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练习题(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_社会工作专项练习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7:52: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模拟练习题(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工作专项练习题”。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模拟练习题

一、(请将你认为合适的答案填入相应空格。每题1分,共20分。)

1.各级民政、教育行政部门对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工作的目标是(D)。A.对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和属于城市“三无”对象的未成年人,全部实现普通和私立中小学免费教育

B.对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家庭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实现免杂费、免书本费和补助寄宿生活费

C.对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家庭的子女在高中教育阶段提供必要的食物、衣服和文具

D.对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和属于城市“三无”对象的未成年人,基本实现普通中小学免费教育

E.对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和属于城市“三无”对象的未成年人,基本实现所有在校学习的学费减免

2.某职业学校借口孙女士怀孕不能从事常规工作为由,对其晋升后的中级职称不予承认。这违反了(C)。

A.妇女的经济权利

B.妇女的文化教育权利

C.妇女的劳动权益

D.妇女的财产权利

E.妇女的就业权利

3.2010年12月,甲从国外写信表示赠与其侄女乙美金5000元,乙表示同意。2011年5月,乙与丙登记结婚。同年6月,乙收到叔叔电汇美金5000元。依照法律规定,该美金(B)。

A.属于乙的婚前财产

B.系婚后取得,但属于乙的个人财产

C.属于乙与丙的夫妻共同财产 D.由法院确定其归属

E.经协商决定

4.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是(C)。

A.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B.直系血亲和五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C.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D.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

E.直系血亲

5.以下下使残疾人其它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的前提和基础是(B)。

A.教育权

B.康复权

C.劳动权

D.文化生活权

E.社会福利权

6.以下谁属于社区矫正的对象(C)。

A.赵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5日

B.钱某,因过失致甲某轻伤被法院判决赔偿甲某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5000元 C.孙某,因盗窃被判管制2年

D.李某,因销售盗版光盘被工商局罚款2000元 E.周某,因抢劫被判有期徒刑10年

7.假设后的周某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妻子又与其离婚,对于周某,社区矫正工作的重点应该是(A)。

A.安置救助

B.执行刑罚

C.思想法制教育 D.监督管理

E.限制人身自由

8.对已经由农村敬老院和其他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孤儿、弃婴和流浪儿童,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在保证其生活达到(C)的同时,确保这些未成年人接受教育。A.当地居民最低生活水平

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水平 C.当地居民一般生活水平

D.城市居民一般生活水平 E.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水平

9.《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的任期为(C)。

A.每届任期为一年

B.每届任期为二年

C.每届任期为三年

D.每届任期为四年

E.每届任期为五年

10.嘉兴建设街道新任人民调解员小张工作第一天即遇到了几个棘手案件,当事人纷纷要求他帮忙解决。请问以下哪个案件可以进行人民调解(D)。

A.赵某潜入钱某家行窃,被钱某当场抓获

B.村民甲在家聚众赌博,村民乙前来举报

C.居民孙某因不能偿还银行贷款,银行要求法院拍卖孙某抵押的房产,孙某面临无家可归等问题

D.李三和李四因父亲遗产继承问题不能达成协议

E.村民丙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计划外生育

11、当前我国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B)。

A.解决社会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

B.满足民生需要、保护人权、维护社会公平、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和谐

C.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和社会进步

D.兼顾社会中各地区、各阶层和各类人群的利益

E.促进社会整合与进步

1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政策的首要目标应该是

(B)

A.解决社会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 B.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

C.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和社会进步

D.政府的各项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力求兼顾社会中各地区、各阶层和各类人群的利益 E.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

13.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一般由(D)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A.户主所在村的书记

B.家庭中残疾的成员

C.户主的亲属

D.户主本人

E.村委会主任

14.南湖区民政局是城市低保工作的(A)。

A.管理审批机关

B.本行政区具体管理监督机关

C.日常管理机关

D.日常服务机关

E.监督机关

15.请求国家赔偿的,应当向(A)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A.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

