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_浅谈中学快乐体育教学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8:06: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体育教学中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中学快乐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中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

摘要:现如今“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课堂气氛、学习参与、师生互动等教学因素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是在实践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度注重学生的主观意愿,许多体育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不一致性,知、情、意、行发展的不均衡性、心理倾向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他们各种行为地好与差存在的必然性。“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成为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的重要艺术

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育兴趣 自觉锻炼 习惯 培养

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体育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体育学习,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改掉不良行为加强体育意识,促进习惯养成体育教学中学生不良的行为,不但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还阻碍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就学生而言,按照个人对体育的认识,采取个人认为正确有效的方式以决定行为的心理活动。体育习惯是学生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它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成长。从心理机制上来说,体育习惯是一种定型化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强化和积累而形成的。所以说:体育习惯的养成是建立在良好的体育意识的基础上的。1.学生对体育课认识不足导致了有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因此,就达不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目的。我们体育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提高其对体育课的认识,要理解人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不能简单地责备学生,要增强体育教学的生动性,让学生产生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项目,因人而异,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运动中发挥特长。要尝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明白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导之以行。

2.由于体育教学空间相对宽阔,故学生课堂组织纪律方面尤为重要。我的课堂也经常出现迟到、接嘴、练习不认真等不良行为,我首先问明原因,然后,给予引处,上课有问题,先举手示意,然后再说。在教学活动中用一个“引”字,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同学们合作练习意识,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精心创设课堂教学结构,减少学生的背离性,避免课堂秩序混乱。给屡教不改者以适当的惩罚,将有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

3.学生的意志品质对衡量其在体育锻炼的表现十分重要。我在课堂中常对学生说:“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好的意志品质,就没有好的学习态度,二者相辅相成。课堂上多鼓动大家的情绪,多采用一些培养意志品质的练习,又一点尝试就给予表扬,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尽可能把教学内容安排有一定趣味性,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培养同学们的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切忌用惩罚为法宝强制培养意志品质。

4.对于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并非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只不过在集体、社会要求与自身需求相冲突时,选择了利己的作法。也就是说主要是道德价值观与价值取向的问题。学生既然是班级的一分子,就一定有他对集体的作用。多安排一些相互合作的练习,让他们的价值得以体现,获取成功喜悦。或者让只想到个人的同学品尝一下孤独的滋味。对不爱劳动,不爱护公物的,必须对其作严肃的批评,进行说服教育,促进转变,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惩罚。通过对学生体育课中不良行为反复的纠正,来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觉健身的态度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体育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的基本途径,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我认为首先要通过狠抓课堂常规来促进学生的自觉遵守体育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与自觉行为;同时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评价机能,将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作为学习态度纳入体育课的平时成绩,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与加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比例,以此来促成学生养成自觉健身的意识和习惯。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养成听从指挥,服从领导的良好习惯,所以每个体育教师都应把贯彻落实课堂常规作为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认真搞好。从而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大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激发兴趣,促使自觉锻炼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作支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否则活动的效率则难以提高。体育兴趣,是指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体育兴趣影响着学生体育活动的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次数),它能把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和注意与具体的体育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促使他们对体育活动倾注时间和精力;它也是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意向的表现,是学生体育活动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标志。学生的体育兴趣决定他学习的效果,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的前提。拥有良好的兴趣,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动作,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体育学习,并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教师主导,言传身教

我们在分析学生的心理,管理学生的同时,更应该进行自我管理,多从自身找问题的原因,很多体育教师教学组织能力平庸,作风武断,只注重自身的权威和尊严,滥用惩罚手段,强调学生必须顺受与服从,从而对学生是否乐意接受并改正问题欠考虑;不尊重学生,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使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这极易造成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与压抑,阻碍师生间情感的自然交流,从而使学生身心发展受到影响。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体育教师的耐心引导。现代课程所要关注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的需求,不符合学生需求的体育健身项目,则不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与健身的积极动机,也就谈不上对学生健身习惯的培养。学生虽然是体育学习的主体,但却又是处于发展中的不成熟的主体,他们并不一定能够全面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体育需求,他们对体育需求主要反映在对学习与锻炼内容的选择上,如大多数学生主要从个人的兴趣出发,一般都愿意选择轻松的体育项目,而对一些单调的、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才能完成,但对促进身体发展与达成课程目标特别有效的内容却不喜欢。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需求加以引导和教育,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同时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选择一些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体育项目,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健身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只有将学生从被动学习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学习锻炼为主动学习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而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自主体育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运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制定健身计划,并对自己健身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同时将培养学生的自觉锻意识与健身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与内容,通过发展学生的健身能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与健身的兴趣、积极性,以达到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自觉健身习惯。参考文献:

1.李建军《新课程的学校体育评价》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邵伟德《人是教育的对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体育教学中初中生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初中生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 ——— 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健身习惯的实践研究 1 前言: 培养学生的自主健身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能科学地进行体育健身,二是培......

培养学生好学习习惯教学总结

培养学生好学习习惯教学总结......

培养学生好学习习惯教学总结

培养学生好学习习惯教学总结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快快来写一......

培养学生好学习习惯教学总结范文

培养学生好学习习惯教学总结范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万物在更新,而我们在成长,经过这段时间努力,我们也有了一定的收获,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总结了。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

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1、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句话突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习惯影响着人的能力与性格的发展。就学习习惯而......

下载体育教学中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育教学中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