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校工会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思考(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团队凝聚力的对策思考”。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新时期下中学工会组织凝聚力和吸引
力的思考
工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外延,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学校工会作为工会基层组织,负有组织和教育教职工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任务,负有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的职责。
随着新时期下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生活出现日益多元化;另一方面教育教学改革有条不紊进行,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人民教师感叹时代变化的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压力和困惑。教职工的思想观念、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正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这使得学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充分发挥学校工会组织的作用,对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如何使新时期的学校工会组织更具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笔者做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内强素质——组织建设与工会干部培养两手抓。学校党委、党支部要加强对工会的领导和支持,但是同时也要尽量保证工会独立负责地开展各项工作,使教师职工能够通过工会充分合理地反映自己的情绪、意愿和具体要求。工会相对自主地开展活动,更能使教职工正确理解和实践党的政策和主张,用主人翁责任感负责地开展工作。同时,工会在党委、党支部的支持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能进一步激发教职工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工会要健全组织构建。使工会内各部门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对于学校基层工会组织,工会小家建设是比较成功的方式。学校工会可以用多种小家的划分方式,比如我校就曾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按年段、按教研组处室划分,使每个年段的成员在温馨的小家里能最直接最直观的感受“大家”的温暖,也能最直接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感想。学校通过工会小家,可以及时掌握教职工的心态,洞察教职工的困惑和由此引发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及时反馈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各项职能积极加以处理与调节,为学校安定稳定和谐发展搭建坚实的平台。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人为本,日益引起关注,她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学校工会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其教育职能,协助学校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特别是工会管理干部队伍,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
“素质决定能力,能力决定业绩。”当前学校工会干部要作到四需:一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需根据目前情况的新变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目前日益凸显的教师心理压力、职业倦怠等,工会干部要用创新的思维去想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及时根据流行趋势和新的方法,设计的工会活动才具有吸引力。二需熟悉和运用法律武器。依法治国方略已毋庸置疑地成为我国现阶段工作的核心,法制也应该成为工会履行职责的主要手段。学校工会必要时也应组织干部学法懂法,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使工会在日常工作时,可以运用法律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用法律知识指导工作。特别是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时,能够及时、准确、科
学合理地提出法律依据。三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忌出现“闭门造车”的工会干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四不要忽视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改革开放深化的今天,在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当各种交流方式:微信、YY、微博、QQ等工具铺天盖地时,工会干部充分运用这份基本能力,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擅于运用多种手段和教师工产生共鸣,碰撞思维的火花,也能使自己进一步成为学习型、创造型的管理人才。
二、外塑形象——从多种渠道提升学校工会的职能。
1、工会的参与和建设功能的切实发挥。
随着教师人事改革的深化,工会的协调和桥梁功能不可忽视,这项职能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教代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明确: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这是我国工会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是工会所以存在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应“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工会应依法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尊重和维护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做到虚心听取,工会要把岗位聘任、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积极关注教代会提案的落实和反馈,剔除一切形式主义的作风,以教代会为抓手切实推进和开展学校的校务
公开工作,使各项工作得到及时的落实。事实证明,学校的教职工对学校责任感的高低,某种程度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2、工会协调功能的深化。
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外在表现于人们的个体动机行为对群体目标任务所具有的信赖性、依从性乃至服从性上。
学校凝聚力是学校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是在一定价值观和舆论基础上形成的团体聚合力,它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工会要经常性地、贴近生活、贴近职工,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活动来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比如:我校曾开展的三八节女职工的插花活动,反响就很好。通过积极向上、充满人文关怀活动的开展,增进教师间的友谊和相互间的了解,展现教师的风采,极大地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校凝聚力的增强,学校工会就更具影响力和凝聚力。
如何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呢?要让我们的教职工体会到工会的“知心”作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5年发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工作倦怠已成为社会的流行病。教师和医生是最容易产生倦怠的高危人群。各种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职业被看成是最容易产生倦怠的高危人群,是全社会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而且曾逐渐加重的趋势。
教职工面对竞争和压力,有时在达不到学校要求或在学校遇到困难时,有的会对学校和个人的前途产生疑虑,在体力和精神上出现严重透支,在心理上出现厌倦、易怒、焦虑和情绪低落等问题。教职工的需要层次也从单一的生存型向
发展型转变,对获得平等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政治参与权、话语表达权以及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权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心理期望,对自身发展也有较高的期望,但对可能出现的主客观困难有时又估计不足,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当遇到住房、婚恋、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生活需求问题难以解决时,就会出现失落、忧虑、悲伤等不同的负面心理负担和压力,这些负面心理负担和压力,如不能及时倾诉和排解,就会超出心理承受能力,出现心理障碍,影响自身发展和社会稳定。
学校工会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变化和特点,加强对教职工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有效及时地开展心理帮扶活动或讲座,利用互联网等手段,缓解教职工心理压力。有条件的学校工会要建立针对教职工的心理咨询制度和机构。帮助教职工提高待人处事的能力和应对危机的心理素质。学校工会只有真正走进教职工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具有无限的吸引力。
在新形势新特点下,学校工会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升自身职能的影响力,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和谐凝聚人心,学校工会注重维护好教职工的具体利益,提供个性化、优质的维权服务,加强对教职工的心理疏导,增加教育工会组织在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而全面促进教育事业的稳定和学校工作的发展。
工作单位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
浅谈如何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工人阶级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
文章标题:浅谈如何增强企业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工人阶级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
浅谈如何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工人阶级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
提升共青团工作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几点思考摘要: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已经明显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经济体制改革......
关于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的调研报告2008年11月7日至11日,省总工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二调研组就进一步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和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