B.赔偿义务机关的上级机关所在地

C.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

D.被请求人所在地

E.请求人所在地

16.某家庭虐待不育的妇女,这主要是损害了妇女的(E)。

A.人身权利

B.财产权利

C.政治权利

D.劳动权利

E.婚姻家庭权利

17.某村小高是个很孝顺的孩子。随着父母年岁渐长,他对老人悉心照顾,满足老人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要,看到老人腿脚不方便就买来轮椅、拐杖等给老人使用。请问在这里,老年人享有的是什么权益?(A)

A.家庭赡养与扶养

B.家庭辅助

C.家庭照顾

D.社会保护

E.家庭保障权

18.某单位在招工拒绝招收女工。这违反了(C)。

A.妇女的经济权利

B.妇女的文化教育权利

C.妇女的劳动权益

D.妇女的财产权利

E.妇女的就业权利

19.家在农村的张某在2003年4月结婚。婚后不久妻子就怀孕了,十个月后妻子生下来一个女孩。根据当地规定,5年后,张某又申请了第二胎生育指标,妻子又生了一个女孩。张某对自己没有儿子感到很绝望,对小女儿经常打骂。这侵害了未成年人的(A)。

A.生存权

B.受保护权

C.生命权

D.民主参与权

E.发展权

20.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是(A)。

A.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B.直系血亲和五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C.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D.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

E.直系血亲

二、判断10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目空格内打“∨”,在你认为错误的题目空格内打“×”。每题1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最突出的特点是权威性。(×)

2、自刑事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代理。(×)

3.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扮演的第一个角色是实施者的角色。(×)

4、政府领导是实现社区建设基本目标的重要保证。(×)

5、婚姻家庭权包括婚姻自主权、生育权和与男子平等的家庭财产权三个方面。(×)

6、国家只鼓励公民开展公益性的禁毒宣传活动。(×

7、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书信和电子邮件的形式。(×)

8、自刑事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援助机构申请代理。(×)

9、政府领导是实现社区建设基本目标的重要保证。(×)

10、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系统。(×)

11、社区服务的内容有社区公共服务、社区互助与自助服务、社区自愿服务构成。(×)

12、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协商一致的原则、合法公平的原则。(×)

13、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14、按26号文件规定,该文件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可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1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5%。(×)

三、多项选择15题(请将符合题意的2个或2个以上的选项填入括号,错选本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梧桐街道的李某申请领取低保金,一般要经过(ABCD)。A.李某向住所地的居委会提出申请

B.居委会核实并报街道办事处

C.街道办事处审核报南湖区民政局

D.南湖区民政局审批并发放

E.嘉兴市市民政局复核备案

2.在中国,贫困问题就是农村贫困问题,主要分布在西南大石山区、西北干旱地区等。20世纪90年代,城市下岗、失业人数不断增多,他们的收入锐减,心理落差也较大,城市中的贫困现象日益突出起来,得到了社会公众、政府和学者以及媒体等方面的普遍关注,此后人们认可了城市贫困的存在。这一现象体现了社会问题的哪些特点?(ABCD)

A.客观性

B.主观性

C.社会性

D.过程性

E.永久性

3.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推进残疾人社会事业的发展,某区采取了下列政策。其中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有(ACDE)。

A.普及慈善文化,激发公众参与残疾人工作的积极性

B.要求下属单位对慈善组织捐款

C.发展多种形式的慈善福利机构,对残疾人进行机构照顾

D.扩大志愿服务队伍对残疾服务的领域和范围

E.进行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4.我国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大体分为以下几类(ABD)。

A、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法规与政策

B、专项救助法规与政策

C、失业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

D、临时救助法规与政策

E、弱势群体救助法规与政策

5.以下哪些罪犯属于社区矫正的重点对象(AC)。

A.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

B.罪行较轻的累犯

C.罪行较轻的过失犯

D.罪行轻微、主观恶性较大的残疾罪犯

E.犯有绑架罪,但有严重疾病的罪犯

6.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主要有(ABDE)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C.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D.患职业病的E.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7.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有(AC)。

