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史复习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外新闻史复习”。
约瑟夫 普利策 :匈籍美国人,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创办者,世界新闻史上传奇报人,创建其报业王国,开创了美国新闻理事的新时代。早年从事记者工作,1878年创办《圣路易斯邮讯报》,该报充分利用黄色新闻报道技巧,大胆揭露丑闻,抨击时弊,并大获成功。1883年接手改造《纽约世界报》,利用各种技巧迎合读者需求,使该报大获成功。一方面,他通过报纸揭露社会弊端,发起改革运动,主张对奢侈品和巨额收入征税,惩治贪官污吏等,受到人们尊敬,但他同时是一个黄色新闻大师,煽情主义高手。根据其遗嘱设立的“普利策奖”现已成为全球性的新闻领域的最高荣誉。
黄色新闻:一种以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时间,以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销量牟取利益的新闻报道样式。其直接来源于大众化报纸赖以发展的煽情新闻。
报章文体:指出现在报刊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它的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带有感情,有时夹以口语和外来语。因这类政论文多“时务”,又以梁在《时务报》文章为代表又称“时务文体”、“新民文体”,是为适应新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要求而产生。
简答题: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观点:
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报刊是独立自主的,只对法律和社会负责,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来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政府的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为新闻媒介的采访、发布新闻提供种种方便。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
腐败紧密地附着于权力,无处不在。绝对的权力可能导致绝对的腐败,要消除腐败,除宪政安排的监督渠道外,报刊作为公开的大众舆论工具,能够发挥积极的监督功能。
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让人民群众和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
通过意见的公开表达与交换,正确观点会在争论中不断丰富,不断修正,并最终战胜虚伪和错误保存下来。
4)对事实的信念。
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2、如何评价弥尔顿的《出版自由观》
1、弥尔顿的天赋自由论具有神学的色彩,先验主义的特征。这种天赋自由论并不是科学的理论,但他作为反封建和神学的统治,还是一种有力的武器,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在意见的自由市场中,自由主义者经常看到真理居于下风,但他们并不在意,因为市场产生了利益平衡,重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
3、评述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理论来源于“天赋人权”理论,其基本理念是:自由包括言论自由是一种“天赋权利”,不可剥夺,新闻出版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具体体现,因此应该得到保护;在保护自由特别是新闻出版自由的各种手段中,法律是最为有效最为可靠的。具体表现在:率先提出并积极努力为新闻立法;正确指出了新闻自由在行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深刻阐述了新闻自由对探索真理和教化民众的意义;强调新闻自由对资产阶级政治秩序的服从,并坚持宽容的出版政策。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更多的是从发挥报刊媒介监督政府、启迪民智的作用出发的。他的新闻自由思想大大推进了美国民主的发展,为人类新闻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绝对新闻自由观
杰斐逊的新闻出版自由,不仅是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和发表正确意见的自由,而且还包括说假话,造谣和诽谤的自由。杰斐逊在大力宣扬新闻自由行使民主监督的同时,也开创了美国报纸谩骂总统、批评政府的传统。杰斐逊的绝对自由忽视了自由是有界限的,忽视了绝对自由的负面影响。很显然,对新闻自由的美好信念与新闻自由的过度滥用、对彻底新闻自由的理想追求与社会现实的实际需要,几者之间是很难协调,并且矛盾冲突不断。
新闻自由与政府之间,杰斐逊虽然选择前者,但他却强调新闻自由对资产阶级政治秩序的服从。这就使自由具有了阶级的特征。由此可见,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又是带有阶级局限性的。
4、大众化报刊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政治民主化的完成民主的政治秩序确立。
资产阶级革命均获得成功,“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学说深入人心。公民的言论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国家法制的保障。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言论出版自由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激发了公众对社会信息的高度需求。
民主的体验使公众更加关心时事和政治,更加关心周边环境的变化。
二、工业革命的爆发
(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体系建立,同传播事业相关联的交通运输、邮政通讯、造纸、印刷等提高改善。
(二)城市规模的扩张
大量破产的农民进城对信息需求增强。城市人口集中,降低了报纸的发行成本。
城市在数量、规模上的扩张成为信息交流中心。
三、工商经济的发展
广告是工商业进一步扩张的重要手段。
广告收入的增加是报刊降低报价、经济自主、政治独立的根本保证。
四、交通电讯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1、印刷技术的重大进展。手摇平版机
滚筒式蒸汽动力印刷机
2、交通电讯技术的发展。马车和帆船 火车,蒸汽轮船 有线电报
3、通讯社的出现及其发展。
通讯社延伸了报刊媒介的新闻采集手段。
论述题
评价日本二战后外科手术式的传播模式的建立
这种传播模式是有其建立前提的;1丧失内部改革的可能性,2、不改革会对人民造成紧迫威胁。
3、旧模式被打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被外来力量所政府。
4、这种模式由征服者这顶,被征服者无权干预。
这种改革在短期内可能遭受痛苦,屈辱,与本国文化冲突,但长期来看,将促进本国新闻事业发展,能与旧体制决裂,征服者不受干涉。
第二节 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官报一、早期政府官报出现和唐代官报的发行制度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唐代官报的孕育和发......
新闻传播的起源 一口头传播时代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特点:以口头语言传播为主,非语言传播为辅。由于口语传播有局限性: 1.传播范围有限 2.导致新闻失......
中国新闻史新闻史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 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产生于唐,发展于宋,衰落于元,复兴于明清,结束于清末民初 唐Q: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最早的......
中外新闻史复习题及答案第二部分:外国新闻事业史一、名词解释:《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尤利乌斯*恺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后不久,就发布命令:"今后元老院的工作,务须每日公布。"从......
名词解释:⑥◆1.邸报:发端于唐代的进奏院状报,到了宋代开始成为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发布的正式官报。内容包括:天子诏旨、天子起居、官吏任免、奏章、战报、刑罚。有多种别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