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有时反而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其次,与家长谈话时多点体谅,提建设性意见,少一些转折性言语。现在我们与家长交流时,尤其是家长会、请家长面谈时,一般都是先说孩子的有点,紧接着来一个但是,这样的谈话很愉快,当时家长一再肯定老师说的对,也保证回家后好好督促,可我们发现,问题学生的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在今后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不妨这样试试:询问式,我这样说你能理解吗?认同式,是的,你说的非常有道理,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选择式,将“你要”代替为“你要不要”。回避式,征求意见少说“你”多说“我”,团队交流少说“我”多说“我们”,交换意见少说“但是”多提“建议”,多说“而且”。要求别人时少点理所当然,少说“反正你”,多点理解尊重。课堂教学既是师生一起体验美享受美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创造美展现美的活动。课堂教学处处充满着美,课堂教学之美,美在语言;美在形象;美在韵律;美在思辨;美在交流;美在有始有终;美在张弛有度;美在断续有致;美在雅俗共赏。
聆听专家讲座》有感 实验小学 武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磴口县教育局 7月4日下午举行中小学教师暑期培训,让教师能够与教育专家零距离接触,让老师们能够耳濡目染领略大家风范,......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聆听专家讲座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聆听专家讲座有感泊南小学 和彩霞自我校承担国家课题一来,我也一直积极思考到底在课堂上该怎样处理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总是一直不得要领,觉得这也不合适,那也有问题。根本不知道......
聆听专家讲座有感2014年12月14日,我有幸聆听了由湖北省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谭细龙的讲座“班主任的职责义务与专业发展”。首先,谭教授从中国最近发生的几个教育新闻引出......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教师聆听专家讲座心得体会,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