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居民委员会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人民法院

E.人民检察院

8.具备哪些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ABC)。

A.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B.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C.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D.重新就业的E.应征服兵役的9.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构成包括(ABDE)。A.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和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B.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

C.失业保险基金投资股票产生的收益 D.财政补贴

E.量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10.安徽村民李某和妻子婚后想外出到上海等地寻找工作,在外出前,两人到村委会咨询需要携带哪些婚育证明,村委会告诉了他们。您认为他们应该携带和计划生育有关的(AB)。

A.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B.生育第一胎子女的准生证明

C.结婚证明

D.身份证

E.用工证明

11.村民杨某育有一儿一女,平时对儿子呵护有佳,好吃好穿,对女儿却经常无故打骂虐待,还不给其上小学。杨某的行为侵犯了其女儿的(AB)权利。

A.生存权

B.发展权

C.受保护权

D.参与权

E.健康权

12.目前,我国孤儿安置的形式主要有(ABCDE)。

A.委托家庭养育

B.集中安置或家庭寄养

C.收养

D.流浪未成年人安置

E.其他失依未成年人安置

13.居民自治的内容可以概括为(ABDE)。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领导

D.民主管理

E.民主监督

14.人民调解的程序有(ABCD)。

A.受理纠纷

B.调查研究

C.进行调解

D.结束调解

E.起诉工作

15.《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除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条款内容外,还应包括的条款内容有(ABCDE)。A.劳动合同期限

B.工作内容

C.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D.劳动报酬 E.劳动纪律

四、(每小题5分)

1、什么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哪些特点? 答:

社会问题,是指对社会成员和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社会主流价值不能接受而需要采取集体行动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由于社会问题的存在,很多个人或社会整体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制定社会政策就意味着用集体行动去解决问题,改变这种状况。(2分)

社会问题的主要特点:客观性、主观性、社会性和过程性等。(并适当展开分析)(3分)

2、《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

《意见》提出,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有强化社区管理、拓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等。(少写一点扣1分)

3、试分析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解决社会问题和调节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2分)

政府的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性、权威性和价值性等基本特点。(3分)参考页码:1-24、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居委会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殊性质?

答:

基层性、群众性、自治性(5分,每点2分)

五、(每题20分)

1.试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社区服务的依据、方向与路径分别是什么?并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发展社区服务的基本要求?

答:

(1)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的依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分)

(2)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的方向: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3分)

(3)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的路径:要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即突出社区服务的主体的多元化。(7分)

(4)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必须遵守一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社会化的原则,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实例适当展开)(7分)

2.试述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的目标是什么?主要涉及哪三大类合法权益?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主要有哪些方法? 答:

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的目标: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目标。(6分,写出有下划线的内容,可得满分。)

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主要涉及老年人婚姻家庭权(享受家庭赡养与扶养权、居住权、婚姻自由权、财产所有权)、社会保障权(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文化教育权和享受社会服务的权利)、参与社会发展权(国家和社会尊重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为老年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三大类共十项合法权益。(9分,写出加粗的三大权益名称,可得满分。)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方法:一般方法:法制建设、法制教育与普法工作、法律援助、敬老养老助老道德教育;具体方法: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保护。(5分,写出5个,可得满分。)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练习题

社会政策与法规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l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法规最大的特点在于其()。A.针对性和强制性 B.规范性和强制性 C.规范性和权威性 D.时效......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农村低保金的发放形式分()两种A.全额发放与差额发放B.差额发放与分档发放C.全额发放与分档方法D.货币补贴与实物补贴【B】2.()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文件3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一、社会政策的特点、运行及发展1、社会政策的特点及原则社会政策的特点:①社会政策具有社会性的目标。②社会政策要体现全社会公有的社会价值。③政......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模拟试题

2009年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广义的政策是指国家、政府和政党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方针和行动准则及具体行动的总和。 2.【答案】D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

下载模拟练习题(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模拟练习题(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