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山东省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培训考察调研与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山东省潍坊市”。
借得东风好行船
----赴山东省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培训考察调研与思考 7月10日至7月16日,双峰县委组织部组织总支书记赴山东潍坊市委党校实地培训并对潍坊农业产业化进行了考察。虽然这次赴潍坊培训考察的时间不长,但是通过理论培训和现场考察学习后,我们还是感受很深,颇有收获。
一、潍坊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全市总面积15860平方公里,总人口8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30万人,占总人口73%。从1993年开始,潍坊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十多年来不断创新模式,丰富内涵,依靠农业产业化探索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2009年GDP实现2727.8亿元,增长12.9%;地方财政收入158亿元,增长19.7%;农业实现增加值20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267元,增加10%;农民人均纯收入7695元,增加8.8%。截止2009年,潍坊市粮食产量达到了520.8万吨,已经连续7年增产;蔬菜的总产量达到了1440万吨,其出口占全国出口量的20%;在养殖产业方面2009年的生猪出栏700万头、牛60万头、羊210万只,肉鸡2.5亿只、肉鸭2.5亿只,其中肉鸡肉鸭的出口已占全国出口量的33.8%。
改革开放以来,潍坊市率先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经过了五个发展时期:一是1979年—1985年,起步阶段,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普遍提高,农民收入适当增加;二是1986年—1992年,潍坊市提出种植业
结构调整,压缩粮食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调整到48:52;三是1993年—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确立16个主导产业,用管理现代工作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生产,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一体化经营,延伸了农业生产链条;四是2000年—2005年,推行农业国际化、生产标准化,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五是2006年到现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潍坊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做法
一是敢做大“蛋糕”和精品“蛋糕”。通过努力在全国首创商品大合唱、贸工农一体的经营体系。寿光通过发展蔬菜产业,成就了中国蔬菜之乡,并闻名世界。该市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70多万亩,其中冬暖式蔬菜大棚65万个,70多万亩,年蔬菜总产70亿公斤,总收入达70多亿元,其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并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拥有“中华之最”的全国“十大”农贸市场之一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常年上市品种有300多个,该市场由产地输出型拓展为中转集散型,并开通了对全国各地的绿色通道,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据调查统计,北京市民的菜蓝子五分之一来自寿光。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和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连续三届进入中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是全国唯一被国家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每年都举办颇有影响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
二是各走各的特色路,各打各的优势牌。潍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已开发出一批优势产
业和特色产品,农业产业结构向板块经济、规模经济发展。在潍坊农村到处都是一望无际、数以万计的蔬菜大棚和规模宏大的产业基地,无不令人震憾!已形成以诸城、安丘、高密为主的禽肉、花生生产区;以安丘、寿光为主的蔬菜生产区;以青州、临朐为主的干鲜果品生产区; 以潍城、寿光、青州为主的花卉生产区;以昌邑为主的绿化苗生产区等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市农副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品种达100多个,年出口额达5亿美元。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全市基本实呈现了“一县一品”格局,创造了“一业富全县”的特色。
三是龙头企业集团化。潍坊把培育壮大龙头“农字号”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支撑点,采取招商引资、兼并合并、改造转化、扶持发展等多种途径,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在资金、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最大的倾斜支持,促其快速发展。经过多年滚动发展和扩大规模,使一批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到2007年底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2654家,其中:被列为国家级12家、省级44家。诸城市以外贸公司为龙头,每年出口上千万只分割鸡,带动了鸡业的兴旺发达。投资1.6亿元建成的寿光高科技示范园,规模2万亩,形成“三园、三区、一中心”格局,属别具特色的高科技示观光农业区,在科技园,我们一饱眼福,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农产品精彩纷呈、花果飘香,吸引数百万人次来这里观光、洽谈。龙头“龙字号”企业的规模兴起,对潍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构成了有力支撑,呈现出农户联基地、基地联龙头、龙头联市场的产业化模式,从而促进了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三、潍坊产业化经营带来的启示
通过几天的考察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农业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巨大。潍坊市的成功经验对我县有诸多启示。
1.必须加快主导产业发展,促进规模优势形成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需要加快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若干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隆起带,使农村总量大幅度增长。要借助农业产业化的订单模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必须加快品牌建设步伐,提升产品竞争能力
要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建立健全促进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各种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整合一批同类产品品牌,全面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
3.必须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龙头企业是农民和市场联系的纽带,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要坚持规模大、带动面广、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原则,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要指导其完善组织机构,优化企业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
4.必须强力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要尽快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产品检测体系,逐步在全县批发市场、超市设立检测点,形成联动检测网络。实施市场准入制度,防止药物超标农产品进入市场。
5.必须大力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健全产品销售渠道
要继续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力度,新建一批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力争建成诸如潍坊市蔬菜批发市场一样管理规范、规模一流的大型批发交易市场。推进农产品配送中心、农资超市等的建设,建立健全农资经营网络。
6.必须强力激发农民种植热情,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要激发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热情,要将学科学、用科技转化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通过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的提高,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长,内在质量明显提高,产品品种不断丰富,增收能力不断提升。
7.必须日臻完善农业信息网络,推进市场信息共享
农业信息化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信息网络,减少农产品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推进市场信息共享,增进农户对市场信息的掌握,防止重复生产、盲目生产。
潍坊市在农业产业化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特色道路。我们要在学习潍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按规律办事,在全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领导下,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真正实现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双峰县石牛乡石牛总支书记胡俊峰)
关于赴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奎文区、青州市学习考察的安排意见2018年7月30日一、学习考察内容:学习山东省潍坊市先进区县在产业转型升级、文明城市创建、文化产业发展、社区......
零陵区凼底乡农业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凼底乡人民政府乡长全永红(2009年11月5日)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需......
赴日本学习调研“一村一品”工作汇报高山镇党委书记周进良按照郑州市外专局的安排,我跟随赴日本基层政府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培训团于12月21日至1月4日在日本进行了为期15天的......
汝城农业产业化调研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
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长垣县方里乡人民政府唐汉章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强......